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錯了》光是書名就值得我推薦的書|森林智者最後的禮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比約恩 那堤科 林德布勞,這本書的作者,在2022年離開了,在26歲一個貌似成功勝利組的他,做出了一個大膽卻又合理的舉動,他決定離開了俗世賺錢的世界,進入了一個回歸原始的生存模式,成為了泰國的森林僧人,在17年過去,他聽從他內心的聲音,決定離開了他熟悉的佛寺,回歸俗世。作為一個出家又還俗的曾經的僧人,可以說是,他離開了他熟悉的世界兩次。

raw-image


 

蓋起書本,我默默地向他點點了頭,表示我內心十足的感恩與尊敬。

 

他沒有用佛法以及任何知識來偽裝及掩蓋他的自己,在他的文筆裡,他始終用一種輕鬆、幽默、又帶有智慧的口吻向我們訴說,他經歷的挫敗與感悟,他始終很有勇敢且真誠的。

 

比約恩 那堤科 林德布勞,中間那堤科代表了泰語中:「在智慧中成長的人」,我很喜歡這個翻譯,在智慧中成長的人,智慧先於成長,也許就在說明,我們一直都有智慧,只是怎麼發現,怎麼拿來讓我們成長。

 

回憶起當初在前一份人資工作時,下班後的我帶著疲倦的心情,逛著台北火車站附近的書局,一眼看到了這本書《我可能錯了》,這句話馬上映入眼簾,那時刻瞬間打中我靈魂,「對,有點浮誇的描述」,但在那麼多標榜正確的書籍與知識中,突然這麼勇敢寫出「錯」這個字,不得不說,反正中我胃口。

 

這本書,之所以,吸引人,我想正因為他超真實且誠懇的,他沒有再跟你講佛法的大道理,他述說的是身為人本身的智慧,以及面對苦難,他本人是如何度過的。

 

最重要的是,他給的智慧並不是否定痛苦,而是帶給我我們度過痛苦的智慧與思辯。

 

一、從死亡開始說起

你說他幸運嗎?我不知道你是否這樣認為?

也許不是,他在還俗後歷經了憂鬱症,甚至想要自殺,晚年因為罹患了漸凍症,當他得知罹患ALS時說,他還想要一直與他的摯愛伊莉莎白一起白髮,一起看著子孫們。他並不是害怕死亡,只是比他預期得更早了一步。在死亡面前,他深呼了一口氣,他回顧自己一生,並說出了:

「多棒的一趟旅程,多精彩的一場冒險,誰想的到呢?我怎麼經歷到這麼多呢?我這一生彷彿經歷三世一樣。我如何不斷吸引比我更有智慧、更寬宏大量的人到身邊呢?我做過多輕率、有時甚至是致命的事,嚇壞很多人,但為什麼我不常落入悲慘的下場呢?究竟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我呢?我從頭到尾沒做太多計畫,但事情為什麼還這麼順利呢?」

 

你說他不幸嗎?但他活出他想要的人生、不留遺憾地前往他成佛的路上。

 

之所以,把死亡擺在最前面跟大家分享,也是因為,我覺得這是每個人都會面臨到的,疫情期間,諸多死亡瞬間來到我們面前,我們最好準備了嗎?其實永遠都還沒,但死亡不會因為我們有沒有做準備而不會到來。


在他父親離去後,他寫下了這樣一段話:「當我們不再認為生命是理所當然時,會發生甚麼事情?當真正、整個人都理解到全身上下都理解到:我們是彼此的過客會發生甚麼事情?總有一天,我們不得不告別。」


甚至是我,說不定,某一天我突然停止更新了,任何可能都有。


我想先從死亡開始,一方面也想告訴大家,死亡不是甚麼糟糕的事情。


比約恩在:「為什麼我們文化中都是把對抗死亡當作種英雄故事,為什麼死亡常被描繪成一種非打敗不可的敵人,為什麼視為一種羞辱或失敗呢?我相信死後,另一邊還有另一個精彩的世界等我」


對於死亡給我的提示來說,就是提醒著我:

「我要成為怎樣的人?」

「我想要過怎樣人生?」

「什麼是最重要的?」

 

以終為使的概念,也許難以推估到死亡那天,但至少我希望我自己是不留遺憾的過這一生。

 


而結束其實一直都在發生,每個人偶遇的人,那會不會是我們最後一次相遇、有沒有甚麼心裡頭想說話,就去說吧,想要感謝的人,就去說吧。

 

也是意識到這件事情,我變得很愛寫手寫卡片,或是留下一段告白給我每一段旅程遭遇到的朋友或是伴侶。

 

我知道我們可能只是過客,但我希望你帶給我的美好,我可以為此獻上我誠摯的感謝!

