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當韓式便當換成三明治,給移民母親的《飯捲男孩乖乖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韓裔加拿大導演沈安東尼(Anthony Shim)的電影《飯捲男孩乖乖睡》(Riceboy Sleeps,2023)以自己的人生改編,將移民作為背景,闡述母子的情誼。故事開頭,旁白述說著九〇年代下,在未婚夫逝世後的單親媽媽素英,帶著因非婚生子而無法拿到韓國身分的兒子金東賢移民加拿大。即使知曉在異鄉等待的是痛苦與偏見,但她已無後路,早已做好犧牲自己的準備。

「仔細聽好了,人的一生只能哭三次,第一次是你出生的時候,第二次是你媽媽去世的時候,第三次是你爸爸去世的時候。」素英看著自己因霸凌而受盡委屈的兒子金東賢說道。

素英只准東賢的人生再哭一次,但不准自己的人生再流下任何一滴眼淚。

raw-image

有限的溫暖

故事從九〇年開始說起,金東賢的第一次放學,老師提醒素英,東賢需要一個英文名字;而東賢則告訴媽媽,他的午餐想要一個三明治──話語似是輕柔的提議,但傳入耳中卻帶著針刺。

刺耳的歧視隱藏在生活的角落裡,用禮貌粉飾;而禮貌也藏不住的,是面容的差異──即使東賢講著流利的英文,試圖跟其他孩子玩在一起,但「Riceboy」(飯捲男孩)依然成為他的暱稱。鏡頭隨著東賢穿梭在學校,那些無傷大雅的好奇與笑聲,在他身上留下疤痕。

自此,東賢成了大衛(David),素英帶到工廠的午餐也跟著從韓式便當改為三明治。

raw-image

校園生活與工廠環境皆是殘酷而灰白的,但回到家中,色調總是橙黃而溫暖,在 4:3 的畫面裡顯得狹小而侷限的家,已是素英用盡全力為大衛撐起的全部,如同電影《美國女孩》裡的媽媽莉莉,試圖擋下異地的思念,與現實的磨合。

但孩子們口中懂事的童言童語總顯得殘酷。《美國女孩》裡的小女兒芳安與媽媽聊到,受洗後就不能燒紙錢給外公外婆,芳安一句「那這樣他們不會很窮嗎?」撼動了媽媽,之後的擁抱是愧疚──原來家裡的金錢問題已淹沒了女兒的童年;《飯捲男孩乖乖睡》的大衛則是小心翼翼地不讓自己的困擾疊加在媽媽身上,在被霸凌、停學後的第一句話,是哭喪著臉和媽媽道歉──想保護孩子的媽媽,其實也默默地被孩子保護著。

raw-image

殘忍的沈默

導演沈安東尼以母子間的情感出發,寫下了溫暖卻殘酷的移民故事。

溫暖的是鏡頭。沈安東尼與攝影指導 Christopher Lew 多次討論後,便決定以逝世父親的靈魂視角呈現,每顆鏡頭一鏡到底,穿梭在母子的日常,看他們做韓國泡菜、說睡前故事,用最親暱的距離觀望一切。

殘忍的是沈默。韓國的民族性同樣來自儒家,忍讓生活裡的痛是必須學會的課題,大衛愛吃媽媽做的泡菜,卻也為之被嘲笑,與媽媽的美好記憶逐一淪為他人眼中的笑柄,他寂然不語地望著媽媽,而媽媽從他的眼神已看懂了一切。

raw-image

素英為無法給孩子無憂無慮的童年而難過,為這個世界對待大衛竟然像對待她一樣殘忍而氣憤──沒有人會幫你,只好讓自己的眼神銳利。她為孩子擦拭眼鏡,試圖把柔弱也擦去。

語言、姓名、午餐,移民一一剝去他們對於韓國的認同,也撥開母子的羈絆。1999 年,大衛成為青少年,染了金髮,戴起隱形眼鏡,不再說韓文,只說英文;媽媽依然,黑髮,做著飯捲與泡菜,只是多了幾絲歲月的皺褶在臉上。

《飯捲男孩乖乖睡》看似著重不斷長大、面臨衝擊的男孩/大衛,但總在他背後選擇犧牲自己的媽媽素英才是主角。即使罹患胰臟癌,被宣告命不久矣,她的第一個念頭依舊不是為自己哀痛,而是沈默思索,之後大衛該怎麼辦?

raw-image

千百年的犧牲

所以她決定帶大衛回韓國,尋回她所隱蔽的過去,也切斷她與賽門──一位帥氣、愛她,希望與她成婚的男子──的關係,對他說:「對不起,你運氣不好,遇到了我。」她總為他人擔憂,自己的幸福從來不是第一順位。

