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奪取」的盡頭:《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第20集「希望的盡頭」初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9 分鐘

※本文有《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第20集「希望的盡頭」的劇情透露。


只有奪取的話,是無法有所得的!

--古爾.杰特克

《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第20集「希望的盡頭」

raw-image

-前言-

我實在沒想到我竟然有引用古爾的台詞都做文首台詞的一天。不過,如果要說最為濃縮本集所說的事情的台詞的話,或許就是這句台詞了。所以,只好引用了。雖然我也是很想引用蘇萊塔最後的台詞,只是本集中古爾和沙迪克的對話或許更為貼近主題。不過,我還是要特別強調,這裡雖然直接說話的人是古爾,但倒不如說是古爾作為米奧琳涅的代理人向沙迪克訴說。

今天一樣繼續進行趕進度,連續第三天早上看完《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的一集後馬上在推特寫下心得,然後下午再進行文章化的編輯。只是看來我每天的效率有越來越差的傾向,連續三天,實在有些太耗費精神立了。雖然今天的相對於第18集和第19集比較短一點,而且明天就是第23集首播了。但看樣子我應該是沒有辦法今天寫文這篇後繼續推第21集。結果還是沒辦法在第23集首播前趕上最新進度啊,實在太可惜了。但是第21集應該是很重要、我應該會寫不少字的一集,實在不宜隨便對待。

至於今天早上的第20集初次鑑賞。雖然知道本集會有戰鬥場景,但沒想到那麼殘酷,而且殘酷的描寫程度還直接超越了第19集。第19集的發展已經夠讓人鬱卒了,第20集變本加厲實在是不放過人。第20集的發展意料之外的殘酷,看完當下也是各種情緒充斥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看著最後一邊哭著一邊努力救人的蘇萊塔,以及大家,眼眶都有點濕了。邊記筆記邊整個人哽咽起來。為收集素材而播影片時也是整個人都覺得不好了。

不過,要寫的還是得寫。一樣和第18集與第19集的考察&感想文一樣,以早上在推特上寫下的分點內容為基礎,再加上本集截圖與台詞節選。

今天前言就寫到這裡就好,直接進入正文吧。

-目錄-

1. 在戰爭利益鍊撐起經濟基礎的世界,真的有「和平」嗎?

2. 「學園大屠殺」與「娛樂化的戰爭」

3. 「學園大屠殺」與「米奧琳涅的革命」

4. 「學園大屠殺」與「蘇萊塔.墨丘利」

5. 「學園大屠殺」與「暴力」

6. 沙迪克才是踐踏米奧琳涅所代表的價值之人

7. 身為「罪孽・暴力的輪迴・連鎖」的受害者與再生產者的沙迪克

8. 透過古爾與沙迪克對決的米奧琳涅

9. 米奧琳涅與沙迪克將再次對決?

10. 作為蘇萊塔的對照的沙迪克

11. 妮卡回歸!

12. 「拯救生命」的循環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蘇萊塔,那個--
對不起。可以請你們幫忙嗎?還有人被壓在裡面。一定,還有很多......。但是,或許還有能夠救的人。

--妮卡.七浦與蘇萊塔.墨丘利

《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第20集「希望的盡頭

1. 在戰爭利益鍊撐起經濟基礎的世界,真的有「和平」嗎?

前天和昨天連續兩天的高密度米奧琳涅故事線讓我不得不花很多心力處理。昨天晚上還產生了「如果20集米奧琳涅戲份沒那麼多或是戰鬥場景多一點20集的考察&感想文就可以輕鬆一點了」的偷懶想法,結果⋯⋯唉,真的是人不可以亂許願。沒想到《水星的魔女》會殘忍到學園大屠殺。在男性性暴力和戰爭利益鏈所支配的世界・體制之下,沒有地方是真正「和平」「安全」的嗎。只不過是「暫時」遠離戰爭罷了。在這種世界下,所謂「遠離戰爭的地方」哪一天也被戰爭捲入也不奇怪吧。而這同時也意味著米奧琳涅的「即使如此,我仍然希望對話」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身為夾在被最為壓榨的底層以及獲得最多利益的頂層之間的中間層,雖然也被新自由主義的世界系統欺壓了不少,但是,確實也在這個系統中享有不少好處。如果無條件地肯定這個系統的正當性,當然是輕鬆多了。但是,那也只能是真正被系統傷害之前才能有的餘力罷了。在透過戰爭利益鏈獲得利益的世界(《水星的魔女》的世界是如此,我們所身處的世界也是如此),真的存在真正「安全」的地方嗎?確實身處中間層的我們(日本、台灣皆是如此)在遠離戰爭的國度享受著所謂的「和平」,而且還同時透過把戰爭控制於只在遙遠國度發生的方式讓自己免於戰爭的同時還能夠靠著遙遠國度外的戰爭獲得利益甚至賺取大把大把的利潤。遠離戰爭的世界,其實仍然與戰爭息息相關,只是,平常我們可能沒有自覺而已。

