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自度如幻眾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漢傳佛教的「四弘誓願」其中有一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六祖惠能大師認為所謂的「真度」,應是自性自度,祂主張「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懺悔品第六〉云:「大家豈不道眾生無邊誓願度?恁麼道,且不是惠能度。」怎麼說「且不是惠能度」呢?《頓悟入道要門論》云:「眾生自度,佛不能度。若佛能度眾生時,過去諸佛如微塵數,一切眾生,總應度盡,何故我等至今流浪生死,不得成佛?當知眾生自度,佛不能度。努力努力自修,莫倚他佛力。經云:『夫求法者,不著佛求。』」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人天百萬,悉皆罔措,唯有大弟子摩訶迦葉會心微笑,於是佛祖便把衣法傳給了祂。摩訶迦葉本自具足真如佛性,從佛陀拈花的動作中忽然開悟,佛陀啟發了祂,開悟則是在祂自己。惠能大師的說法正是如此,一切都是要自性自度,惠能大師所扮演的角色是名師、是大善知識,為眾生開示佛知見,而要悟入佛知見,只能靠眾生自己。

  上一篇文章裡提到了「宴坐水月道場,降伏鏡裡魔軍,『自度如幻眾生』,成就夢中佛果。」這是依古德所言略做變動的句子,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什麼是「自度如幻眾生」。如果筆者所述有不清楚或是不正確的地方,歡迎各位先進前輩傳訊指教。首先我們要從「眾生」的定義說起。《大乘義章》云:「依於五陰和合而生,故名眾生。」《大智度論》云:「但諸因緣和合,假名眾生。」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眾生」非單單只是指由五蘊構成身心二法的有情眾生,而是泛指眾緣和合而生的一切法,有情如是,諸法亦如是,是名為眾生。《六祖壇經》付囑品第十,惠能大師教示眾人:「汝等諦聽。後代迷人,若識眾生,即是佛性;若不識眾生,萬劫覓佛難逢。吾今教汝識自心眾生,見自心佛性。欲求見佛,但識眾生。」我們逐一解釋這段經文。

raw-image

【若識眾生,即是佛性】:《稻稈經》云:「見緣起則見法,見法則見佛。」見者,離假心真見非真;「見緣起」就是這裡說的「識眾生」。見眾緣和合而生的緣起之相皆是虛妄不實的假有之相,如此了悟諸法實相,是言「見法」,這就是「見緣起則見法」。那麼見法如何是見佛呢?《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又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我們整理一下,識眾生就是見緣起,見緣起就是了悟諸法實相,也就是見法;見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就是見諸相非相,見諸相非相就是見如來,見如來就是見自身佛性,故言「若識眾生,即是佛性。」

  又,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以般若智慧覺知觀照,照見五蘊皆空,見眾緣和合而生的緣起之相皆是虛妄不實的假有之相,這就是識眾生。般若智慧從自性而生,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不二曰一,無妄曰真,一真是純一直心,一道清淨,《維摩詰經》云:「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一真是一實平等,亦無諸相,《金剛經》云:「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真性自用即是佛性用,能識眾生者,是佛性之用而能善分別也,故言「若識眾生,即是佛性。」

【若不識眾生,萬劫覓佛難逢】:「不識眾生」就是不見緣起不見法,不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而著相入迷,執妄為真,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於五欲之境貪著愛著而不能離,由此妄有輪轉生死。《勝天王般若經》云:「眾生長夜流轉六道苦輪不息,皆由貪愛。」「不識眾生」之凡夫,不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即使有心想要出離火宅,覓法求佛,卻也總是「執相於外,作法求真」,殊不知「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如此離道覓佛,覓佛難逢。般若品第二云:「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

