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哲人王」的養成

2023/08/0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上一篇提到,柏拉圖認為國王應該要由哲學家來當,哲人王必須是愛好真理,擁有知識而非意見的人。

這篇則要談哲人王該如何培養出來,這中間需要經歷什麼樣的過程。


教育乃國家百年大計,要培養一位領導者,固然也是從教育開始著手。

哲人王的教育,內容包括:

  1. 文藝跟體育

前者是道德教育,後者是基本生存教育(屬線段之喻的可見世界)。

  1. 數學

上升到可思世界,能脫離感官物體所給予的資訊。

  1. 幾何學、天文學、和諧、辯證法

從數學走向平面及立體的幾何學,幾何學去掌握天體運行的道理。

天文學上升到和諧,需透過理性去發掘。

辯證法讓理性可以從可見世界的每項原因到達可思世界。

  1. 15年的實地公務經驗

實務教育,為防止學習辯證法後,使其淪於逞口舌之快、輸贏之工具,需接受至少15年的公務經驗,方能掌握最高的實在性。不過,這15年間,具體是要做些什麼?柏拉圖沒有給出一個確切答案。


和現代政治之比較:

  1. 從人治到法治

由於柏拉圖的老師—蘇格拉底,以不敬雅典城邦的神而另立新神,還有腐化年輕人兩項罪名,被民主政府判處死刑,在五百人的投票中,以三百六十票同意執行,使得他對民主失望。但又因三十僭主的統治,對僭主政治感到厭惡。

他所推崇的,由哲人王統治的城邦,明顯是個人治社會。這與現在經由選舉,選出統治者的法治社會,有很大差異及問題。

會產生的問題像是誰有資格去教導哲人王的候選人?會不會淪為由少數人決定的寡頭政治?這些都跟現今講求每人選票平等的民主政治精神違背。


  1. 管理範圍的差異(城邦VS國家)

蘇格拉底心目中的城邦,人口只需要五千人。現今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超過這數字。內部結構肯定更為複雜,不能只用生產階級、衛士階級和統治階級區分。

古希臘雅典城邦,人口約二十五萬到三十萬人,其中有投票權的成年男性公民大約三到四萬。雅典的民主可以說是「直接民主」,公民可以親自主持公共事務,稱為「公民大會」,由「五百人會議」來執行公民大會的決策。


  1. 懂知識,而非意見/高學歷治國

柏拉圖認為,哲學家才是真正知識的擁有者,那些辯士有的只是意見。唯有哲學家才具備真正的智慧,知道真正的美醜、善惡、正義與不正義。

而智慧是柏拉圖在正義的城邦中,統治者所需要的德性,因此哲學家是統治者的不二人選。

那時候的雅典民主政治,把大眾的意見作為政治決斷,而辯士們在背後教導大眾,說他們的意見是智慧。這樣的民主政治,背離了真正的智慧。

雅典民主政治變成對於人民好惡掌控的制度。

用現代的話來說,就類似於政策牛肉,人民想要什麼,候選人就端出什麼,而那些真正迫及解決的現實問題,卻被忽視。

放到現今的台灣來看,選民們常常會偏好高學歷的候選人當統治者,這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文憑民主(diploma democracy)」。領導人確實讀了很多書,但是否具有相應的智慧,是會聽從知識還是意見,我們無法明確了解。但如果一個統治者只會聽從大眾的意見,那就會容易陷入民粹政治的泥沼之中。


參考文本:《柏拉圖理想國》,侯健譯,聯經出版,2014年

下一篇來講《理想國》中最受到討論的概念「正義」,會以第一卷的內容為主,了解蘇格拉底和其他對話者,各自理解的「正義」。

本篇只是概略講述《理想國》第七卷的內容,有任何疑問或建議,歡迎留言



密涅瓦的貓頭鷹
密涅瓦的貓頭鷹
「人將被抹去,如同海邊沙灘上的一張臉。」—米歇爾·傅柯《詞與物》|人文社會科學愛好者。大學雙主修哲學和社會學,輔修政治學,專長為社會學理論、西方政治思想、近現代歐陸哲學和道家學說。喜歡讀別人讀不懂的書,接觸各種新奇的事物。興趣是看動畫、逛書店和旅行,在蔚藍檔案當個不稱職的狼師,空崎陽奈我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