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老師,我感到羞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因為搬家的關係,從台北市的精華地段學校介聘至附近郊區學校。開學前兩周,我打開自己所有的感官來觀察整間學校的教學風格,盡量讓自己融入新環境,沒想到卻看見了當上老師五年來,讓我最迷茫教學現場。

在這個應該是與孩子們教學相長的環境中,我看不見以幼兒為本位的教學信念,我找不到以幼兒發展為基礎的教學策略。相較於去思考幼兒需要什麼,在我的班級中,我更常看到的是「如何方便管理」、「如何順利完成教學檔案」,更讓人無法適應的是:面對幼兒的情緒問題、行為問題,為了省時省力,老師會習慣性地用權威、高壓來「教導」幼兒,忽略幼兒行為背後的原因甚至是生理需求。

面對如此大的教養差異,我一方面心疼孩子們被錯誤的對待,一方面在面對他人對我「寵小孩」的標籤時,我也憤怒自己無法有理有據的提出反駁。這樣的矛盾感,讓我在開學的這個月明顯的意志消沉,往日在面對幼兒時油然而生的工作熱情也不復存在。在面對年紀、年資都遠高於自己的同事時,我開始懷疑自己過去所學習到的幼兒發展歷程、教學原理原則是否是正確的,因為不願意撕破臉,我無法......或者應該說我不相信我有能力說服對方「正向教養」、「正念融入班級經營」才是真的適合與幼兒相處的方式。

矛盾的教學理念,讓我感到痛苦,但是無法為了孩子們與同事舉理力爭的心理狀態,才是讓我更加不快樂的原因。如果從未花大量的時間、金錢去學習從腦神經科學與心理學的角度,幼兒是如何在看待世界的;從未耗費心神研究特教領域中各式各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如何應用在幼教現場,我想我對於這間學校的落後教學方式不會這樣的無法接受。

我想對於自己身為教師的期待,才是目前我無法適應這樣的教育環境的關鍵。

我對於無法完全的實施心中的教學理念感到羞愧,我對於幼兒在我面前被錯誤對待但我無力阻止感到羞愧,我對於我無法說服同事更理想的教養觀而感到羞愧。懷抱這些情緒,我只能繼續一點一滴的改變這個班級,一點一滴的試圖用幼兒的改變來說服同事:不一樣的做法,會帶來不一樣的結果。

