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知識萃取?

更新於 2021/02/0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近日參加了一場有關知識萃取的說明會,為要讓學習者能夠將過去達人的經驗轉換成為課程以便輸出,講者二十年的辦訓經驗。最初單純只是為了減少講員自己的負擔,便開始召集辦訓單位內部人員受訓,能夠模組化,後來轉變成為幫助單位產出不同人員在不同年資,職位上的學習地圖。
如何將自己的知識經驗模組化輸出,便是知識萃取的結果。
會中他提出了理論、觀點、方法、技巧、工具,特別是在技巧上,需要抓出在每個關鍵點上如何操作並且讓這些操作能夠化為簡單易懂的知識點(關鍵點轉化成為知識點),並讓知識點簡化成為步驟。這與「知識,可以這樣賣」一書內容有部分相似與相異之處。
圖片|來源
因為「知識,可以這樣賣」書中純萃以「知識」為主,不以「操作」為重點,所以在知識上,便有「同意與不同意」的觀點可以供作學習,而操作便以正確執行某項工作為輸出。
在書中所舉例的故事或情境,把能夠讓你心動或是會煽動你情緒的例子萃取出來。這個也是在操作層次需要做到的,該故事或情境,打動得了你,以適當的故事描述,也必然可以打動受眾(TA)。內容包括:故事或案例中的主角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遇到了什麼困難?後來他做了什麼決定、產生了什麼結果?
所以在描述故事或案例的重點在於主角、情境、困難、決定、結果,便是知識點萃取點。
本書的作者會說明、解釋的流程、步驟或方法。這部分往往是屬於書本作者的經驗精華。當我們透過主題式閱讀,就可以把不同書中所講述的流程、步驟、方法萃取出來,甚至進行分析、並比較各種方法的優缺點。
在書本與實務中的知識萃取另一個差異便在於找出方法與步驟,書中所提到的可能因為版面文字的配置,或是作者認為讀者懂了便不描述清楚,以至於可能出現較為片段的流程,需要閱讀者注意。
實務中的萃取在於原本就是出於自己的手中的經驗,過程自己都很清楚,但因為已經習以為常會忽略某些該注意的部分。實務萃取者更需要細部的思考流程的精確程度。
所以實務萃取者要做的還要包括把每個知識萃取點組合起來成為知識線,再成為知識面也就是知識地圖。受眾透過知識地圖,才能滿足全方位的學習。
無論是知識性或操作型的知識,要能夠萃取出來,才能夠讓別人知道,每個步驟,動人的故事、衍伸出來的決定、結果、甚或是關鍵點都是值得輸出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2會員
179內容數
這是一個提供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 商業商業思維、品牌產出行銷策略的基地, 協助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完備自己的產品與服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過去講有關心理的議題,往往讓我自我感覺良好,一方面靠經驗,一方面靠知識,在講課的過程中,偶爾讓學員笑一笑,多數還是以一堆的文字呈現,很在意到底我給的資訊是否有囊括到所有的內容,絲毫不知道學員到底聽懂多少,往往不知道自己只是被困在這樣的象牙塔裏面...
週日下午,雖然台北的天冷,在場內的每個聽眾的眼睛好像看到寶一樣,講師經過一年多的打磨,現在變成了什麼樣子? 有人成功的繼續前行、也有人暫時的休息轉換跑到道,也有人因為這件事開拓了眼界,甚至還有更多自己的時間。每個人雖然手法、技術有別,目標卻相同。透過閱讀產出而吸引更多人認識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已經好幾年了,為了能把自己的專業讓別人更容易學習,看了很多講師訓練的文案,回想自己的習慣,喜歡一個人工作,後來終於找到 孫治華 老師 的教學型態比較符合自己的想像。​
首先要謝謝暢哥所贈送的這本書,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那麼接地氣的書了,特別是在白色巨塔中,在醫院裡的護理師、物理治療、職能治療、呼吸治療、心理師、甚至是醫師在抱怨自己的工作多累,醫療環境的險峻,由體系內的評鑑壓力或是由外部醫病關係的緊張,客源的減少。每年都看到同一群人在抱怨,然而這群人隔年又看到他們
過去講有關心理的議題,往往讓我自我感覺良好,一方面靠經驗,一方面靠知識,在講課的過程中,偶爾讓學員笑一笑,多數還是以一堆的文字呈現,很在意到底我給的資訊是否有囊括到所有的內容,絲毫不知道學員到底聽懂多少,往往不知道自己只是被困在這樣的象牙塔裏面...
