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否應該『不務正業』,這樣做有好處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引言

又到一年的畢業季,許多學生又要走出校園,開始自己的職涯。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資訊,在中國大陸的一次抽樣調查中,2017年有70%的大學畢業生從事和本科系無關的工作。即使在臺灣,這一資料也不遑多讓,據臺灣《遠見》2018稱,有55.4%的上班族與學校所學「學非所用」。隨著科技與行業的快速發展,這一數字恐怕還會繼續擴大。

大學畢業生

大學畢業生

這麼多人剛畢業時就學非所用,那麼在長達三四十年的職涯中,換行業或者工作崗位的人肯定會更多。因此,早做準備,總是有好處的。

但是另一方面,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如果想著『不務正業』,你在本職工作上的深研精力可能就被分散,影響在工作中的業績和上升空間,甚至本職沒做好而被長官責備。

那麼在什麼情況下應該發展副業呢

我認為應該分情況來分析:

這份工作或者這個行業是你喜歡的嗎

  • 興趣是工作的長期驅動力,如果你喜歡這份工作,那麼真是最好不過。你在工作中得到的愉悅感和滿足感,將會鼓勵你繼續在崗位上兢兢業業,長期來說,這是其他事情難以代替的。
  • 另一種情況,如果你不是很喜歡,那麼至少這份工作不會讓你感到沮喪消沉,每天還能夠打起精神去應對。
  • 最後一種情況是最糟糕了,你很討厭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工作讓你情緒低落,長久以後甚至有抑鬱的可能。這時你就應該考慮迅速採取行動了,如果目前不能行動,也要從長計議,早做準備了。
工作中的三頭六臂

工作中的三頭六臂

這個工作是否具備長期的發展潛力

你正在從事的工作,是否能夠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有機會晉升加薪,又或者是能夠在崗位上不斷成長,學到新的東西?一些職業,像是醫生、律師、心理師、行業咨詢師等,通常擁有這種職業成長的特徵,越老越受歡迎。還有一些行業,擁有廣闊的發展機會,特別是新興的科技行業,只要有一定的能力,就有高薪的機會,像是二十年前的通信行業,十年前的移動互聯網,以及如今的人工智能和晶片產業。跟隨潮流,順應時勢,將更容易成功!

你是否從這份工作中持續獲得你想要的

有很多人,他們並沒有特別的喜好,也不追求高薪,只要能感到安心舒適就滿足了。比如工作輕鬆,有很多自己的時間;工作穩定,不用太擔心被裁員;離家近,很方便……等等。如果這份工作能讓你感到滿意和平靜,並不喜歡折騰,那麼專心於這份工作,也是不錯的選擇。

總之,如果預計現在的職業可以持續發展,那麼就應該在主業集中精力,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你的優勢就在這裡,持續投資,將來可能會越來越好喔。

相反地,如果以上都不符合,且你不想安於現狀,那麼就應該考慮換一份工作或發展副業了。如果不能迅速找到心仪的工作,那就應該好好準備,這時就應該『不務正業』了。


如何高效地轉行或者發展第二職業

可以分四種情況來闡述

轉到本職產業鏈中更有利的岗位

很多工作都需要職場上多人協作完成,如果你的工作也是由不同的岗位一起協作,那麼你對那些經常接觸的岗位相信也有所了解。如果覺得哪些岗位更適合自己,就可以尋找機會轉過去。比如原本是軟體開發的,可以嘗試轉為產品需求經理或者系統測試員;原本做行業咨詢的,可以去做投資行業的行業研究員;原本做會計的,有機會也可以向投融資方向發展。這樣使自己的職業適應面更廣,也更容易找到心儀的工作。

轉行就像爬山,翻過去就能看到風景

轉行就像爬山,翻過去就能看到風景

身兼多職

不放棄原本工作的同時,充分利用興趣特長和時間來發展「第二職業」。如今網路的興起,讓更多人有了在網上發聲的機會,只要你有一技之長,就可以在網上建立自己的個人IP,也可以輸出專業內容,寫網文,做部落格,條件合適的話就可以接業配,貼廣告。網上電商也是很紅火,只要會營銷,擺得平供應鏈,在網上做生意也是挺好的。白天上班,晚上搞副業,累是累點,但也會有成就感。

