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後擺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坐了一陣子的椅子後,想起身走一走,這時~你有沒有想過走路是多麼複雜的事情,你可能會想,不就跨步出去就好了嗎,我阿嬤都會。但其實後面還是有一套機制促成這一連續的動作。本篇的主題就是...
步態週期( gait-analysis )
@Physiotutors

定義

為一側腳跟著地到下一次同側腳跟著地的週期,普遍的站立期與擺盪期時間比為 6:4

三大分期

站立期( Stance Phase )

腳與地板接觸的時間
腳跟接地→腳掌貼地→站立中期→腳跟離地→腳尖推進→腳趾離地

擺盪期( Swing Phase )

腳離開地板的時候
加速期→擺盪中期→減速期

雙腳站立期(double limb support/ double leg support)

雙腳同時與地板接觸的時間

步態細節

@relive

上列

右腳初接觸→左腳離地→右腳跟離地→左腳初接觸→右腳離地→雙腳對齊→右脛骨垂直→右腳初接觸

下列

右腳承重→右腳站立中期→右腳站立末期→右腳擺盪預備期→右腳擺盪初期→右腳擺盪中期→右腳擺盪末期

相關名詞補充

  • 步(step):任一隻腳踏到地面就算一步,向前或向後都算,然而因人體普遍行走的方向皆是沿矢狀面方向,所以通常是指向前走出一步
  • 步長(step length):同一隻腳著地與另一隻腳著地之間距離,例如正常行走時,右腳先著地後,且接著左腳著地,這兩腳之間的距離(右到左或者左到右)。實務上會以測量兩隻腳腳跟著地點之間的距離為主
  • 步幅(stride):完整的步幅階段就是一個走路步態週期(gait cycle of walking)
  • 步幅長(stride length):即為測量上述完整步態週期的丈量長度(距離),如第一次右腳著地至左腳著地,再至第二次右腳著地,這兩次右腳著地之間的長度,左腳亦然
  • 步頻(cadence): 每分鐘正常走路的步數總和,單位通常是每分鐘步數(steps per minute, SPM)

步態分析

前進的原因是因為身體前傾導致有動力然後腳才往前踩,而不是前踩才前進,讓我們直接看影片會比較快理解(英文)