【識自心眾生】:此言明心。這裡惠能大師將「眾生」的定義帶回到了吾人的「眾生心」。〈懺悔品第六〉云:「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為變化。」吾人的「眾生心」是妄心,是六識透過六根,住六塵緣影而生之心,思量變化甚多,皆是緣起性空,生生滅滅,無有常在,追尋無有處所,這符合了「眾生」的廣泛定義。又,吾人的每一個貪愛塵境的念心,因染著不能離而生無邊煩惱,亦可視為每一名出離不了煩惱稠林的有情眾生。〈懺悔品第六〉云:「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識自心眾生即是宴坐水月道場,降伏鏡裡魔軍,「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自性自度自心眾生。

【見自心佛性】:此言見性。識自心眾生,自心能離假,離假即心真,只此真心,即心即佛,即是見性,見自心佛性也。又,自性若正,起十八正,既有正見,使般若智打破愚癡迷妄眾生,各各自度,如此自性起善用,善用即佛用,佛用當下即是見自心佛性。

【欲求見佛,但識眾生】:見佛就是「見性」,但識眾生就是「明心」,欲求見性,只在明心,明心方能見性,故言「欲求見佛,但識眾生。」又,〈懺悔品第六〉云:「自性變化甚多,迷人不能醒覺,念念起惡,常行惡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吾人若能定慧等持,一心不亂,智慧觀照,自度自心眾生,則自心無邊之眾生即成自性千百億化身佛。〈機緣品〉第七云:「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行者,身、口、意也,見性之人,念念思量千百億,無滯無礙意清淨,應用隨作身清淨,應語如答口清淨,清淨之行,行一直心,宴坐水月道場,不離自性,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即是普見千百億化身佛。

