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習慣』為何細微改變會帶來巨大差異?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本書提到的部份觀念,跟我先前讀到的「匱乏經濟學」有著類似的見解,從心智模型到認知頻寬等。

但「匱乏經濟學」著重在解釋及定義「認知頻寬」及「隧道效應」的成因及其後果,而「原子習慣」比較像教人如何「擴展認知頻寬」,又或者說善用有限的認知頻寬來做更多的事。

以下是原子習慣「基本原理」的重點摘錄:

只要你願意堅持多年,起初看似微不足道的改變,終將像以複利計算一樣利滾利,滾出非比尋常的結果。

漸進的演化,是一連串微小的勝利與突破,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習慣的四階段模型:提示、渴望、回應、獎賞,以及從中演化而出的「行為改變四法則」,這是一組能幫助我們建立更好習慣的簡單規則:

  1. 讓提示顯而易見
  2. 讓習慣有吸引力
  3. 讓行動輕而易舉
  4. 讓獎賞令人滿足

人很容易高估一個決定性瞬間的重要性,也很容易低估每天都做些小改善的價值;習慣就是「自我改善」這件事的複利。

造就成功的,是日常習慣,而不是千載難逢的轉變。

結果是習慣的「滯後指標」,想要預測自己人生的走向,只要追蹤微小收穫或微小損失的曲線,然後看看你每天的選擇經過十年或二十年會被「複利計算」成什麼。

時間會放大成功與失敗之間的差距,會將你餵養給它的東西加乘。

好習慣讓時間成為你的盟友,壞習慣讓時間與你為敵;突破的瞬間往往來自先前的許多行為,那些行為讓潛能逐漸累積,直到足以釋放重大改變。

在你跨越一個關鍵門檻,解鎖新等級的表現之前,習慣往往看起來沒什麼影響。

在任何追尋的前期或中期,常常出現所謂的「失望之谷」 → 你期待有線性進展,但在前幾天、幾週,甚至幾個月,效果都很不顯著,令人感到挫敗,你覺得這樣下去不可能有所進展,然而這正是任何複利過程的標誌:強大的成果總是姍姍來遲。

就我自己的經驗,學習、投資跟體重管理都有類似的情況。

想要造成有意義的差異,你必須維持一個習慣夠久,以突破這個停滯期,作者稱之為「潛伏之力的停滯期」。

所有的大事都源自於微小的開端。

建立系統的目的則是「持續待在比賽裡、別輕易離開」,真正長遠的思考,是不顧目標的思考重點;重點不在於任何單一成就,而在於不斷精煉與持續改善的循環。

到頭來,Progress (進步) 的必要條件,是對 Process (過程)的投入;決定你成功或失敗的,不是你的目標,而是你的系統。

改變習慣最有效的方法,是改變身分認同;行為改變的三個層次:第一層是改變結果,第二層是改變過程,最深的第三層是改變身分認同。

第三層的重點是「改變你的信念」:你的世界觀、你的自我形象、你對自己與他人的評價;你抱持的信念、假設及偏見多半與這個層次有關。

每個習慣不只產生成果,還教導你更重要的事:信任自己;你開始相信自己真的可以完成這些事。

新的身分認同需要新的證據,這個過程只有簡單的兩步驟:

  1. 決定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2. 透過生活中的小勝利來向自己證明;焦點永遠要放在成為某一種人,而非得到某一種成果。

所謂習慣,就是重複次數多到足以自動化的行為:

  • 習慣形成的過程始於試誤。
  • 每當你在生活中遇到一個新的狀況,大腦就必須做個決定:「我該如何回應?」 第一次遇到某個問題,不確定該如何解決,只能嘗試各種做法,看哪種有用。
  • 這段期間,大腦的神經活動非常活躍,你謹慎分析狀況,有意識地做出該如何行動的決定。接收大量的新資訊,並且試圖全部弄懂,大腦忙著學習最有效的行動方案。
  • 所有人類行為背後的回饋迴路:嘗試、失敗、學習,做不一樣的嘗試。透過練習,無用的行為漸漸消逝,有用的行為則被強化,習慣於焉形成;習慣就是環境中反覆出現的問題的可靠解決之道。
  • 當習慣被創造出來,腦中活動的程度便隨之降低。

