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照顧老去,力有未逮的內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知道阿母已經老了,但是沒想到老化得這麼快,而且是這幾天飆高速!


繼父過世後,將獨居的阿母接來同住,她除了有高齡者會有的慢性病,又喜歡吃高油高鹽高糖食物,醫生診斷她高固著、高自我和高依賴。能坐就絕對不站,更不要說行走或運動,生活作息非常不正常,所以健康每況愈下。

用盡各種方式勸說,找了很多誘因,想試一些活化課程或長照措施,對她一切而言都無效,只喜歡晚睡晚起,她越來越像個任性的小孩,活在自己的世界。

但對於她的失能,我還是很內疚!一直在想是哪個環節沒掌握好,或是沒有即時處理,才讓事態變嚴重,心情糾結了好幾天,直到翻開 《#你沒錯為什麼要覺得抱歉》這本書,一語驚醒夢中人!

raw-image


書中提到內疚的幾個風險和危機,非常符合我現在的狀態,內疚的五種 #思維模式,值得 自我覺察,是不是落入了「假內疚」:一、我做錯事了,對於做錯事感到糟糕。二、我相信自己對某人或模式造成的傷害,把自己的行為解讀成有害,即便事實並非如此,也會產生內疚感。

還有,三、我做得不夠多,當自己認為做得不夠多,就會感到內疚。四、我比別人擁有的還多,對於好運的內疚,源自於別人正在受苦,而自己卻還不錯的念頭。五、我並沒有做某件事,但我想做。考慮過做不對的事,其實沒有做,但光曾經想過或考慮過,也會覺得內疚;同樣適用於想做好事,卻沒有做到的狀況。

「任由內疚處於主導地位會讓你因為怪罪自己達不到自己的期望(有時候還是不可能達成的期望下),而感到憤恨、疲勞、被操控、被利用與遍體鱗傷,原本能細細品味與享受的時光,突然間變得充滿壓力與負面情緒。」

克服內疚的第一步就是表達出來,我決定用書中提到的「#剝洋蔥法」(PEEL),以四個步驟,用一個強而有力的問題問自己,然後持續地問,直到得到一個簡要並且與事實相呼應的答案。


準確描述自己的內疚促發因素(P)

導致自己感到內疚的情境,透過準確描述,就等於先幫它貼上標籤,會促使自己停頓下來,更能察覺這種特定的情況或情境,比內疚優先掌控著自己的反應。

例如:「我看到媽媽的衰老,覺得自己無法控制,覺得無能為力,很難過。」


檢視自己的想法(E)

對於內疚的觸發因素,對自己說了什麼,這會建立起自己的敘事,找出這個敘事是什麼。

有些敘事有益,能釋放情緒,例如:「我能對我所做的盡力而為了」、「從照顧媽媽之後我學到了很多,我也陪伴了她」、「陪著她老化的過程,我也在練習過以後的生活」。

有些卻是有害,會引起更多的內疚,例如:「我早該要更清楚,並且做得更好」、「我如果能夠多做一些,他可能會更好」、「我是不是沒有做到什麼?不然她就不會老化的這麼快」


把謊言換成真相(E)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更準確的想法是什麼?這個步驟可以改寫敘事,講述嶄新且真實的故事,這些新的想法能讓自己再決定下一步要採取什麼行動時,更加清晰有力。

這些想法會引導從信心、愛與事實出發去做出回應,而非出於內疚。例如「我愛她,但很多事不是我可以決定,我盡力了。」


列出自己的證據(L)

