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寫文章、經營社群、開線上課程,都通用的「知識輸出」技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知識輸出密技

知識輸出密技

📍想做知識輸出,但一點也寫不出來?
📍腦中很多想法,但是雜亂到無法整理?
📍寫了一堆,但又臭又長誰會想看?

好用知識輸出技巧報你知

「最小單位知識點」介紹

拆解知識點的目的在於「一次只需要說清楚一件事」,等同於簡化了說明的難度,能協助加速知識輸出。

對創作者/講師的好處

  • 複雜的知識,細化、簡單化
  • 不用長篇大論,加速輸出的效率
  • 方便篩選必要內容,輸出更精確

對觀眾/學生的好處

  • 觀看壓力低,輕鬆成長無負擔
  • 內容邏輯清晰,馬上看馬上會
  • 適合碎片化學習, 隨手看成長快

「最小單位知識點」使用情境

情境一:線上課程內容規劃

幫助知識輸出更加有效率與減輕輸出的難易度,同時方便建構課程的學習邏輯,協助學生能從順暢的邏輯線中學習。

情境二:自媒體知識輸出

IG 很難用一篇貼文分享一個完整知識,因此帶入最小單位知識點技巧,把完整知識切分多個小主題,不僅可以加快寫文速度,也能避免內容過重、觀眾感到壓力的情況。

「最小單位知識點」馬上看怎麼做

拆分知識點的三步驟:

  1. 拆解複雜知識,提煉核心關鍵」
    想學做番茄炒蛋,你要知道工具、原料,又要了解怎麼備料,如何控制火侯、調味等,當運用拆解知識,一切會變得更簡單。
拆解複雜知識

拆解複雜知識

  1. 拆解核心關鍵,找出「最小單位知識點 」
    核心關鍵不足以讓觀眾快速理解,這時就要再向下拆解出最小知識點。
找輸出需要的最小單位知識點

找輸出需要的最小單位知識點

  1. 運用最小知識點進行說明、舉例
    紅色框中列出的就是「最小知識點」,接著就可以針對這些進行知識的輸出!

知識輸出的目的在於「彙整」或「傳播」,不論是哪一個最低要求就是看得懂,其次是樂意看,再來是有趣、吸引人,如果精心整理的內容,自己事後也不願意看,就會失去價值最大化的可能性,達到「對外傳播效益」。

