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讀書心得

更新於 2023/06/29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某一天,在車上聽著Podcast的同時,廣志推薦了某一集曾寶儀的節目。
他說聽完好感動,想再聽一次,我想說哪來的那麼厲害要用好好聽來形容?結果只能說:我錯了,真的好感動!
來自〈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EP66,她分享了一本書《我可能錯了》,在節目中曾寶儀評論作者在書中及其可能的「真誠」,曾經是一位出家眾,有些遇到的障礙與困擾,也許在目前社會上很難直接說出來,他盡可能的誠實的陳述他所感受到的生命歷程,甚至曾寶儀在節目的最後,真情流露深深地推薦,有空一定要閱讀這本書,一定會從中得到好處。
曾寶儀在臉書分享到:
「看的過程又哭又笑,旁人看到會心想:不管她吃了什麼都給我來一點,書角的摺頁多到一本書變兩本厚,最私人的形容就是,每一個篇章的領悟都與我心心相印,直說到我心坎裡。」
作者是一位瑞典人,比約恩,原本有著人生勝利組的背景:學經濟、成為經濟學家、在大公司任職、物質條件優渥等,在書中他提到,商學院的課程他沒有真心喜歡過,只是因為「可以賺大錢」看起來蠻穩定的等社會與環境因素,他就理所當然的成為經濟學家,有一天他在冥想的時候,突然出現了一個聲音:「你該往前走了」,他就到泰國出家,開始過著森林教派的生活。
作者:Björn Natthiko Lindeblad
與漢傳佛教不同的是,他們是秉持著當年佛陀出家時的生活方式進行修行,每天需要出門去化緣,以當天化緣到的食物整個僧團一起分享以外,也實行日中一食的嚴格戒律。

少一點我必須預先知道一切,多一些順其自然

這來自比約恩在泰國森林寺院生活一段時間後,因緣際會下來到英國寺院修行,而英國寺院的制度不盡完善的狀況下,每天有許多凌亂,任何事情都還未上軌道,這使得他一時很難忍受,而睿智的住持告訴他:「混亂或許會讓你不安,但秩序會致你於死地。」
也許這讓人一時之間難以理解,為何秩序會致我們於死地呢?
我們對這個世界存在許多「應該」,總覺得「這件事應該這樣,那件事應該那樣,為什麼他們沒有照著我的預料去發展!!!」過於執著反而讓自己困擾,甚至形成焦慮,影響整體身心。
而在書中其中一章〈可能是,可能不是〉,亦分享了中國古老的寓言故事,關於一位有智慧的老農夫與愛講閒話鄰居對談的精彩故事。
這名有智慧的老人擁有一個兒子,與幫忙耕種的馬,有一天,馬跑走了,鄰居便說:「馬跑走了,你怎麼耕田?實在太不幸了!」
老人回:「你說呢?」
過幾天,那匹馬回來了,還帶了兩匹野馬回來。
鄰居:「昨天你連一匹牲口都沒有,今天到有了三匹,你真幸運!」
老人回:「你說呢?」
過一陣子,兒子為了馴服這兩匹野馬而摔斷腿,鄰居又來了:「你那唯一的兒子也不能幫你農忙了!實在太不幸了!」
老人回:「你說呢?」
後來需與蒙古軍打戰,所有適齡的男子都被徵招入伍,農夫的兒子因腿斷了,而不用上戰場,鄰居:「其中有許多人的兒子都不知道回不回的來!你真幸運,兒子還可以陪在身邊。」
老人回:「你說呢?」
我們對未來知之甚少,客觀地將我們相信與知道的分開來,會獲益良多。

生命會驟然結束,所以我選擇如何生活就很重要

「人總有一天會死亡」,書中提到所有宗教都強調這點絕非巧合,而是希望人能夠依據自由意志,活成自己在世界上最想見到的樣子,人的生命是短暫的,而人是能選擇將自己的美善展現出來。
比約恩也用了一個海星的故事去總結這章:
暴風雨過後,許多海星被沖上岸,一位小女孩拾起一個接一個的海星,丟進海裡。
