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 retrospective- 反思的幫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印象中我開始記錄每天觀察、留意、或是特別事件的細節與觀點的習慣,應該是從我在義大利求學時養成的。相較於美國,從小在台灣的生長環境中多少可以從影集、書報、電影等資訊知道一些關於文化、建築、生活習慣,歐洲對我來說相對異常的陌生與新奇,也讓我養成當時在無名小站上撰寫部落格集儲存相簿的習慣,可惜後來返台工作後因長期都在出差中奔波,不但中斷了這個習慣(印象中在中國出差時也連不上),更錯過了在關站之前下載留下紀錄的機會。

在開始工作之後,尤其是投入相對高工時的科技業,每天都像在玩著不停破關的電玩遊戲,不斷的追逐著將待辦事項中逐條不斷消除的成就感,而每天的回顧也僅止於睡前確認手機中的清單並在腦海中安排明天預計的完成項目。至於對於每天發生的特殊事項或狀況回顧,通常也僅零星的發生在睡前或是失眠的時候。

題外話:幾年前當遇到組織大地震,在外商的銀彈攻勢以及組織氣氛不佳的狀況下,之前的大老闆在不曉得哪根筋不對或是手上已經沒有更好的選擇的情況下,對我進行了一系列的約談,在軟硬兼施加軟磨硬泡的攻勢下,我答應了老闆"暫時"承接管理職一年至多兩年,誰也想不到在接任一年之後,老闆就退休了!!

在接任主管後,出差天數大幅下降,從原本一年最高兩百七十幾天,驟降到僅剩約一個月,後續在遇到疫情的加持,已經超過三年沒有國外出差的安排了。也因為待在國內的時間大幅拉長外加工作內容在人員與專案管理、團隊建立、文化營造上逐步加重,這些我過去相對來說並不擅長且當我試著學習模仿過往主管時發現無論在專業背景、同仁熟悉度上我的條件都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在家上其實我打從心底不喜歡過往被管理的風格,在求助無門又不得不硬著頭皮面對時,我便開始了大量閱讀(破關秘笈)外加每日反思(不同玩法)的自救行動。

藉由閱讀時使用HQ&A的手法及反思每天觀察到的項目,將得到的知識與現實事件進行連結,藉以不斷測試、修正找尋對於每個不同事件狀況及不同成員的個性的最佳或最合適解決方案,也不停的在挫敗中找尋可修正的點與擬定下一次的計畫,經過了幾年的努力終於在團隊的能力、氛圍營造以及跨單位評價中得到了一些成果。也在今年涉獵Agile敏捷管理並拿取CSM( certified ScrumMaster)時發現這與敏捷手法中的高速迭代及定期回顧相當相似。