跨行業發展

如果自己這個行業感覺沒機會了,那麼可以考慮下跨行業發展,但這種行動成本很高,需要仔細衡量。一般來說,要跨入的行業門檻越高,那麼需要準備的成本越高。並且需要合適的機會與強大的學習能力。

學習更多知識

即使不準備轉行,但有許多知識,或者說是常識,仍然是需要掌握的。例如投資理財,市場規則,法律常識,如何識破騙局……等等。這可以讓你少走彎路,避免踩坑或者當「盤仔」被割韭菜。

就我自己來說,在公司做了十幾年軟體開發,即使已經到高級經理,也依然逃不開中年危機,離職以後,找不到滿意的工作。但幸好自己平時一直有堅持學習英語和投資,以及有一定的本金積累,所以能夠在股市賺點錢,再做下自媒體,否則就真的挺難辦了。我的經歷,也許對您有一定的啟示。


如何實現「第二職業」

我認為,需要具備以下的要素:

  • 觀察敏銳,能發現合適自己的機會,越早行動越好。
  • 有決心和耐心。決心是你行動的前提,否則猶豫不決,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就很難推進。而第二職業的嘗試通常不能一躍而就,這時耐心就發揮作用了,會讓你堅持下去,直至成功。
  • 行動和執行力。站在岸上是學不會游泳的,如果下了決心,就要馬上行動,用盡可能短的時間看到一些成果,這樣能更好地促使自己堅持下去。
  • 強大的學習能力。現在的社會和科技變化太快了,我們真的要不斷地學習新技術,新業態,新方法……否則也難以很好地實現「第二職業」。
  • 一定的時間和資金成本。要想成功,投入一定的時間是必要的,包括學習和行動,都需要時間,如果有自己的主業,那就要在主業之外擠出時間來,不能怕累。而資金可以用來投資和學習,比如做電商,總需要自己先垫付吧。
  • 多認識一些不同行業的人。閉門造車是很難成功的,多些不同行業的朋友,對自己也會有啟發。可以了解不同行業的動態,也可以少走一些彎路。
做人要有夢想

做人要有夢想

所以,朋友們,如果對現狀滿意,那麽就應該堅持對本職投資。否則,可以嘗試「第二職業」,無論是想做喜歡的事還是想多賺點錢,果斷地行動起來吧!人要是沒有點夢想,那和咸魚有什麼區別呢,加油!


