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走路」,了解「步態」(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除了肉眼可見的步伐數據,要能夠順利的兩腳輪替前行,就需要一個好的重心轉移,重心轉移的穩定性及表現,會影響移動時的平衡,也會影響我們肌肉使用的效率;同樣地,許許多多因素會干擾行走狀態下的重心轉移表現好壞。
每個人的重心位置略有不同,在站姿下約略都在肚臍稍下方一點的高度,骨盆會隨著慣性往前,跟著一定程度的旋轉,在解釋不同的問題之前,依然要先介紹何謂正常?平常的我們是怎麼走的?

這張圖為股骨的大轉子在行走過程中的移動路線,基本上也跟人類在行走時的重心移動一致,在單腳承重的時候,重心會向較高處移動;雙腳承重時則下降,垂直的重心移動距離約為2公分。
再加上兩腳的步寬,重心會在兩腳之上輪替,而多一個水平向的橫幅移動距離,約略為4公分。將各方向的轉移連貫起來便成了上圖。
最後在以頭頂向下看的視角,可以注意到骨盆還有旋轉的動作,如下圖:
當下肢在做一個伸長延伸的動作時,會帶出外轉的動作;相反則會帶出內轉的動作。這樣的機制跟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都有關聯,關節處的受損、肌肉的不平衡、結構的異常,都可能導致過多或過少的轉動、導致過多或過少的骨盆位移。
隨著骨盆轉動,我們在腳板踩地時,自然就不會完全朝向正前方,因而有一個正常的足偏角。正常的足偏角範圍約在5~10度,平均為7度左右。過大的角度即為我們平常說的走路「外八」,反之過小即為「內八」。
行走步態隨著這樣拆開了解,並進而分析,會越來越深入。了解的越細節,越能從細節中發現存在的問題;從下一篇開始,將會拆分行走的時期,去介紹各個時期所扮演的角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會員
9內容數
「神經可塑性」,說明人類的腦具有生長、重組、產生新連結而改變結構及功能的能力,且只要還活著,皆有機會持續發生改變。對於受損後的腦,持續改變、持續變好,是非常重要且充滿希望的事情。文章主要希望提供給中風個案或家屬,用盡可能淺顯易懂的方式,建立正確的觀念、吸收相關的知識,及釐清繁雜的資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HotBrai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步態相關知識,將從基礎的名詞解釋,慢慢延伸到較為複雜的動作分析;從正常的走路,慢慢討論到不正常的步態。 此為第一篇:基礎名詞解釋
No-lift policy: 禁止人工舉起病人的醫療原則,以減少病人和照顧者的受傷風險,鼓勵使用移位機等輔具協助移動病人,並提升照顧品質
接觸腦中風之後,會接收很多似是而非的資訊,來自網路或是病友之間。有許多常見的問題或是疑問,你是否真正了解了呢?
步態相關知識,將從基礎的名詞解釋,慢慢延伸到較為複雜的動作分析;從正常的走路,慢慢討論到不正常的步態。 此為第一篇:基礎名詞解釋
No-lift policy: 禁止人工舉起病人的醫療原則,以減少病人和照顧者的受傷風險,鼓勵使用移位機等輔具協助移動病人,並提升照顧品質
接觸腦中風之後,會接收很多似是而非的資訊,來自網路或是病友之間。有許多常見的問題或是疑問,你是否真正了解了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類骨盆的獨特結構與功能,解釋為何人類能夠長時間直立、行走和運動。 同時,對比了其他動物在骨盆形狀上的差異,並提及肌肉和韌帶在維持穩定性方面的重要性。 最後,文章鼓勵讀者更加關注自己的骨盆,提升身體的穩定性和舒適感。
Thumbnail
10個想要變瘦變美的朋友中,大概有9個都有「假胯寬」的問題。 因為上班長時間久坐少動,且姿勢不良,導致肌肉錯誤發力,骨盆長期處於不正確的位置,久了~大腿兩側的馬鞍肉就越來越明顯,整個人的腿型也變成了X型腿..... 在代謝力重建的課程中,我們會先協助大家將緊繃的筋膜鬆開,讓深層肌肉舒壓後
Thumbnail
長期的翹屁股,其實是不健康的。 喜歡跑健身房的朋友,總愛與我們分享她做「深蹲」訓練核心的成效,但也隨著訓練的次數增加,她漸漸發現下背不舒服,腰椎越來越酸痛.. 所以在幫她進行代謝力重建的課程時,我們也發現因長期過度使用腰部肌肉進行錯誤運動姿勢,且上班久坐,所以造成了腰椎受力大,屁股越來越
Thumbnail
你會好好站著嗎? 每次在幫朋友紀錄重建前的照片時,我們總是發現大部分的朋友,都無法好好的站好,大多是因為身體重心習慣偏向某一側,或因為平常的坐姿站姿不良,導致身體開始傾斜不平衡。這位平日在冷氣房上班的朋友,有一些脊椎側彎的狀況,所以,坐著時,她習慣翹二郎腿,站著時,也總是37步重心偏在其中一側,時
