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對媽媽的好處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最近在進修哲學諮商師課程時,常常會回想當初大學念這些思想內容時,會覺得飄在空中,不太清楚和我的人生可以如何關聯? 如何解決我人生意義的問題?

但現在念起來就不一樣了,或許是年紀的關係,但我覺得有一個關鍵是,當初從小培養的念書模式習慣,不太會去探討一個事件一個人物思想會產生的背後原因、當時的社會環境情境等等,去了解他為什麼會在想這些? 他是想要解決什麼問題? 如果明白這些就會連動到實際生活。

 

以上這個念書方法的問題,或許受蒙式教育應該可以避免,因為它強調先理解整體因果循環,所以孩子會用大角度去看世界。但我今天想聊的不是這個,而是最近覺得念哲學真的對於做父母有一些幫助與好處。

 

幫助自己情緒穩定輕鬆面對孩子的轉變

面對孩子要能夠始終情緒穩定真的是要超高EQ,但偏偏孩子越大,我覺得越是需要一個情緒穩定理性的父母,這樣才能夠以比較輕鬆的態度,去面對孩子的種種轉變,也才會有好的親子關係。最近Sophie剛升上二年級,有時候覺得孩子的轉變好像是一瞬間的,前幾個月還因為疫情的關係,天天黏在一起的親密感,不知為何現在減低不少。她似乎不太想分享學校的事情,有時候還會覺得原本的一些規定很煩想反抗,剛開始我覺得有點小傷心,但隨即想說用哲學諮商中的邏輯基礎療法(LBT)來分析看看: 情緒=事件+信念。發現我現在這個傷心的情緒,是因為Sophie有一兩天不太想理我(事件),讓我覺得他似乎沒有那麼愛我了(信念)。然後如果仔細去檢視一下上面這個過程,就會發現情緒本身沒有合不合理的問題,但是我這中間的推理似乎就很非理性不合理(詳細深入邏輯情緒推理過程在此省略,或許下次專文來聊)。簡而言之,就是透過理性分析,找出自己一些想法預設前提的不合理性,及推理謬誤,就會發現自己這個情緒好像有點沒必要了。然後提醒自己放鬆一點,孩子也才會放鬆。

 

和孩子一起做思想討論

 

小學階段開始很會問為什麼,並不是一定真的想要挑戰什麼,而是他們真的很想知道為什麼。但如果沒處理好,用高壓手段去說規定就是規定,已經無法讓這個階段的孩子接受。孩子開始覺得自己漸漸長大,如果覺得自己的想法有被尊重會非常高興,如果有處理好,未來青春期風暴就有機會縮小。

也因此我覺得小學階段真的很可以多用討論的方式,但是如果你會擔心講不過小孩,那就來讀點哲學吧,先不用說用強大知識能量去堵住對方的嘴,光光有好的完整的思辨邏輯分析能力,絕對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了,不是說一定要說贏小孩,而是透過這個對話過程讓她也學會去思辨,相信對雙方都很有幫助。

 

 

