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生長』重點摘要與心得

2023/08/22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這本書的觀點相當多,簡直就是大雜燴,好處是可以看一本書就獲得不同領域的看法,但壞處是不知道這些看法的來龍去脈。

這些觀點是作者的經驗所得?或者是他閱讀其他書籍後的總結,然後用他自己話再說出來?

當我們在看這類書時,反而要特別小心,反覆思考其內容,盡可能地跟自己過往的經驗以及看過的書相對照。

用這種方式 (批判性思維) 來看書時,或許就會發現,我們對書中的某些觀點會有所共鳴,但對有些觀點則抱持懷疑態度。

這也是看書時的一大樂趣,畢竟每本書都應該先提出它的觀點,然後用實例想辦法說服讀者,最後才下結論;當我們看到書中內容是跳過「說服讀者」的步驟時,那就要好好檢視一番。

這本書的內容可以連結到「原子習慣」、「匱乏經濟學」以及「拼教養」等書,至於作者提到職場的部份,我覺得比較主觀,雖然跟我自己的經驗有所共鳴,但一時間想不起來有哪本著作講到這個範圍。

一、學習

知識有兩種,一類是「實踐型」的,這類知識非常關鍵,往往是立竿見影的,必須優先掌握。

當學習了基礎知識後,如果每天的生活都在接觸全新的知識,那就沒必要計較看多少書。

商人在這點上面非常明顯,他們看書不多但一直在解決遇到的難題,持續在實踐中學習與思考,時間長了就會有所得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進入一個新環境半年後就穩定,基本上沒有獲取到新知識,這樣會面臨衰退,得想辦法提升自己。

另一類知識是「書本上的知識」,當一個人的知識大規模的積累,到一定程度後,「量變會產生質變」。

很多厲害的人前期費了很大力氣也沒有收穫,但積累到一定程度後,突然有了突破性進展,這是在大量積累上湧現出來的。

新知識必須和已經有的知識聯繫起來,如果新知識連不到自己的認知樹上,很快就忘了,跟從來沒出現過一樣。

學習本身依賴自己積累的知識規模,對一件事了解的越多則學的越快;一個人如果想輸出,必須依賴本身知識的積累與沉澱。

就算現在有網路與搜索引擎,但那只是工具,還是需要使用工具的人,來理解問題並搜索相關訊息。

跟「原子習慣」一書說的一樣,克服懶惰的問題,不是一昧的強迫或強調毅力,而是應該設法塑造適合好習慣發展的環境。
制定學習計劃時,每天的目標不用大,先跟自己妥協,並適時的獎勵自己;當堅持做一件事上百天後,就會變成一種習慣。
形成習慣後,就不會搶佔你的「認知頻寬」(詳見匱乏經濟學),可以讓自己專注在其它不熟悉的事物上。
以學習方法來說,可以先把整體知識框架搭建起來,再看專業方面的書,慢慢填充那個整體知識框架,就會豐富整體知識。
當接觸某個領域的時間長了,自然對這個領域就會越來越了解,五年後可能就會變某領域的專家。

小孩的成長和成年人學習某些技能的過程相似,這也是為什麼高成就父母的孩子優秀的機率更高一些,因為道理總是相通的。

當父母迎接過極度複雜的挑戰,並達成了目標,這種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傳遞給下一代的。
這邊我覺得是講到「拼教養」一書中的文化資本傳遞。

一個人只有在挑戰區練習才能有效果,但追求太難的目標也會傷害人的積極性。

最好的學習方法是越學越難,但是在每個階段都扎實練習;但是準確識別出怎樣的路徑可以持續挑戰,卻非常困難。

培養對數學的愛好,就是讓孩子不斷的練習、進階、挑戰,並在這個過程中給予隨機獎勵,跟玩遊戲的道理一樣,通過這種方式讓小孩愛上數學。

一個人掌握了複雜的工具,才真正具備了能力,如果僅僅掌握簡單的工具是沒用的,人的能力只有和工具疊加起來,才能形成「效果疊加」

在學習的前期,是沒有方向、沒有思路、沒有全局感的,最重要的就是不斷投入時間,過一段時間就會突然清晰。

很多人學習新技能一無所成,就是死在了這個時間點前;簡單動作先確保不能出錯,然後逐步迭代,越來越複雜。

我們看現在所有的一切,意義都不大,但是再過五年回過頭來,才能發現「五年後的自己正是現在你的每一個行為塑造的」。

大腦非常低效,記性不好還會自圓其說;很多成績不好的學生,絕大部份不記筆記,記了也不看,所以學習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就是「利用筆記的能力」。

