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係 就沒有自由?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上周末和同行一起舉辦了一場團體哲學諮商活動,這次的活動主題是「自由」。簡單說,團體哲學諮商是用蘇格拉底對話法,讓參與者用自己實際的經驗分享,來共同討論定義出什麼是自由? 其實這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所以重點是在於過程中,透過自我與他人的經驗互動以及深入探討思考,來達成個人啟發,進而達到某種團療效果。

 

而剛好我負責的這組組員多是已經結婚的,所以自由的經驗分享,就多會和婚後與先生、與對方家庭、與小孩等關係,所連帶產生的自由與不自由感,甚至有人一開始就說,他覺得只要有關係,就一定不會有自由啦。

 

在每個人分享結束後,要選出其中一位的故事來深入探討。我們這組選出的個人經驗是這樣的:當事人提到她在結婚之前開始產生嚴重的焦慮,感覺到很不自由。後來她決定敞開來和先生討論,說她婚後不會稱呼婆婆為媽媽、除夕夜各自回家吃飯,且她不要生小孩等等。而在溝通完之後,她感到了無比的自由。

而當我們以此案例來做深入討論時,過程中參與者也提出了蠻多我覺得很有意思的點,包括:有人提出說「當你在說你是很自由的一個人,但其實我聽到了很多你的自我框架,一旦你覺得有一點點可能會危害到你的自由時,你就要逃走,這樣不是反而給自己好多限制嗎? 」還有一位提出「她多年來和先生也是如此的很自由,互相不干涉太多,也不涉入對方家庭太多。但是經過了這麼多年她覺得很自由的時光之後,現在兩人面臨了問題,也不確定問題出在哪?但就好像兩人漸行漸遠,讓她開始懷疑這樣的自由是她要的嗎?」

 

討論過程中還有很多值得深入思考的議題,而我們這組達成有關自由的初步定義是:

「關係裡,覺知到有選擇,並可以落實,且接受後果,並達到身心自在。」

然後經過一番反例思考討論後,再次得出的最終定義是:

「覺知到我的選擇,且接受後果,並感到自在。」

而大家一致同意的關鍵是,不管是否在關係內,重點在於有所「覺知」,且那個選擇是「我的」選擇。就是說不管這個選擇,是否是沒得選擇、或選擇不去做等等,關鍵都是覺知到這是我的選擇。然後要去接受後果,即使後果是不好的,也能感覺自在,那麼就是自由了。

這讓我也想到了蒙特梭利提到的自由,其實也是有限制的自由,關鍵不是真的是否完全自由,而是讓孩子有自我選擇權。

您認為的自由是甚麼樣子呢?

下次有活動歡迎也一起來玩啊!父母很需要團療。呵呵

 

PS: 蘇菲畫: 其實這幅我也不知道是在說什麼內容。好吧!很自由

#蒙特梭利在我家 #montessoriathome

#實驗教育

#教養

#育兒

#教育

#蒙特梭利

#哲學諮商

#諮商

#兒童哲學

#哲學媽媽

#心理  #哲學  #思辨

 


