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年末,和孩子的老師們相約見面

聊聊孩子的學習狀況,也表達我的感謝

曾經我和孩子的關係劍拔弩張

只要聽到我的聲音,孩子就想生氣

我曾經不只一次問:「我到底做錯了什麼?」

也想搖醒孩子:「究竟想要我怎麼樣?」

換來的不是沈默就是咆哮

遇到老師們時,親子關係早已經傷痕累累

原本只是在聚會過程中發現孩子和座位旁邊的人聊天竟然聊得起來

雖然大多數的時候是孩子聆聽,但時不時的會露出笑容

後來製造很多機會讓老師來和孩子一點一滴的互動、討論

孩子對老師的依賴越深,說實話,我也有點失落

當第一次老師在孩子出門的日子跟我相約,我當時滿心不解。聊著、聊著,老師開始聊起了孩子與我的「結」

孩子的傷痛與我的無助,最後怎麼形成這樣的僵局

「如果你想再次與孩子親近,你必須學習成為一個也在進步、孩子會驕傲的大人。」

那天,我才發現我的止步

改變的過程,很辛苦

很多欲言又止、很多彆扭尷尬

但我不斷想起:「你必須踏出改變的第一步,親子關係才能轉變。」

我試著改變我的自以為是、居高臨下

試著回想我的童年,試著站在孩子的立場

當然,每個孩子都有氣死爸媽的本事,但也有救活父母的力量

我在不斷失敗、否定自己之中,一次次嘗試

有一段時間比孩子和老師見面的時候還多

「媽媽,辛苦你了。當你的孩子一定很幸福,因為他們一定也看到你不一樣了。」

這個下午,我帶著手作蛋糕到老師家時

老師的這番話讓我淚崩,也讓孩子在一旁悄悄拭淚

我們都會更好,我們都要一起成長

謝謝老師,謝謝我的孩子

#年末感恩

#當一個讓自己也驕傲的大人

#紀錄一下心情_讓自己不忘初心


raw-image


avatar-img
1會員
63內容數
實驗教育課程-議題思辨:用多元角度解讀社會現象,讓孩子涵養包容與尊重,透過溝通與表達展現孩子的獨特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T Yich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與其說是導正想法,不如看看是否真的有能著迷的地方,如果可以引導她進步,那就更棒了。」 所以我從一開始的「臉盲」,到現在可以跟孩子一起分享影片裡每個團員不同的特質 睡前幾部影片看著看著,也能用幾句他偶像的話語來跟他對話,他每次驕傲又得意的表情,彷彿這些偶像是他的孩子一樣
他談到了以往大家的互動模式,發現自己對那些人也沒什麼「貢獻」,他在意別人抽到自己精心挑選的禮物,那些人應該也是。彼此都沒有在對方身上留下痕跡,當然會有這種感覺。
帶著孩子拜師學藝,有系統性的學習手作與設計 這才發現原來網路資源很多,但有老師的帶領能更一步步的建構系統 完成的方式也不只一種,但有人能馬上回饋給予意見支持更是更加事半功倍
作品不外乎是傳達想法的媒介,當自己在乎,別人才會重視作者的在乎。如果只是隨便對待,別人也會感覺到這樣的作品只是追求讚數,而不是真的想分享些什麼。粉絲團的初衷也只是紀錄他的學習與成長、矛盾與理解、掙扎與抉擇,讓往後的自己能回顧一路上走來的痕跡。
「怎麼都沒有人來按讚或給我回應?」 我先問他為什麼想要看到有人按讚 「沒人看到那我畫畫就沒意義了呀」 我反過來問孩子:你當初為什麼想畫畫?是因為想要引起很多人注意?還是一開始你只是想抒發你的興趣?
終於和孩子討論好,一起來經營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yichi117 看著孩子從原本的拒學、提不起勁,到現在願意提筆畫畫,為粉專提供大頭貼⋯⋯ 這段時間的陪伴與鼓勵,真的是值得了 當開始討論成立粉專的時候,孩子有許許多多的害怕與不確定 「不去試試看怎麼會知道呢?」 終於,
「與其說是導正想法,不如看看是否真的有能著迷的地方,如果可以引導她進步,那就更棒了。」 所以我從一開始的「臉盲」,到現在可以跟孩子一起分享影片裡每個團員不同的特質 睡前幾部影片看著看著,也能用幾句他偶像的話語來跟他對話,他每次驕傲又得意的表情,彷彿這些偶像是他的孩子一樣
他談到了以往大家的互動模式,發現自己對那些人也沒什麼「貢獻」,他在意別人抽到自己精心挑選的禮物,那些人應該也是。彼此都沒有在對方身上留下痕跡,當然會有這種感覺。
帶著孩子拜師學藝,有系統性的學習手作與設計 這才發現原來網路資源很多,但有老師的帶領能更一步步的建構系統 完成的方式也不只一種,但有人能馬上回饋給予意見支持更是更加事半功倍
作品不外乎是傳達想法的媒介,當自己在乎,別人才會重視作者的在乎。如果只是隨便對待,別人也會感覺到這樣的作品只是追求讚數,而不是真的想分享些什麼。粉絲團的初衷也只是紀錄他的學習與成長、矛盾與理解、掙扎與抉擇,讓往後的自己能回顧一路上走來的痕跡。
「怎麼都沒有人來按讚或給我回應?」 我先問他為什麼想要看到有人按讚 「沒人看到那我畫畫就沒意義了呀」 我反過來問孩子:你當初為什麼想畫畫?是因為想要引起很多人注意?還是一開始你只是想抒發你的興趣?