「注意力」和肌肉一樣存在耗損,強制自己在某件事上集中一段時間,就會發現自己在別的事情上注意力渙散。

注意力渙散的原因,可以參考「匱乏經濟學」中提到的「隧道效應」及「有效認知頻寬」。

大腦的神經網絡依賴「關係型資料庫」,所有的知識必須連結到已有的知識,用的時候才能翻出來,否則就會徹底丟失索引找不到。

一般來說,讓你往不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是自然趨勢,這才符合人性;要做到克制自己的惰性與隨心所欲,才能不斷地朝好的方向發展

大腦在擴張連結過程中,遭到人的天性反制,因為大腦擴張連結要消耗多餘的能量,但是更多的連結才會產生出更多的想法,「創造大多是建立在知識積累上面」。

絕大部份人一輩子沒努力過,也沒主動過,更沒有主動做過艱難的決定,只是被動地接受生活的擺布。

這邊說的「努力」,有「主動出擊」的意思在裡面,克服恐懼、迎接挑戰;處處「被動」的被生活蹂躪,那叫「辛苦」。

社會競爭激烈的原因是資源的稀缺;你覺得有很多競爭者,事實上又沒有競爭者,唯一的競爭者就是你心裡那個好逸惡勞的小孩

一個人不承認自己平庸,會直接導致浪費掉他身上一個最重要的資質:肯下笨功夫。

人想進步,最難的地方就是隨時想放棄;為什麼想放棄呢? 因為看不到進展,不知道自己在進步。

不管做甚麼正經的事,都有個「慢啟動」的過程,也就是一開始沒甚麼效果。

要理解事物發展內在邏輯,要學會「不計後果」去做某件事,不能成天等著回報,看不到回報就迅速懈怠。

要區分哪些東西是有「長期價值」,哪些東西的長期價值是自己的。

重複就是力量,數量堆出品質;量變產生質變。

大家往往高估自己一天能學會的東西,低估三年能學會的東西。

二、教育

教育本身是一種投資,人們投資教育,就跟投資房地產是一樣的,目的是賺更多的錢,增加將來收入。

投資小孩教育的主體是家長,但很多家長對這件事並不上心;有些家長的生活被眼前的困難給佔據了,認知頻寬不夠,於是很難做出合理的決策,沒有時間去思考將來的事。

對大多數人來說,將目標訂低一些,一步一步慢慢做,也可以取得很高的成就。

注重核心能力的開發:例如學生的核心能力就是讀寫算,先加強核心能力,有額外的精力再培養其它能力。

讓孩子度過一個無憂無慮的兒童時期,不會壓抑孩子的天性,但造成的問題也很明顯,有可能「注意力」普遍有問題,做甚麼事都沒恆心。

注意力跟肌肉類似,也是越練越強,長期不用就廢了;如果小孩長期不集中注意力做一件想做的事,時間久了就沒辦法集中精力做任何事。

父母就是小孩的起點,例如挑選好學校、學習如何記筆記、怎麼分解問題、如何培養注意力、怎麼處理人際關係、均衡搭配營養,正確地找結婚對象及事業怎麼發展等,父母的優勢會累積到小孩身上。

