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幾天看台灣的政治的紛擾,台面上盡是跳樑小丑的荒謬劇,這些人物已都不能冀望了,只有沈默了。

還好學佛以後已知世界有穢土與淨土。所謂其「心淨即國土淨」,「直心是菩薩淨土」,「深心是佛國淨土」,「菩提心是佛國淨土」。研佛法構出了自己的人世間。而穢土存在是令眾生,生起對淨土的嚮往,因此垢與淨、世間與出世間、生死與涅槃都是相即不二的。真如法性才是一切淨土的本體、本源。

佛法中佛國淨土如

《阿閦佛國經》發願並修行六度「佛國是東方的妙喜世界」

《觀無量壽經》

法藏比丘,發下四十八大願,修行六度,成佛後實現的安樂淨土又稱無量壽佛淨土,也稱阿彌陀佛淨土。

《藥師如來本願經》東方藥師如來的淨土,又名淨琉璃世界。

《文殊師利佛土淨嚴經》說文殊菩薩在南方成佛,其佛國名離塵垢心。

《觀世音菩薩受記經》說觀世音菩薩在阿彌陀佛圓寂後成佛,的國土名眾寶普集莊嚴……。

法身釋迦佛的靈山(靈鷲山)淨土。

《華嚴經》的蓮華藏淨土。

這些淨土本是佛示現「真土」,ㄧ切萬有本源,神聖美好。以契合人的真如法性,使眾生得以離世間(苦),受享(樂)土。

因此學佛不要只行禮如儀,要隨時能將自心超昇到佛境,因為淨土可因「智」現,可因「悲」顯。亦具有「寂滅」、「緣起」的意義,可同開真如與生滅二門。這樣生滅的世間相與真如的自性,就成了眾生心本體,超越ㄧ切差別對待,成就絕對平等的理體。穢土與淨土當然就相即不二了。

如此看待浮世繪就不會著相而心生煩惱了。

在聖嚴師父的外文書《chan comes west》有一首英文詩

Silence in my head

sweet sunshine and the jackdawe calling

dew on the autumnal grass

muddy puddles and fallen leaves

scarlet on the lawn

Silence in my head

nothing doing there

the morning hour ,mist dissolve

in grey-green hills,the rocks

show through the soil

In the silence of the world

nothing ever moves

the wind-drift stillness

the circling birds.

中文譯

我腦子裏一片寂靜

甜美的陽光和寒鴉的叫聲

秋草上的露水

泥濘的水坑和落葉

草地上的猩紅

我腦子裏一片寂靜

那裡不需做什麼

清晨,薄霧消散

在灰綠色的山丘上,岩石

穿過土壤

在世界的沉默中

不曾移動什麼

風安靜的吹著

盤旋的鳥兒。


凝想這樣充滿禪意的景致,心生淨土,世上的紛擾應也歸於寂靜了吧!

