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多一條「斜槓」,你更需要的職場心理成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直換工作真的很累,最近想想,也許我不用再找下一個工作,不如試著做點兼差或乾脆創業,妳聽過『斜槓青年』?我最近看了幾本書,好像很可行…」他是一個園區工程師,因自律神經失調和睡眠困擾而來,談了一段時間,職場適應問題一直是晤談的焦點,三年內他換了五、六個工作,一直都無法滿意。

我一邊聆聽著他興高采烈的分享,一邊默默地回想他在每個工作上的表現,我想比起多一條斜槓,他還有許多尚待克服的議題! 

作家瑪希・艾波赫觀察到很多紐約人都不只有一種職業,面對「你是做什麼的?」這樣的問題,他們不再以單一職業來描述自己,而是用「斜槓/」來表達自己不同的身份,她稱這些人為「斜槓青年」。

後來「斜槓」一詞廣為流行,很多人將這個詞和「兼職」或是「創業」畫上等號,但實際上從斜槓的角度來看職涯發展,最重要的啟發是「如何在工作中找到生命的熱情,將意義與快樂做連結,擁有平衡的生活與工作!」「斜槓」並不是職涯困境的解藥,更精確地說,想要擁有斜槓生涯,需要比單一職業更多的心理能力。

我觀察許多因為職場適應而前來晤談的求助者,他們無法維持穩定的工作,或在難以在工作上得到合適的發展,他們身上往往有著過度「依賴權威」、「缺乏自律」和「失去熱情」等特質,而這些正是發展「斜槓生涯」必備的條件,如果能在這幾個心理議題上有所突破,將可打開職場生涯的困境,多一條斜槓也變得更加容易。

 一、不再依賴權威與康莊大道: 

我剛剛提到那位工程師,他頻繁換工作的原因是「總是看到經營者和環境的缺點」,每換一個老闆,每到一個地方,他就審視著「這個主管專業能力不強,他無法帶給我成長」,常會抱怨「主管怎麼可以把責任推給下屬,讓下屬扛過錯!」,或是「公司的管理方法怎麼會這麼笨!我怎麼能長久待在這裡!」。 

在乍看之下似乎合理的批評與抱怨背後,傳達著一個沒有言明的信念「我需要一個完美的權威/上位者來帶領我,我必須待在一個完美的地方,我才能確保自己是正確的、是好的。」看起來很獨立的表象下面,骨子裡非常依賴權威與環境。

其實他思考創業已經很多年,永遠都在準備中,他腦海裡構思了許多方案,但總是缺少一個「康莊大道」,讓他覺得可以放心地開始去做。過於要求「安全、正確、順利」成了發展「斜槓」可能性的阻礙。

二、自我定向與自律

擁有「斜槓人生」的人,很清楚自己要什麼,而且勇於去追尋自己要的生活模式,為了兼顧生活與工作、兼顧多元身份與興趣,他們有著更強的「自律」,因為手上要同時丟好許多顆球,要靠著良好的「自我控制」與「時間管理」,而許多困在職場中的人所缺乏正是這樣的特質。

回到那位工程師,他對工作的態度雖然盡責但很「被動」,像是在deadline前交出可以看的成品即可,上司沒有多說的要求就不做,謹守著達到工作上那條「最低標準線」;他總是等待主管指派給他「適合我的工作」,把「開發自己、栽培自己、管理自己」的責任交給別人。這些傾向光是應付一個工作都非常消極,怎麼可能開拓更寬廣的職業生涯呢?

三、勤奮與熱情

那些渴望不以單一職業、單一角色來定義自己的人們,背後都有一股對自己對生命的熱情作為動力,搭配實踐心中想法的勤奮努力,這兩者都是陷入職場困境中的人所缺乏的。他們常認為是「工作磨掉了我的熱情」,但更有可能的是「缺乏熱情才會陷入困境」!

當你要煮飯,灶頭的火卻熄了,與其一直埋怨砍木頭花你很多時間、期待更好的方法從天上掉下來、抱怨那些等吃飯的人不幫忙,這些諸多看來合理的行為,其實都無法解決問題,「你的灶頭火/熱情是你的責任,要靠自己去找到燃燒的方法!」。

那麼燃燒出熱情的線索在哪裡呢?也許就在那些你感覺到被壓抑,被排除在現有生活之外的需求中。許多走出職場不同道路的人,常是因為遇到生命的很大的挫折或轉變,突然的壓力成了改變的轉淚點,像是身體健康發出警訊,家庭成員出了問題,或是有了新的角色,例如成為一個母親之類。這些回歸人性中最基本的生理與情感需求,正是推進生涯改變最強的動力

你覺得自己的工作發展一直不順利嗎?你正苦惱於生活與工作無法平衡嗎?你也想要多元的斜槓生涯嗎?那麼上述的三個議題非常值得你好好思考,若你有這些傾向,要努力幫助自己更加覺察,並在行為上有所改變,如果能有所突破,會讓你在原本的工作崗位上更加適應與發揮,也會是邁向多元/斜槓生涯的良好基礎。


