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自度如幻眾生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漢傳佛教的「四弘誓願」其中有一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六祖惠能大師認為所謂的「真度」,應是自性自度,祂主張「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懺悔品第六〉云:「大家豈不道眾生無邊誓願度?恁麼道,且不是惠能度。」怎麼說「且不是惠能度」呢?《頓悟入道要門論》云:「眾生自度,佛不能度。若佛能度眾生時,過去諸佛如微塵數,一切眾生,總應度盡,何故我等至今流浪生死,不得成佛?當知眾生自度,佛不能度。努力努力自修,莫倚他佛力。經云:『夫求法者,不著佛求。』」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人天百萬,悉皆罔措,唯有大弟子摩訶迦葉會心微笑,於是佛祖便把衣法傳給了祂。摩訶迦葉本自具足真如佛性,從佛陀拈花的動作中忽然開悟,佛陀啟發了祂,開悟則是在祂自己。惠能大師的說法正是如此,一切都是要自性自度,惠能大師所扮演的角色是名師、是大善知識,為眾生開示佛知見,而要悟入佛知見,只能靠眾生自己。

  上一篇文章裡提到了「宴坐水月道場,降伏鏡裡魔軍,『自度如幻眾生』,成就夢中佛果。」這是依古德所言略做變動的句子,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什麼是「自度如幻眾生」。如果筆者所述有不清楚或是不正確的地方,歡迎各位先進前輩傳訊指教。首先我們要從「眾生」的定義說起。《大乘義章》云:「依於五陰和合而生,故名眾生。」《大智度論》云:「但諸因緣和合,假名眾生。」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眾生」非單單只是指由五蘊構成身心二法的有情眾生,而是泛指眾緣和合而生的一切法,有情如是,諸法亦如是,是名為眾生。《六祖壇經》付囑品第十,惠能大師教示眾人:「汝等諦聽。後代迷人,若識眾生,即是佛性;若不識眾生,萬劫覓佛難逢。吾今教汝識自心眾生,見自心佛性。欲求見佛,但識眾生。」我們逐一解釋這段經文。

raw-image

【若識眾生,即是佛性】:《稻稈經》云:「見緣起則見法,見法則見佛。」見者,離假心真見非真;「見緣起」就是這裡說的「識眾生」。見眾緣和合而生的緣起之相皆是虛妄不實的假有之相,如此了悟諸法實相,是言「見法」,這就是「見緣起則見法」。那麼見法如何是見佛呢?《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又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我們整理一下,識眾生就是見緣起,見緣起就是了悟諸法實相,也就是見法;見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就是見諸相非相,見諸相非相就是見如來,見如來就是見自身佛性,故言「若識眾生,即是佛性。」

  又,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以般若智慧覺知觀照,照見五蘊皆空,見眾緣和合而生的緣起之相皆是虛妄不實的假有之相,這就是識眾生。般若智慧從自性而生,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不二曰一,無妄曰真,一真是純一直心,一道清淨,《維摩詰經》云:「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一真是一實平等,亦無諸相,《金剛經》云:「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真性自用即是佛性用,能識眾生者,是佛性之用而能善分別也,故言「若識眾生,即是佛性。」

【若不識眾生,萬劫覓佛難逢】:「不識眾生」就是不見緣起不見法,不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而著相入迷,執妄為真,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於五欲之境貪著愛著而不能離,由此妄有輪轉生死。《勝天王般若經》云:「眾生長夜流轉六道苦輪不息,皆由貪愛。」「不識眾生」之凡夫,不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即使有心想要出離火宅,覓法求佛,卻也總是「執相於外,作法求真」,殊不知「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如此離道覓佛,覓佛難逢。般若品第二云:「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

【識自心眾生】:此言明心。這裡惠能大師將「眾生」的定義帶回到了吾人的「眾生心」。〈懺悔品第六〉云:「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為變化。」吾人的「眾生心」是妄心,是六識透過六根,住六塵緣影而生之心,思量變化甚多,皆是緣起性空,生生滅滅,無有常在,追尋無有處所,這符合了「眾生」的廣泛定義。又,吾人的每一個貪愛塵境的念心,因染著不能離而生無邊煩惱,亦可視為每一名出離不了煩惱稠林的有情眾生。〈懺悔品第六〉云:「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識自心眾生即是宴坐水月道場,降伏鏡裡魔軍,「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自性自度自心眾生。

【見自心佛性】:此言見性。識自心眾生,自心能離假,離假即心真,只此真心,即心即佛,即是見性,見自心佛性也。又,自性若正,起十八正,既有正見,使般若智打破愚癡迷妄眾生,各各自度,如此自性起善用,善用即佛用,佛用當下即是見自心佛性。

【欲求見佛,但識眾生】:見佛就是「見性」,但識眾生就是「明心」,欲求見性,只在明心,明心方能見性,故言「欲求見佛,但識眾生。」又,〈懺悔品第六〉云:「自性變化甚多,迷人不能醒覺,念念起惡,常行惡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吾人若能定慧等持,一心不亂,智慧觀照,自度自心眾生,則自心無邊之眾生即成自性千百億化身佛。〈機緣品〉第七云:「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行者,身、口、意也,見性之人,念念思量千百億,無滯無礙意清淨,應用隨作身清淨,應語如答口清淨,清淨之行,行一直心,宴坐水月道場,不離自性,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即是普見千百億化身佛。