終於和孩子討論好,一起來經營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yichi117 看著孩子從原本的拒學、提不起勁,到現在願意提筆畫畫,為粉專提供大頭貼⋯⋯ 這段時間的陪伴與鼓勵,真的是值得了 當開始討論成立粉專的時候,孩子有許許多多的害怕與不確定 「不去試試看怎麼會知道呢?」 終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去年暑假時出了一份自由研究作業,其中有一個孩子是要研究老師。研究內容如下: 我的老師是個很好的老師,會講故事給我們聽也會跟我們玩,大家都很喜歡他個性幽默、溫柔,下課很多人都要去跟他玩。只是如果老師兇起來很可怕都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大吼,會嚇到抖一下的那種
Thumbnail
昨天去早市吃麵時,遇到了以前的學生家長。 他的小孩我印象很清楚,小時候被家長寵壞,變成是一個只知道讀書卻缺乏生活自律、甚至生活能力的學生。 我第一天教他就對家長講我會關注在生活能力部份,意思是訓練他有能力生存在社會上不會處處碰壁,家長很相信我,於是就開始進行改變性格大作戰了。 首先就是請他整理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教育是一個相互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在孩子與大人相處時,家長和老師需要理解孩子、接納他們的不同,這樣孩子才會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支持和鼓勵。別忘了,所以人都曾經是個孩子。
Thumbnail
我不敢說雙親離異會對直接對小孩造成多大的影響,但我敢說離婚肯定多多少少對小孩造成一些改變,不管個性或心理層面的問題,甚至在求學期間會面臨一些問題。我不是要批判雙親離婚這件事,這是由雙方達成的一個協議,我給予最大的尊重。我只想討論家長離婚對小孩子的影響,在當老師的時候遇過一些案例,小芷就是其中一個。
Thumbnail
當孩子們在作文班看到代課老師,他們心中不禁升起不安與疑惑。透過與孩子們的對話,讓他們更能理解老師的難處,並學會同理。下次面對類似情況,他們可能會有不同的感受。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孩子上了高中, 進入嶄新的學業階段, 『學習』的專業內容驟增,這是孩子和學科老師之間的事,家長通常已難介入。 『自我蛻變』 是孩子自己內在與外在的事,家長也無力介入。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那麼,與家長聯絡時, 到底最大的意義為何? 大概就是透過一起聊聊這個寶貝主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去年暑假時出了一份自由研究作業,其中有一個孩子是要研究老師。研究內容如下: 我的老師是個很好的老師,會講故事給我們聽也會跟我們玩,大家都很喜歡他個性幽默、溫柔,下課很多人都要去跟他玩。只是如果老師兇起來很可怕都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大吼,會嚇到抖一下的那種
Thumbnail
昨天去早市吃麵時,遇到了以前的學生家長。 他的小孩我印象很清楚,小時候被家長寵壞,變成是一個只知道讀書卻缺乏生活自律、甚至生活能力的學生。 我第一天教他就對家長講我會關注在生活能力部份,意思是訓練他有能力生存在社會上不會處處碰壁,家長很相信我,於是就開始進行改變性格大作戰了。 首先就是請他整理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教育是一個相互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在孩子與大人相處時,家長和老師需要理解孩子、接納他們的不同,這樣孩子才會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支持和鼓勵。別忘了,所以人都曾經是個孩子。
Thumbnail
我不敢說雙親離異會對直接對小孩造成多大的影響,但我敢說離婚肯定多多少少對小孩造成一些改變,不管個性或心理層面的問題,甚至在求學期間會面臨一些問題。我不是要批判雙親離婚這件事,這是由雙方達成的一個協議,我給予最大的尊重。我只想討論家長離婚對小孩子的影響,在當老師的時候遇過一些案例,小芷就是其中一個。
Thumbnail
當孩子們在作文班看到代課老師,他們心中不禁升起不安與疑惑。透過與孩子們的對話,讓他們更能理解老師的難處,並學會同理。下次面對類似情況,他們可能會有不同的感受。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孩子上了高中, 進入嶄新的學業階段, 『學習』的專業內容驟增,這是孩子和學科老師之間的事,家長通常已難介入。 『自我蛻變』 是孩子自己內在與外在的事,家長也無力介入。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那麼,與家長聯絡時, 到底最大的意義為何? 大概就是透過一起聊聊這個寶貝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