PS: 圖片說明: Sophie創作之劇場系列 坐著寫東西的是編劇加團長 大家吃完東西後做運動 然後開始排演扮演各種鳥類的故事 故事內容不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蘇菲的世界 哲學諮商媽的沙龍
5會員
29內容數
分享身為哲學諮商師抱持終身持續學習哲學 閱讀書籍 以及諮商過程的心得與見聞
2024/01/23
隨著女兒年紀漸長,身邊不少人對於她還相信聖誕老公公覺得訝異。其實大約兩年前才是她比較懷疑的時候。但這次她倒是有直接跟我說,誰誰誰不相信,誰誰誰相信,然後她說:我才不管他們怎麼說,反正我要相信。我覺得這個回答很妙,言下之意其實是她經過了思考後她選擇相信。   其實這種狀況也經常發生在成人身上。我們
Thumbnail
2024/01/23
隨著女兒年紀漸長,身邊不少人對於她還相信聖誕老公公覺得訝異。其實大約兩年前才是她比較懷疑的時候。但這次她倒是有直接跟我說,誰誰誰不相信,誰誰誰相信,然後她說:我才不管他們怎麼說,反正我要相信。我覺得這個回答很妙,言下之意其實是她經過了思考後她選擇相信。   其實這種狀況也經常發生在成人身上。我們
Thumbnail
2023/11/30
前陣子連續有幾次蘇菲說我都潑他冷水,其實到底是哪些事情,我也不太記得。似乎有一次是她很開心的跟我說隔天要玩什麼什麼,然後我直覺式的反應回答她說: 可是你不要忘記還有神麼事情也要處理好。 這好像很日常的對話,只是剛好連續幾次,蘇菲的回覆讓我反省了一下,是否真的很愛潑冷水? 想了一下發覺自己背後的潛意
Thumbnail
2023/11/30
前陣子連續有幾次蘇菲說我都潑他冷水,其實到底是哪些事情,我也不太記得。似乎有一次是她很開心的跟我說隔天要玩什麼什麼,然後我直覺式的反應回答她說: 可是你不要忘記還有神麼事情也要處理好。 這好像很日常的對話,只是剛好連續幾次,蘇菲的回覆讓我反省了一下,是否真的很愛潑冷水? 想了一下發覺自己背後的潛意
Thumbnail
2023/10/13
記得前陣子聽朋友說他小孩在國中二年級左右,接到學校的問券,是問他們將來想要做甚麼? 為此孩子有點焦慮,既不理解自己,同時也怕被定型。我並不清楚這個問券是否有任何的後續意義,也不清楚是否每間公立國中都有要讓孩子填寫未來志向的問券,我只是覺得這個明顯顯示了目前教育的一個盲點: 鼓勵孩子做自己,但其實沒有
Thumbnail
2023/10/13
記得前陣子聽朋友說他小孩在國中二年級左右,接到學校的問券,是問他們將來想要做甚麼? 為此孩子有點焦慮,既不理解自己,同時也怕被定型。我並不清楚這個問券是否有任何的後續意義,也不清楚是否每間公立國中都有要讓孩子填寫未來志向的問券,我只是覺得這個明顯顯示了目前教育的一個盲點: 鼓勵孩子做自己,但其實沒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臺灣獨立調香師品牌 Sunkronizo,Friday : Sexy Vibe 淡香精,揉合威士忌、菸草、皮革、蜂蜜與花香的多層次魅力,讓知性自信與內斂的從容態度,從視覺、嗅覺都充分表現。
Thumbnail
臺灣獨立調香師品牌 Sunkronizo,Friday : Sexy Vibe 淡香精,揉合威士忌、菸草、皮革、蜂蜜與花香的多層次魅力,讓知性自信與內斂的從容態度,從視覺、嗅覺都充分表現。
Thumbnail
使台劇得以突破過往印象中偶像劇、鄉土劇等範疇,產製更多類型,甚至紅到國外、帶動台灣觀光的最重要原因,便是「隨選串流平台」服務在近十年的蓬勃發展,台灣人愛看串流的程度或許比你我想像中都高,高到連美國電影協會(MPA),都委託Frontier Economics進行研究
Thumbnail
使台劇得以突破過往印象中偶像劇、鄉土劇等範疇,產製更多類型,甚至紅到國外、帶動台灣觀光的最重要原因,便是「隨選串流平台」服務在近十年的蓬勃發展,台灣人愛看串流的程度或許比你我想像中都高,高到連美國電影協會(MPA),都委託Frontier Economics進行研究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認真生活,認真理解自己 流於表面的談話,只是不想,也不願他人走入自己的心裡。又或者連自己也不在那裡,自己也站在自己的心門外。 聽說,時間可以稀釋那些哀愁與悲傷, 我說,時間是不是也帶走了感受的能力, 堅強了,是因為突破了?還是封閉了? 看見真正的情緒 看一些親子教育的書籍,那些教育專家們
Thumbnail
認真生活,認真理解自己 流於表面的談話,只是不想,也不願他人走入自己的心裡。又或者連自己也不在那裡,自己也站在自己的心門外。 聽說,時間可以稀釋那些哀愁與悲傷, 我說,時間是不是也帶走了感受的能力, 堅強了,是因為突破了?還是封閉了? 看見真正的情緒 看一些親子教育的書籍,那些教育專家們
Thumbnail
這些年有在關注教養書的家長們,絕對不會陌生的一個概念,就是「同理心」。絕大多數的專家建議當孩子在”發作”的時候,先同理他,讓孩子明白我們是理解他的,可以有效讓孩子安定下來。 加上看過有關心理學研究的資料,也顯示先連結孩子的右腦,可以有效讓他情緒穩定,之後再用左腦來說明。而我當然也是有盡量按照這樣的