但是,當哪一天,被代理戰爭所苦的人們如果有機會抵達我們這個「在遙遠的彼方靠著把自己的同伴陷入戰爭之中獲得自己的和平與利潤」的國度時,當他們有機會報復時,原本只存在於遙遠彼方的戰爭也會成為我們所身處的國度的現實。這一點,都不奇怪。真的有「可以控制的戰爭」嗎?即使真的有「可以控制的戰爭」,難道自己所身處的世界就不可能會被選為代理戰爭的地點嗎?更別說,這種代理戰爭本身就是踐踏他人的尊嚴的方式在獲取利潤了。在戰爭利益鍊撐起經濟基礎的世界,真的有「和平」嗎?還是只是,尚未被戰火波集而已?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2. 「學園大屠殺」與「娛樂化的戰爭」

阿斯提卡西亞高等專門學園化為戰場實在是⋯⋯很震撼又讓人心痛。雖然阿斯提卡西亞沒有它外表看起來的那麼美好,是一個在光鮮亮麗之下藏著各種霸凌、歧視等等的地方。但學園本身還是,還是一個會讓人嚮往、會讓人想要居住在那裡、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人類對於未來的追求與想像的地方。即使有決鬥、即使是軍火集團的學校與測試場,但一直以來還是給人與戰爭無緣,能夠在此享受和平與富足的印象(雖然如同我前文所言,嚴格來說這種「和平」只是一種假象)。

阿斯提卡西亞雖然不是烏托邦,但某種程度上也是理想之地的地方。而且,或許更重要的是,那裡還是米奧琳涅的溫室的所在之處、是米奧琳涅與蘇萊塔以及地球寮的同伴們相遇、相處,一起生活、留下時間與足跡的地方。我以為校園開放日恐怖攻擊事件就已經夠狠了,沒想到竟然還進一步安排學園大屠殺。

可是話說回來,或許學園大屠殺同時也是《水星的魔女》對於「娛樂化的戰爭」所做出的批判的一種方式。藉由摧毀在觀眾心中象徵和平與人類的未來的學園,強迫觀眾正視「戰爭」與「殺人」的殘暴。

我在「在娛樂化的戰爭中反戰是否可能?ーー觀《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第13集「來自大地的使者」&14集「她們的願望」」一文中曾經指出,《水星的魔女》對於既有的鋼彈提出了「到底有沒有辦法又是反戰又描繪娛樂化的戰爭?」這個質疑。相較於過往的鋼彈作品,《水星的魔女》所發生的戰爭的規模並不多,但是在描繪上卻是相當深刻。《水星的魔女》毫不避諱描繪「戰爭」與「殺人」到底有多殘暴,甚至可以說《水星的魔女》在描繪(有別於決鬥的)「戰爭」與「殺人」時總是故意特別強調「戰爭」與「殺人」的殘暴性。《水星的魔女》在身為「涉及戰爭的娛樂」的同時也非常積極地與如今世界無比氾濫的「娛樂化的戰爭」、「戰爭的娛樂化」劃出界線。

本集中發生了兩場「戰爭」,一場是沙迪克與古爾的對決,另外一場則是學園大屠殺。沙迪克與古爾的對決某方面而接近「決鬥」而非「戰爭」。確實,兩人的對決同時也是兩人的理念交鋒、兩種價值觀的互相對抗,但同時也很難否認在古爾與沙迪克的戰鬥中確實感受到了「MS戰的痛快」,透過觀看古爾與沙迪克的「戰爭」觀眾也得到了「對於娛樂化的戰爭的消費」。或許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水星的魔女》才會安排在同一集中讓學園大屠殺發生吧。「觀眾您在古爾與沙迪克的對決中感覺到熱血沸騰很刺激很好看很有娛樂效果是嗎?但是別忘了什麼才是『戰爭』與『殺人』真正的樣子!」然後就強迫觀眾馬上觀看學園大屠殺。

或許我們可以說,不是真正的「戰爭」與「殺人」另當別論,但在描繪「戰爭」與「殺人」時《水星的魔女》無法允許自己(單純地)描繪出「快樂的娛樂化的戰爭」,所以某方面而言,學園大屠殺的殘暴也或許是必要的吧。雖然,我在心情上實在不想說出「必要」這兩個字。要描繪出描繪「戰爭」與「殺人」的殘暴,真的需要描繪到「學園大屠殺」這種程度嗎?難道不能小規模一點嗎?但或許,《水星的魔女》在在面對問題以及主題的貫徹上,是有如強迫症般不放過觀眾也不放過自己的。「雖然很痛苦,但還是必須那麼做!!」。在這一點上,《水星的魔女》也很像米奧琳涅.連布蘭。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3. 「學園大屠殺」與「米奧琳涅的革命」

