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養圈常聽到一句話:
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一個村莊養一個孩子 或是說
都分享在拉拔一個孩子長大的過程中,家長是很需要有許多有形無形的幫助、以及各類型的資源才能完成這個任務的。
·
然而......... “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的原句作者——動物學家艾伯・艾伯斯費爾,他的意思 並 不 是 需要有這麼多的大人才能把孩子健康的扶養成人,而是:
因為村子裡永遠有其他的孩子,能形成一個自然的同儕、遊戲團體,在部落社會裡,當孩子長大到可以離開母親的懷抱,自然的,孩子就加入了其他孩子的遊戲團體,如何在遊戲團體裡面生存,是由年紀較大的孩子,教導年紀較小的孩子,如何在一個團體中遊戲,同樣也是藉由年紀較大的孩子示範、以及教導年紀小的孩子,怎麼樣的行為是可以被這個團體接受的。(Eibl-Eibesfeldt, 1989, p.600)
·
而這個遊戲團體中,並 沒 有 成年人的角色。
·
當然,我寫這個 不 是 為了要說家長在教養孩子的這一路上,不需要相互扶持的力量,我個人認為真的很需要呀!
·
我只是想幫孩子說:
·
除了早期原著動物學家的研究,當今的心理學家研究依然繼續證實這個理論,Peter Gray分享:孩子們在差不多四歲到青少年中期,很認真的把時間投入在與其他孩子的相處上,並且遠離成年人。(Gray, 2012)
這段期間,孩子需要的是成年人愈來愈少的介入、在自己的同儕團體中,藉由模仿、摩擦、衝突、合作,等等各式各樣的社會性互動中,發現自己,逐漸成長成一個社會化的模樣。
根據研究顯示,孩子真正想要成為的,是比他還大一些的大孩子,孩子並沒有真的,把成年人當作他最憧憬想模仿的對象。
研究顯示,孩子的確會模仿自己的家長,但是,孩子並不是沒有選擇性的、把家長所有的模樣通通都模仿起來。孩子會比較他所經驗的社會經驗,篩選出孩子認為哪些家長所做的行為是可以被社會接受的,孩子才模仿,這是一個觀察、研究、比對自身經驗後做出的決定,而自身經驗裡,很大一個部分也會以孩子的 #遊戲團體 運作模式中進行比對和判斷依據。
“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在當今被誤導成家長支持團體的說法,其實這個誤解真的不只是在台灣教養圈,畢竟這句話突然間紅起來,我印象中是在2015年希拉蕊・柯林頓角逐美國總統選舉時,在其中一場競選演講中講出來的原句意義改用。
·
再講回孩子的遊戲團體。
在這個遊戲團體中,孩子可以 #自由建構遊戲!
·
如剛剛上面分享的,孩子們會藉由與其他孩子共同遊戲的經驗法則,學習到社會化該有的規則,當然,因為是孩子之間的相互切磋,通常都能夠往一個較為類似民主的方式前進,但這過程中,的確有可能出現 #暴力、#霸凌 等等的狀況。
所以在 #RIE教養法 的建議下,嬰幼兒可以擁有獨立相處遊戲的時間,成年人只需要在一旁觀察,當孩子們有衝突時,例如:拉扯玩具物件,搶東西,這類事情發生時,RIE建議成年人靠近衝突中的孩子們,但是不直接採取行動,以一個運動賽事播報員的方式,說出現場正在發生的狀況,唯有當孩子之間可能會出現傷害的危機,例如:A寶寶正舉起手來往B寶寶的方向揮舞過去,成年人會明確的阻擋A寶寶的手,並說明:「我不會讓你打B。」
除非有暴力事件,不然會相信孩子們可以找到一個彼此平衡的相處方式,這個平衡方式,不一定是成年人感到舒服的,或許A還是會直接拿走B的物件,但是B並沒有不舒服或是感到受傷;或是A直接拿走B的物件時,B出現明顯的情緒反應,於是A發現自己的行為會影響B的情緒。
這些人際之間互動過程和結果,都是孩子在同儕遊戲團體中,一步步社會化最佳的進程,讓我們的孩子,擁有他們自己的 #孩子村。
我是最懂安全依附關係的嬰幼兒睡眠顧問江語嫣,無論你們的家庭是否需要寶寶睡眠顧問的協助,都祝福你們,今晚、寶寶好睏、一家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