這時,一名脾氣暴躁的老人走過來。
「喂!小朋友,你在做什麼?」
「我將海星丟進海裡,要救牠們啊!」
「好,但拜託,這片海灘有幾十萬的海星,你扔回那區區幾個海星,根本沒什麼作用。」
小女孩不氣餒,又拾起一個海星丟入海中,說:「這對牠很重要。」
我想每個人都開始累積那一點點美與善,這世界一定會越來越好。
閱讀完這本書,套句曾寶儀的話「書中的每個重點句子我都折起來了,結果整本書都比原本還厚兩倍了!」
前一年在學校的風風雨雨,這三年來意想不到的疫情,逼著人慢下來,反思生命中的重要事情,也體現了佛陀說的無常:你沒辦法主宰整個世界要發生什麼事情,這聽起來確實有些許絕望。
有人以為這就是一種宿命論,但是佛陀又說了另一個事情,就是人有選擇權,你可以選擇如何看待一件事情,甚至整個世界會因為你的想法改變就跟著改變了,這是在佛法中我們能為自己做的。
當生命開始出現風暴時,「覺察」是我唯一仰賴的。
覺察說起來容易,在遇到各種情況時卻不見得能夠意識到這點,覺察自己的念頭、情緒、為何如此、發生什麼事,都有助於我們冷靜下來,不再被情緒所綁架,這一年學佛以來,這也是我學到最有用的一個方法。
在這本書中,比約恩真誠的分享他的生命歷程,好幾個段落常常都讓我感同身受,常常呼喊著「他遇到跟我一樣的問題!」隨著他書中生命的進展,甚至到最後遇到確診漸凍症後心情的變化,都讓我學習到很多。
我印象深刻的是曾寶儀在節目中,曾經哽咽地分享
「如果你能夠靜下心來,聆聽你內心的聲音,聆聽你內心的智慧,其實我們都一樣,…這些書從來都不是在告訴我們,啊!大師高高在上,而是他們彷彿在叢林裡面走了一條路徑,有的時候我們在這個路徑裡面跟他們同行,有的時候他們走的比較前面,我們可以循著他們已經踩下過草地,知道那裡有人走過了,我們可以很安全的往那裡走,但不管怎麼樣,我真摯的請你,踏出那一步,走上那條路,因為其實真的很美好。」
最後,我希望將作者在書中的祝福分享給大家:
成為你在世界上最想要見到的樣子。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有時分享自己的美術歷程,有時分享學生遇到的問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的鐵飯碗會不會有生鏽的一天? 身為一個在學校的教育工作者,「穩定」是這個行業最大的吸引力,隨著公立學校老師退休年金改革、少子化、退撫基金可能破產等因素,加上本身在私校上班,更加重了不穩定因素,即使招生率每年屢創新高,一種「生於憂患」的意識總揮之不去。 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吳南嬿:「就原本退撫基金的體
由於身處在類公家機關的環境:私立學校,在做事上其實有蠻多眉角。 最近因工作價值觀的不同,與同事有些觀念上的衝突,才發現同事在做事上面,非常在意所謂的人情關係,也致力於處理人情關係,讓他自己有許多麻煩的事情,或是常常陷入兩難,實在是相當辛苦。
還記得自己升大學時,第一次面對人生大選擇時,你在想什麼呢?心情又是如何? 我確實是在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的交界點中長大的,家人老師總告訴我們好好讀書,以後考上理想學校,但自己學的又非印象中能賺大錢的相關科系,選擇學習畫畫,家人也支持我學畫畫,並不會質問我將來畫畫能做什麼。
從以前就對心理學抱持著一種又愛又怕的心。 一個探討人類心理的學科,聽起來很有趣,但又是一門理論,深怕理論太過深奧。