🍀 用經淬鍊的知識,產生規模化的影響力
🍀 與你有關的知識經濟,拓展多元收入渠道
「我的難,你能解」當你先走一步,身後都是可以幫助的人

與你分享「知識變現」大小事
線上課程製作|淬鍊知識x孵化產品x行銷策略

「別人遭遇的毀滅性困難,你隨手就能解決」分享知識能創造極大變現價值,人人都能參與的知識經濟時代已到來。從零到一幫助素人規劃知識變現的策略,從一到百打造專屬數位知識商品,達多元收入目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隨線上學習產業發展,越來越多人將線上課程納入學習的選項之一,不論是行業專家、創作者或專業講師都紛紛加入開線上課程的行列,主題越來越多元、內容品質是越來越優質。 但對於想開課者,則會不禁好奇:線上課程真的能賺到錢嗎? 想知道愛莉莎莎透過課程賺了多少錢嗎? Joeman開房地產課程,能獲得多少收入?
這是我聽到印象深刻的一句話: 「有些人在上班,其實是在創業; 有些人在創業,其實是在上班。」 當接到老闆的任務時,你會想選哪一個: A:盡可能把任務轉給其他的人 B:精準拿捏能夠過關的程度,不多一分 C:把事情做到比老闆預期更好 D:把事做到最好,且獲得客戶的認可 E:把事情結合公司目標去
免費真香!能 Google 為何要付費學習? 免費學習「知識」會經歷這些事 免費真香?學習過程中你會遇到的事 在尋找資料上,需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 資訊碎片化,可能無法透徹學習 遇到問題要自己解決,努力去爬資料山 不同文章的內容邏輯不一,需具備知識統整分類能力 無法判斷是否已經學會、學到什麼程度 程度
開線上課程是很多人嚮往的事情,前期拼盡全力錄製好課程,但可能是成效不如預期、或是沒什麼概念,一轉身很多講師選擇是走回過去軌跡上,對課程則不管不顧,實在可惜,有些則是連學生問題都沒回答、該做的事情沒做,導致產生大量差評,還要花費更多力氣去解決問題。 整合知識產品線,推動商業模式進步。
你的線上課程賣不出去嗎?線上課程募資銷售很好,卻後繼無力? 想用線上課程賺錢、想要線上課程能持續不斷的銷售業績,就必須回頭審視行銷策略,募資是線上課程常使用的銷售手法,透過大量曝光搶奪潛在用戶,爭取短時間內創造高轉換,而這樣的策略,但想要長銷這樣做遠不夠,必須搭配多元「通路+策略」,才能達到效果。
想用線上課程賺錢,絕對沒問題「開課有門道,成事靠策略」。 線上課能將你的知識或專業能力轉換成收入、成為線上名片、創造知名度等,有如同輸出一樣的效益。而想要線上課程能賣得好,你就要觀察消費者的行為,可以從受眾消費歷程著手研究;另外,培養線上信任感能提高你課程銷售收入的下限,是開線上課程必做的事情。
隨線上學習產業發展,越來越多人將線上課程納入學習的選項之一,不論是行業專家、創作者或專業講師都紛紛加入開線上課程的行列,主題越來越多元、內容品質是越來越優質。 但對於想開課者,則會不禁好奇:線上課程真的能賺到錢嗎? 想知道愛莉莎莎透過課程賺了多少錢嗎? Joeman開房地產課程,能獲得多少收入?
這是我聽到印象深刻的一句話: 「有些人在上班,其實是在創業; 有些人在創業,其實是在上班。」 當接到老闆的任務時,你會想選哪一個: A:盡可能把任務轉給其他的人 B:精準拿捏能夠過關的程度,不多一分 C:把事情做到比老闆預期更好 D:把事做到最好,且獲得客戶的認可 E:把事情結合公司目標去
免費真香!能 Google 為何要付費學習? 免費學習「知識」會經歷這些事 免費真香?學習過程中你會遇到的事 在尋找資料上,需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 資訊碎片化,可能無法透徹學習 遇到問題要自己解決,努力去爬資料山 不同文章的內容邏輯不一,需具備知識統整分類能力 無法判斷是否已經學會、學到什麼程度 程度
開線上課程是很多人嚮往的事情,前期拼盡全力錄製好課程,但可能是成效不如預期、或是沒什麼概念,一轉身很多講師選擇是走回過去軌跡上,對課程則不管不顧,實在可惜,有些則是連學生問題都沒回答、該做的事情沒做,導致產生大量差評,還要花費更多力氣去解決問題。 整合知識產品線,推動商業模式進步。
你的線上課程賣不出去嗎?線上課程募資銷售很好,卻後繼無力? 想用線上課程賺錢、想要線上課程能持續不斷的銷售業績,就必須回頭審視行銷策略,募資是線上課程常使用的銷售手法,透過大量曝光搶奪潛在用戶,爭取短時間內創造高轉換,而這樣的策略,但想要長銷這樣做遠不夠,必須搭配多元「通路+策略」,才能達到效果。
想用線上課程賺錢,絕對沒問題「開課有門道,成事靠策略」。 線上課能將你的知識或專業能力轉換成收入、成為線上名片、創造知名度等,有如同輸出一樣的效益。而想要線上課程能賣得好,你就要觀察消費者的行為,可以從受眾消費歷程著手研究;另外,培養線上信任感能提高你課程銷售收入的下限,是開線上課程必做的事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當某個資訊塊的內容引起我的共鳴時,我會開一個新筆記,將我的感受與個人經驗結合,自由書寫至300字左右。我稱這類短文為良品3,這些短文既有對學到內容的詮釋,也有個人經驗的分享。加上標題後,這些短文非常適合作為每日更新社群媒體的材料。
Thumbnail
如果想要「快速寫作」,絕對不是只有打字速度快這回事,而是要從「如何有效率寫這篇文章」開始談起。
Thumbnail
前期先針對整體流程模仿 可以快速理解一個主題如何拆解成不同的要素 快速取得一個學習的利基點 一個好的方式就是以完成專案為目的下去學習 為何要做Project Based的學習,而非一步一步完成課程? 因為直接做專案可以最快的碰到問題,知道自己還缺少哪方面的認知 人類無法用抽象的事物把事情
