面試就是販售商品(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有個以前同事因為換工作而到新公司面試,他說對方公司問得很仔細,包括個人興趣及履歷表中與工作專業較無關的題目。我覺得這是好事,當然不包括細問與履歷表中沒提到的私人問題。

職涯中我當過很多面試官的角色,也扮演過更多求職者的角色。無論哪種角色,我都認識那個過程就是在銷售商品。面試者要銷售這個職缺給求職者,求職者要銷售自己給面試公司。

如果你是求職者,甚麼樣的商品你會買? 當然合理的價格很重要,但良好的購物環境和體驗有時候願意讓你拋棄價格因素。當我自己是面試官角色時,我會做以下幾件事。

(1) 首先,不要讓求職者久等。因為你的時間不見得比較寶貴。我曾遇過讓我等超過半小時以上的面試官,體驗非常差,當然也不會想去。

(2) 一定要給求職者名片,我覺得這也是一種很基本的禮貌,但很多面試官都做不到。你總不會去客戶端拜訪時,不給客戶名片或不向客戶自我介紹吧?

(3) 忠實呈現公司和此職缺的利弊得失。很多面試官卻經常刻意美化公司或職缺的陰暗面,就像是你去賣場時,銷售員只告訴你商品的優點。每個公司和職缺都會有優缺,讓求職者自己去判斷決定即可。避免入職後因為不適應而一下子就離開,就像是去買東西回家沒多久就去客訴一樣。

(4) 讓求職者覺得被尊重。即使你覺得他的經驗和專業非常不夠,也不需要奚落他。因為他只是不適合此工作,但不一定不適合其他公司。我記得20幾年前我到一家五股工業區的上櫃電子公司面試一個業務專員職缺,待面試結束前,面試官才給我名片,一看嚇一跳,竟然是董事長本人。

(5) 到Google搜尋求職者名字和之前服務的公司。就像你買東西前會先搜尋商品評價或製造商資訊,對求職者事先了解更多,更能加速決策流程。當然如果你有朋友在他之前服務的公司,做一些reference check就更容易了。

