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到「價值定價」是在策略管理的課堂上,還記得期中考算了一題「消費者剩餘」,但當時只是覺得就是個名詞解釋跟定義而已,簡單的加加減減得到一個數字,跟實務上有幾毛錢的關係?
第二次聽到「價值定價」是在跟業師討論的時候,這次就真的得到啟發。
以工程師的想法來說,所謂「定價」就是把成本跟想賺到的產品毛利加上去,也就是紅色加藍色,如此簡單,幼稚園學生應該都會。
那為什麼還要另外開這篇文章討論勒? 因為其中有個邏輯上的問題,任誰都想賺越多越好阿,人心不足蛇吞象嘛!
但產品能不能賣出去天曉得,所以得回過頭來討論「產品價值」,也就是「顧客願付金額」是多少,才有辦法決定定價。
期中考的「消費者剩餘」在這邊終於派上用場了,對顧客來說,消費者剩餘 (Value - Price) 越多的產品越願意掏錢出來買,也就是現在所謂的 『爆款』。
這個道理顯而易見,因為消費者覺得自己賺到了;舉例來說,這雙 NIKE 的籃球鞋我覺得值 NTD 3,000,現在打折只要 NTD 1,500,那當下我就覺得賺到 NTD 1,500,除了自己買,還會呼朋引伴一起團購。
你或許會說,上面這個例子還是沒回答顧客願意花多少錢買產品阿?
但其實已經間接回答了,願付金額可以簡單從售價跟銷售速度畫成一個的圖表,來預估該產品在顧客心中的 「價值」多少,這需要來個「大數據分析」之類的幫助。
換個角度解釋,「消費者剩餘」某種程度也代表該產品在顧客心目中的無形價值,如品牌、技術或服務等等。
從上面的解釋中,企業想獲取「超額利潤」,肯定要想辦法把售價拉到跟願付金額差不多,然後再拼死命的「提高顧客願付金額」的上限阿!
看到這邊,我終於懂了,為何精品、運動品牌、保養品跟可口可樂一天到晚在「打廣告」跟「贊助活動」,這就是「行銷」。
他們不斷的在砸錢,目的在拉高顧客的願付金額,然後再把售價貼近願付金額賺取「超額利潤」,偶爾來個折扣,就會有一堆消費者拿錢把它們下架。
哇塞! 這已經不是原本身為工程師的我會去思考的問題,只能說難怪要做「產品/品牌行銷」, 像我這個理工宅原本只會用成本去計算售價,看來受代工文化荼毒太深了!
好像講了一堆似是而非的廢話,那「新創公司」的產品或服務沒品牌,是要怎麼定價阿?
這真是個好問題阿...如果市面上有類似的產品,就先用「競爭定價」吧,看對方的品牌溢價是多少,自己乖乖打個折扣。
還是先拿運動鞋來當例子好了,比較容易懂,如果我們公司研發了一雙飛天下海、舉世無雙的超級運動鞋,對標 NIKE的鞋子,售價只要它的 2/3,然後在電商上架,滿心以為自己從此就在家等著收錢就好。
我想結果...應該是「穩死的」,像運動鞋、保養品這類型的產品,品牌公司砸太多錢去拉高「顧客願付金額」了,所以他們的售價的操作空間很大 (介於成本跟願付金額之間)。
反觀這個領域「新創公司」的產品,基本上應該是沒甚麼定價上的操作空間,連用「成本價」在夜市賣,都不一定有人要鳥你。
商業的世界就是這麼現實,不過反過來說也有得利的地方,如果是一個「利基型」的市場,「品牌優勢」沒這麼明顯,那既有產品的售價,很有可能就會變成你們新創產品的「顧客願付金額」,那就可以在這中間找到適合的定價。
說了半天,怎麼實務操作上就是去找競品的價格,再把它當頂標往下殺?
這好像又回到「低成本的競爭優勢?」
回顧一下麥可波特講的「差異化」與「低成本策略」,大多數沒有顯著差異化的產品,也只能先用「低成本的競爭策略」來測試。
話說回來,雖然一直在說要「創新」,要有「差異化」才能想辦法拉高「顧客願付金額」,由此得到超額利潤,但天曉得這個差異化是能拉高顧客願付金額,還是反而降低呢?
「設計思考 (Design Thinking)」 這幾年很紅,我個人覺得就是用來優化產品或服務藉此提高「顧客願付金額」,經由跟顧客間的互動,知道做些甚麼會讓人想多付點錢。
今天這篇文章包含過多內容了,簡而言之,如果想當個成功的生意人,最好是能在賺到「利潤 (Price - Cost)」 的同時,又讓消費者覺得「物超所值 (Value - Price)」,那就太棒啦!
備註:業師說用 PVC 來記上面的圖,還真的滿容易就能映入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