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勇於冒險的經驗─文組博士生涯歷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休假的小旅行

休假的小旅行

困難:博士期間的精神時光屋

  五年前走進入博班就讀,在四年間中分成「輸入」與「輸出」的訓練,博一、博二大量閱讀城市相關論述的期刊,以及嘗試投稿各式各樣的研討會,透過研討會把自己閱讀文獻轉成自己所發現的論點,在研討會中找尋自己沒有看到的視角,以現今自我來說就是「覆盤」,以博一時期來說,自己投了銘傳大學的休憩所的研討會,針對臺北市士林夜市的整合行銷進行分析、ICOM KYOTO(國際博物館協會的京都)國際研討會發表淡水古蹟博物館的整合行銷傳播分析、國立臺灣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的國際研討會,針對臺灣節慶觀光進行初步分析,隨著三場研討會讓筆者逐漸發現在閱讀文獻上的論述脈絡,與自我行動探究論述的差距,筆者開始思考另一項議題,就是未來就職如何透過論文與現實接軌,調整了研究方法由量化觀眾研究轉向田野調查的質性研究,在博二下我嘗試前往瀨戶內海藝術季,針對節慶論述進行探究,寫出自己論述觀點,透過訪談時,看到文化差異視角,以及國家文化治理差異,日本多以企業方式規畫地方藝術季,反觀臺灣多以政府公私協力進行長時間的規劃,讓筆者發現到行動者網絡理論,因在COVID-19疫情下,博物館進行轉型策略,讓這個論述可接軌於臺灣藝術季。

挑戰:找尋文學博士與社會市場缺口

  對於筆者真正的困難點在於畢業後,大部分的博士生在求學期間,如專研論述時可能會遇到另一種狀況,教學能力欠缺、學校行政經驗較少,如果我們在考過汽車駕照,準備考試項目與實際開車情境是有所差別,筆者認為如果真的要正式上路,至少針對山路、市區、高速公路等等不同路線進行多次的練習,等到完全熟悉路線到整體神經的成熟,至少需要三年的時間。當下筆者所面臨到的首當其衝是教學經驗不足,或許從碩士到博士期間有陸續地進行論文發表,但因受眾都是研究所或是學者,即使在台風沒有那麼清晰,聽眾也會因對議題有興趣給予回饋與建議,但是面對到需求性更精確觀眾,或是尚未決定未來大學生來說,考驗的正是講師邏輯與課程運作,所以當時筆者選擇加入《陪伴式講師訓》,跟著孫治華老師的課程,以及實際舉辦七場地方創生讀書會《田野敲敲門》、《安娣,給我一份摻摻!透視進擊的小國新加坡》、《直島誕生》、《北京的蝴蝶,東京的蜜蜂》、《東亞城市的空間生產》、《社區力量,西雅圖社區營造實踐》、《風土創業學》,讓自身專長透過基礎書籍與學員討論,一方面透過講授課程積累素材,再者透過學生回饋可以精進自身教學。

