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這書幫我什麼忙》面對暴怒 你可以選擇專心放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書幫我什麼忙-《被討厭的勇氣》/《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 《深度學習的技術》


上一篇文「#12《這書幫我什麼忙》別再用「失去理智」當作暴怒的藉口」提到,發怒是一種可控制的情緒,常被用作「為達目的」的一種手段。

從職場、親友、再到家庭,時常看到用發怒來滿足自己的例子,所以我們該知道如何因應,避免不知所措;《深度學習的技術》書裡提到:要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你首先得理解問題。

一旦理解發怒是一種可控制的情緒,便知道對方一定有他的目的,而非單純的「無理取鬧」,提高分貝,大吼大叫,都是為了達到目的;既然如此,我們便可以三步驟,來順利讓讓事件落幕。

暴怒情緒都夾雜著目的性,找出目的有助於迅速解決


步驟一:謹記初衷

《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有提到,謹記初衷是溝通的核心,也就是解決事件,絕對不要受刺激而和對方吵了起來,把戰場越開越大。

當然,暴怒時的一些字眼,刺耳又不悅,但此時正是你展現智慧與高度的時候,尤其當你不受對方起舞,順利解決狀況後,那成就感是說不出的暢快。

步驟二:張大耳朵

張大耳朵,睜大眼睛,去了解對方高分貝中的「目的」,是為了想從你那邊獲得什麼?或是不想要什麼?當你越早發現對方的目的,越能早日解決事情。

●稚園的孩子拼命哭鬧,原來是想吃糖果。 

●長官會議中提高分貝,原來是簡報內容出了問題,同時展現一下權威。

●用餐客人指責服務生動作慢,其實是要求道歉,或要求店家賠償

步驟三:專心放空

不可否認,宣洩情緒是很多人發怒的目的,若你遇到這種狀況,又不便離開現場,不妨啟動專心放空的模式。

你可以左耳進右耳出,但眼神直視著對方,讓自己扮演一位趁稱職的傾聽者,事後,你只會得到對方滿滿的歉意,而且過程中你除了一些時間,基本上沒損失什麼。

不妨當個社會觀察家吧

當了解對方的目的,後續要如何處理便簡單許多,當然,像是遇到哭鬧要糖的孩子,要直接給糖安撫,還是堅持飯後才能吃糖,這牽涉到每人不同教育方式,這邊就不多談。

了解了對方目的,讓你就像洞悉了全局,此時你彷彿化身社會觀察家,觀察對方如何在情緒之中,夾雜著透露出真實目的,仔細想想,其實挺有趣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書本生活實驗室的沙龍
43會員
37內容數
2024/01/27
面對各領域的佼佼者,我們常以「天才」、「有天賦」來形容。 但真的是這樣嗎?來看看莫扎特的故事。
Thumbnail
2024/01/27
面對各領域的佼佼者,我們常以「天才」、「有天賦」來形容。 但真的是這樣嗎?來看看莫扎特的故事。
Thumbnail
2024/01/26
阿湯哥主演的TopGun捍衛戰士,在現實世界中真實存在,更是「刻意練習」的經典教材。
Thumbnail
2024/01/26
阿湯哥主演的TopGun捍衛戰士,在現實世界中真實存在,更是「刻意練習」的經典教材。
Thumbnail
2024/01/25
大腦在成年後就定型了嗎?讓我們來看看倫敦計程車司機的例子。
Thumbnail
2024/01/25
大腦在成年後就定型了嗎?讓我們來看看倫敦計程車司機的例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生氣也可以很優雅的,當那些令你感到不開心的事情發再度來臨時,試著用不同的高度去看待,或許會發現自己的情緒早已不會受這些事情所影響,運用醫學和科學來了解情緒的生成,不再讓負面情緒堆疊,而破壞自己的生活節奏,書本之中總共有24種情境和解方,每種都是非常容易實踐的方法與練習,想要理解怎麼開始做好情緒管理,
Thumbnail
