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喜歡黏人型女生的一些思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焦慮型依附的人很容易被逃避型依附的人吸引

一個對感情需要黏,需要長時間相處,遇到問題會想要花更多時間跟對方溝通;

一個雖然愛著對方,但喜歡獨處,害怕衝突,遇到問題的時候喜歡逃跑。

相愛相殺,而且焦慮型的那個會特別慘。

「你不覺得我們昨天的事情需要溝通一下嗎?」

「有什麼好溝通的?如果你還想吵架的話再講,不然就都不用說了!」然後趕緊躲回房間甩上門。

關係中通常其中一個是安全型依附的會穩定一點,可以配合對方,如果是焦慮-逃避的組合應該就是最容易爆裂的一組。

又,這跟童年經驗有關,還真的不是那麼好治癒的,心理師說:很多人是焦慮型依附,那他一輩子就是那樣了。

去年的某一段關係中做了心理學會設計的依附關係測驗,我以對那段關係的態度去做,測出來是安全型,想說走過這麼多段感情,終於靠著後天修練讓自己變成一個比較懂得處理關係的人格了。

後來就被某任前女友摧殘殆盡。

內向仔相處的需求賽局

我是一個喜歡而且需要獨處的人,與人互動會耗掉社交能量,不會想特別為之。

然,人類卻也是個會有社交和情感需求本能的動物,綜合起來就是:內向仔依然需要情感,但適量就好。

不過這時的伴侶如果也是同類人的話就挺災難,雙方互相需要對方的時間都少,重疊的機率就更低,除了互相需求的時間點以外可能就維持在一方痛苦另一方忙碌,然後互相交換,痛苦值最大。

而如果雙方都是高度情感需求,競合結果就是整天黏在一起,成長幅度會下降,又因為過度熟稔的關係從需求感異化為控制感,最後加速情感進程而毀滅。

是以一方很閒一方很忙是最好的狀態,等不忙的那一方結束忙碌狀態的時候即可達到互相需求,相處時長也會因為一方的有限需求感而得到控制,不會過度索取導致加速毀滅,競合結果達到雙方幸福感總和的最大值。

