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本《自己治好膝關節、髖關節疼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全圖解

酒井慎太郎.新自然主義/幸福綠光出版.2018/04.胡慧文譯.

我看的這本書的封面

我看的這本書的封面

推薦給:
❦ 膝關節 or 髖關節 有點卡,想嘗試以簡易動作來自我保健的人!



『膝關節』應該較容易理解,就是"膝蓋"那裡的關節。

『髖關節』比較抽象一點,其實就是"連結軀幹(髂骨)與下肢(股骨)的大關節",簡單來說,就是在"骨盆臀部 與 大腿 "交界處的那個大關節,書中有詳細的圖示(如下圖)

圖片引自書中第65頁,紅圈圈是小昕自行加註標示。

圖片引自書中第65頁,紅圈圈是小昕自行加註標示。


就像書封說的---全圖解!翻開本書,左頁是圖、右頁是文,非常方便圖文對照閱讀!

我發現日本科普書好像都有這樣的特色!而且圖也多走可愛風~


畢竟是定位為讀者自行參閱的保健用書,所以一開始的內容,就用很像心理測驗二選一那種方式,讓讀者可以按圖索驥地大致自我診斷,如下圖:

『你的髖關節沒問題嗎?』圖片引自本書第27~28頁

『你的髖關節沒問題嗎?』圖片引自本書第27~28頁


閱讀此書,就像有一個醫生坐在你面前,跟你叮嚀許多關於膝關節、髖關節的重要保健觀念,還(繪圖)示範給你看!

現在網路上也可以蒐尋到許多與膝關節、髖關節有關的保健影片,可以從不同管道來增加保健常識!


~摘錄佳句分享~


❦膝、髖關節真的很重要,影響腿力,腿力強,就是健康長壽的保證。

❦人體是由200多塊「骨頭」與400個「關節」連結構成。
當某個關節"生鏽",周圍的肌肉、韌帶都必須連帶負擔「運轉不良」的壓力,並波及相關的其他關節。

❦姿勢不良,連孩子都岌岌可危!
.近來,因為姿勢不良或運動不足等原因,十多歲就抱怨肩頸僵硬、腰腿疼痛的青少年變多了。
.孩子是國家未來的"棟樑",關節有問題的孩子增多,「姿勢教育」應該列入學校教科書,是當務之急。

❦退化性膝、髖關節炎並不是突然發生的疾病,而是經年累月造成的結果。

❦治療髖關節炎必須要強化肌力和提升血流量
.事實上,很多人的退化性髖關節炎病情惡化,都是活動不足的結果。
.一般人常以為活動關節會磨損軟骨,這是錯誤觀念。
正確的活動關節,不只能鍛鍊周圍肌肉,又可以提升血活量、活化軟骨的新陳代謝,減少軟骨磨損,即使磨損,也可以相當程度的活化再生。

❦正確保養『髖關節』的生活動作:
.減少長時間站立工作
.用正確的姿勢搬重物 (物品貼近身體,先彎曲膝蓋再折腰,靠腿力不是靠腰力)
.提物時盡量將重量平均分攤在兩肩上

