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情緒的意義 | 如何運用情緒創造更好的人生經驗?

2023/08/2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情緒的迷思

你是否有聽過或者你自己也曾說過,像「他本來就容易焦慮、易怒。」這樣的話呢?當他人有了情緒,我們就會給為他貼標籤,認為這就是他們的本性。但情緒到底是什麼?情緒存在於哪裡?不少人以為情緒是與生俱來的,當某個事件發生時,情緒就會被觸發。但這是不正確的。在Lisa Feldman Barrett博士的著作"How Emotions Are Made: The Secret Life of the Brain"《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科學證據揭露喜怒哀樂如何生成》中,告訴我們:人類在出生時並沒有情緒迴路。

情緒產生的時機

人類在出生時並沒有情緒迴路。那麼情緒是什麼時候產生的呢?當你身體感受到不舒服,例如心跳加速、出汗或胃部不適時,情緒就會產生。這些都是對外部刺激的反應。

情緒的本質

那麼情緒到底是什麼呢?情緒是我們的猜測。大腦基於我們過去的經驗,根據類似情境來回答「這最像什麼」而形成的,而不是「它是什麼」。

換句話說,情緒有時候可以被視為一種幻覺,因為它們源自於我們的預測。情緒使我們能夠理解他人的言語,透過回憶過去來猜測現在類似的情境,例如,看他人的手勢來猜想他的動機。

情緒的存在意義

既然情緒可能只是幻覺、只是假設的預測,聽起來我們就不太需要這些偽裝的觀點。為什麼人類會有情緒的設計呢?你一定不敢相信,但是沒騙你! 因為我們的大腦希望保持我們的身體健康,使我們能夠生存、成長茁壯。

大腦對我們真的很好,立意單純、良善。可惜的是,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個很會算命的人,它預測事件未來發展並決定你的感受,這些預測自動地成為你所體驗的情緒,並且影響你所接收的經驗,這樣的經驗當然也會反映在我們如何看待其他人。


身體預算

接下來,讓我們來談談「身體預算」。如果把身體比喻為一家公司的總經理,而我們的大腦會是會計部門。會計部門記錄一家公司的收入和支出,並預測未來的資產負債表,交由總經理制定商業計劃,以確保公司生存。我們的身體也用類似的原理運作。身體內的收入是由均衡飲食、足夠水分、社交連結、充足睡眠而來的。而體內的支出則是由於人工光線的干擾睡眠、加工食物干擾代謝、社交媒體造成的慢性壓力、為了充分利用每一秒,我們還經長忽視身體的訊號,不理會它的警告,眼睛覺得酸澀,還繼續追劇、打遊戲。

我們的大腦提出報告,整理出滿足身體需求的行動方案。而我們的身體則是在聽取大腦提出的報告後,也必須聽取身體的其他部位在告訴我們什麼,然後,選擇用什麼方式來行動,就像一個優秀、成熟的總經理一樣,就整體利益而言知道什麼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你花太多時間細想自己的想法,糾結在「都是我的錯」、「都是因我而起的」、「真的覺得很抱歉」等等負面的想法上,我們就難以讓自己走出這樣的框架,讓思緒盤旋不去,那麼你就是在不必要的部分上浪費了太多能量,這樣身體其他功能,如肝臟、心臟、胃和神經元,可能也會因此受到影響。因為在公司預算固定的情況下,將預算撥給某個特定部門,就會影響其他部門的權益和表現。

如何感知自己的情緒?

如何擺脫情感上的痛苦?不要用強迫的方式來擺脫情感上的痛苦。相信自己有能力以不同的方式構建你的經歷,逐漸掌握這種技巧。就像學開車一樣,一開始需要努力,但最終會變得非常自然。

情緒有價值?

這麼說來,情緒似乎對我們沒什麼幫助。那倒不一定!我們會有正面情緒,也有負向情緒。不過,實際上我們無法對任何一種情緒進行價值判斷,因為情緒來自於你自己。但是,如果你的情緒引導你做出了糟糕的事情,那就對你沒有幫助。這時你需要考慮找出解決辦法,幫助自己提升到某個層次。

解決方案

所以,解決辦法是什麼呢?我們可以教導大腦更準確、具體地標籤我們的情緒或感受。打個比方,當你上午覺得頭暈暈的,可能是因為今天太晚出門,來不及用早餐,所以,是因為身上的血糖值太低;可能是因為昨天熬夜太晚睡;或者,也有可能因為剛剛聽取了部門的業務報告後,知道下一季的業績不妙,而覺得壓力沉重。事實上,以上的情況都會讓人頭暈。用自己頭暈不舒服來詮釋目前的狀況和情緒是無法幫助自己對症下藥。用以上的例子,如果是因為沒吃早餐,這個時候覺得頭暈暈的你,可以先吃點東西;如果昨天太晚睡的話,那麼你得要在午休時睡個午覺;又如果你的不舒服是因為業績的關係,建議你從提升業績的方案著手。

提供的內容越詳細、越明確,就越能幫助我們採取最合適的行動。例如,使用「放鬆」和「愉快」的字句表達,代替「好」,使用「憤怒」或「害怕」代替「壞」。讓自己有多一點表達感受的語言,你就能更精確的找出解決方法。

為行為負責

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你對情緒的控制程度越高,你就有越多的責任。其實,你對情緒的掌控力比想像的要大。我們不是情緒的傀儡。當你的情緒被觸發,然後你無意識的做出回應,誰為後果負責呢?當你行為不佳時,誰承擔責任?是的,是你。這並不意味著你要為你的情緒負責;但是,別忘了大腦的預測是基於你的過去經驗。換句話說,你今天的行為和經歷將成為你大腦明天的預測基準。

有時候我們承擔責任,不是因為我們該受到責備,而是因為只有我們自己能夠改變它。所以,接受責任,是為了讓自己活得健康、快樂、幸褔。

結語

最後,理解情緒的本質並學會有效地管理情緒,對我們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了解情緒形成的原理,不至於人云亦云或是陷入其他宗教的什麼輪迴說,才能承擔責任,掌握自己的行為,為自己創造更好的人生經驗,我想人生也才有意義。

希望以上的分享能為大家提供更深入的自我覺察,同時能鼓勵到大家探索自己特別的情緒,清楚明白情緒的產生在你生活上的影響。

Source:

  • 《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科學證據揭露喜怒哀樂如何生成》”How Emotions Are Made: The Secret Life of the Brain” by Lisa Feldman Barrett
  • What is body budgeting?
43會員
130內容數
您將會在這裡接收到各種主題的學習觀點與分享,發掘不同生活上的觀察視角,以及發生在世界上其它角落的故事與產業新趨勢。🌱內在思考 👁️ 學習觀點 💡超越自我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