 

所以,別等了,生命很珍貴的。

 

二、成為你在世界上最想見到的樣子

我們很容易追逐著「被肯定」、「社會期待」,父母的關愛、長輩的肯定、他人的喜愛,這讓我們備受感到有價值,當我們的價值評價系統都透過他人時,這個標準是非常不穩定的。

 

自我評價是很重要的。

 

在這麼多年來,自卑的課題在我身上也消失已久了,當時的我非常守別人跟我的約定,但我卻很常對自己失約,這個失約的承諾其實又讓我對自己失望與生氣。

 

回顧那個關鍵成長念頭就是:「追求真實吧」、「你是有選擇權的」、「同理自己、同理他人」,最重要的是回顧自身,為自己做出決定,為自己人生負責。

 

比約恩分享了他的住持阿姜·帕薩諾,是個不喜歡講課的僧人,但因為責任的關係,所以他做,但他的優勢與特質在於,他對待任何人都一樣的謙虛、和善並公平,阿姜·帕薩諾他的故事。

 

他在修行後的第十六年,他首次回家,他的家人相聚在一起,他的堂兄就到了一杯威士忌給他。

 

堂兄:「你要喝一杯嗎?」;阿姜·帕薩諾:「不了,謝謝,森林僧人禁酒」

堂兄:「喔喝啦,反正沒人知道」這時阿姜·帕薩諾諾抬頭,用很真誠且沉穩的語氣回應「我會知道」

 

「我會知道」,這句話我很喜歡,我自己以前常告訴自己:「不要說謊,寧可不說,但不要說謊」。

 

誠信之所以重要,其實不在於讓別人感到信任,更多是自己對自己的承諾,是否有實踐,這讓自己更問心無愧,且我們不用擔心謊言被戳破,不需要求神拜佛乞求原諒,其實誠信更讓自己有更多精力做自己想要的事情。

 

比約恩:「當我們主動選擇為自己言行負責時,一些美好的事情會開始發生,這會減少我們身上的包袱,不僅是為了他人,最主要的還是為了自己」

 

在榮格心理學提及陰影,「當我們越壓抑某些情緒與欲求,這些壓抑的東西就成為了陰影,直到某一天會反噬我們」

 

比約恩:「因為生命可能會驟然結束,所以我選擇怎麼生活就很重要」

 

三、我可能錯了


我們之所以,需要把責任推向外界,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忘記自己其實有力量,很大的原因,我認為是我們對於「錯誤」有很多的恐懼。

 

恐懼,犯錯後的自己,不再被父母疼愛;恐懼,犯錯後的自己,不再被愛人愛。

 

錯與恐懼連結起來了,讓我們難以真正的好好認錯。

 

我們把時間推回到比約恩在佛寺那段日子,他其實非常不擅長冥想,在眾多僧人的禪堂通霄一起冥想,他多半時間就是努力保持清醒,很難不打瞌睡,他內心哀號的說:「我放棄了這麼多,就是為了經歷這些嗎?我拋棄掉前途光明的工作、扔下自己擁有的一切,離開自己所愛的人,我卻做不到僧人應該花一輩子做的一件事情」。

 

那天晚上,一位厲害的講者阿姜‧賈亞薩即將說出影響他一輩子的一句話。

阿姜‧賈亞薩:「今晚,我將傳授一具有魔法的箴言」,全場譁然,因為在森林修行派,他們並不在乎魔法,他們認為那些無助於修行。

 

阿姜‧賈亞薩用平靜的語氣說:「下次,當你感覺到衝突,你和一個人的關係演變到塊破裂的時候,只要你用任何你喜歡的語言,真誠且篤定地對自己重複三次,你的擔憂將會雲消霧散」,那就是
 
「我可能錯了」。
「我可能錯了」。
「我可能錯了」。

 

這句話送給你,同時希望你記得,認錯不代表你沒有價值、更不代表你不值得被愛,不,就算是犯錯的你我,都值得被愛,永遠都是有價值的。

 

我都會笑著說:「怎麼可能有人什麼錯都不犯,除非他不行動,就不會犯錯」

 

大師魯米:「在是非對錯的想法之外,還有一片草原。我會在哪裡與你相遇」

 

也許在人性中,我們太過在乎對和錯,但我們都是從未知走向已知,我們終其一生,其實都無法永遠知道所有事情,但沒事啦,行動吧,很多事情早就沒有對錯了。

 

