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深度學習的技術>(作者:Roxas 楊大輝)重點與生活應用

2023/08/10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我推薦這本書嗎?

我因為老高關於講運氣的影片,看到某位觀眾留言4think的文章,不看還好,一看成粉絲...在這邊也推薦該網站給大家。


本書我推薦給對於閱讀、思考領域有興趣的讀者,剛對於閱讀領域剛開始或已經開始一段時間的朋友,可以針對自己不足之處透過本書補足缺漏的步驟。


作者是Roxas 楊大輝,本書就是作者的書籍:<深度學習的技術>


針對我學習上的一些盲點,作者給出具體、有系統、建設性的知識點,看完本書我會想繼續買他的其他著作,例如<思想進化>等,並會找時間拜讀完作者的其他文章。

他的部落格文章文筆通順好閱讀、案例有趣好吸收,也相當值得細細品嘗,都讓人得到不少啟發。

本書旁徵博引,使用許多生活案例、輕鬆有趣的思想實驗,讓人迅速了解作者想傳達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方法。

raw-image


##書要解決什麼問題?使命是什麼?

如果要用一句話說明本書在談什麼:讀書思考五層次:記>懂>網>篩(拓)>活。

本書使用許多心理學、經濟學、思想實驗的方式,舉證記憶、理解等方法來強化記憶、對於知識點的理解程度。

作者對於本書的使命,作者提供自己的讀書心法、理論與具體的實踐方法,進而分享知識;關於閱讀的輸出,應該"瘋狂"的想辦法應用在生活中,才有創造價值,一石多鳥!

raw-image


## 這本書最有價值的點?最重要的三件事?

1.可用略讀(速讀、略讀)快速找出需要的知識點;再用慢讀開啟大腦放鬆模式,讓思緒自由,強化深度理解。

2.經典好書應將資訊重點視覺化:心智圖+概念圖+三力圖。

3.讀書內化的知識點應該要瘋狂的應用在生活中,作品化!


raw-image


## 知識點的生活應用:

第一層次【記】(純背誦&沒思考):

作者認為:知識是為了解決未來的問題而讀,我們可使用記憶聯想、情感、默寫的技巧轉為長期記憶,另外應該分天、分主題 交替式閱讀,最終目的為盡可能讓正確的知識自然地融入生活。

個人生活應用上,我個人已經有在使用讀書的方式已經採用交替式閱讀,之後也會減少想要一次讀完的想法。


第二層次【懂】(已理解&懂脈絡):

作者認為:閱讀應該求懂而不是求快,用最舒服的閱讀速度來讀,讓思緒自由臨走,有產生跟知識點的聯想,可以停下來筆記或研究,增進理解。


多用案例、思想實驗增進自己理解。思想實驗就是舉很實際數字、符號型態的案例,用原始人作為基礎模型是個不錯的開始。


輸出時使用費曼技巧,能講給小孩聽懂,表示你真懂了!最後刻意練習,讓自己不斷精進,成為該領域的專家!


個人生活應用上,有時候我們為了準備考試,只希望快速讀過一兩遍就希望自己考得好成績,殊不知自己囫圇吞棗,沒有吸收進去,當換了一種問法或考法,自己因為沒有經過理解的過程也無法應用在未來的變化中。

這部份自己已經透過其他閱讀類書籍看過不少次,也知道其好處,但沒有徹底的實踐過,也因為本書讓我建立起更為明確的執行方針,我是先採用把當日學習的重點記到筆記內,每天複習昨日的方式,先試試看,先求有再求好。


raw-image


第三層次【網】(知識點成網&練到熟練)

作者認為:我們若將一個系統知識拆解為原子,就可單一透過其知識點進行深度了解,再將不同的知識點進行重新排列組合,像玩樂高積木一樣,創造出新的知識體系。知識的價值來自於輸出者的理解,排列出如何的新內容?產生出什麼樣的新價值?重點在於我們可以將知識組出什麼樣的應用。

作者也推薦利用碎片時間接收資訊的學習方式。

具體的方法可以用{心智圖&概念圖&三力圖}使用筆記工具來重點視覺化。

(1).心智圖:優點:幫助你知道你了解什麼;缺點,分支之間連結性較弱。

(2).概念圖:優點:著重知識間的聯繫;缺點:資訊量太大圖會太複雜,失去製圖或學習動力。

(3).三力圖/系統圖:優點:追求最重要的本質、動態系統、少就是多;缺點:過於簡化

三力圖 使用步驟:

I. 中間寫下主題名稱

II.最核心的三個要素來描述主題

III.三個因素的關聯性。

個人生活應用上,這個跟<原子習慣>書中談到的原理相似,吸收時拆解知識,應用時組合知識,根據智慧做出適當排列,最終應用在生活中。

這讓我聯想到前陣子很夯的自走棋遊戲,A排法不會贏,你換B排法就可以獲勝,就是這個原理!