前陣子,我跟家中爸爸因為一些事情大吵一架,至今還未和好。 在家中,爸爸是屬於比較傳統型的爸爸,對家庭很負責任,總給我們衣食無缺的長大,但與子女話很少,總不得溝通要領,有時會因此而跟妹妹有些爭吵,我常常都在居中當和事佬,而這次的一些話,確實戳到心中成為了刺,而少見的與爸爸大吵一架。
你在讀書的時候是否會有焦慮呢? 想到讀書,好像就想起學生時期那個沈重的書包,裡面裝滿了自己不太感興趣的書,為了「未來」著想,得要把許多不同領域的知識吞下去,內心就會蹦出許多想法諸如:「我學三角函數幹嘛?」「歷史是死人的事情關我什麼事?」之類的疑問。
你的鐵飯碗會不會有生鏽的一天? 身為一個在學校的教育工作者,「穩定」是這個行業最大的吸引力,隨著公立學校老師退休年金改革、少子化、退撫基金可能破產等因素,加上本身在私校上班,更加重了不穩定因素,即使招生率每年屢創新高,一種「生於憂患」的意識總揮之不去。 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吳南嬿:「就原本退撫基金的體
由於身處在類公家機關的環境:私立學校,在做事上其實有蠻多眉角。 最近因工作價值觀的不同,與同事有些觀念上的衝突,才發現同事在做事上面,非常在意所謂的人情關係,也致力於處理人情關係,讓他自己有許多麻煩的事情,或是常常陷入兩難,實在是相當辛苦。
還記得自己升大學時,第一次面對人生大選擇時,你在想什麼呢?心情又是如何? 我確實是在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的交界點中長大的,家人老師總告訴我們好好讀書,以後考上理想學校,但自己學的又非印象中能賺大錢的相關科系,選擇學習畫畫,家人也支持我學畫畫,並不會質問我將來畫畫能做什麼。
從以前就對心理學抱持著一種又愛又怕的心。 一個探討人類心理的學科,聽起來很有趣,但又是一門理論,深怕理論太過深奧。
前陣子,我跟家中爸爸因為一些事情大吵一架,至今還未和好。 在家中,爸爸是屬於比較傳統型的爸爸,對家庭很負責任,總給我們衣食無缺的長大,但與子女話很少,總不得溝通要領,有時會因此而跟妹妹有些爭吵,我常常都在居中當和事佬,而這次的一些話,確實戳到心中成為了刺,而少見的與爸爸大吵一架。
你在讀書的時候是否會有焦慮呢? 想到讀書,好像就想起學生時期那個沈重的書包,裡面裝滿了自己不太感興趣的書,為了「未來」著想,得要把許多不同領域的知識吞下去,內心就會蹦出許多想法諸如:「我學三角函數幹嘛?」「歷史是死人的事情關我什麼事?」之類的疑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覺得別人很討厭,是人之常情。大家都會這樣。 但它會耗掉大量精力。它的代價其高無比,也讓人精疲力竭。 如果我們想讓一個人好相處,行為舉止也不會讓我們太反彈,只有一個小秘訣……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Jag kan ha fel och andra visdomar från mitt liv som buddhistmunk》 📖書籍簡介: 26歲事業有成的比約恩,在即將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的財務長時,選擇拋下一切到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在森林寺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對我來說像是個巨大的魔咒和恐懼,多麼可怕。如果我真的錯了怎麼辦?如果我所想的和我所信任的,錯了怎麼辦?
