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潛意識裡,是無條件地愛著父母的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父母之間的關係,包括了夫妻間的關係及親子間的關係。雖然每個孩子出現的狀況,細節有所不同,但可以從許多家庭個案中看到


​當孩子出現迷失的行為,例如不想學習,情緒不穩定,有牴觸性情緒時,他反應的很可能是父母間夫妻關係的失衡或模糊


​當孩子出現注意力分散,依賴,易結交壞朋友時,他所反應的往往是父母雙重標準,夫妻關係分裂,在家中缺乏歸屬感


​當母親的位置缺席時,孩子容易空虛憂鬱,焦慮緊張,較優柔寡斷,也比較容易發生人際關係問題,難以表達自己也難與人連結


​當父親的位置缺席時,兒子很容易發生成癮行為,例如沉迷於電玩,抽煙,喝酒,吸毒 ; 女兒則很容易發生早熟,暴食或厭食症,對成年男子有興趣,期待有人保護。


​當父母一方或雙方想離開家或死去時,孩子在潛意識裡會接收到這個信息,並以逃家,重病,發生意外危險等方式反應,嚴重者甚至會死亡,

因為他們小小的心靈裡幻想著:「我代替你走,這樣你就可以留下來」或是 「我會跟著你一起走,這樣我們就永遠不會分開。」

在孩子的潛意識裡,他們是無條件地愛著父母雙方的。


關係不好的父母,常常會在孩子面前指責另一方的過錯,埋怨或怨恨對方,這會造成孩子內在的分裂,他只被允許愛父母中的一人。但是,實際上在孩子的潛意識裡,他們是無條件地愛著父母雙方的。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成長環境會對一個人有著重要的影響,當父母的養育方式對孩子成長的意義越來越被了解時,一些早年的痛苦體驗又被重新喚醒。兒時父母之間的關係、以及我們與他們的關係,都有可能影響成年後的我們與伴侶的相處。

吸引我們的,是那些曾令我們受傷的特質小時候,父母的特質埋下「陰影」,影響我們的擇偶。那些特質,儘管聽起來都是缺點,但當再次陷入一模一樣、令人不爽的糾纏時,我們感覺到的只是:熟悉、有愛。

看到這裡,你可能已經察覺出了其中的矛盾:在原生家庭裡遭遇的衝突、挫敗等,也會再次在伴侶身上感受到。這次,就真的會解決麼?

這矛盾,恰使得吸引伴侶的特質反過來成為關係中最惱人的部分,而漸漸使兩人漸行漸遠。一個不行,再找——一個依然具有類似特質的對象。一次,兩次,三次。我們中的有些人,會反复陷入這種既掙扎、痛苦,又擺脫無能的親密關係中。

「強迫性重複」

這種情況,心理學上稱作「強迫性重複」(Repetition Compulsion)。 弗洛伊德認為,強迫性重複是一種神經防禦機制。強迫性重複試圖通過「重寫」歷史,讓過去受創傷的歷史能夠重新擁有個完美大結局。

而我們首先要重寫的,就是自己和父母,尤其(但不完全)與異性父母一方的,那令我們不爽、不安的關係。

很多時候,事實是,問題確實存在在父母一方。他們由於自己的心理問題、狀態、或局限,沒有能力或意願提供愛、支持、安全感、歸屬感、紀律等等,這些孩子需要從中獲得滋養以健康生長的元素。

因為疲憊、失望、被拒絕、被拋棄、被忽視、甚至被虐待,將孩子的心理置於風雨飄搖的境地。為了不去顧影自憐,孩子們需要否認自己的處境,和自己感受到的憤怒、壓抑、絕望。

同時,我們傾向於抱著希望——一種幼稚的希望——認為如果我們更好、更完美、更聰明,甚至更安靜、更幽默,我們的父母就會更愛我們,而我們則可以成功逃出「拋棄抑鬱」 [ Abandon Depression(James Masterson, 1990)]。