找到好人才,所有擔任面試官的主管和人資,都必須改變心態。你在正販售公司的職缺,把求職者當客戶來看,更容易創造銷售佳績。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流星雨的沙龍
30會員
95內容數
1996年踏入職場,從業務開始做起,後來開啟我的企劃人生,最後多扮演經營管理。產業都在網際網路與電子商務相關。職務歷經業務員、業務經理、事業部協理、總監、特助、副總經理等不同角色,最不喜歡的就是踏著別人往上爬。職場是做事的,但大部分時間卻要做人。服務客戶是正常的,但大部分時間卻要和客戶鬥智。想了解更多就來看我的文章~
流星雨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0
本期商業周刊商場自慢塾專欄文章「能影響一、兩個人,我就心滿意足了 」,其中何飛鵬提到有一次去中研院物理所領吳大猷科普著作獎,在領獎的大廳中,看到吳大猷寫了一段話:「如果我說的話,寫的文章能影響一、兩個人,我就心滿意足了!」   看到這段我突然想起來親身的幾個類似情境。 A君是我20年前帶過的
Thumbnail
2025/03/20
本期商業周刊商場自慢塾專欄文章「能影響一、兩個人,我就心滿意足了 」,其中何飛鵬提到有一次去中研院物理所領吳大猷科普著作獎,在領獎的大廳中,看到吳大猷寫了一段話:「如果我說的話,寫的文章能影響一、兩個人,我就心滿意足了!」   看到這段我突然想起來親身的幾個類似情境。 A君是我20年前帶過的
Thumbnail
2024/10/14
在大公司或集團中,跨部門分工常見,但其間涉及的成本計算問題卻可能造成協作障礙。本文探討了一個行銷網站更新專案中的成本報價情況,並提出以固定分攤比例來簡化跨部門的合作方式,避免每個小案件都需逐一計算成本,進而提升工作效率。是否你的公司也面臨類似的挑戰呢?
Thumbnail
2024/10/14
在大公司或集團中,跨部門分工常見,但其間涉及的成本計算問題卻可能造成協作障礙。本文探討了一個行銷網站更新專案中的成本報價情況,並提出以固定分攤比例來簡化跨部門的合作方式,避免每個小案件都需逐一計算成本,進而提升工作效率。是否你的公司也面臨類似的挑戰呢?
Thumbnail
2024/02/02
這篇文章描述了M君過著無聊、悠閒的日子,領高薪卻無所事事,其實內心非常苦惱。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歷,提醒年輕人應該多做事,以免將來無所事事。對於正值年少得志、領高薪卻無所事事的人來說,作者建議離開這樣的舒適環境,未雨綢繆。
Thumbnail
2024/02/02
這篇文章描述了M君過著無聊、悠閒的日子,領高薪卻無所事事,其實內心非常苦惱。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歷,提醒年輕人應該多做事,以免將來無所事事。對於正值年少得志、領高薪卻無所事事的人來說,作者建議離開這樣的舒適環境,未雨綢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 K教練~ 這些年有遇到很多求職者來公司實習,面試過上百位人,對於面試這件事,想要分享給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或是剛想要踏出社會的新鮮人,其實在面試前的第一關,最重要的是你有沒有拿到面試的機會,也就是文字先打動人才有機會拿到門票。 寫求職信就像是在淘寶上賣東西,你得讓你的"商品"(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 K教練~ 這些年有遇到很多求職者來公司實習,面試過上百位人,對於面試這件事,想要分享給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或是剛想要踏出社會的新鮮人,其實在面試前的第一關,最重要的是你有沒有拿到面試的機會,也就是文字先打動人才有機會拿到門票。 寫求職信就像是在淘寶上賣東西,你得讓你的"商品"(
Thumbnail
本文為求職者提供了一些基本概念,幫助他們有效準備心儀職務的面試。從檢視自身技能、學歷到合理與企業人資互動,文章深入探討了求職過程中的關鍵準備要點和注意行為,以提升求職成功率,最終成功找到合適的工作。該文適合希望進一步提升應徵技巧的職場人士閱讀。
Thumbnail
本文為求職者提供了一些基本概念,幫助他們有效準備心儀職務的面試。從檢視自身技能、學歷到合理與企業人資互動,文章深入探討了求職過程中的關鍵準備要點和注意行為,以提升求職成功率,最終成功找到合適的工作。該文適合希望進一步提升應徵技巧的職場人士閱讀。
Thumbnail
面試到最後要offer前,面試的公司要求在核薪之前提供薪資單,到底應該要給還是不給? 不管你是哪一派,都有一定的理由。這篇文章探討這個問題,提供不同的觀點和建議。
Thumbnail
面試到最後要offer前,面試的公司要求在核薪之前提供薪資單,到底應該要給還是不給? 不管你是哪一派,都有一定的理由。這篇文章探討這個問題,提供不同的觀點和建議。
Thumbnail
分享了職涯建議,提到在面試最後,千萬不要回答「沒有問題」。 可以問「公司心目中的理想人選擁有什麼工作經歷和特質?」這樣的問題。 這樣做有三個好處:可以判斷自己的錄取可能性,了解工作實際情況、可以根據面試官的回答,再次強調自己的合適經歷和特質、如果面試官答不出來,可能表示他們也不太清楚這個職位。
Thumbnail
分享了職涯建議,提到在面試最後,千萬不要回答「沒有問題」。 可以問「公司心目中的理想人選擁有什麼工作經歷和特質?」這樣的問題。 這樣做有三個好處:可以判斷自己的錄取可能性,了解工作實際情況、可以根據面試官的回答,再次強調自己的合適經歷和特質、如果面試官答不出來,可能表示他們也不太清楚這個職位。
Thumbnail
面試的過程中,不僅公司在評估求職者,同時求職者也在評估公司。透過幾個Tips來判斷這個工作是否適合自己,包括研究公司背景、提早到面試地點觀察、觀察引領面試的過程、觀察主管等。
Thumbnail
面試的過程中,不僅公司在評估求職者,同時求職者也在評估公司。透過幾個Tips來判斷這個工作是否適合自己,包括研究公司背景、提早到面試地點觀察、觀察引領面試的過程、觀察主管等。
Thumbnail
網上有很多關於面試的文章,我不知道是否有用,有的題目「甚至」非常矚目,自詡「面試成功 100%」。 我只能「勸導」求職者,對自己要有起碼的自信,求職的時候培養出一個心態:「就算你肯聘請我,我還是要考慮一下!」一切都是雙向的,沒有聘請我有可能是你們的損失。
Thumbnail
網上有很多關於面試的文章,我不知道是否有用,有的題目「甚至」非常矚目,自詡「面試成功 100%」。 我只能「勸導」求職者,對自己要有起碼的自信,求職的時候培養出一個心態:「就算你肯聘請我,我還是要考慮一下!」一切都是雙向的,沒有聘請我有可能是你們的損失。
Thumbnail
【面試完勝技巧最重要的是做足準備】 好不容易你的履歷在數百封中脫穎而出,接到人事部通知面試時,有沒有中樂透的感覺 ? 先恭喜你已拿到門票,不過最重要、展現潛力、爆發力的面對面應試,才是你決勝關鍵。短短30 分鐘,你如何將過去累積的經驗用最精準、最動人表演方式,讓面試官點頭、暗地叫好,非你莫屬,真得
Thumbnail
【面試完勝技巧最重要的是做足準備】 好不容易你的履歷在數百封中脫穎而出,接到人事部通知面試時,有沒有中樂透的感覺 ? 先恭喜你已拿到門票,不過最重要、展現潛力、爆發力的面對面應試,才是你決勝關鍵。短短30 分鐘,你如何將過去累積的經驗用最精準、最動人表演方式,讓面試官點頭、暗地叫好,非你莫屬,真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