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老師,我感到羞愧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因為搬家的關係,從台北市的精華地段學校介聘至附近郊區學校。開學前兩周,我打開自己所有的感官來觀察整間學校的教學風格,盡量讓自己融入新環境,沒想到卻看見了當上老師五年來,讓我最迷茫教學現場。

在這個應該是與孩子們教學相長的環境中,我看不見以幼兒為本位的教學信念,我找不到以幼兒發展為基礎的教學策略。相較於去思考幼兒需要什麼,在我的班級中,我更常看到的是「如何方便管理」、「如何順利完成教學檔案」,更讓人無法適應的是:面對幼兒的情緒問題、行為問題,為了省時省力,老師會習慣性地用權威、高壓來「教導」幼兒,忽略幼兒行為背後的原因甚至是生理需求。

面對如此大的教養差異,我一方面心疼孩子們被錯誤的對待,一方面在面對他人對我「寵小孩」的標籤時,我也憤怒自己無法有理有據的提出反駁。這樣的矛盾感,讓我在開學的這個月明顯的意志消沉,往日在面對幼兒時油然而生的工作熱情也不復存在。在面對年紀、年資都遠高於自己的同事時,我開始懷疑自己過去所學習到的幼兒發展歷程、教學原理原則是否是正確的,因為不願意撕破臉,我無法......或者應該說我不相信我有能力說服對方「正向教養」、「正念融入班級經營」才是真的適合與幼兒相處的方式。

矛盾的教學理念,讓我感到痛苦,但是無法為了孩子們與同事舉理力爭的心理狀態,才是讓我更加不快樂的原因。如果從未花大量的時間、金錢去學習從腦神經科學與心理學的角度,幼兒是如何在看待世界的;從未耗費心神研究特教領域中各式各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如何應用在幼教現場,我想我對於這間學校的落後教學方式不會這樣的無法接受。

我想對於自己身為教師的期待,才是目前我無法適應這樣的教育環境的關鍵。

我對於無法完全的實施心中的教學理念感到羞愧,我對於幼兒在我面前被錯誤對待但我無力阻止感到羞愧,我對於我無法說服同事更理想的教養觀而感到羞愧。懷抱這些情緒,我只能繼續一點一滴的改變這個班級,一點一滴的試圖用幼兒的改變來說服同事:不一樣的做法,會帶來不一樣的結果。