也因此我們可以利用零碎時間吸收原子類型的知識點,最後找段較長的時間進行整合。

raw-image



第四層次【拓】(正確性(篩)→多樣性→創造性)

關於正確性~作者認為:因為我們沒有<刻意練習>提到的好教練,隨時讓你可以糾正錯誤排除誤區,達到專家的境界。我們該建立自己的一套過濾雜訊、除錯的機制,預防『垃圾進垃圾出』;

關於多樣性~作者認為通才優於專才,建議我們在A領域達到瓶頸後開始與A相關的B領域,以此類推。

關於創造性~作者提出AI近期的快速發展,我們應該善用建立的思考框架,觸類旁通,應用在生活當中


生活應用上:

關於正確性的問題,最近有很深的體會,我曾經非常相信的YT老高,有許多影片曾經啟發了我,例如<七個習慣>讓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進而有閱讀,延伸出想過的有紀律生活。

但後來因為YTR<藍泉媽媽>的踢爆,也指出不少老高論點的謬誤之處。

原來一個論點的多種旁徵博引,也是可以做到非常主觀的誘導式結論,藍泉的整個破解過程這讓人不寒而慄。

自己從小到大,到底還有多少錯誤的知識點需要修正呢?這需要透過不斷學習來除錯、更新。

拿武學舉例的話,就是沒有個好師傅,就容易走火入魔的道理吧。XDD

個人想到的解法:就是如作者所說,要針對知識點進行過思想實驗,進行第二層次的思考,思考情境是否已建立通則?有無例外?內容可否驗證?反面立場是什麼?樣本數是否夠大?是否是虛擬的故事?等問題來驗證知識的正確性後,再進行吸收為佳,即使是錯誤的,但經過思考,可以應付現階段的處理方式也就有的參考價值,當然自己也需要透過不斷的學習來更新除錯舊知識!


多樣性上,自己會考慮透過自己未來的新工作來做技能的學習模式,先找到自己有興趣且希望學習的領域作為開始,等到下階段再開始進階學習A+技能。


創造性,作者鼓勵我們多寫作,寫作是一種思想孵化器,思考這些知識點該如何應用於生活並分享出來。

另外自己延伸的想法是除了摘要重點外,我們也不該直接把作者的所有重點,直接分享在網路上,若沒經過作者的同意這在著作權上的灰色地帶,分享心得時也須留意。

※參考文章:「聽完說書,不用翻書」的說書人商業模式可行嗎?(高雄律師談網紅創業)

raw-image


【活】(一石三鳥&只讀經典&略讀棄讀&沉浸慢讀&三階筆記&清晰題用速讀法&個人計畫發洩知識)

作者建議我們應該""瘋狂"的將知識點應用出來,這讓我聯想到<如何閱讀一本書>經典書也有提到,主動的閱讀,使用的技巧越多越好的道理。

人生中最重要的是:時間(專注力&注意力),作者鼓勵我們該成為一個愛時間!愛生活!最後才是愛閱讀的人。

因此讀書該先讀經典好書!(七個習慣:要事第一)

那如何選書呢?作者建議可找自己喜歡的作者推薦的書單、搭配跟自己領域相關、有興趣的書籍,就不會偏誤太多。

果斷棄讀,當書中無聊、沒興趣的知識點果斷跳過,想想機會成本的原理,你可以用這些時間讀更好的書,得到更多啟發。


生活應用上:

目前我會開始進行針對每天學習的新知概念圖列在每日子彈筆記,一來方便記錄、一來方便複習,先求有再求好!

讀完書後,不再以書籍的數量當成標準,要把作品應用上,作為主要的目標。這也是自己成長的點滴,你會希望過程是高品質、系統化的過程,而不是為了閱讀書籍數量的虛榮感。

raw-image




## 總結:


❶個人觀點總結:

我六歲女兒很愛看小魔女瑪蒂達的電影,我常常跟她說,多閱讀可以有超能力,讀到最後,妳甚至可以有魔法,可以飛天、像ELSA一樣可以使用冰塊魔法等... 目的只是希望她多閱讀培養習慣。XDD,她也常常模擬情境跟我開玩笑。

不過我確實相信,科技發展到後期,當知識領域達到一個層次後,確實是可以展現出原始人看我們現代人,像在施展魔法一樣的狀態。

對我來說,吸收知識也確實是一種超能力,可以讓自己不斷成長,滋養智慧,建立思考框架,快速解決問題,守本並追求資產累積,這對某些無法解決問題的人來說,這就是一種超能力!

本書透過理論、系統化的方針,讓我得到上述諸多啟發,未來也會試著不斷應用在生活中,在這邊推薦給大家!

raw-image


§這世上,本就沒有任何一句話,可以讓你醍醐灌頂。真正叫你醍醐灌頂的,只能是一段經歷。而那句話,只是火藥庫內劃燃的一根火柴。from 中國作家劉震雲在《一句頂一萬句》

raw-image


6會員
2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