我的想法

雖然看完這篇對於步態週期會有一定的了解,不過如果真的遇上問題的話,還是要去就診,畢竟很多都是細小的差別,只有臨床經驗多的檢查者才看的出來
以各種關於運動及訓練的專題,想了解更多內容歡迎私訊給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原來是教數學專櫃啊,這其實是個專業術語,可以拿來看你是否有髖、膝、踝的隱藏傷害。所以看到某個人屁股很大很羨慕,小心有可能自己以後也會變這樣。本篇的主題就是...
扁平足大家一定都聽過這個名詞,也就是說足弓的部分塌陷下來了,導致久站之後的不適感隨之增加,不過!你知道還有一個原因也會產生著腫疼痛感嗎。本篇的主題就是...
為甚麼看到很多運動類的漫畫或電影都會在最終戰之前,去到深山去訓練。絕對不是甚麼吸收大地精華還是為了遇到絕世高僧! 而是為自己的身心得到更好的能力。至於有沒有用就見仁見智啦~本篇的主題就是...
不管是經過激烈的比賽,還是一般休閒場,一定都看過有人突然在場上大叫。至於是甚麼各位多少都會碰過。那要怎處裡又是另一回事了。本篇的主題就是...
常常聽到別人說要喝甚麼喝甚麼的,撇除品牌不說,究竟要怎麼補充或補充多少。其實研究都有一定的比例,而且不同能力的又有不同的量,看完本篇就可以知道自己要補充多少嘍~本篇的主題就是...
現在去健身房運動完,你朋友就會跟你說一定要喝一種飲料,說可以增加肌肉。想了想看大家都在喝,那我就跟著喝好了。你是不是也是這樣呢? 在飲用之前必須知道原理是甚麼才不會白喝。本篇的主題就是...
原來是教數學專櫃啊,這其實是個專業術語,可以拿來看你是否有髖、膝、踝的隱藏傷害。所以看到某個人屁股很大很羨慕,小心有可能自己以後也會變這樣。本篇的主題就是...
扁平足大家一定都聽過這個名詞,也就是說足弓的部分塌陷下來了,導致久站之後的不適感隨之增加,不過!你知道還有一個原因也會產生著腫疼痛感嗎。本篇的主題就是...
為甚麼看到很多運動類的漫畫或電影都會在最終戰之前,去到深山去訓練。絕對不是甚麼吸收大地精華還是為了遇到絕世高僧! 而是為自己的身心得到更好的能力。至於有沒有用就見仁見智啦~本篇的主題就是...
不管是經過激烈的比賽,還是一般休閒場,一定都看過有人突然在場上大叫。至於是甚麼各位多少都會碰過。那要怎處裡又是另一回事了。本篇的主題就是...
常常聽到別人說要喝甚麼喝甚麼的,撇除品牌不說,究竟要怎麼補充或補充多少。其實研究都有一定的比例,而且不同能力的又有不同的量,看完本篇就可以知道自己要補充多少嘍~本篇的主題就是...
現在去健身房運動完,你朋友就會跟你說一定要喝一種飲料,說可以增加肌肉。想了想看大家都在喝,那我就跟著喝好了。你是不是也是這樣呢? 在飲用之前必須知道原理是甚麼才不會白喝。本篇的主題就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當開始可以拿四腳走路時 每天起床要將膝蓋曲起來時 膝蓋內側都會很痛,於是都要忍一下做個10~15下左右的伸直、曲起來 這樣膝蓋內側就會不痛了 估計是右腿將近40天沒有實際出力踏地走動 所以除了肌肉急速變軟外而導致走路膝蓋有點無力🥲 所以建議,在醫生的建議下以及自己能承受的範圍內 一定
Thumbnail
運動就是一種持之以恆的概念,沒有練習,間隔許久再次運動時,就會發現隨著年紀增長與荒廢的時間是呈正相關;像是現在身為中年大叔的我,對此感受特別深刻。 從前運用TTM進行運動鍛煉探討論文研究時,透過6個月為一期作為行為改變階段的探討,分別分為無意圖期(precontemplation)、意圖期(con
今天又是跑步日,跑完步最需要做的就是腿部伸展了。 3/26 Day20心得 跑步充分熱身之後做瑜珈,柔軟度有感變佳!有些平常做起來稍微吃力的動作今天都比較輕鬆,像是前腿貼地彎曲90度、後腳伸直、同時身體前彎的動作可以不費力地就讓胸口緊貼膝蓋,充分向前彎曲,拉開臀側肌肉。 偶爾呼吸節奏會跟老
身為久坐上班族兼假日馬鈴薯,最常做的運動之一也是跑步,都跟下半身關係密切,因此特別關注有關骨盆、髖、腿部伸展的相關運動。更尤其是每個瑜珈老師體態都十足優美,希望長久進行瑜珈除了獲得健康外,軀體部分也可以向老師們看齊XD 3/16 Day 12心得: 每部影片的動作也許部分重複,但因為進行的順序不
今天先慢跑了30分鐘, 看到影片名稱:運動後伸展-改善肌肉型腿+修長手臂線條, 就決定今天跟練這部了! 3/11 Day 8心得: 鼻子吸氣、鼻子吐氣。 我的左邊腿、髖比右邊緊繃。 注意有些動作臀部不要浮起,要坐在地板上。 腳尖微微用力朝向自己,會更有伸展效果。 跟練影片:運動後伸展
本文紀錄了一次運動菜單,主要針對下肢進行訓練,並提到了擬定的訓練時間和循環訓練內容。文章內容包括各項運動的具體內容和數量,以及運動後的感受和調整訓練菜單的想法。
