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偏鄉--偏鄉教育的問題是在學校圍牆內能解決的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寫于2019.09.19

社區功能已瓦解,家庭功能在退化;

輕估結構影響力,螳臂擋車回天乏。

同村教養社區網,培訓成人效果大;

老師跨出圍牆外,社工教育攜手佳。

日前參加「如何從立法層面振興偏鄉教育」座談會,會中討論多項關於偏鄉教育的問題,其中只有我不是教育系統的人,但是我很榮幸參加這樣的討論。

對於偏鄉教育的看法我會從另外一個面向去思考,我思考的面向是偏鄉教育的問題是哪幾個結構性的問題產生的呢?根據我粗淺的偏鄉服務經驗看來主要有下面幾個結構性的問題:

第一,社區功能的瓦解

大部分的偏鄉早期都有社區功能的存在,但是隨著社會的變遷,工作型態的改變,青壯人口大舉到都市找工作,直接就造成偏鄉的人口大量外移,留在偏鄉大多真的就是「老弱婦孺」了。社區原本運作的結構與功能開始出現斷層與崩解,文化的傳遞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同時原本的社區教養與照顧功能也日漸瓦解,社區本身的運作就出現問題了,因此社區原本可以發揮的教養與照顧功能就快速的消失了。

第二,家庭結構的改變

多數偏鄉的家庭結構原本都是三代同堂或是大家族,但是這幾十年因為經濟的發展,時代的進步,家庭結構已經完全改變,再加上青壯人口外移至都市謀生,更讓偏鄉的家庭結構瞬間岌岌可危,家庭的教養功能在人力不足的情況下就無法發揮功能,因為有能力教養的青壯人口都被迫外出工作,為了解決眼前的三餐問題,只好先犧牲20年以後才會顯現的教養與教育問題,這是一種無奈下的選擇,沒有任何一個父母願意做這樣的決定。同時留在偏鄉的照顧者教育水準不夠高也是偏鄉學童程度(這裡指的程度不僅僅是學業的程度,同時更包含各種學習與生活的能力)低落最主要的原因,直接造成的就是各種刺激的不足,讓偏鄉學童在學習各種能力都容易出現學習動機低落與學習能力低落的問題。

第三,偏鄉教育的問題

偏鄉教育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彈性,所有的偏鄉教育基本上還是跟著主流的教育制度走,這個問題不解,偏鄉教育永遠無解。但是即使這個問題解決了,前述兩個問題不解決,依舊是無解。偏鄉教育的問題並非偏鄉教育改善就能解決的,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偏鄉教育問題是所有問題集結而成的「果」,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偏鄉教育的問題只是其中一個「因」而已,而且並非最主要的因,所以只解決這個問題只是如同「緣木求魚」,不可能解決偏鄉教育的問題的。

另外,偏鄉地區的教養功能源自於青壯人口的外出工作與外移,全家外移的主因多數是對偏鄉的教育沒有信心,所以只要是比較有能力的家庭或是成績比較好的孩子,家長都會思考要不要讓孩子到都市的學校就讀,如此的結果就是有能力的家庭與成績比較好的孩子就會大量外移至都市,造成的結果就是偏鄉學校的學生程度越來越差,老師越教就越無力,結果學校學生的就越來越差,家長就對學校越來越沒信心,外移的狀況就越來越嚴重,如此的惡性循環就一發不可收拾!

社會工作最擅長的就是問題診斷與分析,就如同最厲害的醫生一定要能診斷出病因,否則就不可能治好病人的疾病。所以針對上述的三個結構性的問題提出一些可能的解決策略供大家參考:

策略一,同村教養的社區網絡

偏鄉學童就生活在社區當中,社區的好壞會影響學童的品格、行為及價值觀,而偏鄉學童在社區的活動時間僅僅少於在學校的時間,寒暑假時時間就更長了。因此如何建構出社區的社會支持網絡對社區的功能恢復有決定性的關鍵,而這些時間學校老師幾乎是完全使不上力的,但是它卻是一直在影響偏鄉學童的品格、行為及價值觀,所以我呼籲教育系統的先進們,不要把偏鄉教育這個問題的範圍看小了,因為真正對偏鄉學童產生負面影響的因素多數都在學校的圍牆之外,而學校的圍牆之外偏鄉教師可以使上多少力你我都心知肚明,既然如此又何必自欺欺人呢?