對於這種狀況,什麼樣的行為、價值觀或證據能支持這個真實的想法?找到告訴自己它們是否真實、準確的證據。

「媽媽跟我住的這幾年,他比較快樂,情緒也比較穩定了」、「她多了許多出去玩的機會,讓她看到更多的人事物」、「她的心比較開闊了,至少有家人的陪伴」

越能誠實說出自己的想法,就比較能讓自己清楚地看見「真相」。我們的敘事,就是告訴自己關於自己人生事件的故事,是選擇的一連串思緒,解釋人生發生什麼事,又是如何與為何如此發展,而且會影響感受,更影響接下來發生的事所做的決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勤愛自己的沙龍
39會員
73內容數
學會衡量自己的人生,為自己的生命秤重。 成就不是幸福人生的唯一解答, 活得好、活出價值,才得到人生真味。 真情人生不是成為鉅富, 而是用圓融自在的方式生活, 用心記錄萬事萬「悟」。 撰寫幸福人生的劇本,系統化描繪夢想的願景, 打造兼顧事業、健康、有愛的生活藍圖, 體驗完整的每天,過好有味人生。
勤愛自己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7
許多人認為閒聊是浪費時間,但事實上,閒聊是建立人際關係的重要開端。本書《和任何人都能聊出好印象》提供有效的溝通技巧,教你如何透過閒聊建立連結、提升職場發展和個人幸福感。學習創造舒適氛圍、延續話題、聆聽與回應,以及優雅地結束對話,讓你成為聊天高手。
Thumbnail
2025/04/07
許多人認為閒聊是浪費時間,但事實上,閒聊是建立人際關係的重要開端。本書《和任何人都能聊出好印象》提供有效的溝通技巧,教你如何透過閒聊建立連結、提升職場發展和個人幸福感。學習創造舒適氛圍、延續話題、聆聽與回應,以及優雅地結束對話,讓你成為聊天高手。
Thumbnail
2025/03/05
在家庭照顧與工作壓力下,如何保有自我空間與時間?作者分享透過短時間的公園散步與觀察,進行自由書寫,將生活瑣事轉化為創作靈感的過程,體現一種自我療癒與滿足的方式。文章也提及觀察公園內不同的人事物,體會到生活中的各種可能與美好。
Thumbnail
2025/03/05
在家庭照顧與工作壓力下,如何保有自我空間與時間?作者分享透過短時間的公園散步與觀察,進行自由書寫,將生活瑣事轉化為創作靈感的過程,體現一種自我療癒與滿足的方式。文章也提及觀察公園內不同的人事物,體會到生活中的各種可能與美好。
Thumbnail
2025/02/03
很多人在新的一年都喜歡做年度計畫或規劃一年目標,據說會實現的不到一成,主要原因是過度追求完美,產生的拖延或合理化無效的行為,而無法持續行動就放棄。 我反其道而行,會在年初先做前一年的檢視,為什麼不是在年底?除了一年還沒完整結束,加上年底要結案的事情太多,身心無法抽離下,比較無法客觀地看見自己。
Thumbnail
2025/02/03
很多人在新的一年都喜歡做年度計畫或規劃一年目標,據說會實現的不到一成,主要原因是過度追求完美,產生的拖延或合理化無效的行為,而無法持續行動就放棄。 我反其道而行,會在年初先做前一年的檢視,為什麼不是在年底?除了一年還沒完整結束,加上年底要結案的事情太多,身心無法抽離下,比較無法客觀地看見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還不是為你好。」 「你以後就會感謝我。」 「辛辛苦苦養你有什麼用?」 為什麼我會因為這些話語內疚不已?  
Thumbnail
★「我還不是為你好。」 「你以後就會感謝我。」 「辛辛苦苦養你有什麼用?」 為什麼我會因為這些話語內疚不已?  
Thumbnail
有點忘記是透過甚麼樣的契機看到網友推薦這本書,很輕鬆的漫畫小品,介紹自己照顧父母的經歷。書中有提到一些痛苦的回憶,很多時候還牽涉到社會價值觀所帶來的壓力,諸如,女兒總是要照顧父母,兒子反而在爸媽有狀況的時候拿自己的家庭出來當擋箭牌,這卻是社會所認同的氛圍。後來據說作者父母因病離世之後,自己的狀況
Thumbnail
有點忘記是透過甚麼樣的契機看到網友推薦這本書,很輕鬆的漫畫小品,介紹自己照顧父母的經歷。書中有提到一些痛苦的回憶,很多時候還牽涉到社會價值觀所帶來的壓力,諸如,女兒總是要照顧父母,兒子反而在爸媽有狀況的時候拿自己的家庭出來當擋箭牌,這卻是社會所認同的氛圍。後來據說作者父母因病離世之後,自己的狀況
