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現場直擊體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學生時代總是期待著能脫離校規的束縛、父母的牽扯。總認為沒有人管的生活就是自由。當我出了社會,成了看顧學生的一邊。才終於能夠明白,那一句句的殷切叮嚀究竟飽含了多少人生與多少的經歷。

教育現場如今的困境

現在的孩子在面對學業、家庭、社交等不同情境下的壓力時,釋放壓力的方式比起我還是學生的時代多出了許多的管道。但是在這多樣的舒壓管道下,似乎由於娛樂生活的多樣化,現在的學生面對不合乎自己心意的情境所做出的反饋更像是剛進入社會的新鮮人而不是學生。

舉個我最近遇到的例子:
有些情況導致老師無法到校的時候,行政就必須進入班級維持班上的秩序,以免吵鬧的學生干擾到其他班級的課堂。因緣際會下,我接到了這樣的任務,進入了不太常接觸的班級裡面。

或許是看我年輕,又或是學生在對我進行試探。他們在我進入班上後,陷入了一種奇異的亢奮狀態。

不斷發出的問題,越來越觸及隱私的冒犯提問,絲毫不把我放在眼裡的隨意走動。整個班級在我進入三分鐘後,混亂成了唯一的代名詞。

面對失去控制的班級,沒有處理經驗的我試圖使用責罵、大聲斥責的方式來阻止學生的失控。很顯然的,在一開始達成了不錯的效果,班上瞬間因為我的變臉而安靜下來。

然而,學生百百款,總有一種會觸到你的心理防線。

有一個學生開始各種無聲的抗議—塗寫桌面、誇張的坐姿、突然站起坐下、拿橡皮擦作手工藝等等⋯⋯。

但因為不熟,我也沒辦法做出處罰以外的措施。幾次柔性的勸導無用後,我只能將他和其他同學拉開距離處理。下課之後,我也沒有再碰到的機會了……。


提倡『愛的教育』的現在,對於這種『積極表達情緒,消極配合團體』的學生,似乎除了花費大量的時間來陪伴、相互理解外,沒有什麼可以速效的方法。

面對一班30到40人的課堂,老師究竟該花多少心力在這種學生身上?我覺得就算實際進入教學現場,你也很難說出一個答案。

沒錯!每一個學生都有他接受教育的權利。

但是現在的學生有一部分將他這個權利給置之不理,反而還去侵害其他學生學習權利的時候,我們在教學現場其實很少有時間去處理這件事。因為課綱的調整,我們必須在教導他們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要建立起對於知識探索的能力,更需要空出時間讓他們有獨立研究未知課題的探究實作課程。