因此我建議偏鄉地區大部分都應該有社會福利團體在當地服務偏鄉,重新協助社區建構社區的網絡,恢復社區教養與文化傳承的功能,在社區當中讓老有所終,幼有所長,同時也增加偏鄉地區的工作機會,讓壯有所用,讓青壯人口可以回流偏鄉,促進偏鄉的社區與經濟發展,讓社區各項功能的傳遞沒有斷層。

偏鄉學童的課業輔導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以博幼基金會為例,在台灣25個偏鄉提供學期間每週五天,每天2-3小時,暑假六週,每天6-7小時的課業輔導,定期跟家長聯繫,針對學童與家庭的問題個別處理與協助,協助家長功能發揮,讓家庭功能恢復。定期拜訪老師,與老師一起協助偏鄉學童。連結社區資源,共同協助偏鄉學童及其家庭……等,跟學校老師、家長、社區一起合作,建構一個完整的社會支持網絡,讓社區長出自己的功能,讓偏鄉學童在這個網絡中可以獲得更多正向的影響。

策略二,偏鄉居民的成人教育

少子化的問題這幾年在台灣非常嚴重的顯現,尤其是偏鄉地區更是明顯,但是少子化並沒有讓偏鄉的家長將孩子教得更好,反而有每況愈下的趨勢。其中影響教養子女最重要的因素是家長的教育水準,在偏鄉地區家長的教育水準經常決定了孩子的程度,尤其是孩子的早期刺激,早期刺激不足的孩子容易呈現出各種學習能力的低落,因此博幼基金會在偏鄉培訓在地居民,教導這些社區媽媽與爸爸(大部分是媽媽)英文、數學及閱讀,也教他們一些親職教育的觀念與方法,不僅讓他們可以當課輔老師教導學生,也讓他們有能力教自己的小孩,讓大人與小孩一起進步,一起讀書,讓爸爸媽媽成為孩子的「典範」,提升偏鄉學同的自我認同,讓整個偏鄉的人口素質一起提升,我們發現這是最快改變偏鄉環境的方法,而且效果奇佳!

在偏鄉創造300個以上的在地居民的就業機會,讓更多的青壯人口不必離鄉背井出外打拼,每天可以回家跟自己的孩子吃飯、聊天,每天可以看著自己與社區的孩子長大,也可以教自己與社區的孩子功課,陪伴自己與社區的孩子度過最需要陪伴的叛逆期,這不就是一個家長最盡責的實現嗎?如果每個偏鄉的居民都可以做到這些事情,偏鄉的學童還會有這麼多問題嗎?

策略三,偏鄉學校的外部資源

偏鄉教育的問題早已超過學校的圍牆,因此只想在圍牆內解決偏鄉教育問題已不可行。如果會留在偏鄉的學童是家庭功能相對差,學童程度相對差已經是事實,而偏鄉國中的校長永遠只能無奈的表示學生在國小時程度太差,以致於國中老師也無能為力,如此就只是卸責而已。我們期待的偏鄉教育應該有更積極的作為,而教育部應該對偏鄉教育有更彈性做法,同時也該認清偏鄉教育問題不是只憑學校就能解決的,一定要放棄保守的心態,向外求援,因為套一句特殊教育的名言:「複雜的問題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法」,與民間團體合作,一起協助偏鄉的家庭與學童,因為我們有共同的目標,我們都希望住在偏鄉的每一個人都更好,同時我們都是非營利組織。