同樣的觀念在「拼教養」一書中有提到,其中包括經濟資本、文化資本以及社會資本的傳承。

父母是每個人的起點,也是絕大多數人的天花板,尤其是在成熟型社會。

小孩從父母身上繼承了兩套基因,一是「生理基因」,另一個是「社會基因」。

所謂社會基因是指小孩做事方式像父母,思考方式也像父母,如果沒有義務教育,小孩很大機率是父母的翻版。

義務教育改變了很多家庭的社會基因,不再侷限於所有知識都來自家長,但父母對小孩的影響幾乎是決定性因素。

對大多數人來說,從父母身上並不能學到多少有用的生存技能,因為父母輩也不大明白如何加強自己的生存技能,更不知道怎麼把生存技能傳給下一代。

如果你的社會階層決定周圍的人普遍不是特別優秀,從他們身上學不到太多東西,想變得厲害就得突破這個圈子。

歐美國家,富裕的家庭從開始就買了好學校的學區房,然後通過優質小學升中學,然後重點高中、重點大學,順著這樣的路線就上去了。

這個模式上名校的機率高很多;相對的,普通人上名校的機率會少很多,受教育的權利就這樣一點一點向上移動。

以上觀念同樣在「拼教養」一書中有更精闢的論述。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會變成一個一個的圈子,進不了這個圈子就做不了某些特定的事;舉例來說,考不上好大學就沒辦法進到更好的公司。

三、選擇

當有很多選擇時,自我掌控感非常強大,這樣人可以長期保持一種積極進取的態勢,對身心健康很有好處。

但選擇過多也會帶來三個問題:

  1. 決策需要耗費更多精力。
  2. 選擇後犯錯的可能性更大。
  3. 犯錯造成的心理挫折感更強。

但如果長期不做選擇,大腦就會變得很消極;如果做甚麼事都是生活所逼毫無選擇,這種狀態下,時間拉長就會產生越來越嚴重的消極狀態。

人要從消費者往生產者轉變,才能改變困境。

這裡所說的消費,不一定是花錢,現在花時間也是消費。當你花了很多時間在別人的產品上,也等於在別人那裡貢獻了價值。

如果一件事你做過了,沒成功,有很多原因所導致;但如果甚麼都沒做就覺得自己做不好做不成,那就是「心理問題」了。

社會對窮人並不友好,不止是思維方式的缺陷,可使用的資源也相對較少,「試錯成本」也就相對較高。

這個世界做什麼事都是需要試錯,而試錯是需要成本的。

多嘗試一些「低成本試錯」,而且有「長期紅利」的事情,有時間都做「生產者」的事,不一定要盈利或非常獨特,但說不定幾年後會感慨這個決定改變你的一生。

窮人花血汗錢,富人花資產賺的錢;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富人選擇努力存錢不能花,「延遲滿足」。

控制人體獎勵機制的物質叫「多巴胺」,可以讓人開心跟增加排尿;相反讓人情緒不爽主要是由「皮質醇」這種物質所控制。

皮質醇會導致延遲滿足能力降低,疲勞甚麼都不想做、看甚麼都很煩,以及情緒低落,只想做一些不費神的事。

人所有的情緒都是體內幾種神經物質的外在體現,多巴胺分泌多的人,一般情緒會好很多,分泌少的人容易得抑郁症或老年癡呆症。

皮質醇對人體也很重要,如果確實是處於危險狀態,沒這種物質就死亡了,但正常情況下皮質醇過多,也可能會導致抑郁症,每天情緒低落。

皮質醇含量過高,人容易消極提不起鬥志,處於這種狀態只會持續消極,別說長期規劃,可能連明天的事都不想去想。

生活中疲於奔命的人,自然皮質醇指數會衝高,這種物質又會讓人的精神狀態更糟,更加消沉及容易逃避,不願長期規劃,「惡性循環」越陷越深。

精神狀態不對的時候,趕緊尋求改變,而不是讓它繼續壞下去。

四、財富

對商人及企業管理者而言,奢侈品的價值主要是身份的象徵,通過它向別人暗示自己的社會地位。

靠運氣賺來的錢,都會靠實力賠出去。

「貧窮陷阱」就是不切實際的奢侈消費,這會導致錢無法累積,生活困苦。

當生活困苦又沒有任何存款,會讓皮質醇指數升高,更難以集中注意力,也難以延遲享受。

簡單的欲望,只需要放縱就可以實現;高級的欲望,需要的是自律和克制。

連結本身就是財富,如果沒從連結中受益,說明連結的資源不夠多。

有些事投入不大,但自帶槓桿,例如寫文章,花一些錢買書看書,然後寫文章,寫出來之後看到的人越來越多,作者也會從中獲得越來越多的收益。

隨著閱讀的人越來越多,會有明顯的加速效果,一般也稱為「複利效應」。

要是幫別人工作,今天完成工作後,老闆會按件或按時間計費給錢;事實上這個工作內容可能還有很長時間的「收益尾巴」,這也就代表明天它還會帶來收入,後天依然會帶來收入,但這部分的錢就歸老闆了。

