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踏伊的尾,伊就袂咬咱的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朋友說:『我也很喜歡種花,但每每想到泥土裡會有蜈蚣、有蟲、有蚯蚓、有雞母蟲就卻步了』。

這話讓蒔緣想起一句俗諺:『無踏伊的尾,伊就袂咬咱的腳』。你不去剿蜈蚣的巢穴,牠通常也是躲在石頭縫,或者花盆下自在生活,不愛出來與人類交鋒的。

圖/pixabay

圖/pixabay

佛學中,有一段寒山與拾得二人的對話。

寒山問:『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置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回憶一九七○年代,生活在黃俊雄布袋戲的時空中,全民皆瘋雲州大儒俠史艷文,劇中許多台詞都成為日常的口頭禪。對於人際互動,有一句經典話語就是:『忍他、讓他、不管他、看他如何?』言語傳達的就是和平相處的最高境界。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是儒家以和為貴思想的延伸;人若犯我,我必犯之,則是法家的即知即行,破壞遊戲規則,就必須接受懲罰的積極行為;忍他、讓他、不管他、看他如何?應算是綜合儒家與法家的中心思想:我先消極性的讓你、不與你正面衝突〈忍他、讓他、不管他〉,但是所謂忍字心上一把刀,對方若是過度的囂張,則我也已做好迎戰的準備〈看他如何〉,這是多麼有趣的一種人際互動揣摩呀!回歸這句俗諺似乎也有這樣的意涵:無踏伊的尾,伊就袂咬咱的腳〈說的即是先忍耐吧,盡量別去觸犯對方〉,深究之,我都如此禮讓了,對方如果繼續無理取鬧,那我可也不是省油的燈喔!

