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該怎麼做?那就把疑惑寫成一本「假戲真做」的舞台秀!淺談「輸入」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沒有永遠的贏家,只有不斷努力的人。

這是球后戴資穎曾說過的話。

不論你從事哪種運動、技能、競技,除了生平的第一次接觸外,再來就是不斷地修正、練習,最後成為自己最寶貴的學習經驗。

除了前篇文章對於提取的介紹外,接著要探討的是輸入,你聽到的單詞、看見的架構、做過的實驗、聞過的氣味,全然都會儲存在腦海中,不過有些片段來得快忘得也快,你上星期二的晚餐吃什麼?前天起床後開口講的第一句話是什麼?也許我們要努力回想一下。

不論從事閱讀、運算、理解,輸入是第一道關卡,如何分辨有效輸入與無效輸入?很簡單,請理解一件事:「別人說話你是否有在聽呢?」如果有,並且針對問題擬出適當回饋,當下就是有效輸入;反之你的好兄弟問你後天晚餐是否要吃牛肉串搭配生啤酒,你的「嗯」也許只是隨口的認可,卻忘記那天其實有其它安排,無法與他共進晚餐。

以上的晚餐情境是典型的無效輸入。而有效的輸入,就是有效的練習,跟提取一樣,不能輕描淡寫地帶過,初次接觸排球,一旦熟悉發球手勢、球場地形,就可以透過修正角度與外在反應,增加練習的技巧。「可是老師,那是運動!如果我不知道一個科目從何讀起,怎麼辦?」

刻意練習,從刻意模仿開始

記不記得我第一篇文章提過的那位分子生物學教授?學期中與期末這個課程都會舉辦研討會評比,佔學期總成績的絕大部份。雖然小時候為了讓我媽心甘情願買綠巨人浩克的人偶給我,參加了演講比賽,但事隔多年,我早就不擅長公開發表這檔事,更何況,當年的我單純只是初生之犢不畏虎罷了。於似乎,我透過刻意模仿,來為這場研討會執行刻意學習。

研討會的主題選擇很簡單,就是上課講過的章節,挑其中一篇上台報告,一張投影片最多兩張圖、三行重點、語言全都以原文為主,這門課有趣的是,教授上課的投影片同樣也是精簡、搭配細胞機轉的流程圖,而我們手邊則是厚厚一本原文書,一方面要吸收上課的內容,另一方面則是要在原文書上適當的地方註記補充的文字,一不小心分神可能過了好幾頁你都很難察覺。(這個現象是與空間有關的疲勞,這篇文章暫不探討。)

我開始試著效仿教授表達某頁內容、某個主題的講解方式,包含臺風、思考方向、提及過的話,並統整出「類授課」的演講素材,以便在研討會上有發揮的機會。

不過研討會的時間最多限定半小時,不可能模仿將近一小時的正課時間,時間早五分鐘結束扣總分5分、晚五分鐘結束扣總分10分、超過五分鐘且無法收尾則是看教授的心情給予分數了,所以我先模仿教授講課的內容順序、再透過記錄過的必提關鍵給彙整出來,最後再透過統整,產生出自己的獨門講法,有句話你一定聽過:「假戲真做。」演著演著,這樣表演就是你的了,不但清楚演講的流程、對於那個單元內容也非常透徹,進而影響我的筆試成績(到後期,知識的應用、考試的驗收幾乎都跟提取有關)

有時候說出來,真的很重要

記得曾有學者指出,學習者大略分為三種:

  1. 視覺學習者:對圖像、數據、色彩高度敏銳者
  2. 聽覺學習者:對聲音、音韻、頻率高度敏銳者
  3. 觸覺學習者:對肌肉記憶與行為舉止高度敏銳者

有些會產生交互作用,在這先不探討太多,話題回到我的刻意模仿演講,我是屬於聽覺學習者(練習講稿時發出的聲音) 加上 觸覺學習者(教授的臺風與表達節奏)這讓我往後的學習道路更能清楚分類要善用哪些特質來執行與搭配我的複習需求。

你也可以成為自己的講師

親愛的孩子們,你們在學校有八個小時、在補習班至少再待三個多小時,想必對各個授課老師的教學風格一定都不陌生吧?如果對於讀書與複習,還沒有任何頭緒,不如和我一樣,找一位你覺得還順眼的老師,當作模板來模仿吧!聽起來一點也不浮誇,如果可以透過模仿讓你重新解釋為什麼林爽文要抗清,何樂而不為?不但更加充分了解當年的風土民情、時空背景,你也同時體驗了一場更完整的歷史故事。

各科都可以嗎?當然可以!

數學老師、理化老師,除了喜歡寫一堆符號外,最喜歡的就是畫畫了,模仿老師上課的模式應用在複習上,會間接誘導老師的思維在你的腦海中,加上你上課沒有恍神,你一定可以更加理解那堂課的重要內容,在模仿的前提,請務必專心聽老師講解基礎理論,有問題務必當下解決,問題越來越少事後的「演出式複習」一定越來越好

回到前言:沒有永遠的贏家,只有不斷努力的人。

跟運動一樣,沒有多完美的演出,只有不斷堅持的人,也許看到這,你不禁在腦海浮現:上整天課這麼累了,回家還要模仿老師怎麼教、我只想好好坐在書桌前讀書。當然,若你目前的讀書方式沒問題,那就持續按部就班即可,倘若無計可施,不妨可以參考上面分享的方法,再者,就是因為回家很累,當我們完全靜態坐在書桌前單純攤開課本,恐怕更容易被瞌睡蟲找上門(前面提及的:無效輸入)

任何方法沒有最好的,只有適合自己當前的方法來解套,並且要不斷努力、堅持下去,你也可以成為自己最好的複習夥伴。

重點整理

  1. 接觸任何新事物、所見所聞,都是第一次的「輸入」
  2. 要讓學習成為有效輸入,就要刻意學習刻意模仿
  3. 學習特質略分三種視覺聽覺觸覺。會因不同執行情境而產生交互作用
  4. 刻意模仿除了能夠理解講師思路反覆模仿可以觸發對單元的理解與記憶
  5. 沒有最好的方法,只有選擇後持續努力堅持的企圖心


刻意練習,從刻意模仿開始。打造新思維的日常學習行動力!

刻意練習,從刻意模仿開始。打造新思維的日常學習行動力!




Andy Chang
Andy Chang
有幸擔任一群優秀學員的領導者,希望這個平台能在他們夜深人靜、煩惱浮現的同時解決他們的疑難小雜症。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