初刊於良醫健康網 2018.05.18

 

很多人來晤談室處理關於職場的困擾,我在這裡分享一些大家在心理治療之後,自己在職場上的領悟與改變,如果能對正在閱讀文章的你有所助益,那就再好不過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年底到年初交界這段時間,晤談室裡比「年節焦慮」更讓人難以消化的主題,莫過於「年終考核」帶來的內心效應,不管是考績評等、升遷與否、年終多寡、加薪幅度等,考績僅代表這一年個人在團體內工作所得到的回饋,但卻常勾起我們過去在自我概念上的傷痕,並引發我們在挫折後所採取的負向因應模式。
很多父母自認非常愛孩子,但是卻因為自己的擔憂和焦慮,過分介入孩子的生活,他們給孩子的愛是有條件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不要讓自己擔心受怕,他們抱持的理由大多是「想避免孩子做錯事」、「希望孩子走自己看來正確的方向」,可是這類的觀念忽略了「成長過程需要犯錯」,你正剝奪了孩子「嘗試的自由」。
所謂「有毒母親」,指的是對孩子施加精神或肉體上的虐待,或透過束縛、過度干涉,控制孩子的人生,對孩子造成宛如毒害般不良影響的母親。「母女」本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循環,很多女性談著談著慢慢發現自己在缺愛的環境裡長大,最後開始警覺到自己在親子關係裡複製著早年的母女議題,現在自己也成了「有毒的母親」。
當我跟那些缺乏自信、畏懼改變、不敢為自己發聲、不敢成為自己的女性晤談時,會發現在她們內心所有害怕的因素裡,最內層的洋蔥往往是母親對她們說的「理想女兒」咒語,每當她們往前走,都會受到咒語的牽絆,需要花費大量的心力去對抗長存內心的負面信念,讓她們「做自己」的每一步都比別人辛苦。
「心理師,要怎麼要讓孩子學會跟人家分享呢?我好好跟大兒子講,說弟弟還小,而他已經長大了,希望他多包容弟弟,處處讓弟弟一點,結果他還是對弟弟很小氣,一點點事情都要計較,不願意把玩具分弟弟玩,不順他意就尖叫大哭!該怎麼辦呀?」家人常常忘了「較大的孩子其實還是個孩子」,過份高估了大孩子消化情緒的能力。
只要有人際互動就一定會面臨競爭或合作,而且這兩者彼此循環缺一不可,一昧地避免競爭,鼓勵孩子壓抑自己的負向情緒,不見得能減少衝突,反而會阻礙孩子對手足自然地發展出友愛,很多有經驗的父母可能會發現孩子間最融洽最感人的互動,往往發生在激烈衝突之後,因為我們天生就有想要修復關係的能力。
在年底到年初交界這段時間,晤談室裡比「年節焦慮」更讓人難以消化的主題,莫過於「年終考核」帶來的內心效應,不管是考績評等、升遷與否、年終多寡、加薪幅度等,考績僅代表這一年個人在團體內工作所得到的回饋,但卻常勾起我們過去在自我概念上的傷痕,並引發我們在挫折後所採取的負向因應模式。
很多父母自認非常愛孩子,但是卻因為自己的擔憂和焦慮,過分介入孩子的生活,他們給孩子的愛是有條件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不要讓自己擔心受怕,他們抱持的理由大多是「想避免孩子做錯事」、「希望孩子走自己看來正確的方向」,可是這類的觀念忽略了「成長過程需要犯錯」,你正剝奪了孩子「嘗試的自由」。
所謂「有毒母親」,指的是對孩子施加精神或肉體上的虐待,或透過束縛、過度干涉,控制孩子的人生,對孩子造成宛如毒害般不良影響的母親。「母女」本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循環,很多女性談著談著慢慢發現自己在缺愛的環境裡長大,最後開始警覺到自己在親子關係裡複製著早年的母女議題,現在自己也成了「有毒的母親」。
當我跟那些缺乏自信、畏懼改變、不敢為自己發聲、不敢成為自己的女性晤談時,會發現在她們內心所有害怕的因素裡,最內層的洋蔥往往是母親對她們說的「理想女兒」咒語,每當她們往前走,都會受到咒語的牽絆,需要花費大量的心力去對抗長存內心的負面信念,讓她們「做自己」的每一步都比別人辛苦。
「心理師,要怎麼要讓孩子學會跟人家分享呢?我好好跟大兒子講,說弟弟還小,而他已經長大了,希望他多包容弟弟,處處讓弟弟一點,結果他還是對弟弟很小氣,一點點事情都要計較,不願意把玩具分弟弟玩,不順他意就尖叫大哭!該怎麼辦呀?」家人常常忘了「較大的孩子其實還是個孩子」,過份高估了大孩子消化情緒的能力。