Thumbnail
「心理師,醫生說我媽失智了,這怎麼可能呢?她到現在還每天唸我之前去美國沒讓她跟的事情,時間一到就吵著要吃飯,失智的人怎麼可能這麼精明!」年前母親突然變得精神恍惚,嚇得她趕緊帶媽媽去看醫生,後來媽媽的狀況逐漸穩定,她一時半刻接受不了醫師的診斷,難以面對高齡七十歲的老媽媽大腦已經退化的事實。
Thumbnail
「心理師,醫生說我媽失智了,這怎麼可能呢?她到現在還每天唸我之前去美國沒讓她跟的事情,時間一到就吵著要吃飯,失智的人怎麼可能這麼精明!」年前母親突然變得精神恍惚,嚇得她趕緊帶媽媽去看醫生,後來媽媽的狀況逐漸穩定,她一時半刻接受不了醫師的診斷,難以面對高齡七十歲的老媽媽大腦已經退化的事實。
Thumbnail
實際上,我們常常有很想走的路,卻是不能走的路 一次又一次對自己的壓抑,讓我們漸漸迷失自己,導致我們其實並不快樂
Thumbnail
實際上,我們常常有很想走的路,卻是不能走的路 一次又一次對自己的壓抑,讓我們漸漸迷失自己,導致我們其實並不快樂
Thumbnail
從噩夢中醒來的我,意識到自己又帶著期待自傷傷人,心中不免慨嘆:「人這一輩子的功課,始終必須回到自身。」而我,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深切地希望自己可以做到不批判、不反感、不怨懟
Thumbnail
從噩夢中醒來的我,意識到自己又帶著期待自傷傷人,心中不免慨嘆:「人這一輩子的功課,始終必須回到自身。」而我,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深切地希望自己可以做到不批判、不反感、不怨懟
Thumbnail
你可以做些什麼來保護自己不被引發內疚或罪惡感呢? 罪惡感/內疚是一種你做了不該做或想了不該想的事情之後所衍生出的感覺,也是一種改進的動力。針對那些讓你產生罪惡感的人,不管你再怎麼努力,通常都是無法滿足他們的。他們通常也很痛苦,即使他們不承認,背後往往隱藏著其他更脆弱的情緒。
Thumbnail
你可以做些什麼來保護自己不被引發內疚或罪惡感呢? 罪惡感/內疚是一種你做了不該做或想了不該想的事情之後所衍生出的感覺,也是一種改進的動力。針對那些讓你產生罪惡感的人,不管你再怎麼努力,通常都是無法滿足他們的。他們通常也很痛苦,即使他們不承認,背後往往隱藏著其他更脆弱的情緒。
Thumbnail
原來,面對父母的老去,要練習的不是戰鬥,而是臣服。臣服歲月的兇殘,臣服這世間很多事都無法如願。 我以為人生中途要處理的是自己的中年危機,沒想到迎面撞上來的,是父母的老年危機。 人生中途,我們以為看盡世事,沒想到,最困難的,才剛剛開始。
Thumbnail
原來,面對父母的老去,要練習的不是戰鬥,而是臣服。臣服歲月的兇殘,臣服這世間很多事都無法如願。 我以為人生中途要處理的是自己的中年危機,沒想到迎面撞上來的,是父母的老年危機。 人生中途,我們以為看盡世事,沒想到,最困難的,才剛剛開始。
Thumbnail
「我真的不知道怎麼樣才算是有把自己照顧好?⋯⋯我好像做什麼都不對⋯⋯」這位體重急速上升、身形跑樣的二寶媽,瞬間泣不成聲。
Thumbnail
「我真的不知道怎麼樣才算是有把自己照顧好?⋯⋯我好像做什麼都不對⋯⋯」這位體重急速上升、身形跑樣的二寶媽,瞬間泣不成聲。
Thumbnail
阿嬤年紀大了之後,總是在講過去的事,別人的回應或話題,她常常都聽不懂,根本沒辦法對話,親朋好友漸漸都不想來見面,因為都在聽她自言自語。近幾年情況還更嚴重,不知道為什麼一開口就在抱怨,好像只記得負面的事,家人相處起來壓力都很大,做什麼、說什麼似乎都不對...
Thumbnail
阿嬤年紀大了之後,總是在講過去的事,別人的回應或話題,她常常都聽不懂,根本沒辦法對話,親朋好友漸漸都不想來見面,因為都在聽她自言自語。近幾年情況還更嚴重,不知道為什麼一開口就在抱怨,好像只記得負面的事,家人相處起來壓力都很大,做什麼、說什麼似乎都不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