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想法的轉變來自你轉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在車水馬龍的捷運站人流中,到站內後,隨波逐流依序排的長長隊伍裡,隨著隆隆聲捷運車廂漸漸停下,緩緩開啟了門,一群人匆匆的從車廂出來,終於如願以償老天眷顧有位置讓我可以坐,坐下後又一如往常習慣的被手機情勒—

站在對面的年輕男女

剛好站在我對面的年輕男女在聊著工作的想法,真的不是故意去聽到她們聊天內容,但真的敵不過人類天性的好奇心聽了一下,說著他們有共同的朋友,這個朋友就叫他為A好了,男生說A做的工作是他的興趣,他每天都很快樂,而且也莫名賺到不少錢;但也因為他做的是讓他自己感到開心雀躍的事情,所以即使沒賺錢也沒有關係。

聽到這覺得這樣的人好幸福,反而很羨慕,因為很多人工作是為了達到溫飽的基本生存,而能生存下來之後,當然希望生活品質能更好,邁向和達到財富自由和身心靈自由⋯等目標。 但每個人的起跑線是不同的,當然努力很重要,但更多是你的選擇是不是選到適合自己的,和與個人人格特質魅力發揮自己的創意和潛能,有時候也跟一個人的機運是不是有天時地利人和有關,甚至有沒有遇到對的人生導師來引領你,如果沒有,那就要自己成為自己的引路人—
累積經驗值不一定會成長,唯有從自身經驗去反思,再從中淬煉調整修正才能得到成長,尤其痛過的體驗反思會成長的更快

有人會說工作是自己選擇的,大家都成年人了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是的,這並沒有錯,但世界給了你選擇的同時,同樣也給了你殘酷的人性考驗,和不同階段性的困難和任務,而世界就像鏡子一樣會因為你自我內在的投射,成為你想像的樣子,但過程中遇到的人事物你得不斷的去辨別和證明來印證,以提高你遇到事情的處理能力和解決能力,更重要的是,強化自我的內在,找到自己現在工作的閃光點—成為自己想要的模樣,而不是別人希望你成為的模樣—
成為一個足夠堅強的人必先經過深刻的體悟和內心激盪湃過後的情緒,有時痛過後的撕裂才慢慢拼整回完整自己—

