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之後#2】重新開始的序章——離職之後的挑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急需處理的生活挑戰

  下定決心離職之後,人生問題並沒有因此減少,反而接二連三而來,我個人遇到的情況大致有幾項急需檢視及處理,我想大部分的人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做過同樣的思考,最後得出不一樣的解答。
出口有很多個,可能只是這次走錯了而已。

經濟情況

  這是最為現實、也最直接的考量,攸關我能不能繼續生活的首要條件。在離職之前,我的戶頭裡有一筆定期存款,大約是三個月的薪資,能支撐我直到找到下一份工作。當下,我真的非常感謝自己在工作第二年開始學習理財,當時買了《A大的理財金律》,按書裡的建議,一步步調整生活開銷,也替自己存了一筆預備金,讓我可以有一些餘裕,去思考接下來的規劃。
  經過一兩週的思索,評估離開這份工作後,自己可能還是需要一份正職,最好是行政職位、上下班時間固定、不需太多的加班的工作,這樣能維持一份收入,足夠負擔未來進修的學費。於是,我找了一份工地的工作,也同時規劃如果工作量超出負荷,那就改以工讀形式兼職。

住宿搬遷

  在台中的租屋合約於五月底到期,是否簽約就成了當下非常急迫的抉擇。還好當時父母支持返鄉,我最後決定離開台中,回到陽光普照的台南定居,住家裡的同時,減少房租開銷,增加存款收入。

進修目標檢視

  想再進修的領域對於外文有較高的要求,為了撿回荒廢多年的英文,開始向有語文檢定經驗的朋友們請教,在PTT上爬了各種心得文,得到了許多的建議及協助,也抽空前往補習班進行測試,確認自己英文程度及分班。此外,開始著手研究所考試的書籍閱讀,訂定讀書計畫,同時思考研究領域及命題方向。

不如預期的生活風暴

  人生充滿驚喜,一帆風順是理想,意外突如其來是常態。搬回台南後先是出國旅遊一番,放鬆歸來後才發現自己與家人的代溝有海溝那麼深,其次是工作上不如預期的順利,總結來說有許多事項等著我去克服。

住宿習慣差異

  許久未回家,家人的囤積症情形越發嚴重,去年剛整理好的空間,又再次被堆滿雜物。用不到的家具、重複購買的家用品、也許哪一天會用到的紙箱……等物品堆積成山,地面僅留不到60公分的走道,吸塵器也無法穿梭自如的空間,使得環境越來越髒亂,吃飯時得跟小生物一起共食。
  並非我不願打掃,而是我無法使力,老人家捨不得任何一件物品,當要丟棄時就是一場家庭戰爭。這樣的空間與情緒傳染,使得我越發疲憊與焦慮,回家就是滿滿的厭倦,夜裡也無法順利入眠。
  於是,搬出去變成了一項附加的課題。但終究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搬去哪裡?房租多少?經濟能負擔嗎?就是接著要處理的事情,然而工作上也遇到了一些障礙,讓我無法果斷下判斷,搬出去的計畫就一直延宕到寫文的現在。

工作性質落差

  為了保有一份穩定收入,當時選擇了一份工地的行政工作,但實際報到後才發現實際工作比較偏工地主任,需要處理大大小小事情。雖然不是不能做,也不是做不到。但到第三天時情緒就開始有點崩潰,思考著我真的要做這份工作嗎?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最後第四天就離開了。因為立志不堅定,還諮詢了家人和朋友、伴侶的意見,結果得到截然不同的回答。朋友說,不適合就趕快離開,你覺得待幾天就走在業界名聲會臭掉,那你的心理狀態能修復嗎?待四天跟待一個月的結果都是走,那你幹嘛留在那邊自己不開心,也造成他人困擾。家人說,工作哪有開心的,哪一份工作不就是為了錢去做的,待沒幾天就受不了,也沒幾份工作適合你。
  當下聽到家人的話語無疑是難過的,但想了想只有我自己最清楚自身的狀態,所以我還是在隔天向主管提了離職,還好主管人非常好,鼓勵我去找尋想做的事情,如果還在這領域,未來也要保持聯繫。
  這次的經驗乍看之下是失敗的,以家人的想法,我無疑就是「爛草莓」,一點批評和承受力都沒有。但隔了幾週我抽離了當下,我覺得這次的工作經驗是成功的,因為它讓我明白,這不是我想做的事情,即便我的專業可以掌控工作內容。
  那麼,接下來的工作要做什麼?成了第二道附加課題。

進修目標建議

  又再次離職之後,找了一日回大學與老師對談,從長輩的觀點與經驗,看待研究所一事。老師提出了很有趣、也是我沒思考過的觀點:
  1. 當一個系所跨領域的課程很多,那每個領域勢必談得不深,這是思考點之一。
  2. 也有相關的系所針對再利用進行研究,例如北藝的建研所,可針對有興趣的論文及老師去分析。
  3. 研究所應與未來職涯相呼應,否則花了兩三年所學,但沒有替專業(建築/室設/文資)加分,那不如在事務所穩紮穩打三年,時間是寶貴的。
  其實也不只詢問過老師,離職前也問過老闆,他秉持著不一樣的觀點,認為未來是跨領域合作的時代,跳脫建築學的觀點去學習其實很好,不會落入同樣的思考脈絡。
  收到這麼多的觀點與建議,最終仍然要回歸本心,我的進修初衷是什麼?我期許念完研究所有什麼樣的成長與變化?是否如當初離職時所想的一樣?這是第三個附加問題。

