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提到的部份觀念,跟我先前讀到的「匱乏經濟學」有著類似的見解,從心智模型到認知頻寬等。
但「匱乏經濟學」著重在解釋及定義「認知頻寬」及「隧道效應」的成因及其後果,而「原子習慣」比較像教人如何「擴展認知頻寬」,又或者說善用有限的認知頻寬來做更多的事。
以下是原子習慣「基本原理」的重點摘錄:
只要你願意堅持多年,起初看似微不足道的改變,終將像以複利計算一樣利滾利,滾出非比尋常的結果。
漸進的演化,是一連串微小的勝利與突破,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習慣的四階段模型:提示、渴望、回應、獎賞,以及從中演化而出的「行為改變四法則」,這是一組能幫助我們建立更好習慣的簡單規則:
人很容易高估一個決定性瞬間的重要性,也很容易低估每天都做些小改善的價值;習慣就是「自我改善」這件事的複利。
造就成功的,是日常習慣,而不是千載難逢的轉變。
結果是習慣的「滯後指標」,想要預測自己人生的走向,只要追蹤微小收穫或微小損失的曲線,然後看看你每天的選擇經過十年或二十年會被「複利計算」成什麼。
時間會放大成功與失敗之間的差距,會將你餵養給它的東西加乘。
好習慣讓時間成為你的盟友,壞習慣讓時間與你為敵;突破的瞬間往往來自先前的許多行為,那些行為讓潛能逐漸累積,直到足以釋放重大改變。
在你跨越一個關鍵門檻,解鎖新等級的表現之前,習慣往往看起來沒什麼影響。
在任何追尋的前期或中期,常常出現所謂的「失望之谷」 → 你期待有線性進展,但在前幾天、幾週,甚至幾個月,效果都很不顯著,令人感到挫敗,你覺得這樣下去不可能有所進展,然而這正是任何複利過程的標誌:強大的成果總是姍姍來遲。
就我自己的經驗,學習、投資跟體重管理都有類似的情況。
想要造成有意義的差異,你必須維持一個習慣夠久,以突破這個停滯期,作者稱之為「潛伏之力的停滯期」。
所有的大事都源自於微小的開端。
建立系統的目的則是「持續待在比賽裡、別輕易離開」,真正長遠的思考,是不顧目標的思考重點;重點不在於任何單一成就,而在於不斷精煉與持續改善的循環。
到頭來,Progress (進步) 的必要條件,是對 Process (過程)的投入;決定你成功或失敗的,不是你的目標,而是你的系統。
改變習慣最有效的方法,是改變身分認同;行為改變的三個層次:第一層是改變結果,第二層是改變過程,最深的第三層是改變身分認同。
第三層的重點是「改變你的信念」:你的世界觀、你的自我形象、你對自己與他人的評價;你抱持的信念、假設及偏見多半與這個層次有關。
每個習慣不只產生成果,還教導你更重要的事:信任自己;你開始相信自己真的可以完成這些事。
新的身分認同需要新的證據,這個過程只有簡單的兩步驟:
所謂習慣,就是重複次數多到足以自動化的行為:
你學會專注可以帶來成功的提示,把其它雜訊屏除在外;某種意義上,習慣只是對你過去解決問題的步驟的記憶,只要條件對了,就會自動套用相同的解決之道。
大腦記憶過去的主要原因,就是要更精確地預測甚麼做法在未來有效。
習慣的形成相當有用,因為意識是大腦的瓶頸,它一次只能注意一個問題。為了眼前最重要的任務,大腦總是努力保存你有意識的注意力。
習慣減輕了認知負荷,釋出心智容量,好讓你把注意力分配給其他任務。
這邊可以聯想到「匱乏經濟學」說的認知頻寬,我們可以用習慣來降低認知頻寬的負擔,避免產生隧道效應。
習慣創造了自由,沒能掌握習慣的人往往擁有最少的自由。
少了良好的「財務習慣」,你永遠在操心下一餐的著落;少了良好的「健康習慣」,你會永遠缺乏活力;少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你會一直感覺自己追不上別人。
倘若你總是被迫為簡單的任務做決定 → 何時健身、該去何處寫作、什麼時候繳費,你的自由時間就減少了。
想要騰出自由思考與創意所需的心理空間,唯一的方法就是簡化生活中的基本事務;當習慣建立起來,搞定生活中的基本事務,你的心智就能自由地聚焦於新的挑戰,掌握下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