六祖慈悲

母娘慈悲

皈命 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大天尊

#今明兩天出遊不在慈惠道場

#大谷翔平炸裂第39轟

avatar-img
16會員
14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oeln Walker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上篇文章提到了五蘊是如何蒙蔽真如本我,主宰著我們的一切行為。明白了這個道理,便有了修行的方向。那麼要如何修、去哪修呢?《維摩詰經》云:「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六祖壇經》亦引用了這段經文,但原作則是「真心是道場。」唯據《維摩詰經》的〈菩薩品〉以及〈佛國品〉改為「直心是道場」。故我們可以
要怎麼修行?筆者以為,我們必須要確切明白五蘊和六識的運行是怎麼一回事,然後練習,不斷的練習,去除我們多生累劫以來染濁的習氣,脫落身心幻垢,直至本無身心幻垢可脫落;法尚應捨,直至無有一法可得。怎麼練習?筆者推薦「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六祖壇經》付囑品第十云:「若人具二三昧,如……
上篇文章提到,「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這就是《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所說的:「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六祖以「六門」比喻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並言:「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是地
《維摩詰經》云:「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財施一切;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已於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為法王。」法王就是佛,此段經文是讚嘆佛。大意是說,佛陀您是法王,你的法力超越三界眾生、六道有情,經常以佛法之財普施利潤一切有情眾生。您善於分辨一切世諦有為、無為之法相……
  《楞嚴經》云 :「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何謂邪?不正即是邪;何謂正?見性即是正。現今末法時期,筆者戒慎恐懼,雖奉 母懿旨,編寫善書,猶恐「自錯猶可,更勸他人,自迷不見,又謗佛經。」醒世不成,反成邪師,何苦來哉?感恩 六祖惠能大師,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於漆黑惡海中,傳長明燈
  《瑤池金母普度收圓定慧解脫真經》是 瑤池金母應 慈航大士(觀世音菩薩)之請,為之宣說而成的經典。經文的核心觀念在於「定慧」,也就是佛教講的三無漏學,戒、定、慧。那麼「戒」在哪裡?又要以何為戒呢?經文名稱分明清楚,只是吾人不識 母意,而這就是今天要討論的主題。   首先我們先要瞭解什麼是「普度」
上篇文章提到了五蘊是如何蒙蔽真如本我,主宰著我們的一切行為。明白了這個道理,便有了修行的方向。那麼要如何修、去哪修呢?《維摩詰經》云:「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六祖壇經》亦引用了這段經文,但原作則是「真心是道場。」唯據《維摩詰經》的〈菩薩品〉以及〈佛國品〉改為「直心是道場」。故我們可以
要怎麼修行?筆者以為,我們必須要確切明白五蘊和六識的運行是怎麼一回事,然後練習,不斷的練習,去除我們多生累劫以來染濁的習氣,脫落身心幻垢,直至本無身心幻垢可脫落;法尚應捨,直至無有一法可得。怎麼練習?筆者推薦「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六祖壇經》付囑品第十云:「若人具二三昧,如……
上篇文章提到,「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這就是《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所說的:「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六祖以「六門」比喻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並言:「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是地
《維摩詰經》云:「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財施一切;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已於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為法王。」法王就是佛,此段經文是讚嘆佛。大意是說,佛陀您是法王,你的法力超越三界眾生、六道有情,經常以佛法之財普施利潤一切有情眾生。您善於分辨一切世諦有為、無為之法相……
  《楞嚴經》云 :「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何謂邪?不正即是邪;何謂正?見性即是正。現今末法時期,筆者戒慎恐懼,雖奉 母懿旨,編寫善書,猶恐「自錯猶可,更勸他人,自迷不見,又謗佛經。」醒世不成,反成邪師,何苦來哉?感恩 六祖惠能大師,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於漆黑惡海中,傳長明燈
  《瑤池金母普度收圓定慧解脫真經》是 瑤池金母應 慈航大士(觀世音菩薩)之請,為之宣說而成的經典。經文的核心觀念在於「定慧」,也就是佛教講的三無漏學,戒、定、慧。那麼「戒」在哪裡?又要以何為戒呢?經文名稱分明清楚,只是吾人不識 母意,而這就是今天要討論的主題。   首先我們先要瞭解什麼是「普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歸命盡十方,最勝業遍知,色無礙自在,救世大悲者。 及彼身體相,法性真如海,無量功德藏,如實修行等。 為欲令眾生,除疑捨邪執,起大乘正信,佛種不斷故。 佛的「體」就是宇宙萬有一切法的體性,也就是平常所說的「真如」
於是普賢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遶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淨境界,云何修行?世尊!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於幻?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云何復說修行如幻?若諸眾生本不修行,於生死中常居幻化,曾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提婆達多品第十二的教義,強調菩薩為了追求無上菩提而不懈努力,並描述提婆達多如何成為能夠引導眾生的高僧。文中提到的深刻道理,讓讀者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修行中的捨得智慧。透過細膩的辭句及寓意,該經文表達了對眾生福祉的期許以及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彼,云何,世尊!菩薩乘發行,住應?云何修行應?云何心降伏應?」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歸命盡十方,最勝業遍知,色無礙自在,救世大悲者。 及彼身體相,法性真如海,無量功德藏,如實修行等。 為欲令眾生,除疑捨邪執,起大乘正信,佛種不斷故。 佛的「體」就是宇宙萬有一切法的體性,也就是平常所說的「真如」
於是普賢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遶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淨境界,云何修行?世尊!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於幻?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云何復說修行如幻?若諸眾生本不修行,於生死中常居幻化,曾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提婆達多品第十二的教義,強調菩薩為了追求無上菩提而不懈努力,並描述提婆達多如何成為能夠引導眾生的高僧。文中提到的深刻道理,讓讀者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修行中的捨得智慧。透過細膩的辭句及寓意,該經文表達了對眾生福祉的期許以及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彼,云何,世尊!菩薩乘發行,住應?云何修行應?云何心降伏應?」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