Thumbnail
這些年有在關注教養書的家長們,絕對不會陌生的一個概念,就是「同理心」。絕大多數的專家建議當孩子在”發作”的時候,先同理他,讓孩子明白我們是理解他的,可以有效讓孩子安定下來。 加上看過有關心理學研究的資料,也顯示先連結孩子的右腦,可以有效讓他情緒穩定,之後再用左腦來說明。而我當然也是有盡量按照這樣的
Thumbnail
今天來分享一本書《兒童哲學好好玩》,這是一本很實用又可愛的書,因為畫面很美,所以在我桌上成疊的文字書中,Sophie還會拿這本問我說:這書是媽媽的?還是要給她的? 哈哈! 會對兒童哲學產生更大興趣,是因為哲學諮商師的受訓過程中,老師有提到兒童哲學其實就是培養兒童的獨立思考能力,同時能養成用理性去探
Thumbnail
今天來分享一本書《兒童哲學好好玩》,這是一本很實用又可愛的書,因為畫面很美,所以在我桌上成疊的文字書中,Sophie還會拿這本問我說:這書是媽媽的?還是要給她的? 哈哈! 會對兒童哲學產生更大興趣,是因為哲學諮商師的受訓過程中,老師有提到兒童哲學其實就是培養兒童的獨立思考能力,同時能養成用理性去探
Thumbnail
最近在進修哲學諮商師課程時,常常會回想當初大學念這些思想內容時,會覺得飄在空中,不太清楚和我的人生可以如何關聯? 如何解決我人生意義的問題? 但現在念起來就不一樣了,或許是年紀的關係,但我覺得有一個關鍵是,當初從小培養的念書模式習慣,不太會去探討一個事件一個人物思想會產生的背後原因、當時的社會環境
Thumbnail
最近在進修哲學諮商師課程時,常常會回想當初大學念這些思想內容時,會覺得飄在空中,不太清楚和我的人生可以如何關聯? 如何解決我人生意義的問題? 但現在念起來就不一樣了,或許是年紀的關係,但我覺得有一個關鍵是,當初從小培養的念書模式習慣,不太會去探討一個事件一個人物思想會產生的背後原因、當時的社會環境
Thumbnail
「心理師,妳有看最近建中生跳樓的新聞嗎?」坐對面沙發上的女士說著,我點點頭,知道她應該是想起以前的事情了。 其實兒子為什麼在高中時突然變得那麼叛逆,她心裡多少有底,她曾想和兒子溝通,但兒子回她「跟你們講有什麼用?最後還不是要照你們說的做?」兒子太明白跟自己的父母溝通根本沒用。
Thumbnail
「心理師,妳有看最近建中生跳樓的新聞嗎?」坐對面沙發上的女士說著,我點點頭,知道她應該是想起以前的事情了。 其實兒子為什麼在高中時突然變得那麼叛逆,她心裡多少有底,她曾想和兒子溝通,但兒子回她「跟你們講有什麼用?最後還不是要照你們說的做?」兒子太明白跟自己的父母溝通根本沒用。
Thumbnail
《讀懂孩子的情緒密碼》 《羅志仲》 今天晚上聆聽泰山基金會舉辦的講座,很感謝能聽到老師的演講。 很多內容其實聽過幾次, 但每次聽還是很多觸動, 很多的重新看見跟調整, 以下截取我喜愛的內容, 也是我跟老師兩年前開始學, 我開始用豐富的眼光看孩子。 📷父母的無助來自於沒看見其他人真實生活的狀態,其實
Thumbnail
《讀懂孩子的情緒密碼》 《羅志仲》 今天晚上聆聽泰山基金會舉辦的講座,很感謝能聽到老師的演講。 很多內容其實聽過幾次, 但每次聽還是很多觸動, 很多的重新看見跟調整, 以下截取我喜愛的內容, 也是我跟老師兩年前開始學, 我開始用豐富的眼光看孩子。 📷父母的無助來自於沒看見其他人真實生活的狀態,其實
Thumbnail
溝通的技巧,從我出發,不是分析對方。因為人都喜歡被同理,不喜歡被評價 「我感覺你有點難過...」「我聽到你說....」 我們常被外在的刺激而引發情緒,而當我們有了情緒,又是怎麼解讀這個有情緒的自己?這個解讀往往就是我們受苦的原因。
Thumbnail
溝通的技巧,從我出發,不是分析對方。因為人都喜歡被同理,不喜歡被評價 「我感覺你有點難過...」「我聽到你說....」 我們常被外在的刺激而引發情緒,而當我們有了情緒,又是怎麼解讀這個有情緒的自己?這個解讀往往就是我們受苦的原因。
Thumbnail
因為小女兒前天說:真是不想上學。 結果隔天就真的因為班上同學確診而停課。開玩笑地對她說,你說的願望會成真耶!兩個女兒馬上認真開始想願望。 小女兒:希望媽媽這次月經來不要生氣。 大女兒:希望期末考可以考100分。 媽:我盡量不生氣…. 不過也許你們可以改變一下許願的方式唷! Why?
Thumbnail
因為小女兒前天說:真是不想上學。 結果隔天就真的因為班上同學確診而停課。開玩笑地對她說,你說的願望會成真耶!兩個女兒馬上認真開始想願望。 小女兒:希望媽媽這次月經來不要生氣。 大女兒:希望期末考可以考100分。 媽:我盡量不生氣…. 不過也許你們可以改變一下許願的方式唷! Why?
Thumbnail
從「我不知道」到「我想想」、「我正在思考」, 老師提醒孩子記下腦袋運轉的此刻感受。 課後有孩子語重心長地表示:「平常他們都叫我不要講話,謝謝老師聽我說話。」
Thumbnail
從「我不知道」到「我想想」、「我正在思考」, 老師提醒孩子記下腦袋運轉的此刻感受。 課後有孩子語重心長地表示:「平常他們都叫我不要講話,謝謝老師聽我說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