神速時短的第一階段是「開示 Output」。 開示階段聚焦的是, 在進行任何形式的溝通之前, 我們應該明確地知道自己「想要表達的核心觀點」是什麼。 也就是說,我們需要不斷的思考與表達,要Output, 才能把初步的想法精煉,得到更成熟的版本。 就拿寫作來說。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如果你能把你要說的話,只用一小段話就說完,表示你非常清楚你要說什麼,同樣的對方也會很容易就知道你要說什麼,比如:「現在要討論這件事的解決方案,沒解決公司 3 個月內就會倒閉」 一段話可能 1~3 句,就把要說的事說完,任何時候都可以使用,你甚至可以練到每句話都是濃縮重點。 清晰的語言是對思考
當你的事情有點複雜時,可能需要拆成三個部分來說明,接著在說明每個部分的開始時,開頭直接表明現在這個部分的重點是什麼,幫助對方進入狀況,也較容易記住你說的事情。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加上一、二、三的數字表達,比如:「這件事有三個重點,第一是...」會更容易幫助對方理解。 「拆分主題法」就像是一個
在當今知識爆炸的時代,有效管理和增值自己的知識變得尤為重要。一個精心設計的知識工作流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將日常的努力標準化,還能夠將這些努力轉化為可重複的任務,進而產生規模化的成果。以下是設計有效知識工作流程的三個關鍵步驟,它們將指導你如何從啟發中捕捉想法,將想法轉化為實用的筆記和地圖,最終創造出能與世
Thumbnail
簡介 是以輸出為主題,並且從不同的面向介紹各種輸出的方法。 書中提到『要使人生變得更好,輸出很重要!』 在我們進行學習、不停的輸入的同時,必須要有效的把所學到的知識進行輸出,並且透過實際的運用,來強化記憶 書中從以下四個面向分別介紹輸出的方法 輸出的基本法則 以科學為基礎的表達術 激發
Thumbnail
書裡面是這麼說的,如果給你一份內容詳盡的食譜,相信你也能烤出一塊美味蛋糕。但是萬一家裡沒有食譜中的食材呢?萬一你對牛奶過敏呢?如果不能深入了解食材的特色,就不知道相互影響的力量。就像學習,不能只是照做,還要知道這些方法背後隱藏著哪些原理。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當某個資訊塊的內容引起我的共鳴時,我會開一個新筆記,將我的感受與個人經驗結合,自由書寫至300字左右。我稱這類短文為良品3,這些短文既有對學到內容的詮釋,也有個人經驗的分享。加上標題後,這些短文非常適合作為每日更新社群媒體的材料。
Thumbnail
如果想要「快速寫作」,絕對不是只有打字速度快這回事,而是要從「如何有效率寫這篇文章」開始談起。
Thumbnail
前期先針對整體流程模仿 可以快速理解一個主題如何拆解成不同的要素 快速取得一個學習的利基點 一個好的方式就是以完成專案為目的下去學習 為何要做Project Based的學習,而非一步一步完成課程? 因為直接做專案可以最快的碰到問題,知道自己還缺少哪方面的認知 人類無法用抽象的事物把事情
神速時短的第一階段是「開示 Output」。 開示階段聚焦的是, 在進行任何形式的溝通之前, 我們應該明確地知道自己「想要表達的核心觀點」是什麼。 也就是說,我們需要不斷的思考與表達,要Output, 才能把初步的想法精煉,得到更成熟的版本。 就拿寫作來說。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如果你能把你要說的話,只用一小段話就說完,表示你非常清楚你要說什麼,同樣的對方也會很容易就知道你要說什麼,比如:「現在要討論這件事的解決方案,沒解決公司 3 個月內就會倒閉」 一段話可能 1~3 句,就把要說的事說完,任何時候都可以使用,你甚至可以練到每句話都是濃縮重點。 清晰的語言是對思考
當你的事情有點複雜時,可能需要拆成三個部分來說明,接著在說明每個部分的開始時,開頭直接表明現在這個部分的重點是什麼,幫助對方進入狀況,也較容易記住你說的事情。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加上一、二、三的數字表達,比如:「這件事有三個重點,第一是...」會更容易幫助對方理解。 「拆分主題法」就像是一個
在當今知識爆炸的時代,有效管理和增值自己的知識變得尤為重要。一個精心設計的知識工作流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將日常的努力標準化,還能夠將這些努力轉化為可重複的任務,進而產生規模化的成果。以下是設計有效知識工作流程的三個關鍵步驟,它們將指導你如何從啟發中捕捉想法,將想法轉化為實用的筆記和地圖,最終創造出能與世
Thumbnail
簡介 是以輸出為主題,並且從不同的面向介紹各種輸出的方法。 書中提到『要使人生變得更好,輸出很重要!』 在我們進行學習、不停的輸入的同時,必須要有效的把所學到的知識進行輸出,並且透過實際的運用,來強化記憶 書中從以下四個面向分別介紹輸出的方法 輸出的基本法則 以科學為基礎的表達術 激發
Thumbnail
書裡面是這麼說的,如果給你一份內容詳盡的食譜,相信你也能烤出一塊美味蛋糕。但是萬一家裡沒有食譜中的食材呢?萬一你對牛奶過敏呢?如果不能深入了解食材的特色,就不知道相互影響的力量。就像學習,不能只是照做,還要知道這些方法背後隱藏著哪些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