*我的同事並沒有對幼兒有任何不當管教,只是仍抱持著以教師為中心的思想在與幼兒相處,與目前教育界所強調的「以幼兒為本」背道而馳。

avatar-img
0會員
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iachi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討論上幼幼班前,這些初出茅廬的2歲小搗蛋們應該具備哪些能力呢?如何讓孩子更加快速的熟悉校園生活?
「老師,我今天不小心讓他穿太厚了,如果太熱請幫他換短袖。」 「老師,他最近鼻涕有點嚴重,請老師多多注意,不然他會吸回去。」 「老師,請隨時幫我留意他的口罩有沒有帶好、壓好。」 「老師,我們家OO一定要自己拿睡袋進教室嗎?我覺得有點太重了。」
開學一個月了,你的孩子有沒有哭著不想上學呢?
在討論上幼幼班前,這些初出茅廬的2歲小搗蛋們應該具備哪些能力呢?如何讓孩子更加快速的熟悉校園生活?
「老師,我今天不小心讓他穿太厚了,如果太熱請幫他換短袖。」 「老師,他最近鼻涕有點嚴重,請老師多多注意,不然他會吸回去。」 「老師,請隨時幫我留意他的口罩有沒有帶好、壓好。」 「老師,我們家OO一定要自己拿睡袋進教室嗎?我覺得有點太重了。」
開學一個月了,你的孩子有沒有哭著不想上學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為人父母,不是工作,不是木匠做桌子;為人父母,是園丁種花,給予他們成長所需要的環境,使孩子長成獨特的自己。 《園丁與木匠》這個書名非常形象地反映了書中的核心理念。艾莉森‧戈普尼克教授在書中提出,為人父母的角色更像是園丁,而不是木匠。這個比喻的背後有著深刻的含義
Thumbnail
前幾天買了一顆小的黃水晶球。 直徑約只有3.5公分,跟之前買的前輩們相比, 是小弟弟(妹妹?) 不過沒辦法,因為黃水晶比較貴。 不過, 這顆真的漂亮,還帶有彩虹光。 但是買了這個,「鮪魚壽司正名」×綝立刻問說: 「天靈靈 地靈靈 可以幫我看看我的指導老師在哪裡嗎」
Thumbnail
一個很簡單也很難回答的問題 今天手把手Line群組在聊一件事情,有群友跟我說這一位學生的想法讓她很震撼,想要聽聽看我的說法。 我先摘要一下這位學生的說法: 從小被逼去讀書,讀到大學才發現一般工作怎麼(工資)這麼低,想要去當保全幾年(順便玩股票),但家裡反對,之前去xx實習,看到那佣金xx%,覺
Thumbnail
上週,幾個學生問了這個問題:  「為什麼一定要念大學?如果我不唸大學,會怎樣嗎?」 這是一個大哉問,甚至,他們問的,恐怕也是我這個前線高三教師,某一個藏在內心深處的疑惑。再三督責著小羊們用功念書,但把他們都送上理想大學,就是我的使命了嗎?
因為搬家的關係,從台北市的精華地段學校介聘至附近郊區學校。開學前兩周,我打開自己所有的感官來觀察整間學校的教學風格,盡量讓自己融入新環境,沒想到卻看見了當上老師五年來,讓我最迷茫教學現場。
Thumbnail
如果孩子的表達出現障礙,不只是作文寫不好,連帶會影響他們的人際溝通,甚至是未來的職場競爭力。可惜,我教的是孩子,不是父母,沒辦法干涉人家的家庭教育。不過,課堂上,我會帶孩子嘗試推敲父母的心聲,並且在模擬的情境中和大人對話,為他們加強精準表達的能力。
Thumbnail
【2022 共鳴讀書】~ 「任性」來自專業底氣的自信 溫美玉,《成為溫美玉》(天下文化,2022年4月) 每個老師心中都有一個「溫美玉」 每個老師也該為自己成為「溫美玉」 「溫美玉」也曾經是懦弱的菜鳥一枚,為了掩飾自己的空虛與害怕,用暴戾姿態對待自己的學生:「我不想教了,才不要教你們這種爛班級!
Thumbnail
關於台中一中的音樂老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衝突事件。姑且不論老師的情緒控管和學生的態度問題,或是課堂上錄影、放在YouTube上……等的諸多爭議。我站在過去曾遭受過作品被抹殺的隱形暴力,和長期指導學生寫作的角度來看,非常可以體會那位一中學生的心情,也知道如何處理類似狀況……
Thumbnail
「老師也是人,老師當然可以有情緒。」記得這是我在演講與師訓分享時,身為教育工作者一定會同理老師們說的一句話。 說到「態度」,其實在自己今年寒假營隊的課程中,也遭遇一件令我情緒起伏波動的事件。但,孩子與我後續…….,嗯!很直接的伏筆。 #一兼教育工作室 #只有老師懂老師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為人父母,不是工作,不是木匠做桌子;為人父母,是園丁種花,給予他們成長所需要的環境,使孩子長成獨特的自己。 《園丁與木匠》這個書名非常形象地反映了書中的核心理念。艾莉森‧戈普尼克教授在書中提出,為人父母的角色更像是園丁,而不是木匠。這個比喻的背後有著深刻的含義
Thumbnail
前幾天買了一顆小的黃水晶球。 直徑約只有3.5公分,跟之前買的前輩們相比, 是小弟弟(妹妹?) 不過沒辦法,因為黃水晶比較貴。 不過, 這顆真的漂亮,還帶有彩虹光。 但是買了這個,「鮪魚壽司正名」×綝立刻問說: 「天靈靈 地靈靈 可以幫我看看我的指導老師在哪裡嗎」
Thumbnail
一個很簡單也很難回答的問題 今天手把手Line群組在聊一件事情,有群友跟我說這一位學生的想法讓她很震撼,想要聽聽看我的說法。 我先摘要一下這位學生的說法: 從小被逼去讀書,讀到大學才發現一般工作怎麼(工資)這麼低,想要去當保全幾年(順便玩股票),但家裡反對,之前去xx實習,看到那佣金xx%,覺
Thumbnail
上週,幾個學生問了這個問題:  「為什麼一定要念大學?如果我不唸大學,會怎樣嗎?」 這是一個大哉問,甚至,他們問的,恐怕也是我這個前線高三教師,某一個藏在內心深處的疑惑。再三督責著小羊們用功念書,但把他們都送上理想大學,就是我的使命了嗎?
因為搬家的關係,從台北市的精華地段學校介聘至附近郊區學校。開學前兩周,我打開自己所有的感官來觀察整間學校的教學風格,盡量讓自己融入新環境,沒想到卻看見了當上老師五年來,讓我最迷茫教學現場。
Thumbnail
如果孩子的表達出現障礙,不只是作文寫不好,連帶會影響他們的人際溝通,甚至是未來的職場競爭力。可惜,我教的是孩子,不是父母,沒辦法干涉人家的家庭教育。不過,課堂上,我會帶孩子嘗試推敲父母的心聲,並且在模擬的情境中和大人對話,為他們加強精準表達的能力。
Thumbnail
【2022 共鳴讀書】~ 「任性」來自專業底氣的自信 溫美玉,《成為溫美玉》(天下文化,2022年4月) 每個老師心中都有一個「溫美玉」 每個老師也該為自己成為「溫美玉」 「溫美玉」也曾經是懦弱的菜鳥一枚,為了掩飾自己的空虛與害怕,用暴戾姿態對待自己的學生:「我不想教了,才不要教你們這種爛班級!
Thumbnail
關於台中一中的音樂老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衝突事件。姑且不論老師的情緒控管和學生的態度問題,或是課堂上錄影、放在YouTube上……等的諸多爭議。我站在過去曾遭受過作品被抹殺的隱形暴力,和長期指導學生寫作的角度來看,非常可以體會那位一中學生的心情,也知道如何處理類似狀況……
Thumbnail
「老師也是人,老師當然可以有情緒。」記得這是我在演講與師訓分享時,身為教育工作者一定會同理老師們說的一句話。 說到「態度」,其實在自己今年寒假營隊的課程中,也遭遇一件令我情緒起伏波動的事件。但,孩子與我後續…….,嗯!很直接的伏筆。 #一兼教育工作室 #只有老師懂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