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職涯諮詢-具象化的我怎麼助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其實在第一次諮詢完後,想不太透第二次諮詢會獲得什麼嶄新內容和幫助
第一次諮詢完有點像是重新認識自己
知道自己體內的矛盾個性等等,然後試著去接受。

raw-image



具象化的我

但在第二次諮詢前,因為有意識的對自己的個性認知、觀察
所以反而發現了-自己很具象化的特質

從前面幾篇文章寫下來,我發現自己是一個很需要靠具象來理解事情的人
簡言之就是對抽象的事物;或者無法想像的事物-無法理解。

我解題目需要靠寫下來才會認真思考和理解
我需要靠文字寫下來才能排列組合我的邏輯
或者我需要靠語言描繪模擬代入情境才能理解事務的樣貌
甚至我更需要對方在教導我事情的時候是可以邊講邊操作

總之我是具象化系(酷拉比卡?)

而我也將這點觀察分享給職涯諮詢師


第二次諮詢定瞄

後來也間接發現自己原本很低分的思考者(原本2~3分),因為聊到平常喜歡看什麼書,才暴露自己超愛研究考試技巧、思考方式等等(然後思考者就衝到5分)

經過2~3種表格鑑定完後得到的結論是
大體上性格(關鍵字)都已經確定下來,接下來比較頭大的應該是怎麼定瞄在要開發哪個創作(職涯)領域。

整堂課中後段其實都在討論所有可能性
包括考試技巧諮詢、職涯諮詢、考試科目諮詢等等
可以確定的是我的關鍵字中-喜歡翻譯、思考、解釋具象化等特質很適合走諮詢類

然後呢

只是第二堂課結束後,我一直思考一個問題

我為什麼那麼不想要主動幫助別人?
在助人者的分數里,其實老師一直有點不太理解的是,我自評分數只給2-3分
但卻又對許多可以幫助他人性質的工作充滿興趣,想做的事有些部分也會因自己的天賦特質而幫助他人感到成就感。

又,我如果真的從事諮商工作,不就是一個要幫助他人的工作,其實論所有的工作內容都有一定的助人性質,只是我-一個完全不想管別人屁事的性格,我要怎麼走諮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三伏甲烷的沙龍
16會員
58內容數
從寫作開始剖析自己,進而找到自己的天賦熱情,也用寫下來理解自己感受自己,而那些紀錄的過程更可以讓自己回顧,阿原來我成長不少。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其實沒有收穫 為何過了這麼久才寫 原因是,我真的想不起來我到底從第三次諮商獲得了什麼 這本就在我意料之中 其實前面2次的諮商,讓我獲得最多的-就是透過對方的整理,讓我清楚知道我現在迷失在哪個階段和層面。 應該說最難的“如何找到自己的熱情”這件事我已經幫自己找到了部分 所以第一、二次的諮商著重在整理我
Thumbnail
其實沒有收穫 為何過了這麼久才寫 原因是,我真的想不起來我到底從第三次諮商獲得了什麼 這本就在我意料之中 其實前面2次的諮商,讓我獲得最多的-就是透過對方的整理,讓我清楚知道我現在迷失在哪個階段和層面。 應該說最難的“如何找到自己的熱情”這件事我已經幫自己找到了部分 所以第一、二次的諮商著重在整理我
Thumbnail
其實在第一次諮詢完後,想不太透第二次諮詢會獲得什麼嶄新內容和幫助 第一次諮詢完有點像是重新認識自己 知道自己體內的矛盾個性等等,然後試著去接受。 具象化的我 但在第二次諮詢前,因為有意識的對自己的個性認知、觀察 所以反而發現了-自己很具象化的特質。 從前面幾篇文章寫下來,我發現自己是一個很需要靠具
Thumbnail
其實在第一次諮詢完後,想不太透第二次諮詢會獲得什麼嶄新內容和幫助 第一次諮詢完有點像是重新認識自己 知道自己體內的矛盾個性等等,然後試著去接受。 具象化的我 但在第二次諮詢前,因為有意識的對自己的個性認知、觀察 所以反而發現了-自己很具象化的特質。 從前面幾篇文章寫下來,我發現自己是一個很需要靠具
Thumbnail
在今日諮詢以前,我其實不知道有職涯諮詢師這個工作的存在。 而對於找到合適的工作我嘗試去做了很多探索-塔羅占卜、工作向測驗、MBTI人格測驗等、無腦購入補習班函授等。 最近則是透過大人學的一些方式去探索自己的天賦熱情、關鍵字等實作外,也因緣際會知道有職涯諮詢師。 為何要去諮詢? 除了上述探索的經歷都
Thumbnail
在今日諮詢以前,我其實不知道有職涯諮詢師這個工作的存在。 而對於找到合適的工作我嘗試去做了很多探索-塔羅占卜、工作向測驗、MBTI人格測驗等、無腦購入補習班函授等。 最近則是透過大人學的一些方式去探索自己的天賦熱情、關鍵字等實作外,也因緣際會知道有職涯諮詢師。 為何要去諮詢? 除了上述探索的經歷都
Thumbnail
從事著職涯諮詢工作的我,其實是個對他人不太關心的人,助人意願低落,我得好好檢討一下,我有沒有必要改變自己,成為一個很會關心的人。
Thumbnail
從事著職涯諮詢工作的我,其實是個對他人不太關心的人,助人意願低落,我得好好檢討一下,我有沒有必要改變自己,成為一個很會關心的人。
Thumbnail
⁡ 我曾聽過身邊的人對我說:「啊你不是心理師?就治療自己啊!」或是「花錢去找心理師幹嘛?我就是你的心靈導師啊!」(非常敢講的朋友) ⁡ 但,心理師也是人,也會有當局者迷的現象,有時候就是容易看到別人的亮點但不是自己的。 ⁡ 心理師的工作模式是主動的聆聽並給予回應,這是需要花百分之一百的精神專注在每一
Thumbnail
⁡ 我曾聽過身邊的人對我說:「啊你不是心理師?就治療自己啊!」或是「花錢去找心理師幹嘛?我就是你的心靈導師啊!」(非常敢講的朋友) ⁡ 但,心理師也是人,也會有當局者迷的現象,有時候就是容易看到別人的亮點但不是自己的。 ⁡ 心理師的工作模式是主動的聆聽並給予回應,這是需要花百分之一百的精神專注在每一
Thumbnail
念諮商所前,對於諮商師充滿許多粉紅色泡泡,總覺得這是一份令人嚮往的夢幻職業。在對談中可以帶來療效,多珍貴啊!這讓我幻想著,如果聽到個案說諮商帶來的改變或幫助肯定會超級興奮。當時的我認為這就是我要的:一份充滿成就感的助人工作。 不過現在的我,在實習第一年的尾聲發現這樣的想法有所不同。
Thumbnail
念諮商所前,對於諮商師充滿許多粉紅色泡泡,總覺得這是一份令人嚮往的夢幻職業。在對談中可以帶來療效,多珍貴啊!這讓我幻想著,如果聽到個案說諮商帶來的改變或幫助肯定會超級興奮。當時的我認為這就是我要的:一份充滿成就感的助人工作。 不過現在的我,在實習第一年的尾聲發現這樣的想法有所不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