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資產的積累過程」有些人在上班,其實是在創業;有些人在創業,其實是在上班。

raw-image
這是我聽到印象深刻的一句話: 「有些人在上班,其實是在創業; 有些人在創業,其實是在上班。」利用更廣闊的格局,定義未來的每一步,讓知行合一,突破現況的局限。

當接到老闆的任務時,你會想選哪一個:
A:盡可能把任務轉給其他的人
B:精準拿捏能夠過關的程度,不多一分
C:把事情做到比老闆預期更好
D:把事做到最好,且獲得客戶的認可
E:把事情結合公司目標去計畫,一箭雙鵰

選項並沒有好壞差異,有人選擇在職場發光發熱,就會有人想要在其他地方去付出努力,只是不同的選擇,心態會影響我們選擇去做哪些事情,最終會累積多少經驗回饋到我們身上。

【上班與創業】

「有些人在上班,其實是在創業; 有些人在創業,其實是在上班。」

在這語意中,確實是會更偏向創業,希望能能運用「創業者的思維」進行工作,去思考:

機會在哪?怎麼把握住機會?

怎麼找資源?怎麼能將整合資源,妥善運用?

如何達到降本增效?

請運用創業家思維來發想這個問題:
現在公司有 2 個人在執行業務,能賺 40 萬,我再多聘 2 個人,是不是就能變成 80 萬了?

思維的重要性

員工思維、創業者思維到底哪裡不同,以「人、事、時」來舉例:

「人」

員工思維:分析自身優勢,去達到被交辦的目標。

創業者思維:分析他人的優勢,為己所用,達到槓桿效益。

「事」

員工思維:思索如何做好被交辦的事,達到單一目標。

創業者思維:思索如何透過做一件事,達到多個目標。

「時」

員工思維:什麼時候該做完這件事?

創業者思維:現在時機下,做這件事會是最好的嗎?

當擁有創業思維,讓我們能換位思考,破開現有的格局,像上一層獲得更廣闊的視野,也能培養「洞察」能力,從本質上去解決問題。從基層員工逆襲成 CEO 的案例比比皆是,不要小看你遇到的每件事:

爛事:練能力、養心態、找突破

鳥事:練策略、養思維、找機會

【每個經驗都有其價值,更能轉換成知識資產】

經歷的每一件事都有意義,尤其是想要自己製作知識產品,更要特別記得你的「經歷過程」,例如:

當下的情境是怎麼樣?抱持怎麼樣的心態面對會更好?

如何成功達成目標?採取什麼樣的策略?

怎麼溝通?怎麼推進?必做哪些事情?

將知識或經驗轉化為知識產品時,從多個經驗提煉方法更容易能打造出更高價值的解決方案,如果還能將經驗轉化成案例、情境說明,可以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更完整的接收到知識價值的傳遞

將經驗轉換成知識資產案例

  • 經驗情境
    「職場中你經常遇到難搞客戶,雖要使出渾身解數,但終就能有圓滿結局」

把這個經驗轉換成一門課程:

  • 課程名稱:「難搞客戶攻略策略:不受盡委屈又能達成合作目標的服務技巧」
  • 目標:輕鬆摸透難搞客戶,對症下藥,你也能很從容自在地掌握合作主動權。
  • 課程內容
    - 難搞客戶 3 大思維模式:破除認知障礙
    - 難搞客戶溝通 8 原則:掌握溝通的節奏感
    - 服務過程必須避開的 5 大地雷
    - 5 大成事策略:早一步解決問題
    - 10 個情境解析:無壓力服務,高滿意回饋

【經驗不論成敗,都有分享的價值】

你遇到的問題,也可能是別人遇到的問題。經歷的每件事不論成敗,都有機會成為開課的素材,與學生分享。

成功的方法(協助學生用最短途徑達成目標

  • 破開既定思維,重建易成功思路。
  • 如何採取你的方法達成目標。

失敗的經歷(深刻的失敗容易引發共鳴,產生認同)

  • 分析為何會失敗,提取教訓教材。
  • 系統化如何避開失敗的技巧。

【知識調酒師真心話】

不要小看你每一段經歷,當下你有多痛苦,成長果實就會有多甜美,更能成為課程中創造學生共鳴的亮點,因為他們也深有體會。生命不停,成長不止,從零開始培養能力,都會需要一個過程:

「多用」才會理解為什麼這樣做;
「多試」才會知道哪個方法最有效;
「多磨」才能透測掌握使用的最佳方式。

而想成為講師你則要多「分享」這一步,你會用,不代表能教,就像很多厲害的人成為管理者後,沒有辦法讓團隊夥伴都變得跟自己一樣強,拆解知識、說明邏輯、傳遞可複製的技巧都需要大量練習。

