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我知「道」,都只是片面的?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你說的我知「道」,都只是片面的?

如果這世界上有通往幸福的捷徑,那就是做由心而發的事情。

老子全在說「心」要怎麼被「教化」,是最早的「心理學」老師。

「道可道 非常道」,「道」是老子很重要的觀念,也因為書中沒有標點符號,歷來解釋的斷句也都不一樣。「道」是「心理學」的核心綱領。

司馬談「論六經要旨」,春秋戰國時代,諸子百家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六家。陰陽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戰國進入秦朝。讀經典,要研究先秦以前,漢代以後的精神,很多都偏離「本懷」。

2000多年前的佛陀精神,原始佛教的時代,如何弘化。得從小乘佛法的經典去找,治的戒律、行儀。
而後來,進到西藏、漢朝以來的佛法已經中國化,跟當初佛陀在人間化世的本懷已經不一樣了。

春秋戰國是諸侯爭霸的時代,孟子跟梁惠王辯論後,認為全是為了「利」,因為要有領土,國力要越來越強、人要越來越多,國家都在徵人。也就是移民越多、國力越強。要在這個時代能生存,諸子百家的思想,要能發揚,全都是為了要能「用」。不是憑空想像的,全是為了讓國家能用、百姓能和平、安居樂業。要能「治世」。

現代企業徵人為了「利」。我們會各種技能,擔任不同職位時,很多時候仍覺得缺少什麼?

學易經、老子,不是只是為了豁達,超脫,全都是為了「治世」。
不只是「學問」,是「方法」、「途徑」。
真正能夠取悅你的只有自己,解決生活中各種難題,讓你的天份繼續發展,
忽略這個缺少的感覺,只會面臨更糟糕的窘境,無知與愚昧。

學道家,使人精神專一,讓人專注,不管分裂、還是合起來,都能操縱於無形,人就能安定。
萬物之中皆有道,道中有萬物,一切萬物都在你的智慧中。
功能方法面,道家,有陰陽家合一切自然法則、有儒家、墨家的善,名家、法家名正言順但有彈性、能因勢利導去做,隨和大家在人間,沒有道家的法不能適應的,他說的原理很簡單,容易運作,事少而功多。