「剩餘價值」中最有價值的部份就是這些;例如寫一篇文章,長尾的收益就歸自己,不一定是金錢,也可能是其他方面的收益,但那也是歸自己。

單個工作或許不明顯,但多了就會有效果,一定要記住巴菲特說的那個「雪球效應」,這是非常有價值的。

在生活中擦亮眼睛,去尋找有「長尾效應」的產品,自己為自己工作,拿「長尾收益」。

五、運氣

一個白領階級的上班族,天天早出晚歸,但過了些年才發現,他以前所得到的升職加薪,本質上都是「教育和年齡的紅利」,等黃金時間一過,沒有晉升到不可或缺的位置上,大多數人會迅速進入下行通道,越努力掉得越深。

小孩靠教育,年輕人靠勤奮,中年人靠運氣;教育是很多人的貴人,可以幫助人提高層次。

多試錯會帶來運氣:有成就的人,在人生道路上最關鍵的一步,都是靠運氣走出去的,勤奮和智商都是基礎,能否實現跨越主要靠運氣。

運氣與變化是一對孿生兄弟。

進化始於自身的基因突變和環境的變化,不要太害怕變化,也別太害怕不確定性。

運氣就是基於不確定性產生的。

缺乏創新精神,是因為面對的麻煩不夠多。

商人的學歷可能不高,但是他們天天都在磨礪解決問題的能力,上班族往往在磨礪的是給別人賺錢的能力。

人生的路往往是在一個階段完成所有任務後才能進入下一個階段,但生活的詭異之處就在於,沒人告訴你有哪些任務是這個階段必須完成的

六、開悟

作者這輩子最豁然開朗的時刻,就是意識到自己是個普通人。因為記性不太好,所以要多做筆記;因為智商一般,所以要笨鳥先飛,不僅先飛,而且要多飛,多重復幾次反而記得更熟。

因為讀書不太快,所以要慢慢看,但投入時間巨大,也能形成規模優勢;當我們認識到人生唯一能依賴的只有多重複,多練習,心裡反而踏實

跟作者一樣,我真正能開始踏實地做事,穩紮穩打的前進,就是意識到自己是個普通人,要比別人多努力才有機會往上攀升。

人們年輕時心無旁騖,專心研究技術,可以熬夜鑽研一個技術細節;但等到了一定年齡,瑣事就會越來越多,今天小孩生病了,明天老人去體檢,後天開始懷疑人生想要去找尋人生的意義,還要多陪小孩、老婆與父母。

這就是中年人的心聲,瑣事越來越多,身體卻越來越差,力不從心的感覺越來越常出現。

七、職涯

現代大企業最重視的是流程,把「每個人變成零件」,把每項工作都「標準化」、「流程化」,缺了誰,這個系統都能迅速調整收斂,並且保證繼續運行。

這樣的流程設計有兩個好處:

  1. 讓個人更加熟練自己的工作,工作的熟練度是提高產品品質和提升生產效率的關鍵。
  2. 有效防止員工跳槽,工作內容越單一,在人才市場上就越不好找工作。
能成為某項技術專家是值得鼓勵的事,但有些技術的運用廣度比較大,不論哪家公司都需要;較狹窄的專業技術則不容易換工作。

三十五歲或四十歲後為何是個求職分水嶺:

  1. 三十五歲以後的個人技術能力早就停滯,或是說畢業五年後技術進步並不明顯。
  2. 熱情開始消退。
  3. 工資相對較高,性價比差。
  4. 大環境中能輕易找到可替代的人。
  5. 絕大多數的人無法成為領域不可替代的專家。
  6. 小公司學不到核心競爭力,大公司不會讓你不可或缺。