*我的同事並沒有對幼兒有任何不當管教,只是仍抱持著以教師為中心的思想在與幼兒相處,與目前教育界所強調的「以幼兒為本」背道而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iachia的沙龍
0會員
4內容數
chiachi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7/29
在討論上幼幼班前,這些初出茅廬的2歲小搗蛋們應該具備哪些能力呢?如何讓孩子更加快速的熟悉校園生活?
Thumbnail
2023/07/29
在討論上幼幼班前,這些初出茅廬的2歲小搗蛋們應該具備哪些能力呢?如何讓孩子更加快速的熟悉校園生活?
Thumbnail
2023/07/20
「老師,我今天不小心讓他穿太厚了,如果太熱請幫他換短袖。」 「老師,他最近鼻涕有點嚴重,請老師多多注意,不然他會吸回去。」 「老師,請隨時幫我留意他的口罩有沒有帶好、壓好。」 「老師,我們家OO一定要自己拿睡袋進教室嗎?我覺得有點太重了。」
2023/07/20
「老師,我今天不小心讓他穿太厚了,如果太熱請幫他換短袖。」 「老師,他最近鼻涕有點嚴重,請老師多多注意,不然他會吸回去。」 「老師,請隨時幫我留意他的口罩有沒有帶好、壓好。」 「老師,我們家OO一定要自己拿睡袋進教室嗎?我覺得有點太重了。」
2021/10/09
開學一個月了,你的孩子有沒有哭著不想上學呢?
Thumbnail
2021/10/09
開學一個月了,你的孩子有沒有哭著不想上學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上週拜讀了 厭世哲學家 兩篇寫於教師節前夕的文章,老夫有感而發,回想踏入教職的這n年來的心路歷程: ■剛從某師範大學畢業踏進校園時,也曾經想像過要怎麼樣進行課程,能讓學生會覺得既有趣且又學習到東西,也曾嘗試如何把學到的教育理論實務化,用於經營班級、接住每個孩子。後來才發現什麼春風化雨真的是想太多;
Thumbnail
上週拜讀了 厭世哲學家 兩篇寫於教師節前夕的文章,老夫有感而發,回想踏入教職的這n年來的心路歷程: ■剛從某師範大學畢業踏進校園時,也曾經想像過要怎麼樣進行課程,能讓學生會覺得既有趣且又學習到東西,也曾嘗試如何把學到的教育理論實務化,用於經營班級、接住每個孩子。後來才發現什麼春風化雨真的是想太多;
Thumbnail
你覺得學生與孩子的差別在哪? 除了教授對象為成人以外,一般幼兒園到大學生,在與家長討論課堂狀況時,我會以”孩子”稱呼我的授課對象。上課時對待他們的態度,也是認為他們是”孩子”,而不是”學生”。差別在哪呢? 學生是以學習為目的,老師只負責傳遞與解說專業知識,但面對孩子,我們該做的事更多。除了每次問
Thumbnail
你覺得學生與孩子的差別在哪? 除了教授對象為成人以外,一般幼兒園到大學生,在與家長討論課堂狀況時,我會以”孩子”稱呼我的授課對象。上課時對待他們的態度,也是認為他們是”孩子”,而不是”學生”。差別在哪呢? 學生是以學習為目的,老師只負責傳遞與解說專業知識,但面對孩子,我們該做的事更多。除了每次問
Thumbnail
今天被科主任予以重話,嚴肅的討論了教育相關的議題。 開始只是讓學生在國語文競賽中,因為沒有同學想參加,便讓他們抽籤的方式,真的沒辦法演說,再棄權,科主任秉持著希望同學不要有應付的心態,而打電話過來語重心長的勸說,不該讓學生學會敷衍,應該要讓同學的學著全力以赴。 科主任這段話,確實讓我重新思考:我的教
Thumbnail
今天被科主任予以重話,嚴肅的討論了教育相關的議題。 開始只是讓學生在國語文競賽中,因為沒有同學想參加,便讓他們抽籤的方式,真的沒辦法演說,再棄權,科主任秉持著希望同學不要有應付的心態,而打電話過來語重心長的勸說,不該讓學生學會敷衍,應該要讓同學的學著全力以赴。 科主任這段話,確實讓我重新思考:我的教
Thumbnail
去年的第一場說明會,有一對家長在結束後與我閒聊了將近一多小時,直到時間晚了大家都該去吃飯了才離開,還記得結束的時候我與當時的校長聊著說,我們都不希望這個家庭轉來我們學校就讀,因為一旦他真來了,那就代表在原來的學校已經走不下去了。 轉學永遠是【窮途末路】的最終選擇不是嗎?
Thumbnail
去年的第一場說明會,有一對家長在結束後與我閒聊了將近一多小時,直到時間晚了大家都該去吃飯了才離開,還記得結束的時候我與當時的校長聊著說,我們都不希望這個家庭轉來我們學校就讀,因為一旦他真來了,那就代表在原來的學校已經走不下去了。 轉學永遠是【窮途末路】的最終選擇不是嗎?
Thumbnail
背著自己上班專用的後背包,靜靜看了一眼那座幼幼班的寶貝回家前都會和它說掰掰的溜滑梯。轉身,我決定勇敢的走出校門。
Thumbnail
背著自己上班專用的後背包,靜靜看了一眼那座幼幼班的寶貝回家前都會和它說掰掰的溜滑梯。轉身,我決定勇敢的走出校門。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我的工作需要每週帶學生以遠距教學教偏鄉學童學習數學。之前每週帶學生搭車到學校,來回車程比教學時間還久。後來因為疫情關係,才改為遠距教學,一開始還是延續之前合作的班級,但是偏鄉的師資變動很大,原班級老師考到其他學校,因此新學期就改由新老師來教。 (分享完畢)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我的工作需要每週帶學生以遠距教學教偏鄉學童學習數學。之前每週帶學生搭車到學校,來回車程比教學時間還久。後來因為疫情關係,才改為遠距教學,一開始還是延續之前合作的班級,但是偏鄉的師資變動很大,原班級老師考到其他學校,因此新學期就改由新老師來教。 (分享完畢)
Thumbnail
  年前,接到一通我在公立幼兒園當代理老師時一位主管的電話,前陣子其實才跟他敘舊。本來以為她是打來拜年,沒想到她一打來就向我哭訴:
Thumbnail
  年前,接到一通我在公立幼兒園當代理老師時一位主管的電話,前陣子其實才跟他敘舊。本來以為她是打來拜年,沒想到她一打來就向我哭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