這種怀揣希望、試圖改變父母態度、「拯救」關係的心理,本是出於小孩子自我防禦。但成年後,兒時的情景還在,內心的「孩子」還在積極尋找能夠將之前與父母之間令人受挫、不安的關係變得更好的方法,只不過現在,對像不只是父母了,而是遷移到伴侶或潛在伴侶的身上——與伴侶的關係,是與父母關係的某種象徵。

「內心小孩」試圖創造和之前相同的互動,“而這一次,”「內心小孩」想,“這次會不同了。我會改變這個人,會讓他愛我的,我不會失敗了。”

從心理的角度上,潛意識裡,我們無意識地讓情緒化、有我們以有需求的「內心小孩」做出了選擇,而不是以我們理智的、成人式的那顆心。

只是,類似的努力幾乎注定是失敗的。我們要如何「修好」對方?「治愈」對方?「改變」對方?一次又一次失敗的嘗試裡,唯一被改變的只有「疲憊不愛自己」的自己。


2. 在親密關係裡,變成曾最不願成為的「自己」

《老友記》的一集中,Rachel 抱怨父親的刻薄,討厭他的嚴苛,等到自己教Joey 划船時,她卻也一樣兇巴巴。

直到面對朋友的反應,她才驚訝地發現,自己居然和父親一樣嚴苛,凶狠。
是的,偶爾,我們也會反過來,以曾經被「虐待」的方式對待他人。相比朋友,面對伴侶時,更多深層的情緒和影響將被挖掘出來。

其實,我們並無惡意,只是「內心小孩」覺得:那個「虐待」自己的人,是自己的 “對立面”,那麼,對方的感受也一定和自己相反:自己不安、焦慮、傷心,那麼對方一定安全、自得。在與伴侶的互動中,照見內心深處那「不願成為」的自己,也是毀掉我們親密關係的大敵。 


3. 像抱怨父母那樣,抱怨伴侶

伴侶讓我們內心那個焦慮脆弱的小孩重獲安全(哪怕是暫時的),這是我們愛他們的原因。但同時,這種原始的依賴也讓我們信任他們“太多”了那麼一點點。
面對了我們這麼多的缺點、看到我們這麼多脆弱,幫助了我們這麼多的人——竟然無法修復我們生活中的一切問題?

是的,生活充滿困境,但很多時候我們無法抱怨那些真正傷害我們的人,卻只好將怒氣發在那些可以忍受我們憤怒的人身上——因為不管怎樣,他們依然陪伴著我們。

對待父母時,我們是這樣的。畢竟,是他們把我們帶到這個滿是考試、拒絕、沮喪和傷痛的世界。說真的,在心裡,我們甚至會覺得對父母的抱怨是一種“嘉許”——你必須在某人身邊感到足夠安全,才能說出“我恨你”。

是的,我們高估父母了——我們怎麼能不高估他們呢,畢竟,那時我們又小又脆弱,而他們已經是成熟的大個子了。只是,他們並無法控制那麼多。我們的愛人也一樣。

但「內心小孩」再次誇大了伴侶的能力。我們對伴侶的期待,帶著小時候對父母的那種美麗、危險而又不公平的信任。有時,這種“責怪”遊戲可能恰是在彼此身上的一種投入,是雙方經歷動蕩的私密領域的一部分。這真是迷之「愛的表現」。 


海靈格家族系統排列

周鼎文系統排列- [個案分享]  三十年後,他拾回對爸爸的愛
歡迎轉載,希望大家尊重原創與版權。轉載時請標明文章出處


raw-image


我們有時會傾向於把所有的責任推向父母:都是他們的錯,所以我今天才這麼痛苦。而在我們需要看到父母的有限性的同時,同樣不能忽略的是:每個孩子都有成長能量。

孩子並不是想像中那麼脆弱,他們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也承擔著非常重要的功能。

當過於強調父母造成的影響,說“父母皆禍害”時,忽略的是孩子自己原本應該承擔的責任和創造自己生命狀態的能力。

當我們試圖將責任全部交給父母時,我們也必然要為父母不可能像我們希望的那樣完全滿足我們,而承受相應的失望,同時也會因我們自己沒有擔負起原本屬於我們自己的責任,而失去感受自己能力的機會,進而失去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後的心靈自由。