媽媽必然得犧牲自我嗎?沈安東尼寫下偌大的問號。當他在撰寫劇本時,他的媽媽告訴了他「高麗葬」(고려장)的故事:那是一個傳說,據傳在久遠的高麗時代,生活困苦,一位孩子背著年老病衰的媽媽,帶上些許食物及飲水,走入深山,決意讓媽媽於山中自行養老、迎接死亡。長路遙遙,媽媽在半途便理解了此趟遠行的用意,靜靜地拔下松樹針作為記號──她不怕被留下,只怕孩子走不回該過的生活。

raw-image

沈安東尼聽完是震驚的,傳說的淒美與他筆下的素英不謀而合。但世界已經走了千百年,他不願讓素英走入過往的塵灰,於是選擇讓手中的故事在韓國遇見轉折。

韓國的空景是綠意與山嵐,畫面從 4:3 展開為 1.78:1,空氣透了進來,此時的鏡頭也不再移動,轉為固定攝影;大衛重拾自己的韓文名東賢,剃去染金的長髮,戴回眼鏡,在澡堂洗去加拿大帶給他的污與傷,迎接韓國的自己。

他們的心不用再漂流,鏡頭成了風景,生命開了扇窗。

raw-image

家的模樣

《飯捲男孩乖乖睡》與導演鄭李爍的《夢想之地》(Minari,2021)確實有幾分相像,前者回溯過去,後者則更專注於在異地的磨難中扎下新根,而他們皆以韓裔家庭移民至北美為背景,核心都是家。

家是什麼模樣?鄭李爍讓觀眾看見他們的抉擇,那難題像是《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2016)裡愛情與夢想的終極選擇──兩個選項各自終將有所拾獲,也都有所遺憾。但在《夢想之地》裡,鄭李爍選擇燒去他們的抱負,對他而言重要的還是家人。他的根是水芹,無論落在何方,只要奶奶、父母、孩子都還在,再絕望也挺得過去。

raw-image

沈安東尼則是不願讓媽媽再次化作「高麗葬」裡犧牲的母親,於是故事裡的母子返韓,與各自的過去和解,東賢有機會認識他死去的父親,素英也得以放下糾纏她一生的愧。但沈安東尼也不是全然樂觀,東賢的奶奶依然不諒解素英,否定她與東賢的存在,即使奶奶的眼神最終變得柔和,還是決心用這輩子守著兒子的尊嚴。上一代的苦停留在上一代,下一代的選擇可以有所不同。

作為韓裔加拿大人,沈安東尼的根像是浮萍,讓加拿大的社會洗禮自己,也擁抱源自韓國的土壤,兩地皆是他的養份。《飯捲男孩乖乖睡》像是一封柔美而平靜的情書,在異鄉及原鄉輕輕地撫慰所有曾犧牲過的媽媽。