avatar-img
4會員
116內容數
ㄧ層不變的生活,唯有佛禪可令生生機,這與信仰無關,佛禪療心境界領航,學佛多年以禪調作息,律規中細會生活點滴,文以記述禪趣,禪以慈悲為懷,分享文章理趣,願助有緣人禪入生活,長精神意志,向生氣勃發,存而日日向好,佛禪力不可思議,世道艱苦,唯禪心可離苦得樂。恭筆入禪,閱者同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浩秦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逛舊書攤不經意間ㄧ本小書《ㄧ生要讀的60首詩歌》吸引了我的目光,毫不猶豫的帶它回家了。
長壽是基因使然嗎?
近來每於永和四號公園散步,就不自覺步行至兒童遊戲區。
上了年紀,該將沈默養成習慣。
在《懺》ㄧ文中有提到「無生懺」的概念
最近晨起的早,沿著花木扶疏的堤岸散步。
逛舊書攤不經意間ㄧ本小書《ㄧ生要讀的60首詩歌》吸引了我的目光,毫不猶豫的帶它回家了。
長壽是基因使然嗎?
近來每於永和四號公園散步,就不自覺步行至兒童遊戲區。
上了年紀,該將沈默養成習慣。
在《懺》ㄧ文中有提到「無生懺」的概念
最近晨起的早,沿著花木扶疏的堤岸散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德風華雨,妙香天樂,泉池林樹,寶網靈禽,色光聲香,遍滿佛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增益有情,殊勝善根,大願大力,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充滿謊言的天下,真實能夠買單多少份量;普世追捧著另一個國度不朽的樣貌,平庸要如何不隨波逐流等著被比價;焦慮虛海之中各種泛泛的確幸,被稀釋的勇氣要如何認清一切面對自己。
當你靜坐修止修觀之後,心很寂靜,然後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空性的道理,這個時候再用空性的道理去破除我執,不斷地破除我執,慢慢在你心中就會產生空性的覺受,這個時候人我對待的心自然而然就能夠放下來。這個就是「無諸惱熱」。貪瞋癡的煩惱不斷牽纏羈絆我們的心,就不會再有這個事情。
Thumbnail
阿彌陀佛的心是什麼樣的心?「同地水火風」就是四大皆空。佛心清淨,一塵不染,跟虛空一樣,沒有分別。佛的心,真心,真心離念,沒有妄念。凡是有念頭,那個心就不是真心就是妄心。佛心清淨像大地一樣荷負萬物,像水一樣滋長萬物,像火一樣成熟萬物,像風一樣吹拂萬物,像虛空一樣包容萬物,沒有賢、劣、親、疏的分別執著。
Thumbnail
極樂世界不但佛說法,風聲、水聲、樹木花草、山河大地全都會說法,這是妙聲功德成就。因為極樂世界六塵都說法,所以無論是耳根利也好,眼根利也好,鼻根利也好,不管是哪一根,西方極樂世界統統都具足。因此諸佛剎土眾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個個都能隨其根性之不同,得到圓滿的利益,這是他方世界所沒有的。
Thumbnail
天親菩薩觀察極樂世界時,首先讚歎:「莊嚴清淨功德成就」。這一句是總說、總綱領,此句的「清淨功德」四個字是根本;換句話說,極樂世界的殊勝美好都是從清淨心來的,清淨是總相,佛就從清淨這個地方生起一切的莊嚴清淨功德。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 ※導讀:   【莊嚴】:以善美飾國土,或以功德飾依身,云莊嚴。   【佛土】:指佛所教化和居住的國土,又稱為佛國、佛界、佛剎,淨土、淨國
Thumbnail
悠然清心,如水潭中的一片蓮葉,靜靜地綻放著屬於自己的寧靜。生活如同一場交織著喧囂和寧靜的旅程,而在這塵世的喧囂中,我們時刻保持清淨的心性,不被外在的風浪所擾。 謠言如同微風輕輕吹過,但我們堅定如山,不受其影響。在言論的海洋中航行,我們如同冷靜的水流,不被他人的言語所攪擾。面對那些黑氣重、魔性強
Thumbnail
西方極樂淨土根本不需要護法,在淨土中沒有仇敵,甚至連仇敵的名字都沒聽過。這裡所講的「淨土護法」,是指護持修持淨土法門行者的護法。年終除障大法會乃是開始來年平安吉祥之契機,實屬難得,有幸參加,皆能蒙本尊賜予無上的加持。
Thumbnail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德風華雨,妙香天樂,泉池林樹,寶網靈禽,色光聲香,遍滿佛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增益有情,殊勝善根,大願大力,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充滿謊言的天下,真實能夠買單多少份量;普世追捧著另一個國度不朽的樣貌,平庸要如何不隨波逐流等著被比價;焦慮虛海之中各種泛泛的確幸,被稀釋的勇氣要如何認清一切面對自己。
當你靜坐修止修觀之後,心很寂靜,然後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空性的道理,這個時候再用空性的道理去破除我執,不斷地破除我執,慢慢在你心中就會產生空性的覺受,這個時候人我對待的心自然而然就能夠放下來。這個就是「無諸惱熱」。貪瞋癡的煩惱不斷牽纏羈絆我們的心,就不會再有這個事情。
Thumbnail
阿彌陀佛的心是什麼樣的心?「同地水火風」就是四大皆空。佛心清淨,一塵不染,跟虛空一樣,沒有分別。佛的心,真心,真心離念,沒有妄念。凡是有念頭,那個心就不是真心就是妄心。佛心清淨像大地一樣荷負萬物,像水一樣滋長萬物,像火一樣成熟萬物,像風一樣吹拂萬物,像虛空一樣包容萬物,沒有賢、劣、親、疏的分別執著。
Thumbnail
極樂世界不但佛說法,風聲、水聲、樹木花草、山河大地全都會說法,這是妙聲功德成就。因為極樂世界六塵都說法,所以無論是耳根利也好,眼根利也好,鼻根利也好,不管是哪一根,西方極樂世界統統都具足。因此諸佛剎土眾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個個都能隨其根性之不同,得到圓滿的利益,這是他方世界所沒有的。
Thumbnail
天親菩薩觀察極樂世界時,首先讚歎:「莊嚴清淨功德成就」。這一句是總說、總綱領,此句的「清淨功德」四個字是根本;換句話說,極樂世界的殊勝美好都是從清淨心來的,清淨是總相,佛就從清淨這個地方生起一切的莊嚴清淨功德。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 ※導讀:   【莊嚴】:以善美飾國土,或以功德飾依身,云莊嚴。   【佛土】:指佛所教化和居住的國土,又稱為佛國、佛界、佛剎,淨土、淨國
Thumbnail
悠然清心,如水潭中的一片蓮葉,靜靜地綻放著屬於自己的寧靜。生活如同一場交織著喧囂和寧靜的旅程,而在這塵世的喧囂中,我們時刻保持清淨的心性,不被外在的風浪所擾。 謠言如同微風輕輕吹過,但我們堅定如山,不受其影響。在言論的海洋中航行,我們如同冷靜的水流,不被他人的言語所攪擾。面對那些黑氣重、魔性強
Thumbnail
西方極樂淨土根本不需要護法,在淨土中沒有仇敵,甚至連仇敵的名字都沒聽過。這裡所講的「淨土護法」,是指護持修持淨土法門行者的護法。年終除障大法會乃是開始來年平安吉祥之契機,實屬難得,有幸參加,皆能蒙本尊賜予無上的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