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踏伊的尾,伊就袂咬咱的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朋友說:『我也很喜歡種花,但每每想到泥土裡會有蜈蚣、有蟲、有蚯蚓、有雞母蟲就卻步了』。

這話讓蒔緣想起一句俗諺:『無踏伊的尾,伊就袂咬咱的腳』。你不去剿蜈蚣的巢穴,牠通常也是躲在石頭縫,或者花盆下自在生活,不愛出來與人類交鋒的。

圖/pixabay

圖/pixabay

佛學中,有一段寒山與拾得二人的對話。

寒山問:『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置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回憶一九七○年代,生活在黃俊雄布袋戲的時空中,全民皆瘋雲州大儒俠史艷文,劇中許多台詞都成為日常的口頭禪。對於人際互動,有一句經典話語就是:『忍他、讓他、不管他、看他如何?』言語傳達的就是和平相處的最高境界。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是儒家以和為貴思想的延伸;人若犯我,我必犯之,則是法家的即知即行,破壞遊戲規則,就必須接受懲罰的積極行為;忍他、讓他、不管他、看他如何?應算是綜合儒家與法家的中心思想:我先消極性的讓你、不與你正面衝突〈忍他、讓他、不管他〉,但是所謂忍字心上一把刀,對方若是過度的囂張,則我也已做好迎戰的準備〈看他如何〉,這是多麼有趣的一種人際互動揣摩呀!回歸這句俗諺似乎也有這樣的意涵:無踏伊的尾,伊就袂咬咱的腳〈說的即是先忍耐吧,盡量別去觸犯對方〉,深究之,我都如此禮讓了,對方如果繼續無理取鬧,那我可也不是省油的燈喔!

圖/pixabay

圖/pixabay

忍字並非憋著一口怨氣,而是了解真實意義,進而轉化心境,選擇迴避衝突。為人處世,千萬不可主動攻擊別人;喜歡任意攻擊別人,雖然可滿足自身的欲望,但是處處樹敵,被攻擊的他人,總有一天會找機會反擊的。所以,做人要留餘地、廣結善緣,不去做對別人不利的事,那樣,別人就不會主動攻擊你的。