如果覺得文章不錯請按『愛心』🧡
持續想看作者文章點下『追蹤』👀
文章若是對您有用歡迎『贊助』🍗

您的肯定將是我寫作的動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總有刁民想害朕的沙龍
1會員
4內容數
人在廣東,一個快速發展的地方,歷經社會變革,記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會涉及到市井見聞、社會時事,八卦新聞,評論吐槽,嬉笑怒駡,不一而足…可能也會有旅游風光,投資理財,如何搞錢,財富自由的内容,總之,這裏是一個大雜燴,想哪寫哪,想説的在大陸網路不方便説的…大概都會在這個專題品論一番。各位看官,喜歡的話就留個言點個讚唄~
2023/06/28
據報道,特斯拉各崗位之間的差距並不顯著。生產工人與研發人員的薪酬差距約為1.5倍左右。只有極少數人的薪酬較低(年薪不到10萬美元),這可能是因為這些人從事的職位相對輕鬆。相比之下,中國的汽車廠商和科技巨頭的生產線薪酬與研發崗位薪酬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差距可達20倍以上,甚至更高。
Thumbnail
2023/06/28
據報道,特斯拉各崗位之間的差距並不顯著。生產工人與研發人員的薪酬差距約為1.5倍左右。只有極少數人的薪酬較低(年薪不到10萬美元),這可能是因為這些人從事的職位相對輕鬆。相比之下,中國的汽車廠商和科技巨頭的生產線薪酬與研發崗位薪酬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差距可達20倍以上,甚至更高。
Thumbnail
2023/06/27
廣東人在粵語中把電動自行車叫做『電雞』,就是電力驅動的自行車,在廣州禁摩(機車)後的這些年,路上是越來越常見了。按照規定,電雞本來應該是圖一的樣子,但實際上右面的這種也越來越多了。廣州是個常住人口將近1900萬的超大城市,交通擁堵不堪
Thumbnail
2023/06/27
廣東人在粵語中把電動自行車叫做『電雞』,就是電力驅動的自行車,在廣州禁摩(機車)後的這些年,路上是越來越常見了。按照規定,電雞本來應該是圖一的樣子,但實際上右面的這種也越來越多了。廣州是個常住人口將近1900萬的超大城市,交通擁堵不堪
Thumbnail
2023/06/26
從上世紀的台灣網文小説談起,和當時對台灣影視的印象。在最近十年終於有機會來到台灣,海生舘、臺北、美食……所及一切都很美好❤
Thumbnail
2023/06/26
從上世紀的台灣網文小説談起,和當時對台灣影視的印象。在最近十年終於有機會來到台灣,海生舘、臺北、美食……所及一切都很美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社會需要更多「不務正業」的人 最近和幾位同齡的朋友聊工作,畢業幾年了,大家也都換過工作,或正是要換工作的時候了。
Thumbnail
社會需要更多「不務正業」的人 最近和幾位同齡的朋友聊工作,畢業幾年了,大家也都換過工作,或正是要換工作的時候了。
Thumbnail
看到方格子的「不務正業,到底行不行?」徵稿,剛看到這個標題就覺得很可愛,這個問句說的應該是現在的常態才對吧!就像徵文開頭所說,有超過一半的上班族認為自己學非所用。我認識的人之中,也有很多人並不是做自己本科系的工作,或是工作一陣子就轉換跑道,也不在少數。 進一步的問,究竟什麼才是「正業」呢?
Thumbnail
看到方格子的「不務正業,到底行不行?」徵稿,剛看到這個標題就覺得很可愛,這個問句說的應該是現在的常態才對吧!就像徵文開頭所說,有超過一半的上班族認為自己學非所用。我認識的人之中,也有很多人並不是做自己本科系的工作,或是工作一陣子就轉換跑道,也不在少數。 進一步的問,究竟什麼才是「正業」呢?
Thumbnail
我覺得這是很有討論性的話題,以我為例就轉換過很多次的跑道,感覺有學以致用,有時又好像沒有,會想說是我不夠堅持在一條道路上,還是還沒找到能讓我堅持的道路,又或者是我本身就是一個很不安於現狀的人,所以不務正業這個詞用在我身上真的是再好不過了,但是不務正業真的就不好嗎?!你選的真的是正業嗎!?不務正業到底
Thumbnail
我覺得這是很有討論性的話題,以我為例就轉換過很多次的跑道,感覺有學以致用,有時又好像沒有,會想說是我不夠堅持在一條道路上,還是還沒找到能讓我堅持的道路,又或者是我本身就是一個很不安於現狀的人,所以不務正業這個詞用在我身上真的是再好不過了,但是不務正業真的就不好嗎?!你選的真的是正業嗎!?不務正業到底
Thumbnail
又到一年的畢業季,許多學生又要走出校園,開始自己的職涯。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資訊,在中國大陸的一次抽樣調查中,2017年有70%的大學畢業生從事和本科系無關的工作。即使在臺灣,這一資料也不遑多讓,據臺灣《遠見》2018稱,有55.4%的上班族與學校所學「學非所用」。
Thumbnail