最後,在此呼籲教育部與衛福部一起攜手合作,共同為偏鄉學童打造一個公平與正義的偏鄉環境。


社會工作是讓人們幸福的專業,期待有更多人支持這個專業。每月2篇文章刊登,購買訂購方案或贊助300元以上者可以獲得<解鎖-我的火火社工路>一書,限定50名,送完為止。訂閱完成者請主動聯繫a0921183608@gmail.com吳文炎

更多有關的內容也可以上網購買<尋味-解鎖-添翼-跡履>這四本書,四本書都在蝦皮上架了,還沒集滿四本書的朋友們可以直接上蝦皮購買了!

購買網址:https://shopee.tw/boyo1974#product_list

#教育脫貧

#課業輔導

#社會工作

#社工督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文炎的沙龍
72會員
206內容數
社團法人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主任/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認證社工督導。社福界資深熟男,重度工作狂,喜歡自嘲有過動症,坐不住辦公桌。喜歡用不一樣的眼光看待問題,希望用故事讓社會大眾更容易認識社會工作,也希望這些社會工作的故事可以鼓舞需要被協助的個案與社工,努力在社福界裡不斷尋找新世界與新視野。
吳文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2
這篇文章探討情緒障礙兒童的行為背後,是源於對關係破裂的深切恐懼,而非單純的無理取鬧。文中以小傑的例子,說明錯誤的懲罰方式如何加劇孩子的恐懼,並提出以安撫、同理和支持取代懲罰,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和自信的建議。
Thumbnail
2025/05/02
這篇文章探討情緒障礙兒童的行為背後,是源於對關係破裂的深切恐懼,而非單純的無理取鬧。文中以小傑的例子,說明錯誤的懲罰方式如何加劇孩子的恐懼,並提出以安撫、同理和支持取代懲罰,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和自信的建議。
Thumbnail
2025/04/28
一個小一學童小傑在課後照顧班寫作業時情緒崩潰,拍桌、哭泣,表現出情緒失控的行為。文章探討了孩子情緒崩潰背後的原因,以及老師如何透過溫柔的回應和引導,幫助孩子學習情緒調節的方法。文中強調理解和陪伴的重要性,指出孩子的情緒崩潰實則是一種求救訊號,需要大人們的耐心與支持。
Thumbnail
2025/04/28
一個小一學童小傑在課後照顧班寫作業時情緒崩潰,拍桌、哭泣,表現出情緒失控的行為。文章探討了孩子情緒崩潰背後的原因,以及老師如何透過溫柔的回應和引導,幫助孩子學習情緒調節的方法。文中強調理解和陪伴的重要性,指出孩子的情緒崩潰實則是一種求救訊號,需要大人們的耐心與支持。
Thumbnail
2025/04/25
本篇文章以小語的故事,探討注意力不足的議題。小語在課堂上無法專注,容易被周遭環境干擾,老師起初誤以為他搗亂,後來才發現他的困難來自於無法過濾感官資訊。透過老師的引導和藥物輔助,小語逐步學習控制注意力,最終體會到專注的另一種樣貌。文章呼籲重視孩子努力,避免輕易貼標籤,鼓勵家長和老師給予更多支持和理解。
Thumbnail
2025/04/25
本篇文章以小語的故事,探討注意力不足的議題。小語在課堂上無法專注,容易被周遭環境干擾,老師起初誤以為他搗亂,後來才發現他的困難來自於無法過濾感官資訊。透過老師的引導和藥物輔助,小語逐步學習控制注意力,最終體會到專注的另一種樣貌。文章呼籲重視孩子努力,避免輕易貼標籤,鼓勵家長和老師給予更多支持和理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社區功能已瓦解,家庭功能在退化; 輕估結構影響力,螳臂擋車回天乏。 同村教養社區網,培訓成人效果大; 老師跨出圍牆外,社工教育攜手佳。 日前參加「如何從立法層面振興偏鄉教育」座談會,會中討論多項關於偏鄉教育的問題,其中只有我不是教育系統的人,但是我很榮幸參加這樣的討論。