米奧琳涅的名字被迫與戰爭掛在一起、米奧琳涅的雙手被迫沾滿鮮血。深知米奧琳涅絕對不會做出這種事的蘇萊塔雖然心理一定很著急、一定很不捨米奧琳涅、想要幫米奧琳涅洗刷汙名。但又不知該怎麼做才好。在第19集的結尾悟出「即使不是最好的方法,也只能盡可能做現在能力所及之事」的蘇萊塔最後選擇做其能力所及之事,也就是乖乖上課。雖然都沒在聽。因為米奧琳涅與風靈成為了戰爭的象徵,GUND-ARM社當然也收到大量投訴。不過,或許學園大屠殺之後GUND-ARM社與米奧琳涅會以GUND醫療技術協助受害者,再次讓世人看到GUND-ARM社真正的樣貌吧。而且,讓原本排斥鋼彈的宇宙住民、原本認為鋼彈只是優秀的兵器的許許多多的人們,因為自己或看到他人因為鋼彈而得到第二次人生(這是支撐起世界秩序的新自由主義弱肉強食價值觀所排斥的)的話,這也是對於支配宇宙住民與全地球圈社會的基礎原理的否定。如果人類社會因此而開始接納鋼彈(「GUND-ARM」而非「GUNDAM」!)與其背後所代表的價值,這也是一直以來不斷努力否定「父親=世界」的米奧琳涅的革命的勝利與前進。

我想本集的學園大屠殺也是為了日後讓米奧琳涅與GUND-ARM社洗刷汙名讓世界看到展現有別於「現實」的可能性的「米奧琳涅的革命—身為希望之光的鋼彈真正的理念」能夠前進推動世界的變革。只是,真的很殘酷。為了要讓世界看清以現實主義之名包裝而被無條件肯定的新自由主義、男性性暴力、戰爭利益鏈的荒謬進而證明米奧琳涅的革命的必要性,這些殘酷是必要的嗎?

或許,如同康德與柄谷行人所言,終究我們只能透過辯證法式的「正是因為戰爭的殘酷讓人類發覺戰爭的荒謬而前進」的世界史進程來達到人身為人的尊嚴真正能夠被好好尊重的未來=米奧琳涅的革命所期盼的未來。

不過,不論是鋼彈社還是米奧琳涅的故事線,都得等到下集以後才行。

raw-image
你是喜歡勞達桑嗎?
你就是這個地方讓人感到生氣!

--蘇萊塔.墨丘利與佩特拉・伊塔

《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第20集「希望的盡頭」

※蘇萊塔老是對別人的戀愛那麼敏銳,怎麼對自己時就沒辦法早早發覺更加積極一點抓住米奧琳涅呢。

raw-image
raw-image

※蘇萊塔......一定很震驚很心痛吧。真是讓人感到難過。

4. 「學園大屠殺」與「蘇萊塔.墨丘利」

看到米奧琳涅那麼重視的溫室那麼輕易地在戰爭被摧毀實在很心痛。當然,看到地球寮被毀、學生們的死亡,還有佩特拉也是。雖然佩特拉一開始是杰特克社的作惡小跟班之一,但還是不希望學園中的人就這樣因為單方面的暴力而死去。這就是米奧琳涅一直所反對的「對於人身為人的尊嚴之踐踏」的極致。看到佩特拉說要和勞達約會立旗時我還想說既然讓佩特拉和蘇萊塔一起行動應該是故意反操作吧。結果竟然還真的⋯⋯!

蘇萊塔最後滿手傷痕地「抱歉,現在我想先盡可能救更多人」也讓人看了感到好心痛好心痛。這裡一方面展現了蘇萊塔的善良,另一方面也以不正臉描寫的方式描繪了蘇萊塔現在撕裂心胸的痛苦。然後,即使痛苦,蘇萊塔仍然努力想要多拯救一個人的生命。雖然失去了風靈,但蘇萊塔用自己的雙手在實踐與米奧琳涅和大家一起決定的「拯救生命」的理念。

而且,某方面而言,也是曾經「殺人」的蘇萊塔展現出與過往自己的不同。或許在目睹這一切殘忍的殺人行為後,蘇萊塔會進一步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什麽事情、原來「殺人」是一件那麼重大、殘酷,不可以這樣笑出來的事情。蘇萊塔或許會意識到原來自己的雙手是沾滿鮮血的。但是已經前進的蘇萊塔應該不會因此而不振,這份罪惡感會一直跟著蘇萊塔,但也會成為理解被迫雙手沾滿鮮血的米奧琳涅的心情的動力之一。雙手沾黏鮮血的米奧琳涅與蘇萊塔要能夠得到救贖,或許正需要彼此吧。

在分別於地球與學園經歷了撕心之痛的戰爭之後,彼此都是滿身傷痕的蘇萊塔與米奧琳涅都正需要彼此。所以,趕快再次相會吧。即使再次相會時蘇萊塔與米奧琳涅都是滿身傷痕,但透過這些傷痕成長之後,或許能夠更加理解彼此的愛,以及更加需要彼此的愛。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5. 「學園大屠殺」與「暴力」