週日下午,雖然台北的天冷,在場內的每個聽眾的眼睛好像看到寶一樣,講師經過一年多的打磨,現在變成了什麼樣子? 有人成功的繼續前行、也有人暫時的休息轉換跑到道,也有人因為這件事開拓了眼界,甚至還有更多自己的時間。每個人雖然手法、技術有別,目標卻相同。透過閱讀產出而吸引更多人認識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已經好幾年了,為了能把自己的專業讓別人更容易學習,看了很多講師訓練的文案,回想自己的習慣,喜歡一個人工作,後來終於找到 孫治華 老師 的教學型態比較符合自己的想像。​
首先要謝謝暢哥所贈送的這本書,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那麼接地氣的書了,特別是在白色巨塔中,在醫院裡的護理師、物理治療、職能治療、呼吸治療、心理師、甚至是醫師在抱怨自己的工作多累,醫療環境的險峻,由體系內的評鑑壓力或是由外部醫病關係的緊張,客源的減少。每年都看到同一群人在抱怨,然而這群人隔年又看到他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阿揪西放送的老朋友們應該知道,今年我剛結束了一段大齡留學生活。這段時間偶爾有網友私訊詢問學校申請、開銷和準備流程等問題,我也樂於分享各種細節。其中常提到的建議之一就是:開通一個便捷的網銀帳戶。
Thumbnail
《知識複利》這本書探討如何將學習的知識轉化為實際的技能與價值。透過IPOD法則和iOPF流程,作者提出實際操作的重要性,並強調主題式筆記對於知識的整理與長期保存的影響。書中結合專家見解,為想踏入知識變現的讀者提供了策略與方法。
Thumbnail
檢視閱讀的目的 讓讀者有能力判斷這本書的整體 判斷是否值得深讀,進入分析閱讀階段 檢視略讀的步驟 閱讀書名頁或序 釐清本書類別 了解作者動機 閱讀目錄 了解本書架構 檢閱索引 依靠常識找出重點詞彙 閱讀出版者的介紹 通常作者會在此摘要書的內容 判斷是否想更仔細讀這本書 在
Thumbnail
因為從大一暑假開始看課外書,大概已經滿了一年了,這幾年來閱讀有帶來些成長,想要列出幾點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這裡說的書是課外書,而且是以工具書為主,也就是知識型和方法類的書 案例和故事 在書中,方法和觀念是最重要的,而故事或案例則是用來解釋或輔助說明,那麼如果你已經對這些方法和觀念有理解透徹
我們都讀過不少書, 看過不少知識型影片, 成長過程中受到不少科學訓練 我們腦袋裡面其實裝了很多「知識」、「觀念」 包括:如何做筆記、 如何摘要書本重點精華、 如何學好一門知識、 如何讀出文章作者的言外之意、 如何探索自己的情緒與想法、 如何分析當下情況的優劣、 如何做好計畫時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作者如何將書籍章節中重要的知識進行條理化整理,並提出效率化閱讀的方法,適用於任何領域的知識學習。
Thumbnail
這本書教導如何以六種不同的閱讀方式有效地提取書中的內容並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中。書中特別強調閱讀不應只有輸入,也需有輸出,並且行動力是非常重要的。閱讀完一本書後,制定付諸行動的練習相當重要,並且重複閱讀和覆盤能夠幫助自己實現想要的目標。本書的簡短書評心得也有助於對內容的理解和應用。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在知識的海洋中,如何將普遍的資訊轉化為具有個人特色的知識,是一項既挑戰又充滿滿足感的工作。每一次閱讀、每一次實踐,乃至每一次思考,都是將外在資訊融入自我,創造知識的過程。以下是將資訊轉化為知識,並賦予其獨特個性的三個關鍵步驟。 步驟1 - 捕捉和吸收資訊:創造知識的第一步是廣泛地捕捉和吸收外部資訊
