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和同行一起舉辦了一場團體哲學諮商活動,這次的活動主題是「自由」。簡單說,團體哲學諮商是用蘇格拉底對話法,讓參與者用自己實際的經驗分享,來共同討論定義出什麼是自由? 其實這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所以重點是在於過程中,透過自我與他人的經驗互動以及深入探討思考,來達成個人啟發,進而達到某種團療效果。
而剛好我負責的這組組員多是已經結婚的,所以自由的經驗分享,就多會和婚後與先生、與對方家庭、與小孩等關係,所連帶產生的自由與不自由感,甚至有人一開始就說,他覺得只要有關係,就一定不會有自由啦。
在每個人分享結束後,要選出其中一位的故事來深入探討。我們這組選出的個人經驗是這樣的:當事人提到她在結婚之前開始產生嚴重的焦慮,感覺到很不自由。後來她決定敞開來和先生討論,說她婚後不會稱呼婆婆為媽媽、除夕夜各自回家吃飯,且她不要生小孩等等。而在溝通完之後,她感到了無比的自由。
而當我們以此案例來做深入討論時,過程中參與者也提出了蠻多我覺得很有意思的點,包括:有人提出說「當你在說你是很自由的一個人,但其實我聽到了很多你的自我框架,一旦你覺得有一點點可能會危害到你的自由時,你就要逃走,這樣不是反而給自己好多限制嗎? 」還有一位提出「她多年來和先生也是如此的很自由,互相不干涉太多,也不涉入對方家庭太多。但是經過了這麼多年她覺得很自由的時光之後,現在兩人面臨了問題,也不確定問題出在哪?但就好像兩人漸行漸遠,讓她開始懷疑這樣的自由是她要的嗎?」
討論過程中還有很多值得深入思考的議題,而我們這組達成有關自由的初步定義是:
「關係裡,覺知到有選擇,並可以落實,且接受後果,並達到身心自在。」
然後經過一番反例思考討論後,再次得出的最終定義是:
「覺知到我的選擇,且接受後果,並感到自在。」
而大家一致同意的關鍵是,不管是否在關係內,重點在於有所「覺知」,且那個選擇是「我的」選擇。就是說不管這個選擇,是否是沒得選擇、或選擇不去做等等,關鍵都是覺知到這是我的選擇。然後要去接受後果,即使後果是不好的,也能感覺自在,那麼就是自由了。
這讓我也想到了蒙特梭利提到的自由,其實也是有限制的自由,關鍵不是真的是否完全自由,而是讓孩子有自我選擇權。
您認為的自由是甚麼樣子呢?
下次有活動歡迎也一起來玩啊!父母很需要團療。呵呵
PS: 蘇菲畫: 其實這幅我也不知道是在說什麼內容。好吧!很自由
#蒙特梭利在我家 #montessoriathome
#實驗教育
#教養
#育兒
#教育
#蒙特梭利
#哲學諮商
#諮商
#兒童哲學
#哲學媽媽
#心理 #哲學 #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