收入:在講師圈時常聽到不是餓死就是累死

  筆者進入2023年第二年讀書會規劃,除了針對第一年群眾所提出期待課程,進行相同領域的課程進行深化教學,在選擇的書籍上相對於較為進階的書籍《折疊都市》、《地方創生與SDGs的實踐指南》、《搞砸無畏,失敗中創造改變的30個處方》、《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城市都是街道生活的啟發》、《遊牧世界的市民城市:探索未來新生活型態城市創生發展新思維》、《地方創生下的老後生活:共生社區照顧模式的八大關鍵策略》,在規劃課程中,同時也覆盤自身於教學所欠缺的技術,自身從簡報的方面,購買了孫治華老師的《商業簡報設計與應用課程》,以及實體課程線上課程王永福老師的《教學的技術》,讓自己在工作之外的時間,持續地透過讀書會的產出與學習講師前輩的經驗,持續地精進課程,當然在收入如同在創業狀況,並非是自身能夠掌控,筆者建議未來想嘗試的朋友,或許可以把讀書會以三年為一個規劃,針對其中三年的目標進行規劃,之中隨著市場而跳整與修正,會有這樣思維或許與筆者在博班期間撰寫藝術季的論文,在一個藝術季的籌畫至少就是三年的期間,而在這三年期間中包含著管理、財務、利害關係人、市場缺口、以及科技與服務等因素,或許筆者現在還在這個旅途中冒險,如閱讀的朋友有不同的看法,也歡迎回饋留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305130604541715729630
avatar-img
走讀城市創生─許正賢的沙龍
22會員
144內容數
歡迎喜歡地方創生的朋友,一同討論。
2025/04/13
雖然我過去有參與線上讀書會的經驗,但這是我第一次以「網路研討會」(Webinar)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分享。而促使我完成這次挑戰的契機,來自於參與某間大學試教面試。 「網路研討會」這個概念,源自 ClickFunnels 創辦人羅素‧布朗森(Russell Brunson)的推廣。目前全球已有眾多行銷
Thumbnail
2025/04/13
雖然我過去有參與線上讀書會的經驗,但這是我第一次以「網路研討會」(Webinar)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分享。而促使我完成這次挑戰的契機,來自於參與某間大學試教面試。 「網路研討會」這個概念,源自 ClickFunnels 創辦人羅素‧布朗森(Russell Brunson)的推廣。目前全球已有眾多行銷
Thumbnail
2025/04/12
在設計各類課程,特別是付費課程時,常常需要思考一個核心問題:這門課程是否具備足夠的價值與可行性?同時,也必須評估其所伴隨的風險,包括市場反應、學員接受度、以及教學內容是否會被誤解或濫用等。 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進一步思考資訊的可信度。在資訊流通快速的時代,判斷什麼是真新聞、什麼是假新聞,變得尤為重
Thumbnail
2025/04/12
在設計各類課程,特別是付費課程時,常常需要思考一個核心問題:這門課程是否具備足夠的價值與可行性?同時,也必須評估其所伴隨的風險,包括市場反應、學員接受度、以及教學內容是否會被誤解或濫用等。 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進一步思考資訊的可信度。在資訊流通快速的時代,判斷什麼是真新聞、什麼是假新聞,變得尤為重
Thumbnail
2025/04/07
這幾週說真的過得相當緊湊,連續三週的微學分課程接著兩週的主課,還有一堂課導入了藝術創作,相關準備工作也不少。老實說,這些事前的安排確實不輕鬆,但因為內容有趣,也讓人覺得開心有成就感。這週的春假我也沒有休息,而是和朋友一同前往故人的墓前掃墓,一起緬懷過往。 創作與標達設計思維分享 這次的創作課程中
Thumbnail
2025/04/07
這幾週說真的過得相當緊湊,連續三週的微學分課程接著兩週的主課,還有一堂課導入了藝術創作,相關準備工作也不少。老實說,這些事前的安排確實不輕鬆,但因為內容有趣,也讓人覺得開心有成就感。這週的春假我也沒有休息,而是和朋友一同前往故人的墓前掃墓,一起緬懷過往。 創作與標達設計思維分享 這次的創作課程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從高中開始,我對旅行一直有很強烈的執著,因此大學後,我打過不少工,當過作文批改助教、補行班行政、家教,甚至在路邊舉過招牌,最終存了一點錢,加上家人贊助,大學四年間去過美國打工度假、到中國當交換學生等。 21歲時,我便獨自到中國西塘打工換宿,這篇文章分享的是,如何用超低預算完成一趟深度旅遊體驗。