在當今知識爆炸的時代,有效管理和增值自己的知識變得尤為重要。一個精心設計的知識工作流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將日常的努力標準化,還能夠將這些努力轉化為可重複的任務,進而產生規模化的成果。以下是設計有效知識工作流程的三個關鍵步驟,它們將指導你如何從啟發中捕捉想法,將想法轉化為實用的筆記和地圖,最終創造出能與世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阿揪西放送的老朋友們應該知道,今年我剛結束了一段大齡留學生活。這段時間偶爾有網友私訊詢問學校申請、開銷和準備流程等問題,我也樂於分享各種細節。其中常提到的建議之一就是:開通一個便捷的網銀帳戶。
Thumbnail
《知識複利》這本書探討如何將學習的知識轉化為實際的技能與價值。透過IPOD法則和iOPF流程,作者提出實際操作的重要性,並強調主題式筆記對於知識的整理與長期保存的影響。書中結合專家見解,為想踏入知識變現的讀者提供了策略與方法。
Thumbnail
檢視閱讀的目的 讓讀者有能力判斷這本書的整體 判斷是否值得深讀,進入分析閱讀階段 檢視略讀的步驟 閱讀書名頁或序 釐清本書類別 了解作者動機 閱讀目錄 了解本書架構 檢閱索引 依靠常識找出重點詞彙 閱讀出版者的介紹 通常作者會在此摘要書的內容 判斷是否想更仔細讀這本書 在
Thumbnail
因為從大一暑假開始看課外書,大概已經滿了一年了,這幾年來閱讀有帶來些成長,想要列出幾點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這裡說的書是課外書,而且是以工具書為主,也就是知識型和方法類的書 案例和故事 在書中,方法和觀念是最重要的,而故事或案例則是用來解釋或輔助說明,那麼如果你已經對這些方法和觀念有理解透徹
我們都讀過不少書, 看過不少知識型影片, 成長過程中受到不少科學訓練 我們腦袋裡面其實裝了很多「知識」、「觀念」 包括:如何做筆記、 如何摘要書本重點精華、 如何學好一門知識、 如何讀出文章作者的言外之意、 如何探索自己的情緒與想法、 如何分析當下情況的優劣、 如何做好計畫時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作者如何將書籍章節中重要的知識進行條理化整理,並提出效率化閱讀的方法,適用於任何領域的知識學習。
Thumbnail
這本書教導如何以六種不同的閱讀方式有效地提取書中的內容並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中。書中特別強調閱讀不應只有輸入,也需有輸出,並且行動力是非常重要的。閱讀完一本書後,制定付諸行動的練習相當重要,並且重複閱讀和覆盤能夠幫助自己實現想要的目標。本書的簡短書評心得也有助於對內容的理解和應用。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在知識的海洋中,如何將普遍的資訊轉化為具有個人特色的知識,是一項既挑戰又充滿滿足感的工作。每一次閱讀、每一次實踐,乃至每一次思考,都是將外在資訊融入自我,創造知識的過程。以下是將資訊轉化為知識,並賦予其獨特個性的三個關鍵步驟。 步驟1 - 捕捉和吸收資訊:創造知識的第一步是廣泛地捕捉和吸收外部資訊
在當今知識爆炸的時代,有效管理和增值自己的知識變得尤為重要。一個精心設計的知識工作流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將日常的努力標準化,還能夠將這些努力轉化為可重複的任務,進而產生規模化的成果。以下是設計有效知識工作流程的三個關鍵步驟,它們將指導你如何從啟發中捕捉想法,將想法轉化為實用的筆記和地圖,最終創造出能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