Thumbnail
向前邁步的身子躊躇不定,踩上木板的雙腳不切實際,搖擺晃蕩,僅敢直視遠方。果真要置身高處,才會開始懼怕自己不會飛翔。 階梯向上,緩緩步上。大地在我們腳下,翠葉在我們身旁,微風吹襲,眼界開朗,入口抵達。 並非初次踏上像這樣的步道,卻是第一次如此徬徨。雙腳站上的吊橋左右搖晃,行進的步伐踉踉蹌蹌
Thumbnail
愛上走路、感受當下的美。每一步都要像「國王在奏摺上蓋印章」一樣謹慎仔細、全神貫注。「提起腳。吸氣。向前踏步,先放下腳跟,然後是腳趾。呼氣。感受腳底穩定地踏在大地上。」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裡,我們經常誤解速度與進展的真正意義。最快的腳步並不意味著大步前進或是跳躍,而是那種不斷前行的恆定節奏。當你不斷地向前移動,無論速度快慢,你都在進步。相反地,最慢的步伐並不是細小謹慎的步子,而是那種在原地徘徊的猶豫不決。
Thumbnail
  超慢跑顧名思義就是跑得超級慢,時速大約和走路的時速差不多,每公里大約在十到十五分鐘左右完成。換言之,跑了一個小時大概可以前進五公里左右。這樣看來,就是用跑步的姿勢來進行走路。雖然兩者的姿勢有所差別,但卻可以達到相同的時速。跑步的姿勢是膝蓋彎曲,然後往前踏時是腳尖先著地,再來是後腳跟;而走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當開始可以拿四腳走路時 每天起床要將膝蓋曲起來時 膝蓋內側都會很痛,於是都要忍一下做個10~15下左右的伸直、曲起來 這樣膝蓋內側就會不痛了 估計是右腿將近40天沒有實際出力踏地走動 所以除了肌肉急速變軟外而導致走路膝蓋有點無力🥲 所以建議,在醫生的建議下以及自己能承受的範圍內 一定
Thumbnail
運動就是一種持之以恆的概念,沒有練習,間隔許久再次運動時,就會發現隨著年紀增長與荒廢的時間是呈正相關;像是現在身為中年大叔的我,對此感受特別深刻。 從前運用TTM進行運動鍛煉探討論文研究時,透過6個月為一期作為行為改變階段的探討,分別分為無意圖期(precontemplation)、意圖期(con
今天又是跑步日,跑完步最需要做的就是腿部伸展了。 3/26 Day20心得 跑步充分熱身之後做瑜珈,柔軟度有感變佳!有些平常做起來稍微吃力的動作今天都比較輕鬆,像是前腿貼地彎曲90度、後腳伸直、同時身體前彎的動作可以不費力地就讓胸口緊貼膝蓋,充分向前彎曲,拉開臀側肌肉。 偶爾呼吸節奏會跟老
身為久坐上班族兼假日馬鈴薯,最常做的運動之一也是跑步,都跟下半身關係密切,因此特別關注有關骨盆、髖、腿部伸展的相關運動。更尤其是每個瑜珈老師體態都十足優美,希望長久進行瑜珈除了獲得健康外,軀體部分也可以向老師們看齊XD 3/16 Day 12心得: 每部影片的動作也許部分重複,但因為進行的順序不
今天先慢跑了30分鐘, 看到影片名稱:運動後伸展-改善肌肉型腿+修長手臂線條, 就決定今天跟練這部了! 3/11 Day 8心得: 鼻子吸氣、鼻子吐氣。 我的左邊腿、髖比右邊緊繃。 注意有些動作臀部不要浮起,要坐在地板上。 腳尖微微用力朝向自己,會更有伸展效果。 跟練影片:運動後伸展
本文紀錄了一次運動菜單,主要針對下肢進行訓練,並提到了擬定的訓練時間和循環訓練內容。文章內容包括各項運動的具體內容和數量,以及運動後的感受和調整訓練菜單的想法。
Thumbnail
向前邁步的身子躊躇不定,踩上木板的雙腳不切實際,搖擺晃蕩,僅敢直視遠方。果真要置身高處,才會開始懼怕自己不會飛翔。 階梯向上,緩緩步上。大地在我們腳下,翠葉在我們身旁,微風吹襲,眼界開朗,入口抵達。 並非初次踏上像這樣的步道,卻是第一次如此徬徨。雙腳站上的吊橋左右搖晃,行進的步伐踉踉蹌蹌
Thumbnail
愛上走路、感受當下的美。每一步都要像「國王在奏摺上蓋印章」一樣謹慎仔細、全神貫注。「提起腳。吸氣。向前踏步,先放下腳跟,然後是腳趾。呼氣。感受腳底穩定地踏在大地上。」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裡,我們經常誤解速度與進展的真正意義。最快的腳步並不意味著大步前進或是跳躍,而是那種不斷前行的恆定節奏。當你不斷地向前移動,無論速度快慢,你都在進步。相反地,最慢的步伐並不是細小謹慎的步子,而是那種在原地徘徊的猶豫不決。
Thumbnail
  超慢跑顧名思義就是跑得超級慢,時速大約和走路的時速差不多,每公里大約在十到十五分鐘左右完成。換言之,跑了一個小時大概可以前進五公里左右。這樣看來,就是用跑步的姿勢來進行走路。雖然兩者的姿勢有所差別,但卻可以達到相同的時速。跑步的姿勢是膝蓋彎曲,然後往前踏時是腳尖先著地,再來是後腳跟;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