此時已不是那個我而是全新的自己,才能跳脫另一種境界,內心會得到全新無比的寧靜,思緒也會前所未有的通透—

體會到見山還是山

沒有任何人能復刻你自己,你是無可取代的自己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精采



avatar-img
9會員
1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涅芊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家都知道有個小男孩有一天在蘋果樹 下被蘋果砸到頭?很疑惑地為什麼蘋果 不是往上掉?而是往下掉!於是他發現 了萬有引力。而這聰明的神童— 正是牛頓。 今天如果換作是我被蘋果砸到頭的話, 我一定是破口大罵,不然就是撿起來洗 一洗好像還可以吃,就把它吃掉了! 由此得到一個結論— 頭殼不
大家都知道有個小男孩有一天在蘋果樹 下被蘋果砸到頭?很疑惑地為什麼蘋果 不是往上掉?而是往下掉!於是他發現 了萬有引力。而這聰明的神童— 正是牛頓。 今天如果換作是我被蘋果砸到頭的話, 我一定是破口大罵,不然就是撿起來洗 一洗好像還可以吃,就把它吃掉了! 由此得到一個結論— 頭殼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工作很好,不工作也很棒,一切都是選擇,畢竟每個人人生課題不一樣,有些人的人生課題確實去了職場對於他們的人生藍圖才是捷徑,所以重要的是,詢問自己內心,你想要的是什麼?而非隨波逐流,看著現在流行躺平文化,即便自己更喜歡奔跑卻跟著大家一起躺那可就不好了。
Thumbnail
年輕人對於職涯發展充滿困惑,在南下出差途中與老司機討論專案、工作機會和有意義的人生。他分享了放棄臺積電工作的原因,以及對於轉換工作的疑惑。老司機開玩笑地給予了建議,最後鼓舞年輕人專注於解決問題、提出有效策略和做好未來準備是重要的目標。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曾經有過對於「夢幻職業」的想像,但真的能如願以償的人不多,對很多人來說,工作似乎只是賺取收入的方式,而不是展現自我的舞台。 《發現你的天職》要告訴讀者:找到「真心想做的事(夢幻工作)」並非不可能,運用「熱情」「才華」「價值觀」三重篩選機制,發掘出能讓自己獲得莫大成就感的天職。
Thumbnail
每當我被腦內眾多既有信念驅使,有衝動想走回老路的時候,這會是我的指引。而當我在每個選擇的交叉口,都記得去選那個跟理想人生同方向的選項,就會一步步更靠近那個理想。這也是透過行動在跟宇宙說,我想要且值得的,是那個或任何更好的人生。 今天肯定句: #我選擇符合人生價值的工作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Thumbnail
有幾個朋友的工作正是自己喜歡的事。一個朋友從事表演工作,一個朋友成為KOL,一個朋友開了早餐店。他們原來都是上班族,轉而讓自己喜歡的事變成工作。我真心的羨慕這些朋友,覺得他們實現了夢想,相對每天的茫茫然,他們做的是自己愛好的事。 但做了自己喜歡的事後,一切就順利無憂嗎?也不是,他們各有各的煩惱。
Thumbnail
在職涯諮詢的經驗中,當碰到需要轉職的求職者,我習慣先聆聽他們一路走來的路徑跟選擇,藉以了解在每個選擇背後,那些推動職場轉換的主觀、客觀的驅動力,無論是薪酬、福利、通勤時間、彈性的工作條件、管理風格,或是內部升遷與學習的管道。這些條件都合理,也很平常。但不平常的是,如果問一百個人,這些答案都不太一樣。
Thumbnail
我們把工作定位成什麼?是學習的工具?還是為了交換薪水的工具呢?有很多時候,不難從一個人的工作態度,看出端倪。 大部份的人都不喜歡過多的工作,尤其是鎖碎、吃力不討好…更甚者,明明是別人的工作,但怎麼是我要做? 遇到這種事的時候,你的心是不是正在「為什麼是我」的胡同裡打轉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工作很好,不工作也很棒,一切都是選擇,畢竟每個人人生課題不一樣,有些人的人生課題確實去了職場對於他們的人生藍圖才是捷徑,所以重要的是,詢問自己內心,你想要的是什麼?而非隨波逐流,看著現在流行躺平文化,即便自己更喜歡奔跑卻跟著大家一起躺那可就不好了。
Thumbnail
年輕人對於職涯發展充滿困惑,在南下出差途中與老司機討論專案、工作機會和有意義的人生。他分享了放棄臺積電工作的原因,以及對於轉換工作的疑惑。老司機開玩笑地給予了建議,最後鼓舞年輕人專注於解決問題、提出有效策略和做好未來準備是重要的目標。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曾經有過對於「夢幻職業」的想像,但真的能如願以償的人不多,對很多人來說,工作似乎只是賺取收入的方式,而不是展現自我的舞台。 《發現你的天職》要告訴讀者:找到「真心想做的事(夢幻工作)」並非不可能,運用「熱情」「才華」「價值觀」三重篩選機制,發掘出能讓自己獲得莫大成就感的天職。
Thumbnail
每當我被腦內眾多既有信念驅使,有衝動想走回老路的時候,這會是我的指引。而當我在每個選擇的交叉口,都記得去選那個跟理想人生同方向的選項,就會一步步更靠近那個理想。這也是透過行動在跟宇宙說,我想要且值得的,是那個或任何更好的人生。 今天肯定句: #我選擇符合人生價值的工作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Thumbnail
有幾個朋友的工作正是自己喜歡的事。一個朋友從事表演工作,一個朋友成為KOL,一個朋友開了早餐店。他們原來都是上班族,轉而讓自己喜歡的事變成工作。我真心的羨慕這些朋友,覺得他們實現了夢想,相對每天的茫茫然,他們做的是自己愛好的事。 但做了自己喜歡的事後,一切就順利無憂嗎?也不是,他們各有各的煩惱。
Thumbnail
在職涯諮詢的經驗中,當碰到需要轉職的求職者,我習慣先聆聽他們一路走來的路徑跟選擇,藉以了解在每個選擇背後,那些推動職場轉換的主觀、客觀的驅動力,無論是薪酬、福利、通勤時間、彈性的工作條件、管理風格,或是內部升遷與學習的管道。這些條件都合理,也很平常。但不平常的是,如果問一百個人,這些答案都不太一樣。
Thumbnail
我們把工作定位成什麼?是學習的工具?還是為了交換薪水的工具呢?有很多時候,不難從一個人的工作態度,看出端倪。 大部份的人都不喜歡過多的工作,尤其是鎖碎、吃力不討好…更甚者,明明是別人的工作,但怎麼是我要做? 遇到這種事的時候,你的心是不是正在「為什麼是我」的胡同裡打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