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許多人都說,人生下班才開始,我想《原子時間》這本書的作者柳韓彬真真是這句話的最佳代言人。本業獸醫的她,利用下班後的晚間4小時,嘗試並經營多采多姿的副業,不僅是YouTuber、線上課程講師,還是話劇與電影演員加上筆記商品設計師。這本書是柳醫生分享她的下班時間管理術,鼓勵大家匯聚散落的時間碎片,重新組織規劃,為自己打造下班後的第二人生。
下班就是要享受自由的空氣,在啟動晚間計畫前,先想想自己在工作之外,做什麼會感到開心或有趣?作者建議幾項需考慮的要素:
若能掌握晚間零碎的原子時間,培養自己的興趣甚至副業,能帶來4大好處:
要找到適合經營的副業,可從自己一直持續在做的事、有興趣的領域,或想要跟別人分享的專長著手,即便是瑣碎的小事情也沒關係。發展方向例如:透過線上課程銷售專長、經營獲利型部落格、手繪圖文/表情符號的製作與銷售、販售圖庫照片、開設YT頻道分享某領域知識等。這讓我想到之前《把興趣變收入》一書提到的觀點:我們的目標不是要跟大師相提並論,而是你即便只是等級L3的練功者,你的經驗對於L0的小白也是珍貴的武功秘笈。
剛剛都是興趣盤點,要將想望變成現實,就必須設定目標及計畫。作者指出,設定目標有4大步驟:
作者使用的工具是「曼陀羅計畫表」,中間的核心9宮格,是環繞大目標的8個領域(次目標),再於核心9宮格周遭,各自以次目標為核心,展開相對應的行動步驟9宮格,共可得到81個格子。
綜言之,行動力的開展,將經歷7個階段:設定目標→訂出期限→製作目標清單→擬定行動步驟→去除障礙因素→立即實踐→持續前進。
作者也提醒,訂立目標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他人。請好好檢視:
為避免上述這些假性目標,作者建議:
若要高效掌握晚間計畫,必須警醒到時間的流逝。作者推薦做每小時回顧,找出高專注的區段,藉此盤點空白時間(單純的自由時間),了解時間成本和依照需投入的專注度安排事情。可利用「事後紀錄型記事本」,設立今日目標、重要的待辦事項、時間軸(劃分為兩側,左側做事前計畫,右側記錄實際行為)、次重要欄位(其他生活重要事項,如用餐內容、運動量等)。
作者十分強調利用簡單好做的小事累積成功經驗,得到滿足感;而後在每天相同時間重複執行,且務必堅守設定的時間,以讓習慣成自然。要讓計畫能順利進行,我覺得作者提供了幾個不錯的建議:
晚上時間難免會碰到邀約聚餐打亂規畫,或是面臨各種就是提不起勁想耍廢的時刻,作者感同身受,提出以下6個危機處理法:
第一,不要要求自己做到完美,只要有做一點點就好!我們的目標是,每天持續,長期維持!
第二,面對低潮或無力感來襲,可以用「離峰期」這種語言描述來調整心境認知,同時減少事情份量來因應(可以少做,但不可不做)。另外,就是不要恐慌自己的狀態,請充分休息。我們設立目標是為了指引正確的行動方向,不是為了折磨自己,就算只有微微一小步,也要好好感受「我做到了!」的滿足感。
第三,如果不管怎麼努力都不滿意,也不要過度自責或找藉口合理化自己的失敗。請試圖釐清:為什麼沒按照計畫進行?問題是否在於我無法駕馭這件事情?我是否已經盡了全力?
第四,不要被完美主義綁架,不求「做得好」,但求「做得久」。
第五,過度合理化自己的惰性是意志力不夠時,請先動起來再說。養成自然的行動力,且不要對所有事情都預設要卯足全力,就不會因為覺得會很辛苦的預期心理,而有所抗拒。
第六,想放棄時,問問自己:對於下班後所從事的活動是否覺得不再開心?長期來看,是否沒有正面成果?做的事情是否只對別人有好處?那對自己呢?若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放棄也無妨。
看完本書,不禁會讓人反省平時自己都把夜晚的時間耗費到哪裡去了呢?想必手機與平板就是那個與自己相看兩不厭的時間小偷吧!以往也總覺得,許多有趣的計畫或想法,好像等到周末才會有足夠的時間去執行,周間上班好累,晚上除了擺爛,哪還有其他力氣去做其他事情呢?但看了本書後,或許該想想,是否可將那些興趣與計畫拆解成更小的步驟,散落到周間來逐步落實,即便每天10分鐘也好,重點是在於養成小習慣,讓它們隨時間長出幼苗,甚至有成長為小樹的一天。作者云:「喜歡的事認真去做,討厭的事讓它變得簡單。」或許讓自己的每天都有閃閃發光的片刻,才會更有動力去支撐自己用積極充實的態度,迎接每個樸實的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