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期末,應徵上補習班工讀。先說結果。我只工作四天就辭職了。最後收穫的是更多疑問,跟一點牽絆。離職原因主要是發現這間補習班有些制度問題,走為上策。這短短的旅程裡,記下一些所思所感。也許倉促凌亂,但對我而言也是珍貴的過程。
正式打工第一天,進門就是一團混亂。十多個孩子,沒有任何老師,過了一會我才認出孩子堆裡也有一位工讀生。孩子們差點吵起來,可是我還搞不清前因後果,和他們也都還不認識,我該做什麼?總不是一來就開始管教吧?我只能先在一旁靜靜觀察、辨認各個孩子的個性特質、交好與仇視關係。這樣做有用嗎?我也不知道。漸漸認出爭執者主要是一個男孩、一個國三女孩和一個小妹妹。小妹妹在另一個工讀生旁邊大聲和她對話;男孩坐在我旁邊,厭煩語氣向我抱怨:「老師那個紫色衣服的小妹妹好煩!」(而這沒來由的一句話,我還搞不清楚為什麼他就討厭她?)然後印象跳接到國三女孩對男孩大吼:「你對小妹妹罵髒話!你跟她說對不起!」兩人吵了起來,接著大家七嘴八舌,猴你罵髒話、老師他沒有罵髒話、我才沒有罵她髒話、閉嘴啦……。
一通老師的電話後,所有人被趕回教室休息。剩下男孩坐在角落忿忿不平。
「走啦回去睡午覺了。」
「你還在生氣嗎?不要生氣啦。」
「為什麼不要生氣?」男孩反問。
「因為……生氣會讓自己不舒服啊,幹嘛讓自己不舒服咧?」這是什麼老掉牙的回應。
「我剛剛明明就沒有罵她髒話她還在那邊一直講!」
等了一會,他終於起身。
在跟他對話的當下,後來有種被牽著走的感覺。其實我還沒問清楚是非對錯,到底誰才是惹事的人?那時我只記得:這個生氣的小孩,也需要被理解。我感覺到他不服氣、他有委屈。我想聽他說話。可是講著講著,不禁懷疑,這樣做是對的嗎?理解孩子的情緒然後呢?事情與規範不就被晾在一旁了嗎?
後來,認識這個男孩叫小君。小君是那個對很多人很多事都看不順眼的小孩。我不清楚我是不是做到了什麼,總之後來的我感受到他會特別繞來我旁邊,會主動跟我說話。沒有生氣時的他,就跟其他孩子一樣,說話會笑。我討厭對待活潑的男生比較兇,對待女生就細聲細語,這種方式。發脾氣的男孩或掉眼淚的女孩,都應該被理解。
你如果特別去記得孩子,孩子也會記得你的。
【處理方式】
至於回到事理層面,究竟如何解決?老師回來後,處理方式是在所有孩子聚集、並且安靜聽她說話的情況下,問清楚男孩前因後果。在那個氣氛下,男孩比較冷靜了,也好好坦白自己有錯與沒錯之處。是的,這麼做就可以避免私下分別安慰、詢問,讓對方誤解老師跟誰比較好的尷尬處境。
而回家後又剛好就看到親子天下的這篇文章: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9921
我經驗太少了,不確定這麼做究竟是不是最好的,但我感覺至少解決了一點困惑。
教寫閱讀心得是最難的事。這次我教到一個小四的弟弟,要寫本書的故事介紹。可是書是由一篇一篇獨立的小故事組成,所以他卡關在「這本書主要是在講…」。我說,寫這本書的形式也是故事介紹的一種,可是他覺得要寫內容情節才對。可是偏偏(我認為的)那樣就是寫不出來。
孩子們會說出他不理解,或不認同我的想法,是好事。
只是當他們沉默,或「沒有想法」,就要去猜問題點在哪,幫他說說看。說對了也是一個進展。
比上次待得更久、看見更多樣貌的第二天,我發現我無法認同也無法理解好多事,戳破了對這裡的期待和幻想。我聽見孩子們說,為什麼又換一個姐姐;我無法認同老師打斷孩子專心手邊的作業,叫她先訂正上一份作業就先訂正;無法認同老師不斷催促我上課上快一點,我甚至還來不及搞清學生的問題在哪。還有,要讓小孩聽話,一定要有威嚴嗎?可是威嚴不就是使用權力嗎?能不能既尊重孩子,又讓孩子服氣?又,為什麼沒有功課、沒有人在上課的時候,不能放鬆吵吵鬧鬧?
小時候幸運沒待過安親班的我,雖然知道來這裡是不得已,可還是會想起,這是大大空白的暑假,外頭艷陽天,孩子們的時間在這裡。
而我欽佩這群孩子在這樣小小的空間裡,依舊可以大笑奔跑。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