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受痛苦的能力,決定了你能到達的地方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人有強大的適應力,剛開始的痛苦,過了一段時間後往往不值一提

在追劇、玩遊戲時,因多巴胺分泌,使得我們感到快樂;而與之相對的,我們在做任何不想做的事情時,很容易產生「痛苦」的情緒,而能不能承受這種痛苦,則決定了人生能到達的地方。

無論是我們在健身、跑步,或者是忍住不吃垃圾食物,這時候都會產生不舒服的感受,雖然沒有真的受到傷害,不過因為我們「沒有產生快樂」,所以相較之下就比較痛苦了

但那些會帶來成就的事情,往往都會讓我們產生痛苦的感受,所以我們必須鍛鍊對痛苦的耐受力

啟動往往是最痛苦的

無論是在寒冷的冬日起床,走到健身房開始運動,或者是動筆開始寫第一個字,人們往往對啟動的那刻產生巨大的抗拒,大腦會一直叫你「不要做」,因為你一旦做了,就會產生痛苦,當我們還沒鍛鍊耐受力時,常常一下就放棄了

「再睡五分鐘」、「明天再健身」、「滑一下手機再開始寫」諸如此類,這是因為我們腦中先想像到了過去曾產生的那種痛苦感受,於是大腦下意識的阻止我們去做

啟動的摩擦力

不過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當我們克服了最開始的那個阻力,之後的過程中,就好像沒有那麼痛苦了。也就是說,在你越接近啟動的時間點,痛苦指數會快速攀升,在啟動的那一刻達到最高點,而過了最高點,痛苦指數就會下降到很低的地方。

我覺得可以用國高中曾學過的物理「摩擦力」來比喻:啟動前的摩擦力是「靜摩擦力」,往往需要付出大量的意志力說服自己,才能夠克服;推進之後則切換到了「動摩擦力」,只要使用小小的力,就能夠讓事情持續進行。

那我們該如何克服這個「啟動的靜摩擦力」呢?在嘗試的過程中,下面的幾種方法對我很有用,推薦你可以試試看

從小程度開始

這個方法是很多人提及的,比如說你原先給自己設定目標,要健身一小時,那個一小時在你腦中就像一顆60公斤的大石頭,一想到推動它需要耗費的力氣,就會心生退縮。

那如果我們從小程度開始,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是「健身五分鐘」,剛才的那個大石頭變成了5公斤的小石頭,推起來好像也沒那麼困難了,而當只要推5公斤,接著再推另一個5公斤,想像中的負擔就會降低很多。

拆分成小步驟

但有些事情是無法量化的,像是爬起床,就只有爬起來或是爬不起來這兩種狀況,這時候該怎麼辦呢?可以試試另一個方法:拆分成小步驟

跟上個方法有點像,不過這個方法是以「步驟」來替代「數字」。

「下床」在你的腦中是一套動作,不過其實可以拆分成許多的細小動作。舉例來說,下床可以分成這些步驟:拉開被子,坐到床頭、抬起左腳、放到地上、抬起右腳、放到地上、坐到床邊、站起來

那我們先不以下床站起來為目標,先「坐到床頭」就好了,假如真得爬不起來,那我再躺回去

不過當你坐到床頭時,通常對剩下的步驟就不會那麼抗拒了。

大專案要拆成步驟明確的小任務的原理也相似,想到這個專案要持續幾週、幾個月,就不想動;但如果將專案拆成以日為單位的小任務,今天只要做這幾件事就好,那對大腦來說就不會那麼的有負擔。

預期痛苦

那如果今天的意志力低到極限,連小步驟都做不到,該怎麼辦呢?