到底還有多少時間能管理這些學生干擾課堂?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白夜-avatar-img
2023/10/23
兩難啊
Jim Chou-avatar-img
2023/09/07
教育不單是學校的事,還有國家社會家庭,一起努力盡力而為
avatar-img
沉默者的發聲方式
20會員
117內容數
少年總是做夢,青年總是尋夢,中年總是不夢,老年一場大夢。 在夢相互交織的現實裡,讓我們一起勾勒夢的形狀
2025/04/27
本文探討近代化學之父安託萬-羅朗·德·拉瓦節的生平貢獻,特別著重他在實驗方法上的革新,如何以定量實驗驗證質量守恆定律,並藉由氧化實驗重新定義燃燒現象。文章也闡述了系統化實驗方法對化學發展、工業革命及科學教育的深遠影響,說明拉瓦節如何將化學從哲學思辨轉變為精確科學。
Thumbnail
2025/04/27
本文探討近代化學之父安託萬-羅朗·德·拉瓦節的生平貢獻,特別著重他在實驗方法上的革新,如何以定量實驗驗證質量守恆定律,並藉由氧化實驗重新定義燃燒現象。文章也闡述了系統化實驗方法對化學發展、工業革命及科學教育的深遠影響,說明拉瓦節如何將化學從哲學思辨轉變為精確科學。
Thumbnail
2025/02/24
世界觀設計:這是一個只能用點點點溝通的世界,人類無法言語的世界 場景設計:午後的咖啡廳,外頭的小雨稀稀落落的下著 主人公:落魄的、不會說話的保險業務和優秀的銷售冠軍
Thumbnail
2025/02/24
世界觀設計:這是一個只能用點點點溝通的世界,人類無法言語的世界 場景設計:午後的咖啡廳,外頭的小雨稀稀落落的下著 主人公:落魄的、不會說話的保險業務和優秀的銷售冠軍
Thumbnail
2025/02/22
臺灣教育體制長期以來注重未來成果,忽略當下學習的成就感,導致學生在追求「未來」的過程中迷失自我。本文探討臺灣教育制度的盲點,如何讓108課綱真正發揮效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成就感,並期待Z世代能改變現況。
Thumbnail
2025/02/22
臺灣教育體制長期以來注重未來成果,忽略當下學習的成就感,導致學生在追求「未來」的過程中迷失自我。本文探討臺灣教育制度的盲點,如何讓108課綱真正發揮效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成就感,並期待Z世代能改變現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自己在幼稚園以後,就一直有機會參與各項班級幹部輪替,很多中性一直感覺很奇怪,然後很多同學父母認為我是老類但,我很老成,話很少,加上往往被掛上他怪怪的,實際上只有我自己知道,腦袋無時無刻都有心電圖停止的聲音! 我看了很多文章,但是很少有機會看到這一種…不是要有企圖心、要有舉一反三、要吃甜頭、要短視
Thumbnail
我自己在幼稚園以後,就一直有機會參與各項班級幹部輪替,很多中性一直感覺很奇怪,然後很多同學父母認為我是老類但,我很老成,話很少,加上往往被掛上他怪怪的,實際上只有我自己知道,腦袋無時無刻都有心電圖停止的聲音! 我看了很多文章,但是很少有機會看到這一種…不是要有企圖心、要有舉一反三、要吃甜頭、要短視
Thumbnail
在這社會框架底下,我們到底活成了什麼模樣? 這場對話中與其說我在開導學生,倒不如說學生反應的問題其實幫助了我重新看見自。
Thumbnail
在這社會框架底下,我們到底活成了什麼模樣? 這場對話中與其說我在開導學生,倒不如說學生反應的問題其實幫助了我重新看見自。
Thumbnail
前陣子網路上瘋傳一段高中生與老師起衝突的影片,學校沒有告知代課老師班級與該學生的情況。 作為短期代課老師,為了避免上述的問題發生,該如何是好呢?
Thumbnail
前陣子網路上瘋傳一段高中生與老師起衝突的影片,學校沒有告知代課老師班級與該學生的情況。 作為短期代課老師,為了避免上述的問題發生,該如何是好呢?
Thumbnail
「那是老師你的學生啦!」 「您又沒帶過我們班」 「體制外比較自由、學生一定比較好教」 這些話雖然有些負面,卻是許多現場老師的心聲。   其實,許多滿腔熱血的老師一進入體制內,就想要為孩子做些什麼,後來面對諸多困境又屢遇挫折,只能選擇妥協,認為自己已經盡人事了,無奈的
Thumbnail
「那是老師你的學生啦!」 「您又沒帶過我們班」 「體制外比較自由、學生一定比較好教」 這些話雖然有些負面,卻是許多現場老師的心聲。   其實,許多滿腔熱血的老師一進入體制內,就想要為孩子做些什麼,後來面對諸多困境又屢遇挫折,只能選擇妥協,認為自己已經盡人事了,無奈的
Thumbnail
高中生活中當數是點滴學習和生活瑣事的堆疊,你的好運可能在哪個瞬間就被點燃。「學校校慶」這個詞讓人聯想到的除了濃濃的熹微歡樂氣息外,也伴隨著些微妙的邀人思索。
Thumbnail
高中生活中當數是點滴學習和生活瑣事的堆疊,你的好運可能在哪個瞬間就被點燃。「學校校慶」這個詞讓人聯想到的除了濃濃的熹微歡樂氣息外,也伴隨著些微妙的邀人思索。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高中生打老師事件的背後教育政策與問題,分析了特教生與一般生上課、校園霸凌以及教師對特教學生的疑慮等議題。提出學校在教育過程中應承擔更多責任,恢復特教班與普通班,特教生應由特教老師負責教導與輔導。文章討論了學校教育不負責任的態度及對特教與一般生的整合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高中生打老師事件的背後教育政策與問題,分析了特教生與一般生上課、校園霸凌以及教師對特教學生的疑慮等議題。提出學校在教育過程中應承擔更多責任,恢復特教班與普通班,特教生應由特教老師負責教導與輔導。文章討論了學校教育不負責任的態度及對特教與一般生的整合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