學園大屠殺有幾個巧妙的安排。

a. 米奧琳涅無比珍視的溫室、故事中屢屢作為重要關鍵地點登場的溫室,在本集中非常輕易地就被摧毀了。而且還是行使「正當防衛」「保護」學園的前線管理社的警備MS。我想這裡要突顯的是戰爭中暴力的無謬性。即使是所謂「自衛」,這些殺人、摧毀人們所珍視的事物的暴力仍然是暴力這一點是不會變的。不能那麼輕易地就肯定戰爭中所謂「正義」的暴力。

raw-image

※這一幕實在無法不感到好美......。

b. 安排讓觀眾無法真正討厭的諾雷雅成為學園大屠殺的實行者。如果今天是安排其他的弗德黎明成員或是沙迪克的好夥伴們親自實行學園中的暴力行為,很容易會讓觀眾陷入「攻擊學園的就是壞人啊,有什麽好說的!」的思考之中,讓人忽視掉《水星的魔女》強調好幾次的「結構」本身的問題,而將「惡」與責任完全歸咎於私人。水星安排讓觀眾目睹「只是想要有最低程度的文化與健康生活的權利」、展現出「我不想死」的脆弱、目睹同胞們被屠殺而氣憤、在筆記本中描繪美好事物的諾雷雅成為大屠殺的實踐者,更加突顯成為殺人機械的諾雷雅的悲劇、學園大屠殺的悲劇是整個「父親=世界」體制下的產物。這些悲劇是整個體制、結構造成的。

raw-image
就是因為你老是這樣,米奧琳涅才會!
明明你就跟在身邊,卻還是讓米奧琳涅弄髒了手!

--沙迪克.澤內利

《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第20集「希望的盡頭」

6. 沙迪克才是踐踏米奧琳涅所代表的價值之人

不過,當然不是說就不用追究實行者的個人責任。同時在個人與結構兩個層面上歸責咎責並不矛盾。沙迪克很明顯就是必須承擔起學園大屠殺的責任的(首謀等級的其中一人)。沙迪克為了要達成自己的目標,甚至不惜讓學園成為戰場、故意讓學園大屠殺發生。沙迪克為了要達成所謂的大義可以犧牲自己以外的所有人。這是沙迪克和米奧琳涅的本質上差異之處。雖然沙迪克嘴巴好像說得多重視米奧琳涅的價值觀一樣,但沙迪克實際的所作所為就是在踐踏米奧琳涅的價值觀。

米奧琳涅是「即使如此,我仍然希望對話」。米奧琳涅把「人身為人的尊嚴」視為不可妥協的價值。即使面對救了自己的蘇萊塔,米奧琳涅仍然說「為什麼你能那樣笑出來?我知道是你救了我。但是.....把人那樣啪嚓地殺死......我可笑不出來。即使正確,也不能笑!股份有限公司GUND-ARM可不是戰爭的道具!」。但是沙迪克呢?他根本不把自己以外的人的生命與尊嚴當一回事。腦衝哥古爾在地球時或許是無能而派不上用場,但沙迪克可是故意用行動在反對米奧琳涅的價值觀的人。

而且,沙迪克仍然把古爾視為米奧琳涅的監護人,即使事實上根本是反過來的。即使經過了第9集,但是沙迪克仍然把米奧琳涅視為「必須被他人保護的人」、「等待誰來拯救他的公主」。沙迪克仍然不承認米奧琳涅的主體性。這當然是在無視米奧琳涅的尊嚴。

raw-image
你這個協助恐怖分子的反賊在那叫什麼!
製造出這樣的我又是誰!以戰爭利益鍊奪走了我的全部,強迫我不踢下他人就無法生存的,就是你們!

--古爾.杰特克與沙迪克.澤內利

《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第20集「希望的盡頭」

古爾.杰特克!你是不會懂的!即使沒有希求也能得到事物的你,是不會懂的!

--薩賓娜・法爾汀

《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第20集「希望的盡頭」

7. 身為「罪孽・暴力的輪迴・連鎖」的受害者與再生產者的沙迪克

可是,沙迪克本人同時也是這個「父親=世界」結構下的產物。沙迪克因為宇宙住民的戰爭利益鏈而失去了一切,然後被宇宙住民的葛雷斯特學院收留。在進入阿斯提卡西亞高等專門學園之前,沙迪克是被迫過著「只有踢開別人才能生存」、「力量就是一切」的崇尚弱肉強食=新自由主義世界觀的日子。理所當然,在這種弱肉強食的環境下活下來然後爬到這個位子的沙迪克,也接受了這套他所否定的世界強加在他身上的價值。