avatar-img
117會員
625內容數
一詩暢飲一杜康 吟詩訪英雄 一詞入境一風月 填詞尋美人 漫步唐詩宋詞 翻滾古今風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蒔緣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追劇,是我的寫作泉源;讓我累積足夠的題材;有能力避開撞牆期、躲開枯水期;支撐我寫作的動力。
寫作、創作真的需要興趣,但更重要的是一份持之以恆的決心與動力。
劣不一定能超越優,但勤一定能補拙!
人與人之間的真實情感,不必被雙方的稱謂綁架,也不限於是否有血緣?只要真心付出,就是至真至善的情感。
酷斯拉小孩葉家恆的故事,是很有意義的教學教材。 教導小孩以正向態度,勇敢且正確面對學習過程的阻難才是!
很多時候,我們對待別人,都被理所當然這四個字綁架了!
追劇,是我的寫作泉源;讓我累積足夠的題材;有能力避開撞牆期、躲開枯水期;支撐我寫作的動力。
寫作、創作真的需要興趣,但更重要的是一份持之以恆的決心與動力。
劣不一定能超越優,但勤一定能補拙!
人與人之間的真實情感,不必被雙方的稱謂綁架,也不限於是否有血緣?只要真心付出,就是至真至善的情感。
酷斯拉小孩葉家恆的故事,是很有意義的教學教材。 教導小孩以正向態度,勇敢且正確面對學習過程的阻難才是!
很多時候,我們對待別人,都被理所當然這四個字綁架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從這個故事我們反省自己,以上這十種大家所厭惡的事,我們犯了哪幾種?希望大家不要過度地貪求,要少欲知足、安貧樂道、六根清淨,並樂意接受他人的勸導,以慈悲心多關心他人、利益眾生。
另外,這故事告訴我們:要知過能改,不要只是憂悔過去所造的惡業,更要積極地改過,而且不要再犯。就像龍樹菩薩在《十住毘婆沙論》裡面有一個很好的譬喻,「已生惡令速斷,猶如除毒蛇」,我們已經知道自己身口意的惡,要趕快斷除,就好像被毒蛇咬了要趕快處置一樣,再慢慢來就沒命了。
許多章句典籍及長輩的教誨裡,都在告訴我們要忍耐,但是從來沒有人教過我們什麼叫做忍耐、為什麼要忍耐、如何做才是忍耐! 忍耐是為了報復,一定要理解這句話,否則那種應對就只是單純的懦弱,沒有任何意義。既然知道是為了報復,很多做法自然就知道是為什麼! 首先是為了保護自己,這世間沒有雙向的突發事件,都是別
倘若是境界已經現在面前,又避不掉、躲不開,這時該怎麼辦呢?這時務必要保持「正念、正知」、「如理作意」,千萬不要起任何「不正的思惟」。 我們自己不妨多想想,有的人貪、瞋很容易現起,不妨多從這邊用心。我們要反省我們內在是不是有那一條毒蛇?不要時節因緣具足了,又跑出來咬人。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Thumbnail
林語堂說:中國人三大惡劣而重要的德性是忍耐、無可無不可、老猾俏皮。 林奕含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裡寫道:「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當成美德是這個偽善的世界維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生氣才是美德。」 最近看了中山美穗2016年主演的電視影集《賢者之愛》,突然對「忍耐不是美德」這句話很有感。 和近期頗受
Thumbnail
今天我們來聊聊「伊索寓言」中,農夫與蛇的故事~ 內容大概是這麼說的: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有一位農夫在路邊發現一條凍僵的蛇,他心生憐憫的把蛇放到自己懷中,想用身體的熱氣來溫暖牠,但是這條蛇甦醒之後,非但沒有感恩,反咬了農夫一口,農夫臨死前後悔的說:「我憐憫惡人,我該死,應該受報應。」 上述的故事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
Thumbnail
……回想起自小所受的教育總是在教導我們建立分別心,告訴我們人類為尊,動物畜生為卑;教我們區分什麼是害蟲、什麼是益蟲,而害蟲會傷害我們的安全利益,一定要將牠撲殺消滅。因此,以前的我,蚊子叮我也打,螞蟻咬我也殺,看到蟑螂絕不放過,自私的只為維護保障自身的安全利益,殘忍的不顧眾生痛苦與安危。……
Thumbnail
不願意畫上句點就沒辦法開啟下一個全新的段落,沒辦法邁開腳步走向新的人生篇章,面對現在的生活現狀停滯不前、消極以對。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從這個故事我們反省自己,以上這十種大家所厭惡的事,我們犯了哪幾種?希望大家不要過度地貪求,要少欲知足、安貧樂道、六根清淨,並樂意接受他人的勸導,以慈悲心多關心他人、利益眾生。
另外,這故事告訴我們:要知過能改,不要只是憂悔過去所造的惡業,更要積極地改過,而且不要再犯。就像龍樹菩薩在《十住毘婆沙論》裡面有一個很好的譬喻,「已生惡令速斷,猶如除毒蛇」,我們已經知道自己身口意的惡,要趕快斷除,就好像被毒蛇咬了要趕快處置一樣,再慢慢來就沒命了。
許多章句典籍及長輩的教誨裡,都在告訴我們要忍耐,但是從來沒有人教過我們什麼叫做忍耐、為什麼要忍耐、如何做才是忍耐! 忍耐是為了報復,一定要理解這句話,否則那種應對就只是單純的懦弱,沒有任何意義。既然知道是為了報復,很多做法自然就知道是為什麼! 首先是為了保護自己,這世間沒有雙向的突發事件,都是別
倘若是境界已經現在面前,又避不掉、躲不開,這時該怎麼辦呢?這時務必要保持「正念、正知」、「如理作意」,千萬不要起任何「不正的思惟」。 我們自己不妨多想想,有的人貪、瞋很容易現起,不妨多從這邊用心。我們要反省我們內在是不是有那一條毒蛇?不要時節因緣具足了,又跑出來咬人。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Thumbnail
林語堂說:中國人三大惡劣而重要的德性是忍耐、無可無不可、老猾俏皮。 林奕含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裡寫道:「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當成美德是這個偽善的世界維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生氣才是美德。」 最近看了中山美穗2016年主演的電視影集《賢者之愛》,突然對「忍耐不是美德」這句話很有感。 和近期頗受
Thumbnail
今天我們來聊聊「伊索寓言」中,農夫與蛇的故事~ 內容大概是這麼說的: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有一位農夫在路邊發現一條凍僵的蛇,他心生憐憫的把蛇放到自己懷中,想用身體的熱氣來溫暖牠,但是這條蛇甦醒之後,非但沒有感恩,反咬了農夫一口,農夫臨死前後悔的說:「我憐憫惡人,我該死,應該受報應。」 上述的故事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
Thumbnail
……回想起自小所受的教育總是在教導我們建立分別心,告訴我們人類為尊,動物畜生為卑;教我們區分什麼是害蟲、什麼是益蟲,而害蟲會傷害我們的安全利益,一定要將牠撲殺消滅。因此,以前的我,蚊子叮我也打,螞蟻咬我也殺,看到蟑螂絕不放過,自私的只為維護保障自身的安全利益,殘忍的不顧眾生痛苦與安危。……
Thumbnail
不願意畫上句點就沒辦法開啟下一個全新的段落,沒辦法邁開腳步走向新的人生篇章,面對現在的生活現狀停滯不前、消極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