只要有人際互動就一定會面臨競爭或合作,而且這兩者彼此循環缺一不可,一昧地避免競爭,鼓勵孩子壓抑自己的負向情緒,不見得能減少衝突,反而會阻礙孩子對手足自然地發展出友愛,很多有經驗的父母可能會發現孩子間最融洽最感人的互動,往往發生在激烈衝突之後,因為我們天生就有想要修復關係的能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斜槓人生正在成為一種新興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允許個人同時擁有多個職業身份,這種生活方式反映了靈活多樣的生活選擇。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做過的工作很多,樣樣通卻樣樣鬆?你多才多藝,卻無法整合?單調的工作內容總是讓你無法忍受?懷疑自己終其一生能否找到天職? 別擔心!你可能是個「多重潛能者」!
現在大家都很流行斜槓人生這項說詞, 但是斜槓跟兼職的差別是? 依照我的理解是... 兼職是正職工作收入無法負擔所有的生活開支, 所以必須有其他方面的收入來協助, 使得自己可以繼續在這個地球上繼續生存下去, 而斜槓呢? 是因原本的正職工作已經駕輕就熟了! 再來開發其他技能與學新的知識~
Thumbnail
近期,越來越多人開始考慮斜槓職涯,建議可以透過閱讀相關書籍先建立基礎思維想法。而斜槓職涯除了需要花更多的心力與時間培養專業,也可以透過斜槓的方式增加收入來源,進而達成分散風險的目標。經營自己是職涯中必要的事,這或許是一種選擇,但面對人生,經營自己是一種必然。
Thumbnail
斜槓是一種多元的職涯選擇。在選擇斜槓事業時,我們可以文中的幾個面向來評估。 選擇斜槓事業除了相關的評估之外,有一種思維可能會成為絆腳石,需避免被影響。
在現今世代,工作不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取而代之的是—規律的排班制度,這樣的制度下,使我們能在工作閒暇之餘,再去發展自己的第二專長,甚至能夠成為自己的第二職業,而如今,這種多重且同時進行的工作型態,即為我們所熟知的「斜槓」。
Thumbnail
兼差,是為了賺取更多的錢錢。 斜槓,又是為了什麼呢? 斜槓,一半是為了所謂的興趣能不能變成錢錢。 別怪我過分俗氣,當興趣一直燒錢,如若不是為了錢,當然可以一直燒,畢竟還是有些人錢...已經不是重點。 斜槓的另一半是為了除了原本的工作外,我還能...做些什麼? 很多人是在斜槓中找到自己的
Thumbnail
在這越來越多斜槓工作者的職場環境,探討斜槓概念背後的思維模式。 透過文中的策略運用在職涯規劃上,來保持穩定與追求新機會的平衡。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斜槓人生正在成為一種新興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允許個人同時擁有多個職業身份,這種生活方式反映了靈活多樣的生活選擇。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做過的工作很多,樣樣通卻樣樣鬆?你多才多藝,卻無法整合?單調的工作內容總是讓你無法忍受?懷疑自己終其一生能否找到天職? 別擔心!你可能是個「多重潛能者」!
現在大家都很流行斜槓人生這項說詞, 但是斜槓跟兼職的差別是? 依照我的理解是... 兼職是正職工作收入無法負擔所有的生活開支, 所以必須有其他方面的收入來協助, 使得自己可以繼續在這個地球上繼續生存下去, 而斜槓呢? 是因原本的正職工作已經駕輕就熟了! 再來開發其他技能與學新的知識~
Thumbnail
近期,越來越多人開始考慮斜槓職涯,建議可以透過閱讀相關書籍先建立基礎思維想法。而斜槓職涯除了需要花更多的心力與時間培養專業,也可以透過斜槓的方式增加收入來源,進而達成分散風險的目標。經營自己是職涯中必要的事,這或許是一種選擇,但面對人生,經營自己是一種必然。
Thumbnail
斜槓是一種多元的職涯選擇。在選擇斜槓事業時,我們可以文中的幾個面向來評估。 選擇斜槓事業除了相關的評估之外,有一種思維可能會成為絆腳石,需避免被影響。
在現今世代,工作不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取而代之的是—規律的排班制度,這樣的制度下,使我們能在工作閒暇之餘,再去發展自己的第二專長,甚至能夠成為自己的第二職業,而如今,這種多重且同時進行的工作型態,即為我們所熟知的「斜槓」。
Thumbnail
兼差,是為了賺取更多的錢錢。 斜槓,又是為了什麼呢? 斜槓,一半是為了所謂的興趣能不能變成錢錢。 別怪我過分俗氣,當興趣一直燒錢,如若不是為了錢,當然可以一直燒,畢竟還是有些人錢...已經不是重點。 斜槓的另一半是為了除了原本的工作外,我還能...做些什麼? 很多人是在斜槓中找到自己的
Thumbnail
在這越來越多斜槓工作者的職場環境,探討斜槓概念背後的思維模式。 透過文中的策略運用在職涯規劃上,來保持穩定與追求新機會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