raw-image
全文劇照提供:原創娛樂
責任編輯:黃于真
核稿編輯:張硯拓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至今迷戀拉岡提出潛意識受到語言結構影響時所用的描述:主體的無意識是他者的話語。我們自己無法直接意識到的心理過程和情感狀態,是在與他者之間的社會互動和語言交流中所形成的。然而,類似語言系統中能指與所指之間的任意性,他者的話語(能指)在主體無意識中的所指為何也同樣複雜。
三宅唱導演的新作《惠子不能輸》(ケイコ 目を澄ませて,2022)靈感取自於小笠原惠子的自傳《絕不能輸!》。電影不強調「聾」的感官缺失,讓觀者能將聾人看成與聽人平等的、真正的「人」,而非僅關注其生理障礙,並讓障礙成為群體的借代。這便是電影的首要目的──它要我們看見,在聽障拳擊手之前,惠子先是個「人」。
與其說奇士勞斯基世界裡頭的上帝是一個有問題的上帝,不如說奇士勞斯基的作品中,對於命運的探問本身就處於一種曖昧莫測的狀態,更像是人與世界協作的成品。「宗教與命運」對奇士勞斯基而言,既是人類追求超越向度的可能嘗試,同時也是邊界的重新估量。
若論是枝裕和以往的風格,或許會覺得他「太溫柔」,柔化了許多人性的自私與自利,因其透過電影質問的往往是體制,而非價值觀,時常將真正殘忍的衝突藏在世界背後,目光放在各個不起眼的社會角落,關注人與傷痛共存的狀態,緩緩影響觀眾心中擺盪的道德天秤。
今年,我們終於等到了。在諾蘭電影中螯伏多年的墨菲也終於等到了。他不只終於成為了電影海報上唯一露臉的主演,更是那令他魂牽夢縈的諾蘭電影的男主角──那位在超過 20 年前從廢棄的醫院中醒來、對著全世界觀眾大喊「Hello」的青澀少年,如今要讓我們再一次認識他──那個「他」,既是奧本海默,亦是席尼墨菲。
難走的崎嶇山路往往通向絕世美景,《芭比》不負我高度期待,觀影過程中驚嘆連連,從沒想過這個曾被寄予能帶給女孩們無限想像力之厚望,卻在當今社會被打為退步象徵、貼上「胸大無腦」及「物化女性」等標籤的玩偶,居然可以開展出飽含社會議題又從頭幽默到尾的顛覆性敘事。
我至今迷戀拉岡提出潛意識受到語言結構影響時所用的描述:主體的無意識是他者的話語。我們自己無法直接意識到的心理過程和情感狀態,是在與他者之間的社會互動和語言交流中所形成的。然而,類似語言系統中能指與所指之間的任意性,他者的話語(能指)在主體無意識中的所指為何也同樣複雜。
三宅唱導演的新作《惠子不能輸》(ケイコ 目を澄ませて,2022)靈感取自於小笠原惠子的自傳《絕不能輸!》。電影不強調「聾」的感官缺失,讓觀者能將聾人看成與聽人平等的、真正的「人」,而非僅關注其生理障礙,並讓障礙成為群體的借代。這便是電影的首要目的──它要我們看見,在聽障拳擊手之前,惠子先是個「人」。
與其說奇士勞斯基世界裡頭的上帝是一個有問題的上帝,不如說奇士勞斯基的作品中,對於命運的探問本身就處於一種曖昧莫測的狀態,更像是人與世界協作的成品。「宗教與命運」對奇士勞斯基而言,既是人類追求超越向度的可能嘗試,同時也是邊界的重新估量。
若論是枝裕和以往的風格,或許會覺得他「太溫柔」,柔化了許多人性的自私與自利,因其透過電影質問的往往是體制,而非價值觀,時常將真正殘忍的衝突藏在世界背後,目光放在各個不起眼的社會角落,關注人與傷痛共存的狀態,緩緩影響觀眾心中擺盪的道德天秤。
今年,我們終於等到了。在諾蘭電影中螯伏多年的墨菲也終於等到了。他不只終於成為了電影海報上唯一露臉的主演,更是那令他魂牽夢縈的諾蘭電影的男主角──那位在超過 20 年前從廢棄的醫院中醒來、對著全世界觀眾大喊「Hello」的青澀少年,如今要讓我們再一次認識他──那個「他」,既是奧本海默,亦是席尼墨菲。
難走的崎嶇山路往往通向絕世美景,《芭比》不負我高度期待,觀影過程中驚嘆連連,從沒想過這個曾被寄予能帶給女孩們無限想像力之厚望,卻在當今社會被打為退步象徵、貼上「胸大無腦」及「物化女性」等標籤的玩偶,居然可以開展出飽含社會議題又從頭幽默到尾的顛覆性敘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我接受日常生活總要伴隨著許多不如意這個事實以後,我就心不甘情不願地變成了大人,但日子的確也好過多了。」她意識到死亡無所不在,在人生山窮水盡的時刻,才能體會深深鏤刻心底的美。即使深愛的人一個個離我們而去,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我們生了一個小孩》是一部探討重組家庭血緣關係的電影。故事圍繞著40歲男主角在第二段婚姻中,與第一段婚姻的小孩以及新生命之間的情感變化展開。透過角色間的情感互動,探討了親子關係、親密感以及血緣關係的真相。
Thumbnail
《美國女孩》是臺灣導演阮鳳儀執導的時代成長劇情電影,由方郁婷、林嘉欣、莊凱勛及林品彤共同主演。劇情取自於導演的親身經歷,描述原本已經移民的一家人,因為母親生病的緣故,讓在美國已經擁有自己生活的女孩,必須回台灣重新適應,而水土不服造成家庭衝突及成長的故事。 本片為導演首次執導長片,便入圍7項金馬