我想在我發現更有效的方法之前,我應該都會持續地以反思的手法持續幫助自己思考,藉以記錄自己每天的收穫及想法,也期望以一種時光膠囊的方式替未來的自己留下一些紀錄

raw-image



使用敏捷手法但身手一點都不敏捷的科技業小主管日常紀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oeb的屁孩爸爸的沙龍
141會員
193內容數
2025/04/02
公司裡傳出的消息,又一位資深同仁要提早退休了。主要的原因其實是因為這些年的房價上漲,導致他的房產價值已經提升了大約八倍,忽然之間決定該是享受下半生的時候了。 這個情況這幾年在公司內接連發生,另一位同仁W四年前購買的預售屋,今年交屋後也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前兩天私下跑來找我商量。隨著房價的上漲加上地段
2025/04/02
公司裡傳出的消息,又一位資深同仁要提早退休了。主要的原因其實是因為這些年的房價上漲,導致他的房產價值已經提升了大約八倍,忽然之間決定該是享受下半生的時候了。 這個情況這幾年在公司內接連發生,另一位同仁W四年前購買的預售屋,今年交屋後也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前兩天私下跑來找我商量。隨著房價的上漲加上地段
2025/03/28
EMBA下個月的課程,有一份課前的分組報告。剛好在昨晚我所分配到的組別以及另外一組都招開了第一次的會議。很幸運的,我的組別開會過程中彷彿同樂會般,大家不停的提出想法與意見,並且快速的收斂來轉成後續工作安排。就在開會的過程中,我們好幾位成員都收到了另一組的組員C傳來一連串的取暖文。
2025/03/28
EMBA下個月的課程,有一份課前的分組報告。剛好在昨晚我所分配到的組別以及另外一組都招開了第一次的會議。很幸運的,我的組別開會過程中彷彿同樂會般,大家不停的提出想法與意見,並且快速的收斂來轉成後續工作安排。就在開會的過程中,我們好幾位成員都收到了另一組的組員C傳來一連串的取暖文。
2025/03/26
紀錄一下最近公司內鬧得沸沸揚揚的當紅生產品質問題。簡單說明就是有一款產品的電子件在製造過程中毀損,在品質單位調查下覺得超音波熱熔製程是最大嫌疑人。因此要求工廠的組裝段給出改善報告。並且在與CEO的週會上說明這些不良的根源都是因為機台的耗材已經超過廠商保證的使用壽命造成的。
2025/03/26
紀錄一下最近公司內鬧得沸沸揚揚的當紅生產品質問題。簡單說明就是有一款產品的電子件在製造過程中毀損,在品質單位調查下覺得超音波熱熔製程是最大嫌疑人。因此要求工廠的組裝段給出改善報告。並且在與CEO的週會上說明這些不良的根源都是因為機台的耗材已經超過廠商保證的使用壽命造成的。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昨天跟朋友討論到關於工作型態轉變的不適感。 回想自己一路出社會工作,除了自己創業的那幾年外,一直以來自己的工作幾乎都是在體制規範的形式下。就是需要每天進公司,上下班都需要打卡,不論公司大小,同事多寡,幾乎都有打卡這一個必經程序。雖然已經上般將近2個多月,但還是有一種很飄忽的感覺。實在還沒有很完全適應
Thumbnail
昨天跟朋友討論到關於工作型態轉變的不適感。 回想自己一路出社會工作,除了自己創業的那幾年外,一直以來自己的工作幾乎都是在體制規範的形式下。就是需要每天進公司,上下班都需要打卡,不論公司大小,同事多寡,幾乎都有打卡這一個必經程序。雖然已經上般將近2個多月,但還是有一種很飄忽的感覺。實在還沒有很完全適應
Thumbnail
印象中我開始記錄每天觀察、留意、或是特別事件的細節與觀點的習慣,應該是從我在義大利求學時養成的。相較於美國,從小在台灣的生長環境中多少可以從影集、書報、電影等資訊知道一些關於文化、建築、生活習慣,歐洲對我來說相對異常的陌生與新奇,也讓我養成當時在無名小站上撰寫部落格集儲存相簿的習慣
Thumbnail
印象中我開始記錄每天觀察、留意、或是特別事件的細節與觀點的習慣,應該是從我在義大利求學時養成的。相較於美國,從小在台灣的生長環境中多少可以從影集、書報、電影等資訊知道一些關於文化、建築、生活習慣,歐洲對我來說相對異常的陌生與新奇,也讓我養成當時在無名小站上撰寫部落格集儲存相簿的習慣
Thumbnail
自我反思是一種深入思考的過程,通過回顧過去決策和行為,使我們在思維上有更深層次的成長。反思不同於反省,它是一種深入思考的過程,通常是在某個事件或決策之後進行。 透過反思,我們可以探討當初的決策背後的動機、選擇和行動,並評估其結果。這種深層的自我對話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並走向更符合自己期望的目
Thumbnail
自我反思是一種深入思考的過程,通過回顧過去決策和行為,使我們在思維上有更深層次的成長。反思不同於反省,它是一種深入思考的過程,通常是在某個事件或決策之後進行。 透過反思,我們可以探討當初的決策背後的動機、選擇和行動,並評估其結果。這種深層的自我對話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並走向更符合自己期望的目
Thumbnail
開始工作以後實在很難維持一定的文章產量,一方面是下班只想休息以外,另一方面是我覺得生活上好像少了很多想法上的碰撞,讓我一度以為我是不是失去了觀察與感知的能力,有點慌張。但還好跟自己對話沉澱下來以後,其實還是有很多想法。 畢業後誤打誤撞進入電商產業,後來趕在跨年前跳槽到新的公司,所以扣掉大學實習,目
Thumbnail
開始工作以後實在很難維持一定的文章產量,一方面是下班只想休息以外,另一方面是我覺得生活上好像少了很多想法上的碰撞,讓我一度以為我是不是失去了觀察與感知的能力,有點慌張。但還好跟自己對話沉澱下來以後,其實還是有很多想法。 畢業後誤打誤撞進入電商產業,後來趕在跨年前跳槽到新的公司,所以扣掉大學實習,目
Thumbnail
一直在日本或是台灣日商公司工作的作者,在前公司獲得的學習資源不只是行銷預算豐沛,還有如何跟日籍主管討論自己職涯規劃。一樣米養百樣人,更不用說主管也是百百種,但究竟「日本人主管」能不能套用台灣觀點,「是我在踹共前很大的不安」作者說。
Thumbnail
一直在日本或是台灣日商公司工作的作者,在前公司獲得的學習資源不只是行銷預算豐沛,還有如何跟日籍主管討論自己職涯規劃。一樣米養百樣人,更不用說主管也是百百種,但究竟「日本人主管」能不能套用台灣觀點,「是我在踹共前很大的不安」作者說。
Thumbnail
回想當初投身業務的工作,就是未雨綢繆的煩惱,是想太多也是想不多,感恩那年的主管或說恩人提攜,讓我欣賞著美麗有層次的風景。
Thumbnail
回想當初投身業務的工作,就是未雨綢繆的煩惱,是想太多也是想不多,感恩那年的主管或說恩人提攜,讓我欣賞著美麗有層次的風景。
Thumbnail
2017年,我還在大阪上班時。 凌晨四點多是我要出門上班的時刻 我坐在往返大阪市區與關西機場的電車上,把英文書攤開放在我的腿上,一手拿著螢光筆,進行著我每天給自己安排的進度,而另一手則拿起在家附近超商買的麵包。 嘴巴啃食、腦袋啃書。 來談談我在脫離學校教育後的自我學習過程 學習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Thumbnail
2017年,我還在大阪上班時。 凌晨四點多是我要出門上班的時刻 我坐在往返大阪市區與關西機場的電車上,把英文書攤開放在我的腿上,一手拿著螢光筆,進行著我每天給自己安排的進度,而另一手則拿起在家附近超商買的麵包。 嘴巴啃食、腦袋啃書。 來談談我在脫離學校教育後的自我學習過程 學習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