Thumbnail
社區功能已瓦解,家庭功能在退化; 輕估結構影響力,螳臂擋車回天乏。 同村教養社區網,培訓成人效果大; 老師跨出圍牆外,社工教育攜手佳。 日前參加「如何從立法層面振興偏鄉教育」座談會,會中討論多項關於偏鄉教育的問題,其中只有我不是教育系統的人,但是我很榮幸參加這樣的討論。
Thumbnail
你們(博幼)基金會打算進來『多久』 「你們(博幼)基金會打算進來『多久』?一年?還是三年?」這是博幼基金會評估在原住民部落執行「課業輔導」,第一次拜訪當地學校校長,校長提出的第一個問題。這個問題背後的脈絡是需要理解的,當你理解脈絡之後,這個問題就是理所當然會擺在第一順位了!
Thumbnail
你們(博幼)基金會打算進來『多久』 「你們(博幼)基金會打算進來『多久』?一年?還是三年?」這是博幼基金會評估在原住民部落執行「課業輔導」,第一次拜訪當地學校校長,校長提出的第一個問題。這個問題背後的脈絡是需要理解的,當你理解脈絡之後,這個問題就是理所當然會擺在第一順位了!
Thumbnail
在少子化的今天,偏鄉小校的存廢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學校是為學生而存在的,當生源消失,現有的學校該如何規劃,讓其發揮更好的功能,是執政者要面對的議題。
Thumbnail
在少子化的今天,偏鄉小校的存廢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學校是為學生而存在的,當生源消失,現有的學校該如何規劃,讓其發揮更好的功能,是執政者要面對的議題。
Thumbnail
根據統計,台灣前10%與後10%學生間的閱讀測驗表現,約有 6 年的學力差距。這也突顯出城鄉之間同齡學生學習落差大的狀況。多數學力較落後的孩童,普遍來自偏鄉與弱勢家庭。而在偏鄉地區,究竟有多少「難被解決的困境」?根據教育部的認定標準,偏鄉學校多指地域位處偏遠且交通狀況不便者,或數位學習不利地區。
Thumbnail
根據統計,台灣前10%與後10%學生間的閱讀測驗表現,約有 6 年的學力差距。這也突顯出城鄉之間同齡學生學習落差大的狀況。多數學力較落後的孩童,普遍來自偏鄉與弱勢家庭。而在偏鄉地區,究竟有多少「難被解決的困境」?根據教育部的認定標準,偏鄉學校多指地域位處偏遠且交通狀況不便者,或數位學習不利地區。
Thumbnail
文 / 孩子的書屋 孩子的書屋落腳於臺東大知本鄉村地區,由於產業結構單一化,又以農業與觀光業為大宗,易受天災、疫情等外在條件影響,對於生活難以建立穩定的安全感。此外,由於鄉村地區與外界的交流及文化刺激較少,當教育觀念及方法隨著越來越多的討論不斷更新時,鄉村地區仍承襲著二十年前的教育模式。同時,當青壯
Thumbnail
文 / 孩子的書屋 孩子的書屋落腳於臺東大知本鄉村地區,由於產業結構單一化,又以農業與觀光業為大宗,易受天災、疫情等外在條件影響,對於生活難以建立穩定的安全感。此外,由於鄉村地區與外界的交流及文化刺激較少,當教育觀念及方法隨著越來越多的討論不斷更新時,鄉村地區仍承襲著二十年前的教育模式。同時,當青壯
Thumbnail
偏鄉學童受教育權利,並非只是村莊裡就近就學,而是需要提供更正常多元的學習環境。
Thumbnail
偏鄉學童受教育權利,並非只是村莊裡就近就學,而是需要提供更正常多元的學習環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