恩好恭喜你看完,這全部都是我自己很忙但卻喜歡黏人的女友扯出來的歪理,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不小心笑出來😆這其實真的蠻適合養寵物的,狗狗貓貓都蠻黏人的
鄭書羽-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7/23
蕾比特の奇想小窩 貓貓應該不黏人,倒是你也是很年....沒4
Fornik Tsai-avatar-img
2023/08/05
這篇應該改名叫做內向者的愛情相處指南😆
蔡熊兒-avatar-img
2023/07/23
乾脆兩個看對眼的人孩子生一生,也不要結婚,共同扶養多好。
鄭書羽-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7/23
蔡熊兒 不要生豈不更好
蔡熊兒-avatar-img
2023/07/23
好麻煩呀
築夢人-avatar-img
2023/07/23
難怪您現在還活得自由自在,健健康康,果然有一套。本人身邊一向沒人陪伴,只有自己的影子。影子也算黏人吧?
鄭書羽-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7/23
築夢人 哦好xD
avatar-img
鄭書羽
7.4K會員
312內容數
愛情、職場、社會、親情、理財等事中的黑暗面,不能講的現實,有能者看了懷疑自己,無能者看了罵我社會亂源。
鄭書羽的其他內容
2025/04/11
客戶文字版諮詢提問: 老師救命,我先前貸款投資朋友公司60萬,最近出了點問題我該趕快把本金領出來嗎? 去年年中左右我這位朋友就一直在跟我講投資這件事,後來也因為信任他貸款79萬投資60萬到他朋友公司,然後每個月有3%的回饋可以拿。也確實從去年八月開始到這個月每個月領18000。但昨天他突然跟
2025/04/11
客戶文字版諮詢提問: 老師救命,我先前貸款投資朋友公司60萬,最近出了點問題我該趕快把本金領出來嗎? 去年年中左右我這位朋友就一直在跟我講投資這件事,後來也因為信任他貸款79萬投資60萬到他朋友公司,然後每個月有3%的回饋可以拿。也確實從去年八月開始到這個月每個月領18000。但昨天他突然跟
2025/01/13
兩則故事,今天的主角很具代表性,我媽。 女生相對的不會傾向把話明講,習慣講潛臺詞,也更容易聽懂別人的潛臺詞,然後在腦中自動轉譯。 男性尤其是最被詬病的直男,也就是「線性思維」。 然而線性思維有錯嗎? 我認為沒有錯,就是各有各的演化策略。 故事一:樓梯口的洗衣精 一日,回家後上樓洗
Thumbnail
2025/01/13
兩則故事,今天的主角很具代表性,我媽。 女生相對的不會傾向把話明講,習慣講潛臺詞,也更容易聽懂別人的潛臺詞,然後在腦中自動轉譯。 男性尤其是最被詬病的直男,也就是「線性思維」。 然而線性思維有錯嗎? 我認為沒有錯,就是各有各的演化策略。 故事一:樓梯口的洗衣精 一日,回家後上樓洗
Thumbnail
2025/01/02
客戶提問: 一直有想要準備考試的念頭,但之前的經驗告訴我當全職考生,我也不能專心讀書,但現在的工作又非常忙碌,也沒有時間讀書,想請問我是不是應該把工作辭掉呢? 背景補充: 法律系畢,每次想要定下心準備國考時反而會半途而廢,於是先去當了檢察官助理,但普遍工時偏長,而且不知道為什麼,讀
Thumbnail
2025/01/02
客戶提問: 一直有想要準備考試的念頭,但之前的經驗告訴我當全職考生,我也不能專心讀書,但現在的工作又非常忙碌,也沒有時間讀書,想請問我是不是應該把工作辭掉呢? 背景補充: 法律系畢,每次想要定下心準備國考時反而會半途而廢,於是先去當了檢察官助理,但普遍工時偏長,而且不知道為什麼,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如果你發現,同樣的問題經常在不同段感情中的某個時間點出現,或是你選擇的對象表面上看似不同,然而,相處過一段時間卻逐漸出現類似的影子,那基本上就是你的依附關係在作祟。
Thumbnail
如果你發現,同樣的問題經常在不同段感情中的某個時間點出現,或是你選擇的對象表面上看似不同,然而,相處過一段時間卻逐漸出現類似的影子,那基本上就是你的依附關係在作祟。
Thumbnail
焦慮型依附的人很容易被逃避型依附的人吸引 一個對感情需要黏,需要長時間相處,遇到問題會想要花更多時間跟對方溝通; 一個雖然愛著對方,但喜歡獨處,害怕衝突,遇到問題的時候喜歡逃跑。 相愛相殺,而且焦慮型的那個會特別慘。 「你不覺得我們昨天的事情需要溝通一下嗎?」 「有什麼好溝通的?如果你還想
Thumbnail
焦慮型依附的人很容易被逃避型依附的人吸引 一個對感情需要黏,需要長時間相處,遇到問題會想要花更多時間跟對方溝通; 一個雖然愛著對方,但喜歡獨處,害怕衝突,遇到問題的時候喜歡逃跑。 相愛相殺,而且焦慮型的那個會特別慘。 「你不覺得我們昨天的事情需要溝通一下嗎?」 「有什麼好溝通的?如果你還想
Thumbnail
Q:談戀愛時,哪一段話最符合你的戀愛模式? 選好答案了嗎?以下就要揭曉在親密關係中4種常見的依附模式,以及如果你和另外一半的依附模式不一樣?能用怎樣的方式,找出共同可以努力的戀愛步調。
Thumbnail
Q:談戀愛時,哪一段話最符合你的戀愛模式? 選好答案了嗎?以下就要揭曉在親密關係中4種常見的依附模式,以及如果你和另外一半的依附模式不一樣?能用怎樣的方式,找出共同可以努力的戀愛步調。
Thumbnail
你在一段關係中過度焦慮,因為你害怕自己的言行不夠令人滿意;你過度自責,因為你將一切的責任攬在自己的肩上,即便你已經快被這份承擔的重量壓垮;你過度的批評自己,因為你覺得自己還不夠好,使對方選擇不在你身上投注等量的愛。
Thumbnail
你在一段關係中過度焦慮,因為你害怕自己的言行不夠令人滿意;你過度自責,因為你將一切的責任攬在自己的肩上,即便你已經快被這份承擔的重量壓垮;你過度的批評自己,因為你覺得自己還不夠好,使對方選擇不在你身上投注等量的愛。
Thumbnail
什麼是依附關係呢? 我們將最初的母嬰關係稱為“依附” 依附是一種社會性情感聯接 它來自於嬰兒與其父母的相互作用過程中,感情上的聯結 成人的依附類型,跟小時候與父母的依附關係十分相關 尤其在成人後的感情世界,不同的依附型態,對於感情會有極大的影響 因此,了解自己的依附關係的類型,就顯得很重要了
Thumbnail
什麼是依附關係呢? 我們將最初的母嬰關係稱為“依附” 依附是一種社會性情感聯接 它來自於嬰兒與其父母的相互作用過程中,感情上的聯結 成人的依附類型,跟小時候與父母的依附關係十分相關 尤其在成人後的感情世界,不同的依附型態,對於感情會有極大的影響 因此,了解自己的依附關係的類型,就顯得很重要了
Thumbnail
什麼是逃避型依附的人 逃避型的核心是「不受束縛」。 他們既不依賴別人,也不接受依賴,認為獨立獨活的狀態最好 同時,也極力避免帶給別人麻煩,重視自我責任。 所以看起來可能很獨立 喜歡一個人生活,勝過於兩個人 不擅長表達或感受情緒,什麼事都是淡淡感覺 不喜歡做決定,不喜歡改變、不喜歡衝突
Thumbnail
什麼是逃避型依附的人 逃避型的核心是「不受束縛」。 他們既不依賴別人,也不接受依賴,認為獨立獨活的狀態最好 同時,也極力避免帶給別人麻煩,重視自我責任。 所以看起來可能很獨立 喜歡一個人生活,勝過於兩個人 不擅長表達或感受情緒,什麼事都是淡淡感覺 不喜歡做決定,不喜歡改變、不喜歡衝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