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了一陣子的椅子後,想起身走一走,這時~你有沒有想過走路是多麼複雜的事情,你可能會想,不就跨步出去就好了嗎,我阿嬤都會。但其實後面還是有一套機制促成這一連續的動作。本篇的主題就是...
定義
為一側腳跟著地到下一次同側腳跟著地的週期,普遍的站立期與擺盪期時間比為 6:4
三大分期
站立期( Stance Phase )
腳與地板接觸的時間
腳跟接地→腳掌貼地→站立中期→腳跟離地→腳尖推進→腳趾離地
擺盪期( Swing Phase )
腳離開地板的時候
加速期→擺盪中期→減速期
雙腳站立期(double limb support/ double leg support)
雙腳同時與地板接觸的時間
步態細節
上列
右腳初接觸→左腳離地→右腳跟離地→左腳初接觸→右腳離地→雙腳對齊→右脛骨垂直→右腳初接觸
下列
右腳承重→右腳站立中期→右腳站立末期→右腳擺盪預備期→右腳擺盪初期→右腳擺盪中期→右腳擺盪末期
- 步(step):任一隻腳踏到地面就算一步,向前或向後都算,然而因人體普遍行走的方向皆是沿矢狀面方向,所以通常是指向前走出一步
- 步長(step length):同一隻腳著地與另一隻腳著地之間距離,例如正常行走時,右腳先著地後,且接著左腳著地,這兩腳之間的距離(右到左或者左到右)。實務上會以測量兩隻腳腳跟著地點之間的距離為主
- 步幅(stride):完整的步幅階段就是一個走路步態週期(gait cycle of walking)
- 步幅長(stride length):即為測量上述完整步態週期的丈量長度(距離),如第一次右腳著地至左腳著地,再至第二次右腳著地,這兩次右腳著地之間的長度,左腳亦然
- 步頻(cadence): 每分鐘正常走路的步數總和,單位通常是每分鐘步數(steps per minute, SPM)
前進的原因是因為身體前傾導致有動力然後腳才往前踩,而不是前踩才前進,讓我們直接看影片會比較快理解(英文)
我的想法
雖然看完這篇對於步態週期會有一定的了解,不過如果真的遇上問題的話,還是要去就診,畢竟很多都是細小的差別,只有臨床經驗多的檢查者才看的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