    分享身為哲學諮商師抱持終身持續學習哲學 閱讀書籍 以及諮商過程的心得與見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些年有在關注教養書的家長們,絕對不會陌生的一個概念,就是「同理心」。絕大多數的專家建議當孩子在”發作”的時候,先同理他,讓孩子明白我們是理解他的,可以有效讓孩子安定下來。 加上看過有關心理學研究的資料,也顯示先連結孩子的右腦,可以有效讓他情緒穩定,之後再用左腦來說明。而我當然也是有盡量按照這樣的
    哲學系出身的我很習慣於事情沒有絕對標準答案,也符合我喜歡問問題思考的本性。但出社會後,第一個大衝擊就是我的這個習慣。 還記得剛開始找工作時,我的好友(念財經的)跟我說,他去一家大企業面試,對方給了一個題目,其中有很多關鍵因素是未知的,在此情況下,要他回答會如何做。我的第一個反應是:「但是還有A B
    一直到幾個月前我才讓蘇菲開始學鋼琴,因為我知道練琴通常會是需要要求的。但身為蒙特梭利小孩,沒有什麼回家功課,我也從不希望要由我來督促什麼作業之類的,那麼練琴真的也可以這樣嗎?   果然,最近蘇菲開始反抗不想練琴(基本上我和他達成的協議應該算很低的,除了上課之外,另外抽出兩天時間練習,不是用時間計
    最近因為哲學諮商的對象有不少是大學生,訝異地發現現在真的不少學生,是正在進行心理治療的。因為哲學諮商和心理諮商不一樣,哲學諮商是只要有任何人生困擾,都可以透過哲學方式的對話過程,讓來談者自己找到新的面對方法。並不是所謂治療心理疾病。所以理論上是對所有人都可以提供協助的。因此我完全沒有預設來談者會有心
    今天來分享一本書《兒童哲學好好玩》,這是一本很實用又可愛的書,因為畫面很美,所以在我桌上成疊的文字書中,Sophie還會拿這本問我說:這書是媽媽的?還是要給她的? 哈哈! 會對兒童哲學產生更大興趣,是因為哲學諮商師的受訓過程中,老師有提到兒童哲學其實就是培養兒童的獨立思考能力,同時能養成用理性去探
    最近在進修哲學諮商師課程時,常常會回想當初大學念這些思想內容時,會覺得飄在空中,不太清楚和我的人生可以如何關聯? 如何解決我人生意義的問題? 但現在念起來就不一樣了,或許是年紀的關係,但我覺得有一個關鍵是,當初從小培養的念書模式習慣,不太會去探討一個事件一個人物思想會產生的背後原因、當時的社會環境
    這些年有在關注教養書的家長們,絕對不會陌生的一個概念,就是「同理心」。絕大多數的專家建議當孩子在”發作”的時候,先同理他,讓孩子明白我們是理解他的,可以有效讓孩子安定下來。 加上看過有關心理學研究的資料,也顯示先連結孩子的右腦,可以有效讓他情緒穩定,之後再用左腦來說明。而我當然也是有盡量按照這樣的
    哲學系出身的我很習慣於事情沒有絕對標準答案,也符合我喜歡問問題思考的本性。但出社會後,第一個大衝擊就是我的這個習慣。 還記得剛開始找工作時,我的好友(念財經的)跟我說,他去一家大企業面試,對方給了一個題目,其中有很多關鍵因素是未知的,在此情況下,要他回答會如何做。我的第一個反應是:「但是還有A B
    一直到幾個月前我才讓蘇菲開始學鋼琴,因為我知道練琴通常會是需要要求的。但身為蒙特梭利小孩,沒有什麼回家功課,我也從不希望要由我來督促什麼作業之類的,那麼練琴真的也可以這樣嗎?   果然,最近蘇菲開始反抗不想練琴(基本上我和他達成的協議應該算很低的,除了上課之外,另外抽出兩天時間練習,不是用時間計
    最近因為哲學諮商的對象有不少是大學生,訝異地發現現在真的不少學生,是正在進行心理治療的。因為哲學諮商和心理諮商不一樣,哲學諮商是只要有任何人生困擾,都可以透過哲學方式的對話過程,讓來談者自己找到新的面對方法。並不是所謂治療心理疾病。所以理論上是對所有人都可以提供協助的。因此我完全沒有預設來談者會有心
    今天來分享一本書《兒童哲學好好玩》,這是一本很實用又可愛的書,因為畫面很美,所以在我桌上成疊的文字書中,Sophie還會拿這本問我說:這書是媽媽的?還是要給她的? 哈哈! 會對兒童哲學產生更大興趣,是因為哲學諮商師的受訓過程中,老師有提到兒童哲學其實就是培養兒童的獨立思考能力,同時能養成用理性去探
    最近在進修哲學諮商師課程時,常常會回想當初大學念這些思想內容時,會覺得飄在空中,不太清楚和我的人生可以如何關聯? 如何解決我人生意義的問題? 但現在念起來就不一樣了,或許是年紀的關係,但我覺得有一個關鍵是,當初從小培養的念書模式習慣,不太會去探討一個事件一個人物思想會產生的背後原因、當時的社會環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幾天前,與朋友聊到關於「束縛」的覺察。 每個人對束縛的定義不一樣,或許在許多人眼中,被監禁、被限制行動自由,就是一種束縛,而對某些人來說,物理上的限制並不能束縛他們精神上的自由,精神上的洗腦才是真正束縛自己的牢籠。 朋友一直與另一半在一起多年,從熱戀到熟悉,現在已是老夫老
    Thumbnail
    當代性自由運動宣揚積極性實踐才能獲得性自主,但這樣的概念是否不適用於所有人?我以無性取向的視角,反思社會對女性性別角色的期待,並展望我對性解放的理想,期盼在世界上能夠適當地被尊重。
    這次要來和大家談談心理諮商倫理、邊界以及雙重關係   下列幾個問題,歡迎大家可以一起先來思考看看:   你會和朋友/家人分享心事嗎? 你所分享的內容是否會有"界限"呢? 你會和所有的朋友及家人分享一樣的事情嗎?   你是否有尋求過諮商或是心理師的協助呢? 如果有的話,當遇到難以啟齒
    Thumbnail
