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兩點評估,為學界與業界職涯探索之路打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上一次因為和身邊朋友聊到,有感而發的分享了我覺得現階段待在新創團隊比起在學界是更適合我的道路,不過跳過了滿多細節,想藉由這篇的內容分享值得更深入討論的各個面向。以學界而言,因為我只有準備過研究所考試,並沒有真正念研究所,也沒有以全職的身份在學界工作,所以會是以我身邊朋友的分享或是我過去在學界相關單位打工的經驗,來與我在新創團隊的經歷做比較和分享。也許每個學科領域的學界情形不太相同,但也歡迎大家和我分享討論!


  • 除了研究所考試失利,為什麼我選擇加入新創?
  • 我所觀察到業界(新創)和學界(考古)工作的差異是什麼?
  • 如何透過兩點評估,了解自己適合待在學界或是進入業界工作呢?


除了研究所考試失利,為什麼我選擇加入新創?

在離開學校,找尋第一份業界工作時,其實我並沒有限定自己只能尋找新創的工作,當時對新創團隊的概念也很模糊,但我有「期待的工作環境」:

  • 同事年齡接近
  • 不要穿制服/正裝

身為新鮮人面試的情況下,雖然選擇不多,但當時都是實體面試,也因此我都有機會近距離的觀察公司是否符合我期待的工作環境。很幸運在日商獵頭公司的介紹下,我最後拿到 offer 並到職的日商新創——日商台灣微告,就符合上面我提到的工作環境期待。面試的時候有注意到團隊都很年輕,也不如一般對日商的想像,好像會很嚴肅、要畢恭畢敬等等,日本人老闆也都可以和大家平行溝通。

後來我才掌握到,啊這是新創團隊通常具有的幾項特質!


我所觀察到業界(新創)和學界(考古)工作的差異是什麼?

直接先用一張表格呈現兩者的特質:

學界與業界特質

學界與業界特質


在我剛加入日商時,大部分的同學都還在念研究所,後來我加入臺灣吧後,同學們也陸續畢業開始面臨選擇要繼續待在學界,或是要進到一般業界上班。


有些朋友在研究所時期,就大概掌握自己對於研究工作內容、環境的喜愛度,因此有一部分人一畢業時就開始尋找業界的工作,但也有很多朋友在學界的相關單位工作。表格中的這些歸納,同一個特質可能對A來說是優點,對B來說可能變成缺點


以我個人為例,在新創業界列出來的特質,都是符合我個人價值觀的狀態,我認為更希望做多少事情被看見,就可以在反映在薪資上,不希望因為年資和學歷決定薪資,或是像工作環境這點,雖然我期待有機會的話想出國出差,但是在考古學界的工作環境變動可能是每週都需要在辦公室(可能在台南、台東)來回北部縣市出差,考量到和另一半的生活,就比較不希望是處在這樣的狀態。


我身邊的朋友也有些朋友是在研究所後,繼續在學界工作一陣子,更深刻的體會後,隨著個人的人生可能要進入下個階段,才開始思考是否該轉換到一般業界工作。


如何透過兩點評估,了解自己適合待在學界或是進入業界工作呢?

那麼,如果是你的話,該如何進行評估呢?

  • 第一個評估:個人價值觀
  • 第二個評估:風險


第一個評估:個人價值觀

不管是要怎麼轉職,我覺得最大最大該評估的都是個人價值觀這件事情!上面舉例的工作特性,都對應個人的價值觀,你喜歡的環境、想一起工作的對象、想要的生活型態,都與價值觀脫不了關係。再挖深一點,每個人對同一個詞可能會有不同的定義,比方說「自由」這個詞,如果作為你的個人價值觀的話,他的定義不同,就會影響你的不同選擇:

  1. 第一種定義:我想要我的工作環境可以常常跑來跑去
  2. 第二種定義:我希望我的工作變動可以很快,可以常常決定自己想做什麼


定義是第一種的,可能就適合學界(考古)的工作,定義是第二種的話,或許就適合進入業界的新創團隊挑戰一直有變動性但又可以自己決定的工作。依依詳列出來後,相信就可以更清楚掌握自己想要的選擇輪廓。


第二個評估:風險

這邊的風險最主要就是薪資無法累積和工作的不確定性。

當你在學界已經深耕一陣子,有學歷和經歷累積了一個薪資級距,但要面對外界求職市場的時候,假設要轉換領域,對於那間公司而言,他們很難參考你現有的薪資,因此很有可能在第一次轉換時,薪資預期可能需要放在這個職位較初階的範圍,會是比較有機會談到 offer 的。

再來就是業界工作的不確定性,上面說到的業界工作的特質,不像學界工作隨著學歷年資穩定累積,反向的來說,表現得好,薪資也可能有飛躍性的成長;另外也不如學界的工作相對穩定,一般若進入公家單位,不會像一般公司可能面臨營運情況不佳而必須裁員的情形(較糟的情況😅)。


了解這樣的風險並作出評估後,相信大家都可以更了解自己適合在哪個領域!

不過職業的領域百百種,我是以我的認知做一些初步的歸納,相信一定會有例外,歡迎大家也分享你自己的經驗!