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教會了沙迪克其所相信的真理「力量才是一切,弱肉強食就是世界的現實,為了達成正當的目的可以不擇手段」。結果,沙迪克雖然想要打倒這個宇宙壓榨地球的人吃人的世界,但沙迪克的作法也只是繼續複製世界的人吃人暴力而已。沙迪克雖然表面上想要打倒「罪孽・暴力的連鎖・輪迴」,但事實上只是身為這個連鎖輪迴的一部分繼續再生產這個連鎖輪迴而已。

而且,這裡必須特別注意的是,沙迪克對於「自己選擇肯定『弱肉強食』此一『現實』的正當性」一事有所自覺。不管是米奧琳涅還是沙迪克,都有認識到「弱肉強食的世界」這個「現實」的存在,但米奧琳涅選擇「否定」現實,但沙迪克卻選擇「肯定」現實。這是兩人根本上的不同。也是「悲觀的理想主義者」(參閱「「即使如此,我仍然希望對話」:《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第19集「並非最好的辦法」初感」第12點與第13點)與「現實主義者」、米奧琳涅的革命與沙迪克的革命的對比。所以兩人終究必須敵對。

raw-image
你什麼都不懂......只有奪取的話,是無法有所得的!
我不原諒你。可是,我也不會讓你死。

--古爾.杰特克

《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第20集「希望的盡頭」

8. 透過古爾與沙迪克對決的米奧琳涅

米奧琳涅本人在本集中雖然沒有直接與沙迪克敵對,但某方面而言米奧琳涅的價值的代理人(雖然是不完全的代理人)登場了。就是古爾。雖然古爾還是一樣腦衝愛誤事(沙迪克那句「你不知道要先把人救出來才跟別人說你的想法嗎!」實在神吐槽),不過古爾也不是毫無進步。古爾對沙迪克所說的「只有奪取的話,是無法有所得的!」除了是基於蘇萊塔給他的刺激、他自己在奎達工廠事件與地球所體會到的事物之外,同時也是承繼了米奧琳涅上一集的「即使如此,我仍希望對話」。

第19集中米奧琳涅堅持「宇宙居民可以撤出地球,但地球住民絕對不能撤出宇宙」,並且展示了身為地球與宇宙融合、對話的價值的具現化的鋼彈社所擁有的可能性(參閱「「即使如此,我仍希望對話」:《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第19集「並非最好的辦法」初感」第8點)。「單方面的剝奪」是宇宙壓榨地球的星元世界的原理。沙迪克想要打倒這個世界,但仍然肯定了這個原理。但是米奧琳涅不同。米奧琳涅的革命更加根本性,是要連這個「剝奪」的原理都要否定。

米奧琳涅與沙迪克一樣都否定現有的體制,但是兩人對於支撐起現有體制的原理的態度卻截然不同。沙迪克肯認支撐起這個世界的原理,也就是男性性暴力。結果,生為「罪孽・暴力的輪迴・連鎖」的受害者沙迪克成為了「罪孽・暴力的輪迴・連鎖」的再生產者,只是讓這個「罪孽・暴力的輪迴・連鎖」更加穩固而已。但是米奧琳涅則否。米奧琳涅連支撐起世界的原理都否定。米奧琳涅的革命比沙迪克的革命更具有革命性。而唯有像米奧琳涅一樣,才能真正地打破「罪孽・暴力的輪迴・連鎖」(參閱:「追憶昨日,還是展翅前進?:在《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之後再觀《機動戰士鋼彈 閃光的哈薩威》」「結語:追憶過往昔日的《閃光的哈薩威》與向未來前進的《水星的魔女》」部分)。

「只有奪取的話,是無法有所得的!」這句古爾對沙迪克說的話固然也是古爾本人的體悟,但他同時其實也是在代替米奧琳涅說出這句話。在這裡古爾與沙迪克成為了對比。兩人一樣都是男性性暴力下的被害者與加害者,但古爾開始放棄了原本家庭與世界灌輸在自己身上的男性性,不只接受米奧琳涅指揮,更是開始肯定了米奧琳涅所代表的價值,也就是對於「父親=世界」的原理性否定。

相較之下,自以為自己才是最理解米奧琳涅的沙迪克反而始終拒絕米奧琳涅所代表的價值、把自己所反對的「父親=世界」教給他的男性性暴力的價值貫徹到底。或許兩人的對比也和「自由意志是否有可能」有關。古爾和沙迪克一開始都是結構下男性性暴力的產物,但古爾選擇了開始拋棄自己身上的男性性與肯認米奧琳涅和蘇萊塔所代表的的女性性。在經過第9集之後沙迪克也知道了藐視米奧琳涅與蘇萊塔的過去的自己的愚蠢,但沙迪克並沒有像古爾一樣因為受到米奧琳涅與蘇萊塔的刺激與指引而選擇改變自己,反而是繼續走在自己原本的道路上。

古爾拒絕殺死沙迪克而是希望其能改變,不也是因為被米奧琳涅與蘇萊塔正面影響了嗎?在這個意義上,米奧琳涅與蘇萊塔果然是世界的希望之光呢。米蘇的相遇不但拯救了彼此,更擴及出去讓周遭的人也被影響,促使大家前進。最後,連結到整個世界的前進。