Thumbnail
從高中開始,我對旅行一直有很強烈的執著,因此大學後,我打過不少工,當過作文批改助教、補行班行政、家教,甚至在路邊舉過招牌,最終存了一點錢,加上家人贊助,大學四年間去過美國打工度假、到中國當交換學生等。 21歲時,我便獨自到中國西塘打工換宿,這篇文章分享的是,如何用超低預算完成一趟深度旅遊體驗。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3 年前,我剛大學畢業並幸運考上研究所,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因為大學四年過得跌跌撞撞、混一天是一天,自己必須在研究所做點什麼而投遞一堆實習履歷及團隊、社團招募,但幾乎都沒得到回應,直到開學前,我正覺得是自己什麼都不會而失落時,這個學生專案團隊聯絡上我,讓我在後來兩年取得極大的個人成長與探索
Thumbnail
3 年前,我剛大學畢業並幸運考上研究所,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因為大學四年過得跌跌撞撞、混一天是一天,自己必須在研究所做點什麼而投遞一堆實習履歷及團隊、社團招募,但幾乎都沒得到回應,直到開學前,我正覺得是自己什麼都不會而失落時,這個學生專案團隊聯絡上我,讓我在後來兩年取得極大的個人成長與探索
Thumbnail
本篇文是以一位大學畢業後、工作六年社會人士的視角分享對於文組生唸研究所的各種想法,著重於研究所對於職涯規劃的影響,而非如何考取特定系所(因網路上很多網友們都很熱情分享了,我想以我自己的見解分享更廣大的面向)。 首先,對於自己錄取了心目中的研究所真的感到萬分不可思議,至今仍沒有感覺到實感;既然如
Thumbnail
本篇文是以一位大學畢業後、工作六年社會人士的視角分享對於文組生唸研究所的各種想法,著重於研究所對於職涯規劃的影響,而非如何考取特定系所(因網路上很多網友們都很熱情分享了,我想以我自己的見解分享更廣大的面向)。 首先,對於自己錄取了心目中的研究所真的感到萬分不可思議,至今仍沒有感覺到實感;既然如
Thumbnail
前陣子,在社群媒體上看到文化研究年會的訊息。 就在兩週前的週末,年會於臺北教育大學舉行。 翻看著議程及其中那些論文的題目和論壇的主題,想到曾經的自己。在大四那一年考上中央英文所和交大社文所,在選擇要去哪裡報到的時候,當時教音像文本與文化分析的老師跟我說,不如去看看兩個所的學生最後寫出的論文都是什
Thumbnail
前陣子,在社群媒體上看到文化研究年會的訊息。 就在兩週前的週末,年會於臺北教育大學舉行。 翻看著議程及其中那些論文的題目和論壇的主題,想到曾經的自己。在大四那一年考上中央英文所和交大社文所,在選擇要去哪裡報到的時候,當時教音像文本與文化分析的老師跟我說,不如去看看兩個所的學生最後寫出的論文都是什
Thumbnail
除了研究所考試失利,為什麼我選擇加入新創? 我所觀察到業界(新創)和學界(考古)工作的差異是什麼? 如何透過兩點評估,了解自己適合待在學界或是進入業界工作呢?
Thumbnail
除了研究所考試失利,為什麼我選擇加入新創? 我所觀察到業界(新創)和學界(考古)工作的差異是什麼? 如何透過兩點評估,了解自己適合待在學界或是進入業界工作呢?
Thumbnail
來說說我念研究所的故事,其實想念研究所好一陣子了,但畢竟是上班族,只能念在職班,因此選擇少很多,而我又是興趣很廣的人。 一開始我想的是跟工作有關的系所,但我只能說,好險我沒去念……不是說這些系所不好,而是我絕對會後悔,因為我工作被換來換去,一個工作做幾年就被換掉,如果論文題目又跟工作綁在一起我麻煩
Thumbnail
來說說我念研究所的故事,其實想念研究所好一陣子了,但畢竟是上班族,只能念在職班,因此選擇少很多,而我又是興趣很廣的人。 一開始我想的是跟工作有關的系所,但我只能說,好險我沒去念……不是說這些系所不好,而是我絕對會後悔,因為我工作被換來換去,一個工作做幾年就被換掉,如果論文題目又跟工作綁在一起我麻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