追蹤我的帳號和我互動聊聊天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ebby 來聊聊:新創人資與生活探險筆記
10會員
14內容數
考古學及數位行銷背景的新創人資,產業包括教育、新媒體、電商、軟體公司,歷經跨領域、跨產業的職涯探索。 期待能以生涯設計師的身份協助大家一起探索生活/職涯的各種可能。 有一隻叫做肉桂的挪威森林貓🐱 近期的興趣是滑雪🏂
2024/09/22
近期終於成功的與 Chat GPT 協作達成了兩個應用情境!HR 的工作免不了行政庶務,瑣碎且重複的事項太多,如果能透過 AI 協作,減少工作心流被打斷就太好了,於是我就開始著手測試兩個工作情境:履歷搜集通知以及驗證碼發送。
Thumbnail
2024/09/22
近期終於成功的與 Chat GPT 協作達成了兩個應用情境!HR 的工作免不了行政庶務,瑣碎且重複的事項太多,如果能透過 AI 協作,減少工作心流被打斷就太好了,於是我就開始著手測試兩個工作情境:履歷搜集通知以及驗證碼發送。
Thumbnail
2024/04/23
最近剛好在工作中和夥伴聊到,也和身邊的友人討論到「工作成就感」的來源是什麼,聽到大家的分享不僅覺得有趣,想趁著記憶猶新來分享,我認為不論正在考慮轉職,或是想為現在的工作找到新的動力來源,回想「有成就感」的這一刻都會很有幫助💡 身為業務/BD 的工作成就感來源? 身旁有朋友是擔任公司的
Thumbnail
2024/04/23
最近剛好在工作中和夥伴聊到,也和身邊的友人討論到「工作成就感」的來源是什麼,聽到大家的分享不僅覺得有趣,想趁著記憶猶新來分享,我認為不論正在考慮轉職,或是想為現在的工作找到新的動力來源,回想「有成就感」的這一刻都會很有幫助💡 身為業務/BD 的工作成就感來源? 身旁有朋友是擔任公司的
Thumbnail
2024/04/13
大家在思考是否該離職的時候,通常都是怎麼評估呢?或是有思考過離職以外的選擇嗎?今天來聊聊當你腦中冒出這個念頭時,或許可以嘗試思考的幾個面向,讓自己抓出「離職外的選擇」,以及在什麼情況下,會建議你直接離職。
2024/04/13
大家在思考是否該離職的時候,通常都是怎麼評估呢?或是有思考過離職以外的選擇嗎?今天來聊聊當你腦中冒出這個念頭時,或許可以嘗試思考的幾個面向,讓自己抓出「離職外的選擇」,以及在什麼情況下,會建議你直接離職。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有位學弟7月份拿到博士學位,由於少子化之故,履歷投了15間學校均無下文。不得不面臨,繼續投或是,轉業界。提供自己從學界轉業界心得,四力+三點原則,期待減少他的迷惘,也適用其他職場工作者。 我跟你說說,除了運氣好之外,當初到第一家醫院任職,我是怎麼做的、怎麼想的...
Thumbnail
有位學弟7月份拿到博士學位,由於少子化之故,履歷投了15間學校均無下文。不得不面臨,繼續投或是,轉業界。提供自己從學界轉業界心得,四力+三點原則,期待減少他的迷惘,也適用其他職場工作者。 我跟你說說,除了運氣好之外,當初到第一家醫院任職,我是怎麼做的、怎麼想的...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3 年前,我剛大學畢業並幸運考上研究所,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因為大學四年過得跌跌撞撞、混一天是一天,自己必須在研究所做點什麼而投遞一堆實習履歷及團隊、社團招募,但幾乎都沒得到回應,直到開學前,我正覺得是自己什麼都不會而失落時,這個學生專案團隊聯絡上我,讓我在後來兩年取得極大的個人成長與探索
Thumbnail
3 年前,我剛大學畢業並幸運考上研究所,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因為大學四年過得跌跌撞撞、混一天是一天,自己必須在研究所做點什麼而投遞一堆實習履歷及團隊、社團招募,但幾乎都沒得到回應,直到開學前,我正覺得是自己什麼都不會而失落時,這個學生專案團隊聯絡上我,讓我在後來兩年取得極大的個人成長與探索
Thumbnail
本篇文是以一位大學畢業後、工作六年社會人士的視角分享對於文組生唸研究所的各種想法,著重於研究所對於職涯規劃的影響,而非如何考取特定系所(因網路上很多網友們都很熱情分享了,我想以我自己的見解分享更廣大的面向)。 首先,對於自己錄取了心目中的研究所真的感到萬分不可思議,至今仍沒有感覺到實感;既然如
Thumbnail
本篇文是以一位大學畢業後、工作六年社會人士的視角分享對於文組生唸研究所的各種想法,著重於研究所對於職涯規劃的影響,而非如何考取特定系所(因網路上很多網友們都很熱情分享了,我想以我自己的見解分享更廣大的面向)。 首先,對於自己錄取了心目中的研究所真的感到萬分不可思議,至今仍沒有感覺到實感;既然如
Thumbnail
不論是對即將畢業的學生或是在職人士,這個選項似乎都會短暫地列入你職涯發展的清單上,接著就取決於自己的繼續念研究所的目的是什麼了。 這篇文章探討了就讀研究所對於薪資成長、升遷機會和人脈資源的影響,以及往學術路線發展的可能性。無論你的動機是什麼,這篇文章都將對你做出明智的選擇提供了相關資訊。
Thumbnail
不論是對即將畢業的學生或是在職人士,這個選項似乎都會短暫地列入你職涯發展的清單上,接著就取決於自己的繼續念研究所的目的是什麼了。 這篇文章探討了就讀研究所對於薪資成長、升遷機會和人脈資源的影響,以及往學術路線發展的可能性。無論你的動機是什麼,這篇文章都將對你做出明智的選擇提供了相關資訊。
Thumbnail
學歷是求職的一個重要因素,但並不是一切,對於在職專班的誤解也需要重新認識。進行深入探討不同類型學歷對就業的影響。
Thumbnail
學歷是求職的一個重要因素,但並不是一切,對於在職專班的誤解也需要重新認識。進行深入探討不同類型學歷對就業的影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