道家說「無為 無不為」。守清淨,符合道生的本質,容易清淨。沒有一樣東西不是從道而生的。既清淨、又能產生萬用。

有越來越多人覺醒,從馬雅曆法、人類圖、光的課程、與神對話...,
了解意識的揚升是你生命的課題。

靈性能量的教養,讓你更 #幸福 、知足、感恩、自律、快樂,無畏。

學「道」,是要給自己探索生命核心的策略,是意識揚升的「方法論」,是從心出發的具體行為。

知「道」不代表會開通任何神通,不會變得像是基督或是佛陀,不會成為神力女超人,而是靈魂晶體的一個蛻變,以及能量場頻率的震動提升。

將如同你覺察到的,由內在開始淬鍊,
再透過內在逐層的滲透到肉體,經由你,
將光同心圓一般的散發出去,一切將是這麼的自然。

老子說的是第一手的正念心理學 #秘密 #心理 #覺知 #冥想 #靈修 #真實 #道


∷∷∷∷∷∷∷∷∷
➤老子書第一講 道可道非常道-上

老子書(道德經)成書的年代有爭議,傳統派認為老子是春秋時代的人,比孔子年紀大一點。

新儒家卻提出,老子是在戰國時代的人,辯證過道德經的義理,是對儒家反省過的學說。因為儒家說成聖、智慧;老子卻說絕聖、棄智,老子全是依據孔孟的說法做跟反醒。

老子書,漢代才分門別類做系統整理,由唐玄宗正名「道德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chuan Huang的沙龍
22會員
36內容數
Cchuan Hua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7/26
【書院晨音】🍀 只要打破我們知見上的執著,就是什麼?就是無狀之狀,就是無相之相,自然萬法就合而為一了。 _節錄 老子書第16章 知常復命 ∷∷∷∷∷∷∷∷∷ 說清楚一點,究竟來說, 我們一點也不在乎「事物」, 你真正渴望的是「體驗」, 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如此, 物質的東西只是創造體驗的工具。
Thumbnail
2023/07/26
【書院晨音】🍀 只要打破我們知見上的執著,就是什麼?就是無狀之狀,就是無相之相,自然萬法就合而為一了。 _節錄 老子書第16章 知常復命 ∷∷∷∷∷∷∷∷∷ 說清楚一點,究竟來說, 我們一點也不在乎「事物」, 你真正渴望的是「體驗」, 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如此, 物質的東西只是創造體驗的工具。
Thumbnail
2023/07/25
【書院晨音】🍀 道家不是消極的,是積極的。難道用執著去觸碰執著嗎?活在執著中,永遠都有局限,坑坑巴巴的,把自己開放通透了,這個才是妙智慧。 _節錄 老子書第16章 知常復命 ∷∷∷∷∷∷∷∷∷ 最大的人生功課:體驗你的無數種面向, 你渴望的是體驗,不是擁有, 沒有任何東西比體驗本身創造出更多
Thumbnail
2023/07/25
【書院晨音】🍀 道家不是消極的,是積極的。難道用執著去觸碰執著嗎?活在執著中,永遠都有局限,坑坑巴巴的,把自己開放通透了,這個才是妙智慧。 _節錄 老子書第16章 知常復命 ∷∷∷∷∷∷∷∷∷ 最大的人生功課:體驗你的無數種面向, 你渴望的是體驗,不是擁有, 沒有任何東西比體驗本身創造出更多
Thumbnail
2023/07/23
【書院晨音】🍀 要能執道而行,首先先放下這些執著,先超越,超越物質界,所以儒釋道三家都很重視要約簡,要減少慾望,這樣自然就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_節錄 老子書第16章 知常復命 ∷∷∷∷∷∷∷∷∷ 減少欲望,分享是個好方法 要讓你了解到幸福人生所需要的一切資源是永不匱乏的, 其中一個
Thumbnail
2023/07/23
【書院晨音】🍀 要能執道而行,首先先放下這些執著,先超越,超越物質界,所以儒釋道三家都很重視要約簡,要減少慾望,這樣自然就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_節錄 老子書第16章 知常復命 ∷∷∷∷∷∷∷∷∷ 減少欲望,分享是個好方法 要讓你了解到幸福人生所需要的一切資源是永不匱乏的, 其中一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探討了哲學的定義及其範疇,分析哲學介於神學與科學之間。透過英國哲學家羅素的觀點,揭示哲學在知識、道德與價值等議題上的重要性。提及了經典的人性論辯論及,強調讀哲學能提升個人思考能力與人生觀。討論對於哲學的刻板印象與個人對於哲學的初體驗,鼓勵讀者追求深度思考與理解。
Thumbnail
探討了哲學的定義及其範疇,分析哲學介於神學與科學之間。透過英國哲學家羅素的觀點,揭示哲學在知識、道德與價值等議題上的重要性。提及了經典的人性論辯論及,強調讀哲學能提升個人思考能力與人生觀。討論對於哲學的刻板印象與個人對於哲學的初體驗,鼓勵讀者追求深度思考與理解。
Thumbnail
《道德經》闡述了道與德的關係,主張柔弱勝剛強和無為而治。該書強調適性發揮、慈愛、節儉、謙虛等修行方法,可幫助我們在現代社會中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的和諧。
Thumbnail
《道德經》闡述了道與德的關係,主張柔弱勝剛強和無為而治。該書強調適性發揮、慈愛、節儉、謙虛等修行方法,可幫助我們在現代社會中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的和諧。
Thumbnail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Thumbnail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Thumbnail
我們明白要效法道來行,保持道心是最為重要的,並且要致力於實踐,從實踐中體悟與反省,時刻去警覺自己是否有離開了道。老子常以天地、聖人作為以道行事的表率。前六章,循序了解如何走進道,以及保持在道中,並讓自己深耕在道心中,如此即能如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七章,老子以天地為例,更具體的說明如何行道。
Thumbnail
我們明白要效法道來行,保持道心是最為重要的,並且要致力於實踐,從實踐中體悟與反省,時刻去警覺自己是否有離開了道。老子常以天地、聖人作為以道行事的表率。前六章,循序了解如何走進道,以及保持在道中,並讓自己深耕在道心中,如此即能如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七章,老子以天地為例,更具體的說明如何行道。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為學日益"是要我們學習,那"為道日損"是要我們不作為嗎?
Thumbnail
"為學日益"是要我們學習,那"為道日損"是要我們不作為嗎?
Thumbnail
未知為「玄」,「道」與「名」乃一體兩面。
Thumbnail
未知為「玄」,「道」與「名」乃一體兩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