自己理想的生活樣貌

曾經的台中租屋處,一個讓我獨自耍自閉思考的空間。
  打到這裡總算可以小歇一會,整理了整個離職過程的時序,打了很多「別人怎麼想」,是時候再聚焦一下,轉換成「我怎麼想」。畢竟人生是自己的,別人給再多的建議,也終究是別人的人生經驗而不是自己的。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過著什麼樣貌的生活是掌控在自己身上的。
  能這麼意識到真是太好了,我忍不住這麼想,打出來後好像就能放下了,這在這裡發文,主要是藉由一個平台梳理內心,供未來的自己思考。
  在過去幾週的日子裡,每日焦慮地無法入眠,睡前腦海裡總是別人說的「你應該怎樣」,而不是我說的「我想要怎樣」。或許是我的個性與成長背景因素,向外尋求認同感是種慣性,但疏忽了內心的真實需求。
  序章之後的篇章,我想順著《精準成長》這本書的脈絡邏輯,開始思考「我」是怎樣的人,先是釐清自己的工作喜好與習慣,再釐清進修這件事情。希望在七月底以前能訂出自己的目標,八九月順利接軌新生活。
avatar-img
31會員
10內容數
記錄那些在離職時所思所想與所做的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故事採集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年五月,我從學生時代實習就待著的建築事務所離職了。離職不是一件簡單且容易的決定,工作上計畫結案、人事交接、廠商聯絡……等項目都是小事,最重要的事情是:「我有了想做的事,我想去試試看。」   在下離職決定之前,我有過幾段起伏的生活經驗,決定趁這段短暫空閒的時間書寫下來,留作紀錄給未來的自己翻閱。
  今年五月,我從學生時代實習就待著的建築事務所離職了。離職不是一件簡單且容易的決定,工作上計畫結案、人事交接、廠商聯絡……等項目都是小事,最重要的事情是:「我有了想做的事,我想去試試看。」   在下離職決定之前,我有過幾段起伏的生活經驗,決定趁這段短暫空閒的時間書寫下來,留作紀錄給未來的自己翻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疫情開始幾年沒見的朋友,再次相約卻收到將移居外地的消息。 朋友是名律師,育有三名兒女,放下專業身分,為小孩的教育發展移居。 「就是破釜沉舟的決心。」她說到加拿大做全職媽媽,老公大概找份倉務員的工作,能應付生活基本開銷即可。 我問:「會捨不得自己的事業嗎?」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如何選擇是否離職?這篇文章分享我個人職場遭遇與困惑,在初入職場、面臨工作困難與壓力、離職後的焦慮等階段的心情與體悟,也提供建議讓猶豫的人有一些方向。
Thumbnail
三個多月前,我辭職了。離開讓人感到內耗的地方,我充滿對未來的期待。然而此刻我發現,離開只是解決一部分的問題,而新的挑戰和困難也隨之而來。我的計劃執行狀況乏善可陳,需重新審視並持續執行。
Thumbnail
網路上最常看到的兩個離職原因不外乎是錢太少,或是受委屈了。假如只是出於這兩個原因,或許我會單純選擇換間公司繼續上班,而不是直接連班都不上,投入全職自由工作者的路。 所以真要問我轉為自由工作者的念頭從何而來,那還真不是一兩句話可以帶過,而是在多種因素推波助瀾後所下的決定。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
Thumbnail
最近朋友想換工作, 但苦於不清楚自己的長處. 出來工作一段日子, 發現愈來愈同代30歲後的打工仔都會陷入職場樽頸, 既不滿意目前的工作, 不是專業人士資格, 但想換工作但是不知道方向, 又或是根本不敢投入轉職市場. 踏入職場接近十年, 有一定資歷和薪金標準, 換工作的成本自然更大, 用行銷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疫情開始幾年沒見的朋友,再次相約卻收到將移居外地的消息。 朋友是名律師,育有三名兒女,放下專業身分,為小孩的教育發展移居。 「就是破釜沉舟的決心。」她說到加拿大做全職媽媽,老公大概找份倉務員的工作,能應付生活基本開銷即可。 我問:「會捨不得自己的事業嗎?」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如何選擇是否離職?這篇文章分享我個人職場遭遇與困惑,在初入職場、面臨工作困難與壓力、離職後的焦慮等階段的心情與體悟,也提供建議讓猶豫的人有一些方向。
Thumbnail
三個多月前,我辭職了。離開讓人感到內耗的地方,我充滿對未來的期待。然而此刻我發現,離開只是解決一部分的問題,而新的挑戰和困難也隨之而來。我的計劃執行狀況乏善可陳,需重新審視並持續執行。
Thumbnail
網路上最常看到的兩個離職原因不外乎是錢太少,或是受委屈了。假如只是出於這兩個原因,或許我會單純選擇換間公司繼續上班,而不是直接連班都不上,投入全職自由工作者的路。 所以真要問我轉為自由工作者的念頭從何而來,那還真不是一兩句話可以帶過,而是在多種因素推波助瀾後所下的決定。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
Thumbnail
最近朋友想換工作, 但苦於不清楚自己的長處. 出來工作一段日子, 發現愈來愈同代30歲後的打工仔都會陷入職場樽頸, 既不滿意目前的工作, 不是專業人士資格, 但想換工作但是不知道方向, 又或是根本不敢投入轉職市場. 踏入職場接近十年, 有一定資歷和薪金標準, 換工作的成本自然更大, 用行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