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與遺憾 - 中年危機下對孩子的期待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話說自己年過四十之後,雖然還是常常沒有意識到已經這個歲數,但也開始漸漸能體會一些中年人的心態,加上自己做哲學諮商時,面對的一些來談者,忽然蠻想探討有關「希望」的主題(應該很適合做團體哲學諮商的討論題目)。

 

當然中年危機有很多原因,每個人的狀況也不同,且多數也沒有到很嚴重的問題。但我覺得有一個共通的情況,就是意識到自己未來的可能性變少了,希望變少了。承擔的越來越多,可能性又相對變少,當然會有一些不適的想法出現。

但是對於所謂客觀條件上都很有成就的人而言,有甚麼好危機的?因為人是不會滿足的,且牽扯到每個人對自己人生的嚮往,達成了A可能達不成B,於是就有對B的遺憾。最終回到價值觀的問題,如果達成的目標與自己內心深處的價值觀是一致的,那麼相對的遺憾就會少一點。

 

未來有沒有希望的感覺,對人是很重要的,偏偏面臨中年危機的,很多都還是孩子正在重要成長階段的時候,那麼這種遺憾就轉嫁到對孩子的期望上。即使對孩子課業上沒有太大要求的,也可以在孩子會去加強哪些才藝上面,看到父母希望的影子。有時候我也在想,我之所以讓蘇菲念蒙特梭利小學,是否也有其中一個潛在因素,是因為自己當初求學階段都在念課內書,一直有個希望能夠吸收大量課外讀物的遺憾。

 

所以感覺人生似乎是重疊交錯的,父母和小孩有太多交織的因素。當然強調個人主義的現在,父母已經被教育理解孩子是獨立個體,慢慢不會去強加太多個人意識在孩子身上。但是實際在諮商上,永遠都能看到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各種潛在影響,這也是已經有不少哲學家,開始不再以獨立主體來理解「人」,而是在關係脈絡下去探求,這也是我很想再多研究的命題。

 