一方是父母的沒有能力,另一方是我們對他們的過高期待,這樣的一個落差,最終導致的,只能是我們自己的痛苦。

放棄對父母不現實的期待,接受他們的有限性。承認他們真的沒有能力做到完美,並且有能力吸收來自父母的好的體驗,這些好的體驗可以中和我們內心的傷害性感受,幫我們在內心中建立對他人的信任,從而使們有可能朝向健康的人格發展。

這件事情說起來容易,可是真的要實現,可能會花上好幾年的時間,也必會經歷過一段可以說是驚心動魄的修復成長過程。


簡單心理 来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給予新的正向的意義

毒性父母的殘忍行徑不全是發生在身體上(即便現今的世界人口當中大約有九成的人小時候都挨過打)。

它包含了缺乏親切的照顧與溝通、遺忘孩子的需求與心靈痛楚、無意義的變態處罰、性侵、壓榨孩子無條件的愛、情感勒索、破壞自我感覺,以及不計其數的權力剝削
形式。這份清單是列不盡的。

其中最嚴重的是:孩子必須吸食將所有這些行為當成非常正常的,因為他們不認識其他的行為。無論父母曾對孩子做了什麼,(在心靈底層)孩子都會一直慷慨地愛著父母。 


童年的迷惘起因於我們從前努力要去理解虐待,並由虐待中推論出意義並給予新的正向的意義

我們必須放下這種迷惘。身為成年人,我們可以停止迷惘,也可以學會了解在心理治療時,道德會如何妨礙傷口的復原。因為所謂的道德」教條會無形地將你套上羞恥的枷鎖。



66會員
561內容數
人活在自己的語言中,語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說話,話在說人。語言文字為我們建立了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的精神家園,於是,不論我們行了多遠的路,靈魂總有可棲之處。 開始享受獨處,培養獨處的能力,張開雙臂享受屬於自己的自由。 iamk.cc/WfQ82C 💚🔆 🌷⚘️🌵🌴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熵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日記寫的,是一種心路歷程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愛的重量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是誰?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神。總是如影隨行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壓傷的蘆葦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創作者要怎麼好好休息 + 避免工作過量?《黑貓創作報#4》午安,最近累不累? 這篇不是虛假的關心。而是《黑貓創作報》發行以來可能最重要的一篇。 是的,我們這篇講怎麼補充能量,也就是怎麼休息。
Thumbnail
avatar
黑貓老師
2024-06-29
防曬產品係數測試報告彙整(2024年)從2014年起,自己對於市售防曬產品的效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為當時候發現不少產品的防曬係數其實標示是有問題的,像是原本應該是人體測試的SPF與PA數值,實際上沒有做,只用機器測試的數據來充當,但這兩者卻有很大的差異。像是防曬係數其實有強度、廣度與平均度三個面向需要一起判斷,但多數廠商並沒有完整標示
Thumbnail
avatar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
2023-04-27
《公共藝術,在孩子的面前》寫於2019.5.14 荔枝4歲4個月/蜜柑1歲10個月 上次來到直島是只有我跟鄒尼兩人,當時很小的荔枝在家,是唯一一次我們鼓起勇氣夫妻自己出國的一次,當時我很好奇,在孩子眼中這些藝術品會是什麼樣子的? 今天我終於找到答案了! 草間彌生的《紅南瓜》,在荔枝的眼裡是一個超大躲貓貓的遊戲場,因為她有好多
Thumbnail
avatar
林偲倩-媽媽需要寫日記
2023-05-13