你學會專注可以帶來成功的提示,把其它雜訊屏除在外;某種意義上,習慣只是對你過去解決問題的步驟的記憶,只要條件對了,就會自動套用相同的解決之道。

大腦記憶過去的主要原因,就是要更精確地預測甚麼做法在未來有效。

習慣的形成相當有用,因為意識是大腦的瓶頸,它一次只能注意一個問題。為了眼前最重要的任務,大腦總是努力保存你有意識的注意力。

習慣減輕了認知負荷,釋出心智容量,好讓你把注意力分配給其他任務。

這邊可以聯想到「匱乏經濟學」說的認知頻寬,我們可以用習慣來降低認知頻寬的負擔,避免產生隧道效應。


習慣創造了自由,沒能掌握習慣的人往往擁有最少的自由。

少了良好的「財務習慣」,你永遠在操心下一餐的著落;少了良好的「健康習慣」,你會永遠缺乏活力;少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你會一直感覺自己追不上別人。

倘若你總是被迫為簡單的任務做決定 → 何時健身、該去何處寫作、什麼時候繳費,你的自由時間就減少了。

想要騰出自由思考與創意所需的心理空間,唯一的方法就是簡化生活中的基本事務;當習慣建立起來,搞定生活中的基本事務,你的心智就能自由地聚焦於新的挑戰,掌握下一個問題。