PS: 蘇菲創作歌詞,她說是她的機器貓人故事系列的主題曲。乍看歌詞時我嚇一跳,有沒有還蠻符合未來人類面對的AI啊!哈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蘇菲的世界 哲學諮商媽的沙龍
5會員
29內容數
分享身為哲學諮商師抱持終身持續學習哲學 閱讀書籍 以及諮商過程的心得與見聞
2024/01/23
隨著女兒年紀漸長,身邊不少人對於她還相信聖誕老公公覺得訝異。其實大約兩年前才是她比較懷疑的時候。但這次她倒是有直接跟我說,誰誰誰不相信,誰誰誰相信,然後她說:我才不管他們怎麼說,反正我要相信。我覺得這個回答很妙,言下之意其實是她經過了思考後她選擇相信。   其實這種狀況也經常發生在成人身上。我們
Thumbnail
2024/01/23
隨著女兒年紀漸長,身邊不少人對於她還相信聖誕老公公覺得訝異。其實大約兩年前才是她比較懷疑的時候。但這次她倒是有直接跟我說,誰誰誰不相信,誰誰誰相信,然後她說:我才不管他們怎麼說,反正我要相信。我覺得這個回答很妙,言下之意其實是她經過了思考後她選擇相信。   其實這種狀況也經常發生在成人身上。我們
Thumbnail
2023/11/30
前陣子連續有幾次蘇菲說我都潑他冷水,其實到底是哪些事情,我也不太記得。似乎有一次是她很開心的跟我說隔天要玩什麼什麼,然後我直覺式的反應回答她說: 可是你不要忘記還有神麼事情也要處理好。 這好像很日常的對話,只是剛好連續幾次,蘇菲的回覆讓我反省了一下,是否真的很愛潑冷水? 想了一下發覺自己背後的潛意
Thumbnail
2023/11/30
前陣子連續有幾次蘇菲說我都潑他冷水,其實到底是哪些事情,我也不太記得。似乎有一次是她很開心的跟我說隔天要玩什麼什麼,然後我直覺式的反應回答她說: 可是你不要忘記還有神麼事情也要處理好。 這好像很日常的對話,只是剛好連續幾次,蘇菲的回覆讓我反省了一下,是否真的很愛潑冷水? 想了一下發覺自己背後的潛意
Thumbnail
2023/10/13
記得前陣子聽朋友說他小孩在國中二年級左右,接到學校的問券,是問他們將來想要做甚麼? 為此孩子有點焦慮,既不理解自己,同時也怕被定型。我並不清楚這個問券是否有任何的後續意義,也不清楚是否每間公立國中都有要讓孩子填寫未來志向的問券,我只是覺得這個明顯顯示了目前教育的一個盲點: 鼓勵孩子做自己,但其實沒有
Thumbnail
2023/10/13
記得前陣子聽朋友說他小孩在國中二年級左右,接到學校的問券,是問他們將來想要做甚麼? 為此孩子有點焦慮,既不理解自己,同時也怕被定型。我並不清楚這個問券是否有任何的後續意義,也不清楚是否每間公立國中都有要讓孩子填寫未來志向的問券,我只是覺得這個明顯顯示了目前教育的一個盲點: 鼓勵孩子做自己,但其實沒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話說自己年過四十之後,雖然還是常常沒有意識到已經這個歲數,但也開始漸漸能體會一些中年人的心態,加上自己做哲學諮商時,面對的一些來談者,忽然蠻想探討有關「希望」的主題(應該很適合做團體哲學諮商的討論題目)。   當然中年危機有很多原因,每個人的狀況也不同,且多數也沒有到很嚴重的問題。但我覺得有一個
Thumbnail
話說自己年過四十之後,雖然還是常常沒有意識到已經這個歲數,但也開始漸漸能體會一些中年人的心態,加上自己做哲學諮商時,面對的一些來談者,忽然蠻想探討有關「希望」的主題(應該很適合做團體哲學諮商的討論題目)。   當然中年危機有很多原因,每個人的狀況也不同,且多數也沒有到很嚴重的問題。但我覺得有一個
Thumbnail
人們常常說中年的人生一片灰暗,了無生趣,更以危機處處來形容這一個步入中年的年齡群組。就這樣,中年與危機又被劃上等號......
Thumbnail
人們常常說中年的人生一片灰暗,了無生趣,更以危機處處來形容這一個步入中年的年齡群組。就這樣,中年與危機又被劃上等號......
Thumbnail
中年之路是指一敞心靈的成長之路,大多數初發於三十歲,然而因為生活的壓力,已然習慣的生活模式、道德責任,很多人會將這種感覺忽略或壓抑。不過,這種感覺並不會消失,它會繼續累積,直至爆發,這種爆發也是常道的中年危機。
Thumbnail
中年之路是指一敞心靈的成長之路,大多數初發於三十歲,然而因為生活的壓力,已然習慣的生活模式、道德責任,很多人會將這種感覺忽略或壓抑。不過,這種感覺並不會消失,它會繼續累積,直至爆發,這種爆發也是常道的中年危機。
Thumbnail
如果要在「中年」兩個字後面加上其它字句,你會想到什麼呢? 中年危機? 中年失業? 中年轉職? 中年發福? 似乎大家對於「中年」的印象多半是不安與焦慮的,撇開中年失業與轉職不說,為何有些人明明有著穩定的工作及美滿的婚姻,生活上也不愁吃穿,卻仍然感到「不滿足」呢?也因為這種莫名的情緒使得他們更加難以對他
Thumbnail
如果要在「中年」兩個字後面加上其它字句,你會想到什麼呢? 中年危機? 中年失業? 中年轉職? 中年發福? 似乎大家對於「中年」的印象多半是不安與焦慮的,撇開中年失業與轉職不說,為何有些人明明有著穩定的工作及美滿的婚姻,生活上也不愁吃穿,卻仍然感到「不滿足」呢?也因為這種莫名的情緒使得他們更加難以對他
Thumbnail
「我告訴你!我見過的太多了!如果到了40歲,一點成就都沒有,可憐一輩子!」 到底怎樣算沒有成就?又怎樣算可憐呢?
Thumbnail
「我告訴你!我見過的太多了!如果到了40歲,一點成就都沒有,可憐一輩子!」 到底怎樣算沒有成就?又怎樣算可憐呢?
Thumbnail
當我們忙著織夢時,卻忘了,這個世界,其實不欠你什麼。 真正重要的是,自己可以為這個世界帶來什麼?
Thumbnail
當我們忙著織夢時,卻忘了,這個世界,其實不欠你什麼。 真正重要的是,自己可以為這個世界帶來什麼?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對於生涯的迷惘或是年齡的焦慮,一部分確實令人很心煩。但另一方面,不安,其實是推動自己成長的力量,只要不畏改變就能活出最舒服的姿態。 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曾經在30歲之前我也感到非常焦慮,因為30歲感覺就是一個里程碑,彷彿30歲之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對於生涯的迷惘或是年齡的焦慮,一部分確實令人很心煩。但另一方面,不安,其實是推動自己成長的力量,只要不畏改變就能活出最舒服的姿態。 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曾經在30歲之前我也感到非常焦慮,因為30歲感覺就是一個里程碑,彷彿30歲之
Thumbnail
「當我的心情好不容易被工作轉移,暫時拋開家中的煩惱時,但一回到家,就又會接收到媽媽不時給我的一些負面想法。我知道爸爸曾帶她很大的傷害,但是當她一直走不出來,我也會跟著受到影響,不只是對婚姻,連帶也對人生感到沮喪。」24歲大學畢業沒幾年的姍姍,說到自己的家庭,就像是揮之不去的惡夢一般,讓她真心好想逃離
Thumbnail
「當我的心情好不容易被工作轉移,暫時拋開家中的煩惱時,但一回到家,就又會接收到媽媽不時給我的一些負面想法。我知道爸爸曾帶她很大的傷害,但是當她一直走不出來,我也會跟著受到影響,不只是對婚姻,連帶也對人生感到沮喪。」24歲大學畢業沒幾年的姍姍,說到自己的家庭,就像是揮之不去的惡夢一般,讓她真心好想逃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