另一方面,古爾也是很幸運的人。如果沒有遇見蘇萊塔的話,古爾大概不會有任何改變,只會繼續是第1集時的那個有毒男子氣概集合體。然後即使按照原本杰特克家的企劃接班,顯然古爾也會被沙迪克和佩爾社玩死。但是古爾很幸運,能夠改變。正是蘇萊塔與米奧琳涅給了古爾改變的契機,給古爾開了一扇門。除了原生家庭之外,古爾的不幸幾乎都是自己造成的,比如說,如果在奎達工廠時不要那麼腦衝的話,也就不會弄到自己變成弒父兇人了。可是,古爾能夠前進,都是因為有女性給了他動力與契機。是蘇萊塔告訴了古爾「前進」的意義。是古爾在在地球上遇見的小女孩讓他重新振作。然後古爾現在又得到米奧琳涅的協助與指導。古爾根本就是《水星的魔女》最幸運的男人。在很多意義上,古爾真的是比沙迪克幸運太多了。

另外,古爾的達里巴爾迪是以非實戰的學園樣式與沙迪克實戰樣式的惡魔審判者對決這一點或許也值得注意。或許達里巴爾迪只是剛好沒能調整成實戰模式而已,但這樣子的安排或許也變相是一種米奧琳涅價值的實踐?米奧琳涅前往地球時,就要求風靈不能使用實戰模式,只能用學園樣式,希望藉此展現出自己與GUND-ARM社所代表的價值(即使最後不幸失敗了)。

9. 米奧琳涅與沙迪克將再次對決?

不過我沒想到沙迪克那麼快就被抓。沙迪克之後應該還會採取行動吧?感覺沙迪克不是會輕易就這樣束手就擒之人。而且,沙迪克還要真正地和米奧琳涅再次對決才行。這一次,應該必須是米奧琳涅本人親自面對沙迪克。

10. 作為蘇萊塔的對照的沙迪克

沙迪克對於自己的「殺人」有所自覺,而且還肯認了其正當性。這樣的沙迪克總讓我想到《機動戰士鋼彈 閃光的哈薩威》中的哈薩威。蘇萊塔當初對於自己的「殺人」欠缺自覺,但他終於理解了。雖然要到下一集甚至下下集才能確定蘇萊塔是否真的會認識到自己的雙手沾滿鮮血而背負起罪惡感,然後即使無法改變過去也不代表要予以肯定賦予其正當性。但在這點上果然沙迪克和蘇萊塔也是對照組吧。

可是我--再怎麼說我都是接近米奧琳涅的人--還是得說,沙迪克(以及哈薩威)這種「因為我對此有罪的意識,我會擔負起我的『殺人』行為的罪孽,所以我可以為了更偉大的目標進行『殺人』行為」的自覺,是一種正當化自己的不擇手段的「傲慢」。「因為我對此有所自覺,因為我會承擔起罪孽,所以我可以奪走他人的生命、踐踏他人的尊嚴」仍然是「奪走他人的生命、踐踏他人的尊嚴」,而且自認為因為自己肩負起了「責任」就有可以那麼做的資格與正當性。蘇萊塔對於「殺人」與隨之而來的罪沒有自覺,所以蘇萊塔一開始沒辦法理解米奧琳涅為什麼會否定「把人毫無尊嚴地打死後還可以大笑」的自己到這種程度。但是蘇萊塔在經過一連串的事件後,終於逐漸對於「殺人」與「暴力」的意義與重量有所進一步的質疑與思考了。可是這並不表示蘇萊塔會因此而無條件肯定自己的過去。在這一點上蘇萊塔應該和沙迪克截然不同。一樣都是殘忍地踐踏人身為人的尊嚴,蘇萊塔是欠缺自覺才這麼做,但沙迪克卻是確信自己的正當性後選擇執行。

沙迪克這種「我會承擔起罪孽所以我可以不擇手段讓許多人死去」是一種傲慢。在這一點上戴林格也一樣。戴林格所說的「兵器的板機該由人類而非AI扣下,執行者必須承擔這份罪孽」反面意味著「如果有罪的意識,就可以合理化扣下板機的行為」。可是,不管是戴林格還是沙迪克,在米奧琳涅眼中,他們的自覺都是「自認為自己可以高人一等地奪走他人生命、踐踏他人身為人理當享有的尊嚴」的「傲慢」。因為對於米奧琳涅而言,奪走人身為而人的尊嚴本身就是不能做的事情。米奧琳涅可是「即使如此,我仍然希望對等的對話」的希望之光。

沙迪克既是蘇萊塔的對照,也是米奧琳涅的對照。

raw-image
raw-image
雀丘,對不起。全部都是我的錯。也是因為我雀丘才不得不去戰鬥。
我才不會原諒你。全部說給我聽啊。不然的話,要怎麼原諒你。

--妮卡.七浦與雀丘利・潘蘭杞

《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第20集「希望的盡頭」

11. 妮卡回歸!