    在被限縮行動的範圍之內的行為就叫做自由嗎?全然接受別人訂定出的規則的行為是自由的嗎?「自由」在哲學中的定義是什麼呢? 「自由」是一個複雜的哲學概念,沒有簡單的定義。在哲學中,自由通常被定義為 「不受外部限制的行為能力」。
    Thumbnail
    友人E說,唯有在性愛的過程中,才能感受到自己是完全自由的。當時的我,聽完一頭霧水,我從來都是在性的過程中感受過情慾,卻從未體驗過自由。 何謂真正的自由?就是完全回歸個人,是超脫政治之外的。人是社會性的,不免俗地會受到各種意識形態與立場的影響,舉例而言,性愛的政治可以涉及女性主義、自我賦權、A片
    Thumbnail
    三、論作為幸福因素之一的個性自由   理想的開放社會,是建立在思想言論自由之上的,即保有各種紛歧多樣的意見公平競爭的空間。然而,實際的社會現況,常是空有思想言論自由;即嘴上說著尊重他人的意見,卻常以人廢言,甚至斷章取義扭曲不同意見的原意。而更多的是僅待在同溫層選擇喜歡聽的意見,而拒絕任
    Thumbnail
    《道德浪女》定位為開放式關係指南,也讓主流關係中的人開開眼界。 作為一位遵從主流一對一關係的讀者,我倒認為可以看看書中提供的對話練習。開放式關係涉及更多利害關係人,如何處理衝突、如何溝通,經驗上自然比一對一更豐厚。
    Thumbnail
    你分得清什麼是「合群」什麼是「不合群」嗎? 在尋求「合群」的同時,你是否失去了「選擇的自由」?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過:「所有問題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Thumbnail
    內文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再設想父母的想法,以及一些個人想法。
    Thumbnail
    #哲學諮商 #心理諮商 #心靈探索 昨天體驗了一個小型的哲學諮商活動,過程中我們不談論感受,就純粹的了解「煩惱」,煩惱通常是因為我們被自己的想法觀點遮蔽了,大腦的運作是二元性的,當你框住了妳認為所是的觀點時,在這個觀點以外的全部都被大腦排除,但感受無法處理這個被排除的部分是什麼,進而產生「
    Thumbnail
    幾天前,與朋友聊到關於「束縛」的覺察。 每個人對束縛的定義不一樣,或許在許多人眼中,被監禁、被限制行動自由,就是一種束縛,而對某些人來說,物理上的限制並不能束縛他們精神上的自由,精神上的洗腦才是真正束縛自己的牢籠。 朋友一直與另一半在一起多年,從熱戀到熟悉,現在已是老夫老
    Thumbnail
    當代性自由運動宣揚積極性實踐才能獲得性自主,但這樣的概念是否不適用於所有人?我以無性取向的視角,反思社會對女性性別角色的期待,並展望我對性解放的理想,期盼在世界上能夠適當地被尊重。
    這次要來和大家談談心理諮商倫理、邊界以及雙重關係   下列幾個問題,歡迎大家可以一起先來思考看看:   你會和朋友/家人分享心事嗎? 你所分享的內容是否會有"界限"呢? 你會和所有的朋友及家人分享一樣的事情嗎?   你是否有尋求過諮商或是心理師的協助呢? 如果有的話,當遇到難以啟齒
    Thumbnail
    在被限縮行動的範圍之內的行為就叫做自由嗎?全然接受別人訂定出的規則的行為是自由的嗎?「自由」在哲學中的定義是什麼呢? 「自由」是一個複雜的哲學概念,沒有簡單的定義。在哲學中,自由通常被定義為 「不受外部限制的行為能力」。
    Thumbnail
    友人E說,唯有在性愛的過程中,才能感受到自己是完全自由的。當時的我,聽完一頭霧水,我從來都是在性的過程中感受過情慾,卻從未體驗過自由。 何謂真正的自由?就是完全回歸個人,是超脫政治之外的。人是社會性的,不免俗地會受到各種意識形態與立場的影響,舉例而言,性愛的政治可以涉及女性主義、自我賦權、A片
    Thumbnail
    三、論作為幸福因素之一的個性自由   理想的開放社會,是建立在思想言論自由之上的,即保有各種紛歧多樣的意見公平競爭的空間。然而,實際的社會現況,常是空有思想言論自由;即嘴上說著尊重他人的意見,卻常以人廢言,甚至斷章取義扭曲不同意見的原意。而更多的是僅待在同溫層選擇喜歡聽的意見,而拒絕任
    Thumbnail
    《道德浪女》定位為開放式關係指南,也讓主流關係中的人開開眼界。 作為一位遵從主流一對一關係的讀者,我倒認為可以看看書中提供的對話練習。開放式關係涉及更多利害關係人,如何處理衝突、如何溝通,經驗上自然比一對一更豐厚。
    Thumbnail
    你分得清什麼是「合群」什麼是「不合群」嗎? 在尋求「合群」的同時,你是否失去了「選擇的自由」?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過:「所有問題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Thumbnail
    內文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再設想父母的想法,以及一些個人想法。
    Thumbnail
    #哲學諮商 #心理諮商 #心靈探索 昨天體驗了一個小型的哲學諮商活動,過程中我們不談論感受,就純粹的了解「煩惱」,煩惱通常是因為我們被自己的想法觀點遮蔽了,大腦的運作是二元性的,當你框住了妳認為所是的觀點時,在這個觀點以外的全部都被大腦排除,但感受無法處理這個被排除的部分是什麼,進而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