「在你需要知道時,你就會知道你需要知道的事」 . 該書於2020年甫出版就造成轟動,並迅速成為排行榜的冠軍,連續三年榮獲瑞典的圖書大獎,已售出29國版權。(見博客來該書的簡介) 作者一生可分成三個階段,26歲前是事業有成的經濟學家,但在即將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的財務長時,卻選擇聽從內在的指引,拋下一
Thumbnail
還沒有閱讀這本書時,以為是一本身心靈的書藉,在看完後才了解,這是一位森林僧人的自傳。 比約恩是出生於瑞典,於瑞典著名的大學畢業,在還沒有畢業時已經受聘於國際企業,畢業後成為一名經濟學家,高薪厚職,過著令人欣羨的生活。
Thumbnail
命運彷彿是已經安排好似的,人生很難去預測自己要走的路,在這條路上,就像是來修練的,在世上所有發生的事都正考驗著自己。 「情緒」是一種複雜的念頭,它可以摧毀一個人,也可以使人將日子過得迎刃而解,過上每一天,畢竟在人的一生當中有太多太多的雜念和焦慮複雜的思緒困擾著。 在這一年裡,歷經了轉換行業與待業的階
Thumbnail
瑞典年輕人對人生意義感到懷疑後選擇在泰國出家,十七年後還俗。這段期間的精神修練讓他學到一種「超能力」: 我對自己的每個念頭,再也不相信了。這是我的超能力。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是一本令人深思的書籍。它是一本有關人生哲學、自然環境和社會問題的書籍,作者透過自己的生活和經驗,向讀者們傳達了重要的教訓和啟示,讓人們重新思考自己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 作者是一位森林智者,他在森林中度過了大部分的人生。他的經歷讓他對自然環境和人類生活有了深刻的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如此簡單、如此真實,又如此容易忘記。」(p.88)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覺得別人很討厭,是人之常情。大家都會這樣。 但它會耗掉大量精力。它的代價其高無比,也讓人精疲力竭。 如果我們想讓一個人好相處,行為舉止也不會讓我們太反彈,只有一個小秘訣……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Jag kan ha fel och andra visdomar från mitt liv som buddhistmunk》 📖書籍簡介: 26歲事業有成的比約恩,在即將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的財務長時,選擇拋下一切到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在森林寺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對我來說像是個巨大的魔咒和恐懼,多麼可怕。如果我真的錯了怎麼辦?如果我所想的和我所信任的,錯了怎麼辦?
「在你需要知道時,你就會知道你需要知道的事」 . 該書於2020年甫出版就造成轟動,並迅速成為排行榜的冠軍,連續三年榮獲瑞典的圖書大獎,已售出29國版權。(見博客來該書的簡介) 作者一生可分成三個階段,26歲前是事業有成的經濟學家,但在即將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的財務長時,卻選擇聽從內在的指引,拋下一
Thumbnail
還沒有閱讀這本書時,以為是一本身心靈的書藉,在看完後才了解,這是一位森林僧人的自傳。 比約恩是出生於瑞典,於瑞典著名的大學畢業,在還沒有畢業時已經受聘於國際企業,畢業後成為一名經濟學家,高薪厚職,過著令人欣羨的生活。
Thumbnail
命運彷彿是已經安排好似的,人生很難去預測自己要走的路,在這條路上,就像是來修練的,在世上所有發生的事都正考驗著自己。 「情緒」是一種複雜的念頭,它可以摧毀一個人,也可以使人將日子過得迎刃而解,過上每一天,畢竟在人的一生當中有太多太多的雜念和焦慮複雜的思緒困擾著。 在這一年裡,歷經了轉換行業與待業的階
Thumbnail
瑞典年輕人對人生意義感到懷疑後選擇在泰國出家,十七年後還俗。這段期間的精神修練讓他學到一種「超能力」: 我對自己的每個念頭,再也不相信了。這是我的超能力。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是一本令人深思的書籍。它是一本有關人生哲學、自然環境和社會問題的書籍,作者透過自己的生活和經驗,向讀者們傳達了重要的教訓和啟示,讓人們重新思考自己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 作者是一位森林智者,他在森林中度過了大部分的人生。他的經歷讓他對自然環境和人類生活有了深刻的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如此簡單、如此真實,又如此容易忘記。」(p.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