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內思考:來吧!把個案教學帶進企業培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個案教學在高等教育中已有相當長久的應用歷史,在商學院尤其如此。個案教學把學習者放在決策者的位置上,要求他們分析複雜的、現實生活中的情況,並做出決策,就像他們在職場角色中所做的那樣。儘管個案教學法有諸多好處,但在企業培訓計畫中的採用率相對較低。可能的原因包括:

  1. 缺乏合格的個案教師:在企業培訓計畫中實施個案教學的主要障礙之一是缺乏合格的教師。開發和教授個案研究需要一套特定的技能,包括深厚的主題專業知識,強大的引導討論技能,及創建真實世界、可感知的情境的能力。這種狀況有點像「雞生蛋蛋生雞」的困境,難以找到最佳解決方案。
  2. 時間和資源限制:個案方法的準備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若是要自行發展個案,開發、審查和更新個案研究是一個耗時的過程。此外,公司可能會發現在培訓期間,要讓同仁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深入的個案討論,是非常有挑戰性的。
  3. 抗拒改變:像任何新方法一樣,同仁若早已習慣傳統的、以講座為基礎的培訓方法,可能會抵制個案教學。
  4. 難以評估有效性:衡量個案教學的成效是非常有挑戰性的,這個方法通常導致不太具體的結果,例如改善問題解決或批判性思考技巧。

之後,我再來談一談這幾年我們找到的解決方案。

這一章,我先談企業經常有的迷思:『我們要用自己家裡發生的事情寫成個案!要用自家的個案,同仁學習才有感覺,也才有成果!』

聽起來很有道理,用自家真實事件來打造個案,聽起來就像大家一起連線玩線上遊戲一樣有趣,但是問題也不少:

  1. 鳥瞰視角有限:做自家的個案,有時就像坐井觀天,困在自家的觀點裡。可能會無法像外部製作的個案,提供各種行業或全球視角。經理人,不能只玩自家的沙堡,偶爾也要看看別人的城堡,學學他們的設計思維。
  2. 自我感覺良好:自家個案的另一個小隱憂就是,我們可能會不自覺地太看好自己,特別是自家的大老闆或經理們。尤其是忽視了一些重要的挫敗和教訓。
  3. 過於主觀:儘管我們都希望保持客觀,但是當一件事情發生在自己眼前,或者自己就是那個場景的一部分,就很難保持清晰的頭腦。我們的感情或偏見可能會像一位父母看待自己孩子的行為一樣,無法完全公正地看待個案的發展和討論。
  4. 小心隱私問題:用自家事件來打造個案,就好像在家裡安裝了攝影機一樣,有可能洩漏一些關於公司或員工的敏感信息。如果員工覺得自己的行為像是在電視節目裡被嚴密監視,那麼這可能會引起他們對隱私的擔憂和不適。
  5. 資源需求:寫一個好的個案研究就像做一道精緻的法式料理,需要時間、熱情和熟練的技巧。而這些可能是我們的內部團隊沒有的,或者他們可能忙著其他的工作,無法抽出時間來烹飪這道美味的學習料理。

因此,先採用已經外部製作、精心製作的個案,先了解個案教學方法與價值,再評估是否投入自家製作個案,這還是比較穩健的作法。對於使用如哈佛商學院、哈佛商業評論的外部個案抱持懷疑態度者,以下是我多年來的建議:

  1. 技能開發

    個案學習的主要目標並不是要在自己的公司裡面複製個案的確切情況,而是要培養可轉移的分析技能。藉由深入研究這些個案,同仁可以掌握批判思考、解決問題和決策的技巧。這些技能是普遍適用的,不限於個案中提出的特定情境。強調這一點給懷疑的同仁,可以幫助他們看到研究外部個案的價值。

    舉個例子來說,一個案例可能是關於一家租車公司面臨是否要大舉投入自助隨取租車的決策兩難(案例:該投資哪一個未來?)。這個案例可能需要學員分析市場趨勢、競爭對手行為和內部能力。這個練習會幫助學員磨練他們的分析技巧,然後他們就可以在自己的角色中應用這些技巧,無論是分析銷售數據、客戶反饋,還是財務表現。
  2. 啟發與創新

    研究個案情境可以作為創新的催化劑。通過學習其他企業的策略、失敗和成功,同仁可以獲得新的觀點和想法,同仁應該努力將個案的教訓與他們自己公司的情況聯繫起來。這可以提供必要的靈感,讓他們跳出框架思考並在自己的角色中找到創新機會。