❦正確保養『膝關節』的生活動作
.控制體重
.坐椅子比坐地板好
.上廁所用坐的比用蹲的好


千金難買早知,預防勝於治療
身體不適的話,還是要就醫對症下藥


❦小昕一書一圖一推薦《自己治好膝關節、髖關節疼痛》微雙語影音版❦


##

❦小昕藏書【💪生理醫學】好書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Ds  Tacr-avatar-img
2023/08/10
圖解得好清楚,謝謝分享😎
❦ 莊小昕-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15
第101本《超核心 腿臀肌力訓練法》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 莊小昕-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14
第八十二本《骨力自癒逆轉密碼》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avatar-img
莊小昕❦祕密學院
218會員
800內容數
學院 裡有 書、簿本、心得、高中生、社團、秘密雲。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100歲也能行走自如」日本權威醫師教您正確使用足腰膝蓋,不動刀、不依賴藥物就能告別疼痛】保持正向思考,別再讓「老化」這個藉口影響對自己身體不夠重視的理由!書本並不厚卻仔細記載了很多實用方法,就連90多歲的老奶奶都在認真做,年輕的我們更加不能不重視。
Thumbnail
【「100歲也能行走自如」日本權威醫師教您正確使用足腰膝蓋,不動刀、不依賴藥物就能告別疼痛】保持正向思考,別再讓「老化」這個藉口影響對自己身體不夠重視的理由!書本並不厚卻仔細記載了很多實用方法,就連90多歲的老奶奶都在認真做,年輕的我們更加不能不重視。
Thumbnail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 全球60歲以上約9.6%男性和18%女性患有膝蓋骨關節炎, 衛福部也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約為15%, 不只是年長者,各個年齡層也要注意關節問題, 應及早保養關節🏃‍♀️🏃‍♀️🏃‍♀️ ​1. 【#維持健康體重】👣 額外的體重會增加關節的壓力
Thumbnail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 全球60歲以上約9.6%男性和18%女性患有膝蓋骨關節炎, 衛福部也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約為15%, 不只是年長者,各個年齡層也要注意關節問題, 應及早保養關節🏃‍♀️🏃‍♀️🏃‍♀️ ​1. 【#維持健康體重】👣 額外的體重會增加關節的壓力
Thumbnail
不因怕痛不敢活動,打破過度保護身體惡性循環。 推薦給: ❦ 想以"世界上最簡單的運動 & 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 來日常保健身體的人。 近期看了幾本有關自我保持健康相關的書,作者不外乎是具專業背景及臨床經驗的醫師、復健師等,雖然
Thumbnail
不因怕痛不敢活動,打破過度保護身體惡性循環。 推薦給: ❦ 想以"世界上最簡單的運動 & 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 來日常保健身體的人。 近期看了幾本有關自我保持健康相關的書,作者不外乎是具專業背景及臨床經驗的醫師、復健師等,雖然
Thumbnail
全圖解 酒井慎太郎.新自然主義/幸福綠光出版.2018/04.胡慧文譯. 推薦給: ❦ 膝關節 or 髖關節 有點卡,想嘗試以簡易動作來自我保健的人! 『膝關節』應該較容易理解,就是"膝蓋"那裡的關節。 『髖關節』比較抽象一點,其實就是"連結軀幹(髂骨)與下肢(股骨)的大關節",簡單來
Thumbnail
全圖解 酒井慎太郎.新自然主義/幸福綠光出版.2018/04.胡慧文譯. 推薦給: ❦ 膝關節 or 髖關節 有點卡,想嘗試以簡易動作來自我保健的人! 『膝關節』應該較容易理解,就是"膝蓋"那裡的關節。 『髖關節』比較抽象一點,其實就是"連結軀幹(髂骨)與下肢(股骨)的大關節",簡單來
Thumbnail
多年前上過疼痛科學研習,了解到慢性疼痛不單單是處理結構,多元的動作模式才能讓身體學會與疼痛共存。 阿舟老師這本書提出新觀點:心理、腸胃甚至內臟筋膜也會影響慢性疼痛,並舉例一些常見迷思,破除舊有觀念。 在第二章列出疼痛自我檢查表,以及三個動作測試和三個關節測試,都是我們最常見的下半身關節。 第
Thumbnail
多年前上過疼痛科學研習,了解到慢性疼痛不單單是處理結構,多元的動作模式才能讓身體學會與疼痛共存。 阿舟老師這本書提出新觀點:心理、腸胃甚至內臟筋膜也會影響慢性疼痛,並舉例一些常見迷思,破除舊有觀念。 在第二章列出疼痛自我檢查表,以及三個動作測試和三個關節測試,都是我們最常見的下半身關節。 第
Thumbnail
(圖文:家天使編輯團隊)膝蓋的退化性關節炎是許多年長者的夢靨,不只會造成長輩行動能力下降,關節疼痛、腫脹、僵硬則也會使得生活品質降低,根據統計,五十歲的發生率為20~30%,七十歲以上則高達70%,因此如何做好膝關節保養,避免關節炎發生就很重要。 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原因 要知道退化性關節炎的成因,則
Thumbnail
(圖文:家天使編輯團隊)膝蓋的退化性關節炎是許多年長者的夢靨,不只會造成長輩行動能力下降,關節疼痛、腫脹、僵硬則也會使得生活品質降低,根據統計,五十歲的發生率為20~30%,七十歲以上則高達70%,因此如何做好膝關節保養,避免關節炎發生就很重要。 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原因 要知道退化性關節炎的成因,則
Thumbnail
髖關節是現代人最容易失能的重點部位,如果覺得上下樓梯這件事是有困難的,你可以邊搭電梯邊想,為什麼覺得走樓梯會是困擾?
Thumbnail
髖關節是現代人最容易失能的重點部位,如果覺得上下樓梯這件事是有困難的,你可以邊搭電梯邊想,為什麼覺得走樓梯會是困擾?
Thumbnail
我可以邀請您嗎? 一起瞭解關於身體的小故事 我的患者群裡,幾乎九成都有髖關節內轉或外轉角度不足的現象,它不一定是導致xx問題的主因,但它絕對算是重要的促進因子(contributing factor)。
Thumbnail
我可以邀請您嗎? 一起瞭解關於身體的小故事 我的患者群裡,幾乎九成都有髖關節內轉或外轉角度不足的現象,它不一定是導致xx問題的主因,但它絕對算是重要的促進因子(contributing factor)。
Thumbnail
在我近三年的治療內容裡,如果全身要挑出一個治療頻率最高、最費心費力的關節,那必定會是髖關節。她,是我全身最關注的關節。今天就帶大家來瞭解她。 髖關節為什麼重要呢?因為她扮演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Thumbnail
在我近三年的治療內容裡,如果全身要挑出一個治療頻率最高、最費心費力的關節,那必定會是髖關節。她,是我全身最關注的關節。今天就帶大家來瞭解她。 髖關節為什麼重要呢?因為她扮演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Thumbnail
我先倒果為因來說些例子,例如腳踝扭傷了,經過急性期的照顧,慢慢變不痛了,也能正常走路跑跳,一切都很美好。但其實可能踝關節有「小卡」而你並不知道,久而久之,你的身體其實也很習慣,一切都沒問題。但當有一天,我們突然想要爬山運動,對於還踝關節的「角度需求」增加了,這時候就會造成關節使用上的「不順」。
Thumbnail
我先倒果為因來說些例子,例如腳踝扭傷了,經過急性期的照顧,慢慢變不痛了,也能正常走路跑跳,一切都很美好。但其實可能踝關節有「小卡」而你並不知道,久而久之,你的身體其實也很習慣,一切都沒問題。但當有一天,我們突然想要爬山運動,對於還踝關節的「角度需求」增加了,這時候就會造成關節使用上的「不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