而你始終值得被愛。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非常歡迎你按下贊助鍵,幫助我更有動力寫下更多美好的可能性。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愛心、追蹤我及認識自己、認識世界,也歡迎來我的臉書IG我互動。感謝你的支持,願你永遠接納自己。昆陽 Peace 2023.9.0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也很喜歡這本書~
感覺這本書不錯,很值得一看,謝謝分享!
avatar-img
【對話沙龍】找尋人性的新的可能性
269會員
243內容數
世界很大、我們的內心也很深,我們常常在往外尋找有價值的事物,但卻忘記往內尋, 認識自己一直是我們的責任,但往往我們也是傷害自己最深的人。 我是昆陽,我希望用我的觀點為你帶來點新的想法,
2024/05/02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看事情的格局要怎麼區別高低呢?有些專家,總是能夠非常精準的切入重點,並把問題拆解得很清楚,如果要解決問題,需要的是問對問題,如果問問題有等級,我粗略地分為四個層次
Thumbnail
2024/05/02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看事情的格局要怎麼區別高低呢?有些專家,總是能夠非常精準的切入重點,並把問題拆解得很清楚,如果要解決問題,需要的是問對問題,如果問問題有等級,我粗略地分為四個層次
Thumbnail
2023/01/31
人性不該當作挑戰的事物,這本書《先別急著挑戰人性》在書名上就明示著我們,我們既然存活為人,理當認識我們自己,過度發展理性和強調競爭的社會,忘記了我們身為社會性動物,仍然渴求愛、渴求被理解、渴求互相對話和理解,那是我們烙印在基因裡的人性需求。 其中第一篇故事哈洛的永恆猴試驗的,更是我非常推薦!
Thumbnail
2023/01/31
人性不該當作挑戰的事物,這本書《先別急著挑戰人性》在書名上就明示著我們,我們既然存活為人,理當認識我們自己,過度發展理性和強調競爭的社會,忘記了我們身為社會性動物,仍然渴求愛、渴求被理解、渴求互相對話和理解,那是我們烙印在基因裡的人性需求。 其中第一篇故事哈洛的永恆猴試驗的,更是我非常推薦!
Thumbnail
2022/12/04
獻給在憂鬱漩渦痛苦掙扎,覺得快撐不住了的你—— 很高興收到方言出版社的邀請來推廣《看得見的黑暗》,這本由普立茲文學獎得主威廉史泰隆,三十年就出版的著作,而方言出版社再次出版,真的是對於憂鬱症被理解是一大助力。 憂鬱症的議題真的值得每個人試著理解。
Thumbnail
2022/12/04
獻給在憂鬱漩渦痛苦掙扎,覺得快撐不住了的你—— 很高興收到方言出版社的邀請來推廣《看得見的黑暗》,這本由普立茲文學獎得主威廉史泰隆,三十年就出版的著作,而方言出版社再次出版,真的是對於憂鬱症被理解是一大助力。 憂鬱症的議題真的值得每個人試著理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看到這本書是一位在日本朋友的臉書大力推薦!如果也想聽分享,可以聽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 我買了後,看完手邊書,之後在清單中找出這本書。 作者在成為森林僧人之前是一位經濟學家,在企業服務。,但內心一直有個聲音要他不要這樣繼續下去了,成為了僧人後17年,這個聲音又出現了,但這次是要他還俗! 也許
Thumbnail
看到這本書是一位在日本朋友的臉書大力推薦!如果也想聽分享,可以聽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 我買了後,看完手邊書,之後在清單中找出這本書。 作者在成為森林僧人之前是一位經濟學家,在企業服務。,但內心一直有個聲音要他不要這樣繼續下去了,成為了僧人後17年,這個聲音又出現了,但這次是要他還俗! 也許
Thumbnail
原本在工作上有聲有色的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即將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的財務長之際,決定向公司請辭,並且到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 本書《我可能錯了》即是比約恩親筆寫下的經歷,從決定出家的心路歷程,到修行中的點點滴滴,也記錄了在他決定「還俗」後,在返鄉後憂鬱籠罩他的身心靈,還發現
Thumbnail
原本在工作上有聲有色的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即將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的財務長之際,決定向公司請辭,並且到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 本書《我可能錯了》即是比約恩親筆寫下的經歷,從決定出家的心路歷程,到修行中的點點滴滴,也記錄了在他決定「還俗」後,在返鄉後憂鬱籠罩他的身心靈,還發現
Thumbnail
感謝能與這本撫慰心靈的書籍相遇,能在地球的這端,認識地球彼端的比約恩,這樣一個既出世又入世、高貴的靈魂,讓我明白何謂「通往自由之鑰」,隨時提醒自己「這也會過去」。 全書內容非刻意的營造出一股寧靜的氛圍,你的內心卻會很自然的沉定下來,細細品味每一個情境、咀嚼每一句既靈性又人性的話語。
Thumbnail