Thumbnail
有兩個層面的思考。 簡單的思考: 如果出現駝背,那就要練反向的動作,脊椎的伸展,就像瑜伽的一些後彎,訓練背側的肌肉。 如果圓肩,那可能是肩胛骨的位置不對,我們可能要訓練肩胛下沉並保持貼緊肋骨的動作,甚至練習肩膀大手臂外轉(瑜伽常見的口令)等動作。 同時也可以搭配一些伸展。
Thumbnail
萬一骨盆無法穩定控制,無論是做分腿蹲時身體垂直地面或者是往前趴,都會影響屁股肌肉的感受。這篇文章會講解如何訓練來保持骨盆的穩定度以及提高屁股的感受度。
要訣 從馬步轉換成獨立式,將重心移至其中一隻腳,另一隻腳抬高,一手上一手下 上手護頭,拳頭45度角,拳面向內;下手擊打大腿中斷 整體手臂宛若成S型,上下手拉稱 上腳膝蓋抬高,夾緊膝窩,想像往身體拉 腳底板往下壓,護住下腳膝蓋,想像踩在膝蓋上 身軀微斜,協助不晃動 心得 擺脫身體形
Thumbnail
核心訓練重要的是慢跟轉。 慢,是訓練的動作一定要很慢,太快的動作都只會練到大肌群,只有慢慢做才練得到小肌群。 再來是轉,沒有做到轉,就不能叫做核心動作,因為脊椎兩側的肌肉,排列全都是斜向的,沒有直向,所以動作缺少轉時,這些斜向的肌肉只能練到一
Thumbnail
大腿根部有卡住的感覺,坐、立皆疼痛不適,走路一拐一拐地。 經初步運動練習後,明顯感到疼痛減輕,行走輕鬆也更有力。
Thumbnail
愛上走路、感受當下的美。每一步都要像「國王在奏摺上蓋印章」一樣謹慎仔細、全神貫注。「提起腳。吸氣。向前踏步,先放下腳跟,然後是腳趾。呼氣。感受腳底穩定地踏在大地上。」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類骨盆的獨特結構與功能,解釋為何人類能夠長時間直立、行走和運動。 同時,對比了其他動物在骨盆形狀上的差異,並提及肌肉和韌帶在維持穩定性方面的重要性。 最後,文章鼓勵讀者更加關注自己的骨盆,提升身體的穩定性和舒適感。
Thumbnail
10個想要變瘦變美的朋友中,大概有9個都有「假胯寬」的問題。 因為上班長時間久坐少動,且姿勢不良,導致肌肉錯誤發力,骨盆長期處於不正確的位置,久了~大腿兩側的馬鞍肉就越來越明顯,整個人的腿型也變成了X型腿..... 在代謝力重建的課程中,我們會先協助大家將緊繃的筋膜鬆開,讓深層肌肉舒壓後
Thumbnail
長期的翹屁股,其實是不健康的。 喜歡跑健身房的朋友,總愛與我們分享她做「深蹲」訓練核心的成效,但也隨著訓練的次數增加,她漸漸發現下背不舒服,腰椎越來越酸痛.. 所以在幫她進行代謝力重建的課程時,我們也發現因長期過度使用腰部肌肉進行錯誤運動姿勢,且上班久坐,所以造成了腰椎受力大,屁股越來越
Thumbnail
你會好好站著嗎? 每次在幫朋友紀錄重建前的照片時,我們總是發現大部分的朋友,都無法好好的站好,大多是因為身體重心習慣偏向某一側,或因為平常的坐姿站姿不良,導致身體開始傾斜不平衡。這位平日在冷氣房上班的朋友,有一些脊椎側彎的狀況,所以,坐著時,她習慣翹二郎腿,站著時,也總是37步重心偏在其中一側,時
Thumbnail
有兩個層面的思考。 簡單的思考: 如果出現駝背,那就要練反向的動作,脊椎的伸展,就像瑜伽的一些後彎,訓練背側的肌肉。 如果圓肩,那可能是肩胛骨的位置不對,我們可能要訓練肩胛下沉並保持貼緊肋骨的動作,甚至練習肩膀大手臂外轉(瑜伽常見的口令)等動作。 同時也可以搭配一些伸展。
Thumbnail
萬一骨盆無法穩定控制,無論是做分腿蹲時身體垂直地面或者是往前趴,都會影響屁股肌肉的感受。這篇文章會講解如何訓練來保持骨盆的穩定度以及提高屁股的感受度。
要訣 從馬步轉換成獨立式,將重心移至其中一隻腳,另一隻腳抬高,一手上一手下 上手護頭,拳頭45度角,拳面向內;下手擊打大腿中斷 整體手臂宛若成S型,上下手拉稱 上腳膝蓋抬高,夾緊膝窩,想像往身體拉 腳底板往下壓,護住下腳膝蓋,想像踩在膝蓋上 身軀微斜,協助不晃動 心得 擺脫身體形
Thumbnail
核心訓練重要的是慢跟轉。 慢,是訓練的動作一定要很慢,太快的動作都只會練到大肌群,只有慢慢做才練得到小肌群。 再來是轉,沒有做到轉,就不能叫做核心動作,因為脊椎兩側的肌肉,排列全都是斜向的,沒有直向,所以動作缺少轉時,這些斜向的肌肉只能練到一
Thumbnail
大腿根部有卡住的感覺,坐、立皆疼痛不適,走路一拐一拐地。 經初步運動練習後,明顯感到疼痛減輕,行走輕鬆也更有力。
Thumbnail
愛上走路、感受當下的美。每一步都要像「國王在奏摺上蓋印章」一樣謹慎仔細、全神貫注。「提起腳。吸氣。向前踏步,先放下腳跟,然後是腳趾。呼氣。感受腳底穩定地踏在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