生氣也可以很優雅的,當那些令你感到不開心的事情發再度來臨時,試著用不同的高度去看待,或許會發現自己的情緒早已不會受這些事情所影響,運用醫學和科學來了解情緒的生成,不再讓負面情緒堆疊,而破壞自己的生活節奏,書本之中總共有24種情境和解方,每種都是非常容易實踐的方法與練習,想要理解怎麼開始做好情緒管理,
Thumbnail
當我們面對生氣時,若能以理解自己內在需求為先,再體察他人的感受與需求,便能以更有效的方式表達怒氣。這種非暴力溝通的方法,強調的是真摯且充分地表達怒氣,而不是單純地責怪對方。 首先,我們需要區分「刺激」與「原因」。一般來說,當我們生氣時,容易直接歸咎於對方的行為,認為
Thumbnail
當我們面對生氣時,若能以理解自己內在需求為先,再體察他人的感受與需求,便能以更有效的方式表達怒氣。這種非暴力溝通的方法,強調的是真摯且充分地表達怒氣,而不是單純地責怪對方。 首先,我們需要區分「刺激」與「原因」。一般來說,當我們生氣時,容易直接歸咎於對方的行為,認為
Thumbnail
談判其實就是溝通,目標都是努力爭取想要的東西,有可能是金錢、合約,也可能是融洽的感情。 只要用對方法,談判可以解決許多問題,而所謂的「用對方法」,只需要調整心態與說話方式,人人都能輕鬆練習上手。
Thumbnail
談判其實就是溝通,目標都是努力爭取想要的東西,有可能是金錢、合約,也可能是融洽的感情。 只要用對方法,談判可以解決許多問題,而所謂的「用對方法」,只需要調整心態與說話方式,人人都能輕鬆練習上手。
Thumbnail
不論對象是他人或自己,責怪都毫無益處。責怪通常只會引發自我辯白、批評與負面情緒的惡性循環。
Thumbnail
不論對象是他人或自己,責怪都毫無益處。責怪通常只會引發自我辯白、批評與負面情緒的惡性循環。
Thumbnail
想像一下,假設現在的你感到肚子萬分飢餓,並且正在排隊準備進餐廳用餐,此時卻突然有一個人插隊,你會有什麼反應?你的情緒又是如何? 類似以上的情況不時在日常生活中上演,而這種令人感到不滿的情緒也確實不斷在我們的內心逐漸堆疊,我們都亟欲從這種不舒服的情緒中逃離卻不得其門而入,而《好好鬧情緒》這本書的作者
Thumbnail
想像一下,假設現在的你感到肚子萬分飢餓,並且正在排隊準備進餐廳用餐,此時卻突然有一個人插隊,你會有什麼反應?你的情緒又是如何? 類似以上的情況不時在日常生活中上演,而這種令人感到不滿的情緒也確實不斷在我們的內心逐漸堆疊,我們都亟欲從這種不舒服的情緒中逃離卻不得其門而入,而《好好鬧情緒》這本書的作者
Thumbnail
這書幫我什麼忙-《被討厭的勇氣》/《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深度學習的技術》 三步驟處理對方的暴怒情緒:謹記初衷、張大耳朵、專心放空
Thumbnail
這書幫我什麼忙-《被討厭的勇氣》/《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深度學習的技術》 三步驟處理對方的暴怒情緒:謹記初衷、張大耳朵、專心放空
Thumbnail
當你怒急攻心,當你悲痛欲絕,當你不知所措的那個瞬間, 你只想發洩情緒。這時候,語言的暴力,行為的暴力, 動作的暴力,都會自覺或不自覺的出現。 但是,房子拆了,椅子踢飛了,人也揍了,之後該怎麼收尾呢?
Thumbnail
當你怒急攻心,當你悲痛欲絕,當你不知所措的那個瞬間, 你只想發洩情緒。這時候,語言的暴力,行為的暴力, 動作的暴力,都會自覺或不自覺的出現。 但是,房子拆了,椅子踢飛了,人也揍了,之後該怎麼收尾呢?
Thumbnail
非暴力溝通的目標是讓人們能夠建立一種彼此坦誠而且相互同理的關係。本書作者盧森堡博士提及,不論他身處何種衝突,他不會偏袒任何一方,也不會把焦點放在各方的說法,因為這時候不管是什麼說法都會造成衝突,這時候的重點是讓雙方得以彼此連結。
Thumbnail
非暴力溝通的目標是讓人們能夠建立一種彼此坦誠而且相互同理的關係。本書作者盧森堡博士提及,不論他身處何種衝突,他不會偏袒任何一方,也不會把焦點放在各方的說法,因為這時候不管是什麼說法都會造成衝突,這時候的重點是讓雙方得以彼此連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