    科技公司的經理們一起參與了一家牙醫診所的客群選擇兩難決策討論(案例:尋找「眾口鑠金」的新藍海),可能會激發他們思考如何可以更好地鎖定核心客戶,建立長期關係,從而帶來潛在的成本節省和增加銷售機會。
  3. 發現新的商業機會

    深入研究外部個案使同仁接觸到各種商業模式、市場和策略,同仁可能會發現他們自己行業內的空缺或成長機會。

    例如,一家電信公司的經理們在參與了新媒體的個案討論之後(案例:引狼入室還是共創新局?),可能會發現新聞線上社群的商業機會。
  4. 推廣開放思維

    培養從多元來源學習的態度是至關重要的。一個事件如果沒有在你的公司內部發生,並不意味著沒有有價值的見解可以學習。鼓勵參與者以開放的心態看待每一個個案,將其視為拓寬他們知識基礎的機會,可以增強整體的學習體驗。

    一個關於餐廳的服務糾紛案例研究(案例:顧客永遠第一嗎?),可以用來引發關於你自己公司內的品質控制流程的討論。即使你的公司在一個不同的行業營運,訓練者也可以讓同仁考慮他們如何處理類似的危機,或者在個案的啟示下評估他們自己的品質控制流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相勳的沙龍
12會員
37內容數
用強大的基於個案的培訓在你的企業中激發變革性的思考。學習成功的應用,並掌握創作自己的個案的技巧,以培養成長和持續學習的環境。
吳相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Plenty公司破產事件引發關注,我以此個案探討垂直農業的挑戰,並分享運用生成式AI提升個案寫作效率的經驗,強調具備領域專業知識的40歲、50歲世代教師應善用AI技術,引領年輕一代提升教學素養。
2025/04/27
Plenty公司破產事件引發關注,我以此個案探討垂直農業的挑戰,並分享運用生成式AI提升個案寫作效率的經驗,強調具備領域專業知識的40歲、50歲世代教師應善用AI技術,引領年輕一代提升教學素養。
2025/04/22
Hugging Face的個案探討其開源模式、商業營收與平臺治理的平衡。我們分析其開源模型的多元動能、商業營收的雙重壓力,以及4Chan風波帶來的挑戰,並探討平臺治理、營收模式、技術演進與企業客戶等面向,最後總結Hugging Face的成功之道在於社群、企業與平臺治理三者間的平衡。
2025/04/22
Hugging Face的個案探討其開源模式、商業營收與平臺治理的平衡。我們分析其開源模型的多元動能、商業營收的雙重壓力,以及4Chan風波帶來的挑戰,並探討平臺治理、營收模式、技術演進與企業客戶等面向,最後總結Hugging Face的成功之道在於社群、企業與平臺治理三者間的平衡。
2025/04/12
AI Agent市場競局下,AGENTS.inc突顯多Agent協作、Domain Know-how與隱私合規優勢。然而OpenAI、微軟等大廠虎視眈眈,到底市場是否贏家通吃?生命週期又處於萌芽或起飛之交?該專注專案還是平台模式?要開源嗎?這些抉擇不只新創面臨,大企業在巨頭陰影下也頗似同病相憐。
Thumbnail
2025/04/12
AI Agent市場競局下,AGENTS.inc突顯多Agent協作、Domain Know-how與隱私合規優勢。然而OpenAI、微軟等大廠虎視眈眈,到底市場是否贏家通吃?生命週期又處於萌芽或起飛之交?該專注專案還是平台模式?要開源嗎?這些抉擇不只新創面臨,大企業在巨頭陰影下也頗似同病相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是我聽到印象深刻的一句話: 「有些人在上班,其實是在創業; 有些人在創業,其實是在上班。」 當接到老闆的任務時,你會想選哪一個: A:盡可能把任務轉給其他的人 B:精準拿捏能夠過關的程度,不多一分 C:把事情做到比老闆預期更好 D:把事做到最好,且獲得客戶的認可 E:把事情結合公司目標去
Thumbnail
這是我聽到印象深刻的一句話: 「有些人在上班,其實是在創業; 有些人在創業,其實是在上班。」 當接到老闆的任務時,你會想選哪一個: A:盡可能把任務轉給其他的人 B:精準拿捏能夠過關的程度,不多一分 C:把事情做到比老闆預期更好 D:把事做到最好,且獲得客戶的認可 E:把事情結合公司目標去