很多人的心態從一開始就不對,準備要幫企業奮鬥一輩子,然後讓企業養活自己,這種心態是一廂情願。

企業雇用你就是為了和你交換價值,如果有一天你無法提供令人滿意的價值,那就會被解雇。

人都得邁出去那一步,不然總是自己畫地自限,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敢。

唯一讓人恐懼的是恐懼本身,跳出去一次今後就不怕再跳。

在年輕時所選的職業,其所需要的技術是具有泛用性及可移植的特點,避免所學習的東西是為某家企業量身定制;要有職業的危機感,看懂行業的趨勢。

八、生活

如果在生活中發現睡眠品質不好,精神狀態也不好,人很消極甚麼也不想做,這不一定單純是精神層面的問題,可能是身體虛弱造成的。

近代心理學最前沿的觀點認為,所有心理問題本質上都是生理問題,可以通過改善體質來解決。

主動提前幫自己的生活「增加不確定性」,不要找藉口不去做改變。

需要在生活中加入不確定性,運氣才能開始出現;運氣和奮鬥是個人進步的兩個輪子,但是絕大部分的人都是獨輪車,天天按部就班,運氣很難發揮作用。

一件無足輕重的事,如果能堅持去做幾年甚至十幾年,產生的就是翻天覆地的效果。

對於要培養的長期習慣來說,應該聚焦的是「每天都能順利去做」,而不是做多少,只要不中斷,長期應該就能達到極高的高度。

積累的關鍵是每天都要做,而不是單次做多少。

請參考「原子習慣」一書的方式來讓自己養成新的習慣。

九、認知

絕大部分事情不需要天賦,投入的時間多,就能做得好,做得越好,就越願意投入更多時間

社會越來越透明,不但告訴你的人生道路將會是怎樣的,還告訴你跟你不是一條軌道上的人,生活是怎樣的,並且又讓你知道想跨越軌道有多難。

這會讓大部分人慢慢就停止了努力,因為對生活充滿了乏味感,而「成熟型社會」最大的問題就是一眼能看到頭。

很多成事的人,都是一開始不小心接觸到某些專案後開始做的,沒想到竟然慢慢做起來。反而是計劃好然後投入巨資要做的事,往往因為前期投入太大,沒等盈利就把血流盡了。

多做低試錯成本的事,而且要早做。

學習的能力有兩重意思,一是不懼怕學習新東西,二是知道學習曲線,能夠順利度過學習新知識初期的挫折感。

學習技術可以有效治療自大狂的病;一般長期不做技術,就會產生一種懷才不遇的錯覺。

只要學技術,才會知道隨便一個小問題都可以讓人耗費好幾個夜晚,人多少會謙恭一些。

十、經濟

現代經濟依賴信貸,但信貸是自帶擴張和收縮周期的;信貸的擴張和收縮周期與經濟的繁榮和衰退周期重合,而且是相互促進的關係。

經濟在上行階段時,也就是出現需求或是技術進步,大家都看好市場,企業會衝動借貸擴大生產規模,給員工加薪並雇用更多的員工。

員工手裡有錢,也就有消費的欲望,買房買車買奢侈品,需求增加進一步刺激供給,企業再借更多的錢擴大生產規模。

當個人買車買房貸款,企業借貸擴張生產等一系列操作下來,會產生大量的槓桿,整個社會的負債率都上升,也就是泡沫產生了。

當市場上稍微有些風吹草動,利率上漲、需求下降或產品降價,都可能會讓企業的利潤趕不上利息,只能裁員砍掉利潤低的業務等。

不管是企業被迫砍掉生產線或是家庭被迫賣掉房子,都會讓資產的價格進一步下降,並讓悲觀的情緒迅速蔓延,使得市場的預期從樂觀變悲觀。

經濟危機的本質都是債務危機。

近代經濟學認為承擔風險的能力也是企業家能力的一部分。

金融工具本身有利於資源跨地域跨空間的分配;強大的金融能充份利用每一分錢的價值。

戰爭推動科技,科技推動社會的進步。

負利率不是大家翻身的機會,它本身就意味著「機會的減少」和「社會的僵固性」。
閱讀可以用最低的成本來獲得別人經驗,培養閱讀能力,一生受益。但要記住,別只讓自己的大腦永遠處於「輸入狀態」,要適當地「輸出」自己的想法。透過閱讀輸入,再利用寫作輸出,就像「費曼學習法」說的一樣,教授到別人能夠了解,自己才算是領悟了這門學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