妮卡姐終於和地球寮的同伴們重逢了!是說我本來以為今集會有ニカチュチュ,結果好少。下集能稍微期待下嗎?當然米奧琳涅的故事線應該優先。第21集先行劇照那張米奧琳涅我實在超級喜歡。

12. 「拯救生命」的循環

和「罪孽・暴力的連鎖・輪迴」相對的另一個循環。因為地球寮在大亂鬥中救了勞達的命,雀丘和蘇萊塔都得到了原本和古爾一起欺負人的古爾小跟班菲爾西與佩特拉的善意對待(雖然勞達本人還是⋯⋯)。這裡其實也是和「罪孽・暴力的連鎖・輪迴」的有趣對比,也就是從蘇萊塔與雀丘以「拯救生命」開啟的善的循環。會更加發揚「拯救生命」的米奧琳涅和GUND-ARM社之後也會進一步打開更大的以「拯救生命」為開始的與「罪孽的輪迴」對抗的另一種循環吧。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以上就是《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第20集「希望的盡頭」的觀後初感考察&分析文了。或許有關於5號與諾雷雅的部分有更多可以寫,但我實在有些精神上的疲倦,真是抱歉。而且,看完本集之後的眼神就像在本集一開始目睹眼前城市陷入火海的米奧琳涅一樣......。

總之,果然一天一集是極限。而且第21集看起來就很重要,必須全心全意好好面對。並不是說本集就不重要,只是我的認真與焦躁程度大概和米奧琳涅的登場時間成正比。我現在已經開始產生因為感覺好沉重想要逃跑的念頭了。但是!米奧琳涅和蘇萊塔可是沒有逃!所以,前進吧。我這個星期已經忍耐一整周不看推特時間軸和別的大大的帳號了(這星期因為22集的關係一定有很精彩的作品與討論),我可不能再繼續拖下去。再說,即使我照這速度也沒辦法在明天第23集首播前趕上進度,光是想就又開始自我厭惡起來。而且,我實在不想要《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完結!一想到邁入終局就既期待又好不捨好不捨好不捨結束。好不希望《水星的魔女》結束!一想到《水星的魔女》沒剩幾集了就整個人好難過都想哭了起來。我實在是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喜歡《水星的魔女》和米奧琳涅.連布蘭了。

-《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第一季與第二季分集考察&感想-

[達人專欄] 「即使如此,我仍然希望對話」:《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第19集初感 - cmpsedu5310的創作 - 巴哈姆特

[達人專欄] 名為米奧琳涅之光,理想主義者之姿:《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第18集初感 - cmpsedu5310的創作 - 巴哈姆特

[達人專欄] 《水星的魔女》17集筆記:因為深愛,所以傷害,伴隨撕心之痛的前進 - cmpsedu5310的創作 - 巴哈姆特

[達人專欄] 四個蘇萊塔:試探《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第二季ED敘事 - cmpsedu5310的創作 - 巴哈姆特

[達人專欄] Es muss sein,米奧琳涅:《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第16集初感(下篇) - cmpsedu5310的創作 - 巴哈姆特

[達人專欄] 米奧琳涅,Es muss sein:《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第16集初感(上) - cmpsedu5310的創作 - 巴哈姆特

[達人專欄] 戰爭.資本.男性性所構築的世界:觀《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第15集 - cmpsedu5310的創作 - 巴哈姆特

[達人專欄] 在娛樂化的戰爭中反戰是否可能?:觀《機動戰士鋼彈水星的魔女》第13&14集 - cmpsedu5310的創作 - 巴哈姆特

[達人專欄] 《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第一季總分析 第Ⅰ章 【世界】 - cmpsedu5310的創作 - 巴哈姆特

[達人專欄] 追憶昨日,還是展翅前進?:在《水星的魔女》之後再觀《閃光的哈薩威》 - cmpsedu5310的創作 - 巴哈姆特

[達人專欄] 續.在《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之後再觀《機動戰士鋼彈 閃光的哈薩威》 - cmpsedu5310的創作 - 巴哈姆特

[達人專欄] 「前進!」,但該往何方?:《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第12集觀後感 - cmpsedu5310的創作 - 巴哈姆特