感謝能與這本撫慰心靈的書籍相遇,能在地球的這端,認識地球彼端的比約恩,這樣一個既出世又入世、高貴的靈魂,讓我明白何謂「通往自由之鑰」,隨時提醒自己「這也會過去」。 全書內容非刻意的營造出一股寧靜的氛圍,你的內心卻會很自然的沉定下來,細細品味每一個情境、咀嚼每一句既靈性又人性的話語。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 這句話送給你,同時希望你記得,認錯不代表你沒有價值、更不代表你不值得被愛,不,就算是犯錯的你我,都值得被愛,永遠都是有價值的。 也許在人性中,我們太過在乎對和錯,但我們都是從未知走向已知,我們終其一生,其實都無法永遠知道所有事情,但沒事啦,行動吧,很多事情早就沒有對錯了。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 這句話送給你,同時希望你記得,認錯不代表你沒有價值、更不代表你不值得被愛,不,就算是犯錯的你我,都值得被愛,永遠都是有價值的。 也許在人性中,我們太過在乎對和錯,但我們都是從未知走向已知,我們終其一生,其實都無法永遠知道所有事情,但沒事啦,行動吧,很多事情早就沒有對錯了。
Thumbnail
在瑞典,每 30 個人就有 1 個人看過這本書,這是瑞典人的床頭書!達賴喇嘛看完也十分推薦說「這本書能使所有人受益!」幫助大家遠離焦慮!
Thumbnail
在瑞典,每 30 個人就有 1 個人看過這本書,這是瑞典人的床頭書!達賴喇嘛看完也十分推薦說「這本書能使所有人受益!」幫助大家遠離焦慮!
Thumbnail
看完這本書,使我印象最深刻的幾個名詞就是─放下、和平、寬恕以及我可能錯了,我真的希望自己能把「我可能錯了」這句話永遠放在心中,並且同時能理解,我可能錯了並不代表是我真的錯了,而是要承認自己並非無所不知,因為事情的對錯根本不重要...。
Thumbnail
看完這本書,使我印象最深刻的幾個名詞就是─放下、和平、寬恕以及我可能錯了,我真的希望自己能把「我可能錯了」這句話永遠放在心中,並且同時能理解,我可能錯了並不代表是我真的錯了,而是要承認自己並非無所不知,因為事情的對錯根本不重要...。
Thumbnail
這週要向大家介紹一本我最近閱讀,覺得很棒的書《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在這本書中,瑞典籍的作者比約恩用輕鬆有趣的文筆紀錄了他年輕時放棄跨國企業高薪主管的工作,出家成為泰國僧人,在十七年後選擇還俗,成為冥想導師,以及最終前面絕症的過程。
Thumbnail
這週要向大家介紹一本我最近閱讀,覺得很棒的書《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在這本書中,瑞典籍的作者比約恩用輕鬆有趣的文筆紀錄了他年輕時放棄跨國企業高薪主管的工作,出家成為泰國僧人,在十七年後選擇還俗,成為冥想導師,以及最終前面絕症的過程。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Jag kan ha fel och andra visdomar från mitt liv som buddhistmunk》 📖書籍簡介: 26歲事業有成的比約恩,在即將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的財務長時,選擇拋下一切到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在森林寺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Jag kan ha fel och andra visdomar från mitt liv som buddhistmunk》 📖書籍簡介: 26歲事業有成的比約恩,在即將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的財務長時,選擇拋下一切到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在森林寺
Thumbnail
還沒有閱讀這本書時,以為是一本身心靈的書藉,在看完後才了解,這是一位森林僧人的自傳。 比約恩是出生於瑞典,於瑞典著名的大學畢業,在還沒有畢業時已經受聘於國際企業,畢業後成為一名經濟學家,高薪厚職,過著令人欣羨的生活。
Thumbnail
還沒有閱讀這本書時,以為是一本身心靈的書藉,在看完後才了解,這是一位森林僧人的自傳。 比約恩是出生於瑞典,於瑞典著名的大學畢業,在還沒有畢業時已經受聘於國際企業,畢業後成為一名經濟學家,高薪厚職,過著令人欣羨的生活。
Thumbnail
【書名】我可能錯了 【作者】 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卡洛琳.班克勒, 納維德.莫迪里 【譯者】 郭騰堅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2/12 【心得】 比約恩從一個成功的經濟學家到泰國森林出家的整個歷程,讓我嘖嘖稱奇,成功的他,並不快樂。 為了能夠去尋覓真正內在的穩定,下定決心拋開所有的
Thumbnail
【書名】我可能錯了 【作者】 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卡洛琳.班克勒, 納維德.莫迪里 【譯者】 郭騰堅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2/12 【心得】 比約恩從一個成功的經濟學家到泰國森林出家的整個歷程,讓我嘖嘖稱奇,成功的他,並不快樂。 為了能夠去尋覓真正內在的穩定,下定決心拋開所有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