圖/pixabay

圖/pixabay

忍字並非憋著一口怨氣,而是了解真實意義,進而轉化心境,選擇迴避衝突。為人處世,千萬不可主動攻擊別人;喜歡任意攻擊別人,雖然可滿足自身的欲望,但是處處樹敵,被攻擊的他人,總有一天會找機會反擊的。所以,做人要留餘地、廣結善緣,不去做對別人不利的事,那樣,別人就不會主動攻擊你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rod-avatar-img
2023/08/16
『無踏伊的尾,伊就袂咬咱的腳』。你不去剿蜈蚣的巢穴,牠通常也是躲在石頭縫,或者花盆下自在生活,不愛出來與人類交鋒的上列兩行文字敘述.多麼的逗趣生動呀!!但此描述卻讓我想起了童年的一段往事小時候有次送東西給隔壁大叔時磊落自在的蜈蚣先生雖不愛出來與人類交鋒但都進了大叔的高粱瓶裡看到此景 我非常震驚(呆在原地) 但卻引來大叔的訕笑.笑我是犯傻了如今 我也是大叔了 回憶起 當年的情事我寧願犯傻 一輩子
蒔緣-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16
A-rod 蜈蚣大約在20年前的中藥市場,一兩可以賣6元,我不知道牠怎麼那麼有藥效,但說實在的,乾屍很噁臭的
熟齡文青-avatar-img
2023/08/15
「再待幾年,你且看他」,這一句話深含人生哲理。
蒔緣-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15
熟齡文青 是啊 不知道是要比誰長壽 還是比耐心 還是要比誰比較長進
小步隨安-avatar-img
2023/08/24
喜歡拾得的境界。
蒔緣-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24
小步隨安 值得效法的境界 不過在現實社會好像也很難
築夢人-avatar-img
2023/08/15
世道很亂,想要與他人和平相處,就是處處禮讓,相互尊重。就是陌生人,也一定感受到彼此的誠意。但是,如果碰到淨惹事的自目份子,就要視狀況處理了,不能讓其為所欲為而傷害到他人。
蒔緣-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15
築夢人 可是這幾年我常聽到路上按喇叭被毆打事件 我就不太想出門。我知道事件都有個案性,不能一概而論,每個事件的對與錯不一定是按喇叭或被按喇叭,但就是覺得很恐怖
avatar-img
蒔緣的沙龍
119會員
685內容數
一詩暢飲一杜康 吟詩訪英雄 一詞入境一風月 填詞尋美人 漫步唐詩宋詞 翻滾古今風華
蒔緣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02
當你感覺越矛盾,限制越多時,請告訴自己:衝突,才是最好的施力點,更好的答案,正等在前方。第三選擇的思維便是:整理對立意見的優點,創造更優的新選項!
Thumbnail
2025/03/02
當你感覺越矛盾,限制越多時,請告訴自己:衝突,才是最好的施力點,更好的答案,正等在前方。第三選擇的思維便是:整理對立意見的優點,創造更優的新選項!
Thumbnail
2025/02/08
本文探討一位養尊處優的官家少爺逃家闖蕩江湖的經歷,諷刺其生活白痴、不懂人情世故,以及其父母親所謂「為你好」的教育背後,可能隱藏的錯誤。少爺的經歷充滿許多錯誤示範,例如:財不露白、個資外洩、不懂人情世故等等,凸顯現代人教養子女時,應該深思「為你好」的真正意義。
Thumbnail
2025/02/08
本文探討一位養尊處優的官家少爺逃家闖蕩江湖的經歷,諷刺其生活白痴、不懂人情世故,以及其父母親所謂「為你好」的教育背後,可能隱藏的錯誤。少爺的經歷充滿許多錯誤示範,例如:財不露白、個資外洩、不懂人情世故等等,凸顯現代人教養子女時,應該深思「為你好」的真正意義。
Thumbnail
2024/12/31
很多學理與案例證明,每個成長階段的發展能力指標,只是一個眾數或概數,更多的是要重視個別差異性的存在。幾歲開始可以教導幼童使用剪刀,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必須注重 1.確保工具的安全性。2.不刻意具備目的性。3.需有大人專心陪伴。4.需有大人示範引導。5.引導與鼓勵並重。
Thumbnail
2024/12/31
很多學理與案例證明,每個成長階段的發展能力指標,只是一個眾數或概數,更多的是要重視個別差異性的存在。幾歲開始可以教導幼童使用剪刀,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必須注重 1.確保工具的安全性。2.不刻意具備目的性。3.需有大人專心陪伴。4.需有大人示範引導。5.引導與鼓勵並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回想起自小所受的教育總是在教導我們建立分別心,告訴我們人類為尊,動物畜生為卑;教我們區分什麼是害蟲、什麼是益蟲,而害蟲會傷害我們的安全利益,一定要將牠撲殺消滅。因此,以前的我,蚊子叮我也打,螞蟻咬我也殺,看到蟑螂絕不放過,自私的只為維護保障自身的安全利益,殘忍的不顧眾生痛苦與安危。……
Thumbnail
……回想起自小所受的教育總是在教導我們建立分別心,告訴我們人類為尊,動物畜生為卑;教我們區分什麼是害蟲、什麼是益蟲,而害蟲會傷害我們的安全利益,一定要將牠撲殺消滅。因此,以前的我,蚊子叮我也打,螞蟻咬我也殺,看到蟑螂絕不放過,自私的只為維護保障自身的安全利益,殘忍的不顧眾生痛苦與安危。……
Thumbnail
《不懼,是一種底氣》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There is always a solution to a problem.」 「兵が攻めてくれば将で防ぎ,大水が出れば土でふさぐ」 人生,在尋找一個歸屬,一個安身立命之處。 風雨是景,日月也是景。 不怕,深於對己的心定;不懼,源於對人的尊重。
Thumbnail
《不懼,是一種底氣》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There is always a solution to a problem.」 「兵が攻めてくれば将で防ぎ,大水が出れば土でふさぐ」 人生,在尋找一個歸屬,一個安身立命之處。 風雨是景,日月也是景。 不怕,深於對己的心定;不懼,源於對人的尊重。
Thumbnail
『逢人不說人間事,便是人間無事人。』 這是唐朝詩人 杜荀鶴的一句很哲學的詩句。 碰到別人不去談論人世間的事情,那麼人世間的事情就跟我沒有關係。
Thumbnail
『逢人不說人間事,便是人間無事人。』 這是唐朝詩人 杜荀鶴的一句很哲學的詩句。 碰到別人不去談論人世間的事情,那麼人世間的事情就跟我沒有關係。
Thumbnail
忍字並非憋著一口怨氣,而是了解真實意義,進而轉化心境,選擇迴避衝突。
Thumbnail
忍字並非憋著一口怨氣,而是了解真實意義,進而轉化心境,選擇迴避衝突。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說:「我們念佛就是要念到花開見佛,什麼叫花開見佛?就是凡事要去火性、要忍耐,和顏悅色以道理行之。 對人要親切和藹,不可一副冷峻的霜臉,令人望之卻步,當法師的也要如此才能度眾。 凡事照道理來,就事論事,不可用煩惱心去應付,對人不論是善人或惡人,都是和氣地平等對待,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說:「我們念佛就是要念到花開見佛,什麼叫花開見佛?就是凡事要去火性、要忍耐,和顏悅色以道理行之。 對人要親切和藹,不可一副冷峻的霜臉,令人望之卻步,當法師的也要如此才能度眾。 凡事照道理來,就事論事,不可用煩惱心去應付,對人不論是善人或惡人,都是和氣地平等對待,
Thumbnail
……佛門中有“火燒功德林”的說法。雖不正確,但意思就是叫人不要隨便發脾氣、發火、更不要撩人發火。這個火指的就是嗔恚之火,如果遇事不順,埋恨於心,發怒於形,導致脾氣爆發,乃至引發殺害災禍。而且嗔心不斷,我們煩惱、無明一定也會隨之增長。 所以一個修行人如果隨意發火,那不論他所積的功德有多少都不在修行……
Thumbnail
……佛門中有“火燒功德林”的說法。雖不正確,但意思就是叫人不要隨便發脾氣、發火、更不要撩人發火。這個火指的就是嗔恚之火,如果遇事不順,埋恨於心,發怒於形,導致脾氣爆發,乃至引發殺害災禍。而且嗔心不斷,我們煩惱、無明一定也會隨之增長。 所以一個修行人如果隨意發火,那不論他所積的功德有多少都不在修行……
Thumbnail
一點不忍的念頭,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為的氣節,是撐天撐地之柱石。故君子於一蟲一蟻,不忍傷殘;一縷一絲,勿容貪冒。便可為民物之命,天地立心矣。 【譯文】心中若有一份仁慈念頭,這念頭就是滋長眾生一體的生命根芽;心中若有一股有所不為的志氣節操,這志氣節操就是一根可以頂天立地的柱石。所以一個有德學修養
Thumbnail
一點不忍的念頭,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為的氣節,是撐天撐地之柱石。故君子於一蟲一蟻,不忍傷殘;一縷一絲,勿容貪冒。便可為民物之命,天地立心矣。 【譯文】心中若有一份仁慈念頭,這念頭就是滋長眾生一體的生命根芽;心中若有一股有所不為的志氣節操,這志氣節操就是一根可以頂天立地的柱石。所以一個有德學修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