本文原發表於個人巴哈姆特部落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akomizu的沙龍
29會員
36內容數
ACG與電影的相關評論與心得。喜歡寫什麼就寫什麼。目前熱烈關注《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
Sakomiz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0/24
※本文有《機動戰士鋼彈 復仇的安魂曲》的全集劇透。※本文不推薦吉翁主義者或吉翁派閱讀。
Thumbnail
2024/10/24
※本文有《機動戰士鋼彈 復仇的安魂曲》的全集劇透。※本文不推薦吉翁主義者或吉翁派閱讀。
Thumbnail
2024/06/03
有鑑於《哥吉拉-1.0》開始於Netflix上公開,特此將2月時於個人部落格公開之分析《哥吉拉-1.0》一片中之戰爭觀的文章〈觀《哥吉拉-1.0》:在想像的戰勝中重塑失去的男性EGO〉亦刊登於方格子。 本文有《哥吉拉-1.0》與《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的劇情透露,敬請多加注意。 在經歷
Thumbnail
2024/06/03
有鑑於《哥吉拉-1.0》開始於Netflix上公開,特此將2月時於個人部落格公開之分析《哥吉拉-1.0》一片中之戰爭觀的文章〈觀《哥吉拉-1.0》:在想像的戰勝中重塑失去的男性EGO〉亦刊登於方格子。 本文有《哥吉拉-1.0》與《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的劇情透露,敬請多加注意。 在經歷
Thumbnail
2024/05/10
※本文有院線電影《帝國浩劫:美國內戰(Civil War)》的部分情節劇情透露。
Thumbnail
2024/05/10
※本文有院線電影《帝國浩劫:美國內戰(Civil War)》的部分情節劇情透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三之三 這篇是,《水星的魔女》的觀後記錄分析的第三篇,也是最後一篇 以我自己身為編劇顧問的角度,將整篇記錄分析分成   一、技術上做得不好的點   二、技術上做得好的點   三、不知所以的劇情(以及總結) 這三個點,以三篇文章逐一說明 有興趣的人還請參考指教
Thumbnail
三之三 這篇是,《水星的魔女》的觀後記錄分析的第三篇,也是最後一篇 以我自己身為編劇顧問的角度,將整篇記錄分析分成   一、技術上做得不好的點   二、技術上做得好的點   三、不知所以的劇情(以及總結) 這三個點,以三篇文章逐一說明 有興趣的人還請參考指教
Thumbnail
三之二 這篇是,《水星的魔女》的觀後記錄分析的第二篇 以我自己身為編劇顧問的角度,將整篇記錄分析分成   一、技術上做得不好的點   二、技術上做得好的點   三、不知所以的劇情(以及總結) 這三個點,以三篇文章逐一說明 有興趣的人還請參考指教
Thumbnail
三之二 這篇是,《水星的魔女》的觀後記錄分析的第二篇 以我自己身為編劇顧問的角度,將整篇記錄分析分成   一、技術上做得不好的點   二、技術上做得好的點   三、不知所以的劇情(以及總結) 這三個點,以三篇文章逐一說明 有興趣的人還請參考指教
Thumbnail
《水星的魔女》便是一部作為新舊世代橋樑的作品,重新編寫的角色,創新設計的鋼彈,完全不同的世界觀,都讓新粉可以無痛加入,享受機動戰士鋼彈所帶來的熱血
Thumbnail
《水星的魔女》便是一部作為新舊世代橋樑的作品,重新編寫的角色,創新設計的鋼彈,完全不同的世界觀,都讓新粉可以無痛加入,享受機動戰士鋼彈所帶來的熱血
Thumbnail
《機動戰士鋼彈:水星的魔女》完結篇在時節進入夏番時終於播出,作為一部可能承載鋼彈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招牌的全新作品,她有做到拉進新觀眾、留住舊粉絲的「重責大任」嗎? 至少平穩落地是確定的,沒有甚麼路人突然從褲子裡掏出一把槍打死米奧琳涅(米米),或是蘇萊塔(狸貓)在種田時突然被飛劍插死之類的超展開。
Thumbnail
《機動戰士鋼彈:水星的魔女》完結篇在時節進入夏番時終於播出,作為一部可能承載鋼彈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招牌的全新作品,她有做到拉進新觀眾、留住舊粉絲的「重責大任」嗎? 至少平穩落地是確定的,沒有甚麼路人突然從褲子裡掏出一把槍打死米奧琳涅(米米),或是蘇萊塔(狸貓)在種田時突然被飛劍插死之類的超展開。
Thumbnail
「逃走只會得到一樣東西,前進的話就能得到兩樣東西。」 看似光鮮亮麗的這句話下,我彷彿看到了惡意。在這故事裡的每個人其實都選擇了「前進」,但在他們前進背後卻滿是煙硝與鮮血。
Thumbnail
「逃走只會得到一樣東西,前進的話就能得到兩樣東西。」 看似光鮮亮麗的這句話下,我彷彿看到了惡意。在這故事裡的每個人其實都選擇了「前進」,但在他們前進背後卻滿是煙硝與鮮血。
Thumbnail
※本文有《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第21集「做目前力所能及之事」的劇情透露。 「我做不到。我再也不要,犧牲任何人了。」(米奧琳涅.連布蘭)
Thumbnail
※本文有《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第21集「做目前力所能及之事」的劇情透露。 「我做不到。我再也不要,犧牲任何人了。」(米奧琳涅.連布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