閱讀可以用最低的成本來獲得別人經驗,培養閱讀能力,一生受益。但要記住,別只讓自己的大腦永遠處於「輸入狀態」,要適當地「輸出」自己的想法。透過閱讀輸入,再利用寫作輸出,就像「費曼學習法」說的一樣,教授到別人能夠了解,自己才算是領悟了這門學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也希望當自己老了以後,能對每個階段所做的重要決定,都能說上一句「還好,當時是選擇這樣做」。作者發現我們大多數人需要痛苦和創傷,或是排拒和失望,來啟動「生命的改變」,但轉換人生需要「勇氣」。留在你了解的人生裡雖然容易得多,但這個人生可能是條死路;轉換人生經常意味著從另一根梯子的最低層開始爬起。
這本書的內容可以連結到「原子習慣」、「匱乏經濟學」以及「拼教養」等書,至於作者提到職場的部份,我覺得比較主觀,雖然跟我自己的經驗有所共鳴,但一時間想不起來有哪本著作講到這個範圍。每本書都應該先提出它的觀點,然後用實例想辦法說服讀者,最後才下結論;如果跳過「說服讀者」的步驟時,那就要好好檢視一番。
克里斯汀生把創新分成三種:持續性創新、效率性創新、創造市場的創新。本書給人最大的啟發就是去思考「零消費者」 的市場何在? 如果所處產業能做的創新,多偏向持續性創新或效率性創新,應該心裡有數,當下可能處於獲利的瓶頸,或甚至要走下坡了。
人為什麼要終身學習,不是因為知識有多值錢,而是要把自己變成一個講道理、能吸收新事物的容器,這樣在機會到來時,就不會本能地去忽視,而是會去研究這個新鮮事物到底是甚麼。有甚麼想法可以先低成本起步,一點點疊代,一邊做一邊學,不一定要用最完美的方式解決碰到的問題,哪怕用最笨的方式解決了,也比沒解決來得強。
台灣的 MBA 教育主要也是跟著美國走,以教室大班授課為主、個案教學與討論為輔,我們這種專班都是在職進修。這樣的模式是不是符合作者所講的實務與理論的結合,則有待商榷。但英國的「師徒制」要花費老師許多時間,非專職的業師能撥空聊聊就不錯了,要深入了解學生的背景相當有難度。
擅於「常識管理」的巴菲特在波克夏的總部裡,只雇用二十五名員工來督導全球八十家公司的三十萬兩千名員工,透過信任和成果來管理,而不是仰賴控制和流程。當主管要做到「授權」這件事有點難,每個人都想完全掌握所有事態發展的狀況;說到信任,應該也是先從一開始的控制開始,慢慢有信任感後才會轉變為授權模式。
我也希望當自己老了以後,能對每個階段所做的重要決定,都能說上一句「還好,當時是選擇這樣做」。作者發現我們大多數人需要痛苦和創傷,或是排拒和失望,來啟動「生命的改變」,但轉換人生需要「勇氣」。留在你了解的人生裡雖然容易得多,但這個人生可能是條死路;轉換人生經常意味著從另一根梯子的最低層開始爬起。
這本書的內容可以連結到「原子習慣」、「匱乏經濟學」以及「拼教養」等書,至於作者提到職場的部份,我覺得比較主觀,雖然跟我自己的經驗有所共鳴,但一時間想不起來有哪本著作講到這個範圍。每本書都應該先提出它的觀點,然後用實例想辦法說服讀者,最後才下結論;如果跳過「說服讀者」的步驟時,那就要好好檢視一番。
克里斯汀生把創新分成三種:持續性創新、效率性創新、創造市場的創新。本書給人最大的啟發就是去思考「零消費者」 的市場何在? 如果所處產業能做的創新,多偏向持續性創新或效率性創新,應該心裡有數,當下可能處於獲利的瓶頸,或甚至要走下坡了。
人為什麼要終身學習,不是因為知識有多值錢,而是要把自己變成一個講道理、能吸收新事物的容器,這樣在機會到來時,就不會本能地去忽視,而是會去研究這個新鮮事物到底是甚麼。有甚麼想法可以先低成本起步,一點點疊代,一邊做一邊學,不一定要用最完美的方式解決碰到的問題,哪怕用最笨的方式解決了,也比沒解決來得強。
台灣的 MBA 教育主要也是跟著美國走,以教室大班授課為主、個案教學與討論為輔,我們這種專班都是在職進修。這樣的模式是不是符合作者所講的實務與理論的結合,則有待商榷。但英國的「師徒制」要花費老師許多時間,非專職的業師能撥空聊聊就不錯了,要深入了解學生的背景相當有難度。
擅於「常識管理」的巴菲特在波克夏的總部裡,只雇用二十五名員工來督導全球八十家公司的三十萬兩千名員工,透過信任和成果來管理,而不是仰賴控制和流程。當主管要做到「授權」這件事有點難,每個人都想完全掌握所有事態發展的狀況;說到信任,應該也是先從一開始的控制開始,慢慢有信任感後才會轉變為授權模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原子習慣這本有提到很多個易於改變習慣的方法 這本書提到了一個習慣計分卡 以及讓開始的行為簡單化,減少阻力 這些都是我現在有在實際執行的操作 例如 運動的習慣養成 早餐起床的靜心冥想、伸展運動、棒式運動 組數的訓練上都很簡短,增加自己持續下去的動力 而在計分卡上的運用,目前我是
Thumbnail
改變習慣困難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改變的面向不對,第二個是改變的方法不對。本章節著重討論第一個原因——改變的面向不對。 一、行為改變三階段:結果-過程-身份認同 行為改變可分為三階段: 第一層:改變結果—著重在習慣的目標結果,關乎得到什麼。 第二層:改變過程—著重在習慣的系統調整,關乎做了什麼。
Thumbnail
贏家跟輸家擁有相同的目標,不管是厲害的球隊或是墊底的球隊,都是為了冠軍而努力練習著,然而是什麼讓兩支球隊通往不同的結果呢?
Thumbnail