👉追蹤不走丟 知識調酒師

🍀 用經淬鍊的知識,產生規模化的影響力
🍀 與你有關的知識經濟,拓展多元收入渠道
「我的難,你能解」當你先走一步,身後都是可以幫助的人

與你分享「知識變現」大小事
線上課程製作|淬鍊知識x孵化產品x行銷策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知識調酒師|課程製作人的沙龍
47會員
22內容數
「別人遭遇的毀滅性困難,你隨手就能解決」分享知識能創造極大變現價值,人人都能參與的知識經濟時代已到來。從零到一幫助素人規劃知識變現的策略,從一到百打造專屬數位知識商品,達多元收入目標。
2023/12/07
不難發現大語言模型能對生產力與學習帶來許多幫助,未來教育型 AI 機器人很大機率將會成為主流,使用 AI 輔助學習、即時從 AI 獲得解答、利用 AI 學習新技能都會是新的學習場景。根據教育市調機構 HolonIQ 過去的報告顯示全球教育人工智能的投入預計 2025 年將達 60 億。
Thumbnail
2023/12/07
不難發現大語言模型能對生產力與學習帶來許多幫助,未來教育型 AI 機器人很大機率將會成為主流,使用 AI 輔助學習、即時從 AI 獲得解答、利用 AI 學習新技能都會是新的學習場景。根據教育市調機構 HolonIQ 過去的報告顯示全球教育人工智能的投入預計 2025 年將達 60 億。
Thumbnail
2023/11/01
如何製作數位知識產品? 做一個數位商品有哪些過程? 隨著知識經濟、知識變現的產業蓬勃發展,做數位產品成為賺錢的一大途徑,線上課程、諮詢服務、電子筆記/書等。設計數位產品,需要不僅是專業能力,還有對於市場的洞察,我將運用三步驟帶你了解數位商品製作的過程!
Thumbnail
2023/11/01
如何製作數位知識產品? 做一個數位商品有哪些過程? 隨著知識經濟、知識變現的產業蓬勃發展,做數位產品成為賺錢的一大途徑,線上課程、諮詢服務、電子筆記/書等。設計數位產品,需要不僅是專業能力,還有對於市場的洞察,我將運用三步驟帶你了解數位商品製作的過程!
Thumbnail
2023/10/30
線上學習市場無奇不有,有看過「一堆粉絲的人賣的不好」,也看過「沒什麼經營社群的人大賣」,粉絲量等於能賺錢嗎? 粉絲量會是評估開線上課程的其中之一個指標,有粉絲能初步評估你有一定的「市場性」,有機會能創造出槓桿效益,但...
Thumbnail
2023/10/30
線上學習市場無奇不有,有看過「一堆粉絲的人賣的不好」,也看過「沒什麼經營社群的人大賣」,粉絲量等於能賺錢嗎? 粉絲量會是評估開線上課程的其中之一個指標,有粉絲能初步評估你有一定的「市場性」,有機會能創造出槓桿效益,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本篇為「數位行銷新手村」日更分析文章的每週編輯整理。這週我們探討了「樂天電商數據的保險應用」,以及兩篇近期職場的體悟。這些心得基本圍繞在職場價值的討論,包含「如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為何總是在救火?」、「如何當一個好主管?」、「為何有些人升職、加薪總是比較快?」,這些煩惱,常見於工作 2-3 年
Thumbnail
本篇為「數位行銷新手村」日更分析文章的每週編輯整理。這週我們探討了「樂天電商數據的保險應用」,以及兩篇近期職場的體悟。這些心得基本圍繞在職場價值的討論,包含「如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為何總是在救火?」、「如何當一個好主管?」、「為何有些人升職、加薪總是比較快?」,這些煩惱,常見於工作 2-3 年
Thumbnail
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總是有比較多的機會看到職場中現實的一面。 但我一直覺得在職場拼博的專業工作者,與其不停地抱怨老闆、同事或是這個大環境。 或許可以多花一點時間,學習如何在工作與生活中實踐自我。 於是開始在「人資主管UP學」部落格/粉專發表一些職涯心得,慢慢得到一些讀者迴響。 隨著所寫文章不斷被
Thumbnail