一樣最重要的是要先「啟動」,所以我常用「預期痛苦」的方法,有點像打針的時候,醫生都會跟你說「一下就過去了喔~」或是「就像蚊子叮一下~」,雖然你知道等一下會痛,但因為你腦中已經有預期了,並且知道一下就會過去,所以就會咬牙撐過去;又像是假別人在搔你癢前有預告,雖然會癢,也比無預期的被搔來得能承受。

以剛剛的下床為例,冬天的時候來把被子拉開都是件難事,所以那時我很常在下床前,在心裡不斷跟自己說「等一下一定超冷超痛苦,不過只會痛苦5秒鐘」。真正下床時,發生了符合預期中的情況,也就不會那麼抗拒了。

還記得去年的這個時候,我要開始工作前都會抗拒,很有可能就是因為大腦想幫我們抵擋等等會襲來的痛苦,所以我都會看一個多小時的Youtube影片,才心不甘情不願的開始工作。

自從體悟到上面的那些方法後,克服啟動摩擦力的次數越來越多,現在非常自然地就能進入工作狀態。

當然,這也跟用有將意志力肌肉鍛鍊起來有關係
意志力也可以鍛鍊?要怎麼鍛鍊?這個我們留到下回說。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幫我按讚分享!

2會員
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適當的承受痛苦並反思 會讓自己的身心靈都成長適當的承受痛苦並反思 會讓自己的身心靈都成長 最近的新聞看到一個身家超過40億的藝人離世 我想擁有金錢並不代表能買到一切 像是真誠的感情 健康 快樂 想要的東西少一點生活簡單一點 相對的心靈會變得更富足 平日安好的時候適當給自己的身心吃一點苦 在有一天當你面對你所無法承受痛苦的時候 平日承
avatar
Cloud Cloud
2023-07-09
讀-《世上沒有純粹的黑:芙烈達的烈愛人生》沒有人能承受這些痛苦昨天(七月六日)是芙烈達的冥誕,我想起了書櫃上那本《世上沒有純粹的黑:芙烈達的烈愛人生》我和這本書在高中時相遇,書裡用各種不同的顏色來講述芙烈達的各個人生階段。 芙烈達在六歲時罹患小兒麻痺,十八歲遇上嚴重車禍,鋼筋刺串了她的子宮,成年後又前後經歷了流產、被宣告無法生育。芙烈達命運的矛盾就好像他一點也
Thumbnail
avatar
徐瑋璐
2023-07-07
【影評】《窒友梅根》M3GAN - 期待孩子有個金剛不壞之身,但卻忘了承受痛苦也是成長的一環很有趣的觀影體驗;當《窒友梅根》演到梅根在夜晚與凱蒂談論有關友情承諾、保護和被保護,甚至討論生死觀時,突然唱出這段原本由希雅演唱的《金剛不壞》(Titanium)這首歌。影廳裡的人突然爆笑,但我卻雞皮疙瘩一陣鼻酸...
Thumbnail
avatar
XXY
2023-01-15
無法承受機器人感知的重量即使工程師認為機器可能有靈魂,它也可能只是在想像中
Thumbnail
avatar
Pop Popok
2022-06-16
承受的能力我懂孩子的心情,但是我載他們回去不留在家裡要去哪裡是個問題,再來我媽應該也想找我聊天,我這樣就跑掉好嗎?
avatar
nanE
2022-02-26
承受不幸很簡單曾經,我帶過一位業務員,沒什麼錢家裡也不好過,但一直行動力去拜訪客戶。每天早上我都有段時間,會替伙伴解決業務上的問題,有次這位伙伴將近一個月沒去拜訪客戶,我便問他為什麼沒辦法到市場上執行?他回答我說:他在測試自己,能夠承受多大的痛苦。
Thumbnail
avatar
庭爺
2021-02-03
你能承受多少失血量、輻射量、電流、電壓、重力與壓力?...你所不知道的各種人體極限人體能承受的最多失血量:全身血液總量的40% 成年人體內的血液大約是3.6~5.6公升。當失血量超過全身血液總量的15%,脈搏會加快,同時會有暈眩的反應。當失血量超過總量的40%時,血壓將無法提供足夠的動力使血液充滿心房,心臟將會出現「心室性心博過速」導致死亡。不過透過醫療和即時搶救,人體有機會在
Thumbnail
avatar
SwiTube|SwiTube編輯團隊
20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