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厚著臉皮提交了作品,就是想要知道攝影比賽是否已經做好因應AI生成影像的準備了——看起來,顯然還沒有。
德國攝影師Boris Eldagsen的攝影作品榮獲索尼世界攝影大獎(World Photography Organisation)創意類冠軍後,隨後他
承認這是由AI所生成的影像,除了拒絕受獎外,也表明了自己參賽的意圖,引起軒然大波。
究竟AI會不會取代攝影?我覺得這個問題背後,暗示著我們並不重視取得成品的過程,而是只在乎那個結果。但攝影——或者換成任何大家在擔心會被取代的東西——要的只是結果嗎?
擔心AI取代人類之前,先想想為什麼我們需要AI
自去年ChatGPT、Midjourney、Jasper AI等生成式AI工具爆紅後,2023上半年的主旋律幾乎都圍繞著AI打轉,隨之而來的,是「AI會不會取代我?」的一連串討論。
文案、寫稿、摘要、翻譯、宣傳影像素材⋯⋯這些過去需要人為進行的工作,生成式AI幾乎都能做到至少60分,甚至在指令下得精準的情況下,產出的結果可能比人類還出色,那人類到底還要幹嘛?
在煩惱這個問題之前,我覺得我們應該先思考的是:我們為什麼需要AI?
從結果上來說,AI提升了我們取得「成品」的速度,換句話說,我們取得某些成品的速度與效率不如預期,我們想要更快更好更直接:人類想的文案通常都澳反覆修改、甚至企劃起頭總是卡關;人類寫稿都要花上數小時甚至數天,可能話題都過了;我不想閱讀完正的文章或影片,那太花時間了,我要一個懶人包;閱讀外語文章需要先讀懂、消化再轉譯成自己習慣的語言,太麻煩了;宣傳素材還要手繪跟設計,要等好久⋯⋯。
也就是說,我們需要AI幫我們快速產出成品,但是完成成品的過程,並不是重點。
照片只是結果,我更享受按下快門的過程
回到開頭攝影比賽的例子,放到這個邏輯裡面卻有些弔詭:攝影比賽是為了評選出優秀的作品,把評斷標準放在照片本身似乎沒什麼問題,但是當AI也能產出同等優秀的作品時,我們還該執著在「照片」這個攝影的最終結果本身嗎?
對所有攝影愛好者來說,我想拍出「自己喜歡的好照片」是個亙古的北極星,但我想攝影師在乎的不會是照片這個物件本身,而是見證眼前景色而付出的努力、因為機遇而按下快門的那個過程,照片只是這個過程的載體,所以才會讓「照片」變成一個衡量指標,實則真正的價值卻是背後的付出。
2021年初陽明山上下了雪,備妥賞雪裝備、頂著低溫徒步上山的過程,至今仍歷歷在目。
因此,「用AI創造出經驗影像」這件事情對攝影人來說是沒有吸引力的——既然攝影人在乎過程,AI又會取代過程,何必呢?更何況,通常攝影的目的不會是為了參加比賽,也不會是為了社群上的按讚與崇拜,每個攝影師按下快門的原因都是為了實踐自己內心的某個理念與目標。
攝影是個極其矛盾的複雜組合——它將某個時間、地點、情境與脈絡,永遠定格在了一個有限框架的瞬間,也就是照片;照片本身可以說故事,但是更完整的故事反而需要透過框架外的東西來詮釋:可能是更客觀的事實資訊、可能是被攝者的身份地位、可能是攝影師當下的心境。
我認為,攝影是個「內向」(Introversion)的活動,透過思考與實踐內心的理念產出照片,而不是靠外在的讚美、粉絲來驅動自己按下快門的。
快經濟時代下的「慢」價值
在之前寫的〈
Instagram:為生活套上濾鏡
〉一文中,曾提過我在攝影之路的心境變化:一開始只是單純的隨手記錄與分享心得(內在動幾),後來一度追求追蹤數、分享術與按讚數(外在動機),到現在再次回歸記錄生活與分享台灣美好的初衷(內在動機)。
對我來說,攝影真正重要的是每一次旅行的體驗與回憶,拍回來的照片都只是旅行回憶的載體罷了。
那趟合歡山之旅,運氣很好地碰上了大雲海,美景當前,感動無限。
當代世界的運作邏輯講求效率,生成式AI的出現也是為了提升內容產出的效率,這中間丟失的便是「過程的體驗」;然而攝影從來不是為了提升取得照片的速度而存在的活動(商業攝影也許例外),所以我想AI永遠不會取代攝影的本質——換句話說,有哪些事情的過程和體驗是你不會放棄的?也許那就是AI時代下的新黃金。
It’s not about winning, it‘s about playing.
最後,必須再次引用電影《一級玩家》裡的這句台詞,我覺得能透過攝影認識世界,是一件浪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