  這是安凱臣在還沒遇上東邦之前的故事。那時的他說是一個從小在家接受英才教育長大的乖乖牌,至於為什麼後來會變成東邦的「專任機械師」兼「武器提供者」?還有「雙重人格」的由來?這一切就要從15歲那時那個意外參加的夏令營開始說起……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臺灣留學生和一位黑人廚師之間的感人故事,這位廚師以溫暖的心對待所有臺灣留學生,讓他們感受到人間溫情。故事告訴我們,感恩的心是重要的。
Thumbnail
脫北者路基完(宋仲基 飾演)和母親在中國延吉朝鮮族居住區域,依靠舅舅生活。 路基完母親在餐館打工維持母子生活, 年輕力壯好手好腳的大男孩因路見不平打傷人,遭中國警方通緝。 為了不被捉住遣返北朝鮮,路基完只能窩居小屋裡。 生日那天吃了母親替他準備的雞蛋麵後, 屋外下起大雪,一時興起,去餐館接
Thumbnail
導演相米慎二以他經常關注的兒少成長議題,結合溫暖深沉的影像與魔幻寫實風格,成就了電影紅紅豔豔的成長樂章。當思緒在舞蹈、情感在跳躍,穿插其中的意識流長鏡頭,帶領觀眾流向使人迷離、漂泊的汪洋裡,同小蓮一起,擁抱成長過程中所面對的傷、尋回一些失去的夢,最後回歸探覓電影的主旨:家庭的真實與流動。
Thumbnail
  本片為導演阮鳳儀的自傳式電影,描述主角芳儀(方郁婷 飾)1997年隨母親(林嘉欣 飾)與妹妹(林品彤 飾)移居美國生活,2003年因母親罹患乳癌而搬回台灣,父親(莊凱勛 飾)則常出差往返大陸與台灣。回到台灣的兩位姊妹須重新習慣既熟悉又陌生的台灣(體罰教育、交新朋友等),及只聽得懂中文、忙
Thumbnail
男孩來自另一個國家的寄宿學校,與女主角的大麥可有著相似之處。女主角為了掩飾,只好對周遭人說大麥可出國處理家事,而男孩將滯留一段時間。她發現男孩很懂事,猜測男孩和大麥可是否同一人,但在個性上有明顯差異。這個巧合和男孩的來臨帶給女主角的生活產生了許多的變化。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我接受日常生活總要伴隨著許多不如意這個事實以後,我就心不甘情不願地變成了大人,但日子的確也好過多了。」她意識到死亡無所不在,在人生山窮水盡的時刻,才能體會深深鏤刻心底的美。即使深愛的人一個個離我們而去,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我們生了一個小孩》是一部探討重組家庭血緣關係的電影。故事圍繞著40歲男主角在第二段婚姻中,與第一段婚姻的小孩以及新生命之間的情感變化展開。透過角色間的情感互動,探討了親子關係、親密感以及血緣關係的真相。
Thumbnail
《美國女孩》是臺灣導演阮鳳儀執導的時代成長劇情電影,由方郁婷、林嘉欣、莊凱勛及林品彤共同主演。劇情取自於導演的親身經歷,描述原本已經移民的一家人,因為母親生病的緣故,讓在美國已經擁有自己生活的女孩,必須回台灣重新適應,而水土不服造成家庭衝突及成長的故事。 本片為導演首次執導長片,便入圍7項金馬
  這是安凱臣在還沒遇上東邦之前的故事。那時的他說是一個從小在家接受英才教育長大的乖乖牌,至於為什麼後來會變成東邦的「專任機械師」兼「武器提供者」?還有「雙重人格」的由來?這一切就要從15歲那時那個意外參加的夏令營開始說起……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臺灣留學生和一位黑人廚師之間的感人故事,這位廚師以溫暖的心對待所有臺灣留學生,讓他們感受到人間溫情。故事告訴我們,感恩的心是重要的。
Thumbnail
脫北者路基完(宋仲基 飾演)和母親在中國延吉朝鮮族居住區域,依靠舅舅生活。 路基完母親在餐館打工維持母子生活, 年輕力壯好手好腳的大男孩因路見不平打傷人,遭中國警方通緝。 為了不被捉住遣返北朝鮮,路基完只能窩居小屋裡。 生日那天吃了母親替他準備的雞蛋麵後, 屋外下起大雪,一時興起,去餐館接
Thumbnail
導演相米慎二以他經常關注的兒少成長議題,結合溫暖深沉的影像與魔幻寫實風格,成就了電影紅紅豔豔的成長樂章。當思緒在舞蹈、情感在跳躍,穿插其中的意識流長鏡頭,帶領觀眾流向使人迷離、漂泊的汪洋裡,同小蓮一起,擁抱成長過程中所面對的傷、尋回一些失去的夢,最後回歸探覓電影的主旨:家庭的真實與流動。
Thumbnail
  本片為導演阮鳳儀的自傳式電影,描述主角芳儀(方郁婷 飾)1997年隨母親(林嘉欣 飾)與妹妹(林品彤 飾)移居美國生活,2003年因母親罹患乳癌而搬回台灣,父親(莊凱勛 飾)則常出差往返大陸與台灣。回到台灣的兩位姊妹須重新習慣既熟悉又陌生的台灣(體罰教育、交新朋友等),及只聽得懂中文、忙
Thumbnail
男孩來自另一個國家的寄宿學校,與女主角的大麥可有著相似之處。女主角為了掩飾,只好對周遭人說大麥可出國處理家事,而男孩將滯留一段時間。她發現男孩很懂事,猜測男孩和大麥可是否同一人,但在個性上有明顯差異。這個巧合和男孩的來臨帶給女主角的生活產生了許多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