「你會不會覺得現在的孩子很自我?」一位好友和我閒聊著。 會呀! 我想這是一個思維擺盪到了極端的自然結果。 是現在的孩子的「自我」, 被過度保護了呀! 而且我還時常感覺到, 家庭教育及學校教育工作混淆, 加劇了這個現象。 ▪️ 教育的大方向應當是: 由「家庭教育」守護好孩子的自我,再配合「學校教育」去完整他的社會化。 可是現在卻變成,
Thumbnail
avatar
茶米老師
2023-02-28
我不是不努力, 只是做不到你滿意 : 讓每個孩子在「墜落」前, 都能獲得該有的幫助 真心覺得書名很長的部分真的是表達能力缺陷,到底有什麼理由要把所有的訊息放在書名著實不懂。這本書是《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的續作,一樣邀請到國內刑法大山李茂生教授推薦,續集感滿重的,碎念感也是。 精神科醫師想要說的大抵而言就是作為助人者在協助非行少年時,應該持守的態度和作法。書中具體的談論幾個心態上的
Thumbnail
avatar
老蔡書評
2022-11-22
給勇敢的你:安撫內在的孩子,給予自己活在這世上的力量。人類是一種傲嬌的生物,不喜歡把內在軟弱的一面表現出來。 影響你內心的生活大小事 我們在生活中往往會遇到很多的鳥事,壓力在心裡一層層堆疊起來,常常會把我們壓得喘不過氣,但我們隔天起來仍要刷牙洗臉,要面對世界。 或許是在工作上遇到了困難,又或是明天有一個重要的活動,還是今天被上司罵了,當我們還活在這世上
Thumbnail
avatar
人設筆記
2022-11-03
在孩子學會自行入睡之後,睡前的大哭、或是睡醒後的大哭,就會自然而然地消失了?因為我的睡眠諮詢服務,都是採一對一的方式進行,讓我能以非常近距離的方式理解和參與每個家庭;每次跟不同的家庭合作時,每每都被每個家長如何愛他們的孩子、盡最大努力保護孩子、幫助他茁壯成長,這些用心,總是讓我很感動。 相信大家都期待我給予 Yes 的答案, 可是,我每次都誠實地回答:我不能保證。 · ·
Thumbnail
avatar
寶寶睡眠顧問糖果家好好睡
2022-04-08
母親節前看《瘋狂亞洲富豪》:在愛中長大的孩子,明白自己的珍貴從發現男友隱藏的富豪身世起,瑞秋被捲入大家族之中人情往來、階級扞格的一連串吵嚷中。她煩躁、憤忿、委屈,卻從來沒有一刻覺得自卑。即使男友高大帥氣、家族富可敵國,她仍然知道自己與他相配。
Thumbnail
avatar
朱先敏
2022-04-08
《我的療癒系男神》18 現在的孩子太早熟了吧!  趁著這次機會,吳靖教導孩子們正確的領養觀念。   動物就和人一樣,都是珍貴的生命。   領養動物,邀請牠進入我們的生命,讓牠們成為家裡的一份子,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就像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一樣,難免會有所摩擦,但動物並不像人一樣,能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且因為習性,有可能會造成家裡髒亂,或家
Thumbnail
avatar
鬱兔
2021-11-19
看見自己:在孩子身上的學習人家問我將來想當什麼,我回答:「我想當我自己。」我覺得世界上大家都當自己,這才是正確的。我們生活在不正確的世界裡,需要去做喜歡的事情的勇氣。重視自己的直覺,對自己要誠實,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勇氣。-中島芭旺
Thumbnail
avatar
逆文
2021-05-28
疫情當前,孩子的「狀況外」,讓我苦笑,而病毒在竊笑……「大家知道造成這次全球大流行的傳染病,是什麼病毒嗎?」剛上課,我趁還在整理講義的空檔,問學生這個問題,打算在某人回答出正確答案之後,接著進入正題。一個女孩迅速舉手,我點她發言,她一臉天真又興奮地高聲說: 「腸病毒!」 什麼?!我有沒有聽錯?跟我預期的不一樣,我露出苦笑,一時不知道該怎麼接下去……
Thumbnail
avatar
鴻雁
2020-04-28
現在的孩子比較有事?就算當我自己被問起「以前不也都沒有甚麼問題?」「我們不都是這樣長大的?」或是任何一個經驗比自己更豐富的人告訴你「第一個照書養,之後照豬養」的時候,也無力產生過多的辯駁。
Thumbnail
avatar
Erwin Tsai
2020-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