今天原本已經更新過一篇文章,但晚上在閱讀這一章節時,突然發現自己對於寫作這件事稍微怠慢了,於是希望在午夜前再寫出一篇文章。 對於我的首頁「記得要永遠以終為使」是我將我的定位放在我是一個「寫作的人」 於是我便有了每天必須更新一篇文章的習慣。到目前為止,這個習慣我都還在適應。有時候不小心沒有更新到,也必
Thumbnail
你是否時常想改變生活、建立新習慣,卻又因各種原因,最終半途而廢?甚至還在習慣失敗後,回頭自我責怪,究竟自己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做不到? 其實,有問題的可能不是你,而是在於你改變習慣的方法和觀念,《原子習慣》會透過歷史案例、系統化教學、實作方法,帶你走入習慣科學的世界,進而改變人生。
明知道該做什麼卻找藉口逃避的想法,該怎麼戒掉這個壞習慣?一直想寫文章來累積自己的作品,腦海中有各種想法題材,卻遲遲無法轉化爲文字。既然辦了帳號,就要堅持到底!為了戒掉逃避的習慣並養成寫作能力,我從《原子習慣》挑了幾個方法開始挑戰。
Thumbnail
已存在習慣讓我們無意識、自動化的過著日常的每一天。在有效建立新習慣之前,必須先掌握現有的習慣。想要讓新習慣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就先讓新習慣的提示成為環境的一部分。 自制力的秘密:讓好習慣的提示顯而易見,讓壞習慣的提示隱而不見。
Thumbnail
如果小蜜蜂不散播花粉,人類就會滅亡。 不授粉,結不了果實,動物們會因為無法攝取到需要養分而無法生存。 小蜜蜂不知道自己扮演的角色這麼重大。 就如同人類一樣,每個人生來一定有我們能夠做出貢獻的地方。只是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我們的何種舉動,會如何影響著其他人的人生,又或者是影響著世界。 為什麼? .
Thumbnail
人總有迷思:認為好習慣的貫徹只發生在相當堅毅、有意志力的人身上,其實,並不然。 原來反人性的訓練模式,只有一時的效應,沒有永久的成果。但如果了解人性的本質,透過進行有系統的行為操作,養成好習慣,並堅持下去,不是不可能。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原子習慣這本有提到很多個易於改變習慣的方法 這本書提到了一個習慣計分卡 以及讓開始的行為簡單化,減少阻力 這些都是我現在有在實際執行的操作 例如 運動的習慣養成 早餐起床的靜心冥想、伸展運動、棒式運動 組數的訓練上都很簡短,增加自己持續下去的動力 而在計分卡上的運用,目前我是
Thumbnail
改變習慣困難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改變的面向不對,第二個是改變的方法不對。本章節著重討論第一個原因——改變的面向不對。 一、行為改變三階段:結果-過程-身份認同 行為改變可分為三階段: 第一層:改變結果—著重在習慣的目標結果,關乎得到什麼。 第二層:改變過程—著重在習慣的系統調整,關乎做了什麼。
Thumbnail
贏家跟輸家擁有相同的目標,不管是厲害的球隊或是墊底的球隊,都是為了冠軍而努力練習著,然而是什麼讓兩支球隊通往不同的結果呢?
Thumbnail
今天原本已經更新過一篇文章,但晚上在閱讀這一章節時,突然發現自己對於寫作這件事稍微怠慢了,於是希望在午夜前再寫出一篇文章。 對於我的首頁「記得要永遠以終為使」是我將我的定位放在我是一個「寫作的人」 於是我便有了每天必須更新一篇文章的習慣。到目前為止,這個習慣我都還在適應。有時候不小心沒有更新到,也必
Thumbnail
你是否時常想改變生活、建立新習慣,卻又因各種原因,最終半途而廢?甚至還在習慣失敗後,回頭自我責怪,究竟自己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做不到? 其實,有問題的可能不是你,而是在於你改變習慣的方法和觀念,《原子習慣》會透過歷史案例、系統化教學、實作方法,帶你走入習慣科學的世界,進而改變人生。
明知道該做什麼卻找藉口逃避的想法,該怎麼戒掉這個壞習慣?一直想寫文章來累積自己的作品,腦海中有各種想法題材,卻遲遲無法轉化爲文字。既然辦了帳號,就要堅持到底!為了戒掉逃避的習慣並養成寫作能力,我從《原子習慣》挑了幾個方法開始挑戰。
Thumbnail
已存在習慣讓我們無意識、自動化的過著日常的每一天。在有效建立新習慣之前,必須先掌握現有的習慣。想要讓新習慣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就先讓新習慣的提示成為環境的一部分。 自制力的秘密:讓好習慣的提示顯而易見,讓壞習慣的提示隱而不見。
Thumbnail
如果小蜜蜂不散播花粉,人類就會滅亡。 不授粉,結不了果實,動物們會因為無法攝取到需要養分而無法生存。 小蜜蜂不知道自己扮演的角色這麼重大。 就如同人類一樣,每個人生來一定有我們能夠做出貢獻的地方。只是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我們的何種舉動,會如何影響著其他人的人生,又或者是影響著世界。 為什麼? .
Thumbnail
人總有迷思:認為好習慣的貫徹只發生在相當堅毅、有意志力的人身上,其實,並不然。 原來反人性的訓練模式,只有一時的效應,沒有永久的成果。但如果了解人性的本質,透過進行有系統的行為操作,養成好習慣,並堅持下去,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