六祖慈悲

母娘慈悲

皈命 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大天尊

#今明兩天出遊不在慈惠道場

#大谷翔平炸裂第39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oeln Walker的沙龍
19會員
157內容數
Koeln Walker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0
作詞:南瞻慈惠堂 作曲:SUNO AI 演唱:SUNO AI 主要法義參考:《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金剛經宗通》 -------------------------------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
Thumbnail
2025/04/20
作詞:南瞻慈惠堂 作曲:SUNO AI 演唱:SUNO AI 主要法義參考:《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金剛經宗通》 -------------------------------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
Thumbnail
2025/04/03
歌詞:南瞻慈惠堂 歌曲:SUNO AI 演唱:SUNO A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6jhIS9fTT8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如所教住,不住色聲香味觸法, 不隨境轉,不墮諸有,念不成愚離迷情。 愚者何?迷執於境起煩惱。生三毒,造諸業,輪迴六
Thumbnail
2025/04/03
歌詞:南瞻慈惠堂 歌曲:SUNO AI 演唱:SUNO A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6jhIS9fTT8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如所教住,不住色聲香味觸法, 不隨境轉,不墮諸有,念不成愚離迷情。 愚者何?迷執於境起煩惱。生三毒,造諸業,輪迴六
Thumbnail
2025/03/25
作詞:南瞻慈惠堂 作曲:SUNO AI 演唱:SUNO AI 歌詞及法義參考:《金剛經百家集註.傅大士偈語》 -------------------------------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
Thumbnail
2025/03/25
作詞:南瞻慈惠堂 作曲:SUNO AI 演唱:SUNO AI 歌詞及法義參考:《金剛經百家集註.傅大士偈語》 -------------------------------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明天欣逢中秋節,亦是本堂三週年堂慶,月圓人團圓,今天就來圓滿《金剛經》〈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的導讀。整篇導讀是筆者試以《金剛經六祖口訣》試見《金剛經》,為了閱讀方便,筆者將《金剛經六祖口訣》置於文末。 ◇經文: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持用布施。    若有善男人、
Thumbnail
  明天欣逢中秋節,亦是本堂三週年堂慶,月圓人團圓,今天就來圓滿《金剛經》〈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的導讀。整篇導讀是筆者試以《金剛經六祖口訣》試見《金剛經》,為了閱讀方便,筆者將《金剛經六祖口訣》置於文末。 ◇經文: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持用布施。    若有善男人、
Thumbnail
  漢傳佛教的「四弘誓願」其中有一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六祖惠能大師認為所謂的「真度」,應是自性自度,祂主張「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懺悔品第六〉云:「大家豈不道眾生無邊誓願度?恁麼道,且不是惠能度。」怎麼說「且不是惠能度」呢?《頓悟入道要門論》云:「眾生自度,佛不能度。若佛能度眾生時……
Thumbnail
  漢傳佛教的「四弘誓願」其中有一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六祖惠能大師認為所謂的「真度」,應是自性自度,祂主張「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懺悔品第六〉云:「大家豈不道眾生無邊誓願度?恁麼道,且不是惠能度。」怎麼說「且不是惠能度」呢?《頓悟入道要門論》云:「眾生自度,佛不能度。若佛能度眾生時……
Thumbnail
「佛心為諸妄法之體。一切妄法皆是佛一心相。相現於自體。自體照其相。」 — 永明延壽大師云 如信心銘云。眼若不睡。諸夢自除。心若不異,萬法一如。以諸法無體,從自心生。心若不生,外境常寂。故云萬法本閑,而人自鬧。
Thumbnail
「佛心為諸妄法之體。一切妄法皆是佛一心相。相現於自體。自體照其相。」 — 永明延壽大師云 如信心銘云。眼若不睡。諸夢自除。心若不異,萬法一如。以諸法無體,從自心生。心若不生,外境常寂。故云萬法本閑,而人自鬧。
Thumbnail
「如來為除五種過失,生五種功德,故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佛性論云. 善男子。若一闡提,信有佛性。當知是人,不至三惡。是亦不名一闡提也。以不自信有佛性故,即墮三惡。故名一闡提。是知一切眾生,雖有正因。不得了緣。枉沉生死。為不知故,甘稱下凡。為不聞故,不親善友。常迷智眼,豈有了因。恒習惡緣,何成善本。
Thumbnail
「如來為除五種過失,生五種功德,故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佛性論云. 善男子。若一闡提,信有佛性。當知是人,不至三惡。是亦不名一闡提也。以不自信有佛性故,即墮三惡。故名一闡提。是知一切眾生,雖有正因。不得了緣。枉沉生死。為不知故,甘稱下凡。為不聞故,不親善友。常迷智眼,豈有了因。恒習惡緣,何成善本。
Thumbnail
真心:如來藏—始覺\ 同源於「本覺」:心.佛.眾生無差別 圓覺:佛地—究竟覺/
Thumbnail
真心:如來藏—始覺\ 同源於「本覺」:心.佛.眾生無差別 圓覺:佛地—究竟覺/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各位請翻到講義第十七面,中間的部分,我們接著來講: 癸二、「頌恒順眾生」。 相信我們大家都一樣,可能過去也是邪知邪見,或者罪業很重,然而菩薩不捨棄我們任何一個眾生,然後生生世世陪著我們,陪著我們、引導我們漸漸能夠出離生死。 所有十方一切剎,廣大清淨妙莊嚴,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各位請翻到講義第十七面,中間的部分,我們接著來講: 癸二、「頌恒順眾生」。 相信我們大家都一樣,可能過去也是邪知邪見,或者罪業很重,然而菩薩不捨棄我們任何一個眾生,然後生生世世陪著我們,陪著我們、引導我們漸漸能夠出離生死。 所有十方一切剎,廣大清淨妙莊嚴,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壬二、「例一切」。 「如今世尊毘盧遮那,如是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塵中一切如來皆亦如是,於念念中,我皆隨學。」 接著辛三、「總結」。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學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壬二、「例一切」。 「如今世尊毘盧遮那,如是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塵中一切如來皆亦如是,於念念中,我皆隨學。」 接著辛三、「總結」。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學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Thumbnail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Thumbnail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Thumbnail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Thumbnail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