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總是有比較多的機會看到職場中現實的一面。 但我一直覺得在職場拼博的專業工作者,與其不停地抱怨老闆、同事或是這個大環境。 或許可以多花一點時間,學習如何在工作與生活中實踐自我。 於是開始在「人資主管UP學」部落格/粉專發表一些職涯心得,慢慢得到一些讀者迴響。 隨著所寫文章不斷被
Thumbnail
企業想要看的是額外的BONUS,這些獎金並不一定是真的績效,而是開拓另一個新的可能、新的窗口、與過去不一樣的商業模組,這些商業模式不一定要在當下就能創造產值,能夠讓企業在未來的市場提高競爭力,就是一個成功的創新。
Thumbnail
企業想要看的是額外的BONUS,這些獎金並不一定是真的績效,而是開拓另一個新的可能、新的窗口、與過去不一樣的商業模組,這些商業模式不一定要在當下就能創造產值,能夠讓企業在未來的市場提高競爭力,就是一個成功的創新。
Thumbnail
以前總羨慕在職場上叱吒風雲的人物,尤其是那些年紀輕輕,還沒有豐富經歷,談吐間卻能夠展現出厚實底蘊和閱歷的人。經過不斷拆解他們的特質與能力,我發現在人才濟濟的職場中,嶄露頭角的人物通常都具備「專業聲量」。擁有專業聲量,並非是透過攻讀到博士的學歷、考過多張證照的實力或、或在特定領域
Thumbnail
以前總羨慕在職場上叱吒風雲的人物,尤其是那些年紀輕輕,還沒有豐富經歷,談吐間卻能夠展現出厚實底蘊和閱歷的人。經過不斷拆解他們的特質與能力,我發現在人才濟濟的職場中,嶄露頭角的人物通常都具備「專業聲量」。擁有專業聲量,並非是透過攻讀到博士的學歷、考過多張證照的實力或、或在特定領域
Thumbnail
創業是一個容易讓人好奇的事,因為做這件事的人不多,根據年紀資歷不同,通常他們會問我這幾個問題: 「創業是不是很有趣?」 「創業是不是很危險?」 「創業是不是很累?」 「創業是不是賺很多錢?」
Thumbnail
創業是一個容易讓人好奇的事,因為做這件事的人不多,根據年紀資歷不同,通常他們會問我這幾個問題: 「創業是不是很有趣?」 「創業是不是很危險?」 「創業是不是很累?」 「創業是不是賺很多錢?」
Thumbnail
而真正要實現自己的生涯規劃,其實還是透過職涯規劃去形塑。你的價值觀、性格優勢、技能資源會影響到你對於職涯方向的選擇。在職涯規劃中,想創業的人跟想要靠薪水養活自己的人又是不同的選擇。什麼樣的人適合創業?而什麼樣的人適合靠薪水養活自己呢?這兩群人可以怎麼樣去規劃自己的發展呢?
Thumbnail
而真正要實現自己的生涯規劃,其實還是透過職涯規劃去形塑。你的價值觀、性格優勢、技能資源會影響到你對於職涯方向的選擇。在職涯規劃中,想創業的人跟想要靠薪水養活自己的人又是不同的選擇。什麼樣的人適合創業?而什麼樣的人適合靠薪水養活自己呢?這兩群人可以怎麼樣去規劃自己的發展呢?
Thumbnail
隨著暑期實習開始,或是畢業生初入職場,有很多人找工作的方式跟找餐廳一樣,往往太過看重網路上的評價,或是過度在意工作職缺的品牌、薪水或福利,而忽略很重要的一件事──一開始一起工作的主管、同儕、工作環境所形塑的習慣,往往會跟著自己走上之後的職涯路,而成為個人職場品味的一部分。
Thumbnail
隨著暑期實習開始,或是畢業生初入職場,有很多人找工作的方式跟找餐廳一樣,往往太過看重網路上的評價,或是過度在意工作職缺的品牌、薪水或福利,而忽略很重要的一件事──一開始一起工作的主管、同儕、工作環境所形塑的習慣,往往會跟著自己走上之後的職涯路,而成為個人職場品味的一部分。
Thumbnail
現在的選才面試流程跟70年代基本上是一樣的,過時的方法造成了資訊不對等的外部性,使得高失業率與高缺工率並行。
Thumbnail
現在的選才面試流程跟70年代基本上是一樣的,過時的方法造成了資訊不對等的外部性,使得高失業率與高缺工率並行。
Thumbnail
有一句話說「經驗未必跟年資畫上等號,因為要看你是累積十年的經驗,或只是重複了10個一年的經驗」,意思是如果你做了很久,但是做的事情與學到的東西都沒有隨著時間增長,那麼就算年資很長但是未必會有對應的能力成長。到底在工作中要怎麼樣成長與累積經驗呢?
Thumbnail
有一句話說「經驗未必跟年資畫上等號,因為要看你是累積十年的經驗,或只是重複了10個一年的經驗」,意思是如果你做了很久,但是做的事情與學到的東西都沒有隨著時間增長,那麼就算年資很長但是未必會有對應的能力成長。到底在工作中要怎麼樣成長與累積經驗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