Thumbnail
個案教學在高等教育中已有相當長久的應用歷史,在商學院尤其如此。個案教學把學習者放在決策者的位置上,要求他們分析複雜的、現實生活中的情況,並做出決策,就像他們在職場角色中所做的那樣。儘管個案教學法有諸多好處,但在企業培訓計畫中的採用率相對較低。企業內部的個案教學已不容易,更何況自產自教。
Thumbnail
個案教學在高等教育中已有相當長久的應用歷史,在商學院尤其如此。個案教學把學習者放在決策者的位置上,要求他們分析複雜的、現實生活中的情況,並做出決策,就像他們在職場角色中所做的那樣。儘管個案教學法有諸多好處,但在企業培訓計畫中的採用率相對較低。企業內部的個案教學已不容易,更何況自產自教。
Thumbnail
推薦閱讀:於公司內擔任中高階主管職,開始進行大大小小專案,想了解如何透過專案過程培育和判斷人才,同時也想要了解自己如何能夠持續成長的人。 之所以會開始看這一本書,是因為在公司參與討論各種專案,有優化服務的、有客群經營的,有些專案運作和成果是順利成功,也有些跌跌撞撞,最後勉強有個結案;於是開始想到一些
Thumbnail
推薦閱讀:於公司內擔任中高階主管職,開始進行大大小小專案,想了解如何透過專案過程培育和判斷人才,同時也想要了解自己如何能夠持續成長的人。 之所以會開始看這一本書,是因為在公司參與討論各種專案,有優化服務的、有客群經營的,有些專案運作和成果是順利成功,也有些跌跌撞撞,最後勉強有個結案;於是開始想到一些
Thumbnail
在學會管理專案之前,你需要先學會管理自己 當你在一個行業工作了幾年發現自己「卡住」了,這時候不應該馬上轉換跑道,而是要先停下來思考自己「要的」是什麼。遇到困難後馬上轉換跑道,只會在不停地換工作中「無限循環」。
Thumbnail
在學會管理專案之前,你需要先學會管理自己 當你在一個行業工作了幾年發現自己「卡住」了,這時候不應該馬上轉換跑道,而是要先停下來思考自己「要的」是什麼。遇到困難後馬上轉換跑道,只會在不停地換工作中「無限循環」。
Thumbnail
撰寫日期:2023.03.10 作者:FAHAHA|翁順法 這篇文章,不僅是在談學習歷程的撰寫,也適用於各種提案、簡報的應用思考。
Thumbnail
撰寫日期:2023.03.10 作者:FAHAHA|翁順法 這篇文章,不僅是在談學習歷程的撰寫,也適用於各種提案、簡報的應用思考。
Thumbnail
在現代的社會中,成功模式複製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反而可從別人身上學習失敗的經驗,成為自己規避的風險。 失敗經驗更難能可貴 在自己人生中或許失敗次數為成功次數好幾倍,尤其當面對未知時,帶來了害怕與恐懼,筆者的經驗從出社會後,養成在「搞砸」後從中復盤,藉此提升自身心態面,同時了解自己與整體環境的定位,
Thumbnail
在現代的社會中,成功模式複製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反而可從別人身上學習失敗的經驗,成為自己規避的風險。 失敗經驗更難能可貴 在自己人生中或許失敗次數為成功次數好幾倍,尤其當面對未知時,帶來了害怕與恐懼,筆者的經驗從出社會後,養成在「搞砸」後從中復盤,藉此提升自身心態面,同時了解自己與整體環境的定位,
Thumbnail
從 2021 年開始我陸續獲得講座授課的機會。在備課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在商業授課的經驗嚴重不足。這讓我思考:如何讓自己的講座授課,擁有直面市場的能力?答案是「舉辦個人讀書會」。經過 1 年的努力我看到的成果是:天!我真的靠課堂上學到的內容,動手實作賺到 NT.72,450 的業外收入。
Thumbnail
從 2021 年開始我陸續獲得講座授課的機會。在備課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在商業授課的經驗嚴重不足。這讓我思考:如何讓自己的講座授課,擁有直面市場的能力?答案是「舉辦個人讀書會」。經過 1 年的努力我看到的成果是:天!我真的靠課堂上學到的內容,動手實作賺到 NT.72,450 的業外收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