又到一年的畢業季,許多學生又要走出校園,開始自己的職涯。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資訊,在中國大陸的一次抽樣調查中,2017年有70%的大學畢業生從事和本科系無關的工作。即使在臺灣,這一資料也不遑多讓,據臺灣《遠見》2018稱,有55.4%的上班族與學校所學「學非所用」。
Thumbnail
這又是一篇徵文的文章,聊聊所謂的不務正業。 我在上一篇文章「文科生的職涯路」中,聊到文科生在學校中所學到的專業,並不單單是知識,也包括了技能,雖然那一篇文章中有包含這個題目的部分內容,但這一篇文章中,我想更進一步的聊聊,我自己對於所謂的「不務正業」的想法。
Thumbnail
這又是一篇徵文的文章,聊聊所謂的不務正業。 我在上一篇文章「文科生的職涯路」中,聊到文科生在學校中所學到的專業,並不單單是知識,也包括了技能,雖然那一篇文章中有包含這個題目的部分內容,但這一篇文章中,我想更進一步的聊聊,我自己對於所謂的「不務正業」的想法。
Thumbnail
回想在傳統觀念當中,我們常被父母要求必須要專注於一份穩定的正規工作,以獲得穩定的收入和相對地社會地位,像是老師、公務員,或者是其它類似的行業。然而,隨著物換星移,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不務正業」,紛紛追求與傳統職業迥異的路徑......
Thumbnail
回想在傳統觀念當中,我們常被父母要求必須要專注於一份穩定的正規工作,以獲得穩定的收入和相對地社會地位,像是老師、公務員,或者是其它類似的行業。然而,隨著物換星移,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不務正業」,紛紛追求與傳統職業迥異的路徑......
Thumbnail
5月分陸續應該有很多即將畢業要投入社會、進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有人可能打算學以致用,但也許有人還不確定自己的職業方向;或是已經步入職場多年、江湖上打滾很久的老夥計朋友們,發現自己在職場領域裡越做越迷茫,但是不做現在的工作,一時也不知道該往那個領域發展才好。我的職業方向是什麼?該朝著那個領域發展?
Thumbnail
5月分陸續應該有很多即將畢業要投入社會、進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有人可能打算學以致用,但也許有人還不確定自己的職業方向;或是已經步入職場多年、江湖上打滾很久的老夥計朋友們,發現自己在職場領域裡越做越迷茫,但是不做現在的工作,一時也不知道該往那個領域發展才好。我的職業方向是什麼?該朝著那個領域發展?
Thumbnail
《別傻了,數位世代中職涯規劃的觀念誤區》 筆者:中華品牌再造協會理事長 王福闓 近幾年因為數位時代來臨,跟以往相比之下,有更多的學生畢業後感覺難以學以致用,也有許多工作一段時間後想轉職的人,突然發現自己跟不上時代潮流,有種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惆悵。也因此「 #職涯規劃 」這個名詞越來越火紅,有人告訴你如
Thumbnail
《別傻了,數位世代中職涯規劃的觀念誤區》 筆者:中華品牌再造協會理事長 王福闓 近幾年因為數位時代來臨,跟以往相比之下,有更多的學生畢業後感覺難以學以致用,也有許多工作一段時間後想轉職的人,突然發現自己跟不上時代潮流,有種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惆悵。也因此「 #職涯規劃 」這個名詞越來越火紅,有人告訴你如
Thumbnail
當你有一個信念想完成一件事,不是自暴自棄怨懟身旁沒有人同舟共濟,而是在資訊流通方便的時代,盡力擷取訊息。然後你會感嘆,感嘆當初的自己沒有持續堅定,但是沒有關係,因為「在路上」永遠都是最好的選擇。
Thumbnail
當你有一個信念想完成一件事,不是自暴自棄怨懟身旁沒有人同舟共濟,而是在資訊流通方便的時代,盡力擷取訊息。然後你會感嘆,感嘆當初的自己沒有持續堅定,但是沒有關係,因為「在路上」永遠都是最好的選擇。
Thumbnail
離職前必須想清楚的事,你做了嗎? 她是公立大學冷門科系畢業,在學時沒特別想過之後要做什麼工作,所以成為社會新鮮人後,花了3年還是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客服、櫃檯、研究助理、業務,一開始只有新創小公司願意用她,人力不足的狀況下,她得頂著低薪做2個以上不同職務的工作內容,撐了一陣子之後,因緣際會被推薦到
Thumbnail
離職前必須想清楚的事,你做了嗎? 她是公立大學冷門科系畢業,在學時沒特別想過之後要做什麼工作,所以成為社會新鮮人後,花了3年還是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客服、櫃檯、研究助理、業務,一開始只有新創小公司願意用她,人力不足的狀況下,她得頂著低薪做2個以上不同職務的工作內容,撐了一陣子之後,因緣際會被推薦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