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寫越焦慮?不妨看看這篇禪語

更新於 2024/08/3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是否寫著寫著,反而越來越焦慮了呢?

或者,三不五時會刷一下方格子的數據統計,看瀏覽量是否有上升呢?

好啦~我承認我有(刷)😅 但沒有很焦慮。


以下,出自達摩祖師梁武帝之問答。

梁武帝達摩祖師詢問:「我建造這麼多佛寺,又抄寫經書,盡全力讓佛教興盛,有沒有功德?」

達摩祖師回答:『無功德。』

其意為:『禪的行為應該無心無作不以果報為目的。』

唯有不再執著於功德,我們才能得到無上的清淨。

不求功德,才能活得清靜。

這是一個只重『結果』,不論『過程』的時代。

只要最後的結果是好的,其他什麼都不是問題。
唯有拿出成果的人受到肯定;為了得到成果,不管使用什麼樣的手段,都不會有人怪罪;即使中途偷懶一下,或者多少傷害到其他人,只要能拿出成果,便沒有問題→這種思考方式,很明顯是由美國流傳進來。

美國是個「結果論」的社會,這也沒什麼不好,至少他們現在過得很強勝、很高人一等,但在禪的境界裡,那生命的食糧並不只有物質的成果。這也是科技發達,卻引發更多文明問題、疾病產生等等的原因之一,單只追求成果的人,內心的食糧是空虛、空洞的。

●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執著於結果,不吝惜此時此刻的付出。

●努力的過程,終將成為滋養生命的食糧。

摘自:一日一禪語.日日是好日
作者: 枡野俊明
日式禪庭設計大師,舉世尊崇的100位日本人之一。

博客來|一日一禪語

博客來|一日一禪語


後記:
是的,這本書 稍微查了一下博客來,好像也絕版了😅,不太確定是否有再版,這本幾年前我愛不釋手,每天會讀一小篇段落,一日一禪語,將禪的智慧落實到日常生活上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作者以簡短的對話,道出千年禪宗智慧,光是看目錄的編排就很有Fu。

本篇分享的是第1章的『無功德

-第1章 心之禪語-

遊戲三昧--「忘卻自我,全心投入」
*無功德--「不求功德,才能活得清淨」
獨坐大雄峰--「活著的美好」
庭前柏樹子--「發現真正的自己」
八風吹不動--「不受周遭影響」
本來面目--「原來的自己本有清淨心」
柔軟心--「得到變化自如的心」
喫茶喫飯--「徹底投入的可貴」
眼橫鼻直--「維持原有的面貌」
動中靜--「隨時隨地保持內心平靜」
非思量--「不思考」
水急不月流--「不為世間左右」
壺中日月長--「善用充裕的時間」
銀碗盛雪,明月藏鷺--「世界上的每個人各不相同」
一行三昧--「專心一意」
松樹千年翠--「重要的事物永遠在你的眼前」
薰風自南來--「無心之為」

這些文字是不是很優美呢?還沒翻頁,就能感受到文字平易近人的禪智慧。第一章的部分,我最喜歡的是「薰風自南來」和「水急不月流」。
下次再分享這兩篇的閱讀筆記。

而這段不求功德,我用在『不求瀏覽量,才能寫得平靜。』

將焦點放在寫作的過程,而非寫作的結果,才不會越寫越焦慮。

P.s.莫忘初衷,讓我想到山道猴子的衣服。

山道猴子|莫忘初衷

山道猴子|莫忘初衷

avatar-img
81會員
190內容數
我是D.T,一位身心靈界的務實理性者,樂於將身心靈領域的知識智慧、經驗見解,融入活用於日常生活職場中,「理性」與「感性」的平衡結合, 「創作」與「教學」是我最愛的,平日寫寫小文&牌卡訊息讓靈魂用文字的方式跳舞。 如果我的文字能幫助到茫茫網海中的有緣人,那就是最棒的事了^^ |邀稿合作、占卜諮詢| 歡迎私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Dessert.Tarot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別貪心,寫作把你帶到很深的境界,持續寫下去吧。』 「但是,禪師。」我告訴他:「寫作好寂寞。」 他抬起眉
一位年輕王子因仰慕戰一位功赫赫的年老騎士,想送他敬重的前輩一座皇宮。 但這位年老騎士卻說:「皇宮? 不,我不需要阿......」
『別貪心,寫作把你帶到很深的境界,持續寫下去吧。』 「但是,禪師。」我告訴他:「寫作好寂寞。」 他抬起眉
一位年輕王子因仰慕戰一位功赫赫的年老騎士,想送他敬重的前輩一座皇宮。 但這位年老騎士卻說:「皇宮? 不,我不需要阿......」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在這些瑣事忙碌中,我也中了心魔。
前言 前兩天學徒我的臉書河道上就被海量的山道猴子評論給淹沒,就趁著蹲廁所的時候,用兩倍速+滑鼠快轉給速速的review完,以跟上年輕人潮流用語。 到今天據說上下兩集加起來都快上千萬點閱了,以製作如此“樸素”的Youtube影片來說,不得不說台灣年輕人對這影片深有共鳴。還沒看過影片的讀者們,可以先
影片《山道猴子的一生》主角心智化能力不足,不知道自己怎麼了,沒有人教、沒有支持關係、不懂自我覺察。其人物設定已是個炸彈。 《山道猴子的一生》比同日本電影《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結局都是了然一生。他們想成為光源,沒想到只是不起眼的煙火(連煙花都不算),最終消失在黑夜,無人知曉。
在這些瑣事忙碌中,我也中了心魔。
前言 前兩天學徒我的臉書河道上就被海量的山道猴子評論給淹沒,就趁著蹲廁所的時候,用兩倍速+滑鼠快轉給速速的review完,以跟上年輕人潮流用語。 到今天據說上下兩集加起來都快上千萬點閱了,以製作如此“樸素”的Youtube影片來說,不得不說台灣年輕人對這影片深有共鳴。還沒看過影片的讀者們,可以先
影片《山道猴子的一生》主角心智化能力不足,不知道自己怎麼了,沒有人教、沒有支持關係、不懂自我覺察。其人物設定已是個炸彈。 《山道猴子的一生》比同日本電影《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結局都是了然一生。他們想成為光源,沒想到只是不起眼的煙火(連煙花都不算),最終消失在黑夜,無人知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自古以來,所有的智者都在世間歷事煉心,不問世事躲在書中當一個哲學家,頂多稱作為自了漢。 做事的目的是為了修練自己的心,不要總是去關注結果,結果並不是做事的目的, 況且,結果也不是我們所能掌控的,我們所能控制的只有自己。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在修禪過程當中,要依空性的智慧,一方面修無我觀,另一方面破除對境界的執著,不管好的境界、壞的境界,都不要執著。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這句古話出自《五燈會元》,意在說明真正的修行並非依賴外在的戒律和形式,而是內心的寧靜和平衡。佛教經典中常提到,心靜自然天地寬,一個人內心真正的平靜和清明,便無需刻意持戒,因為他們的行為自然合乎道德和正直。 從這一角度看,人其實並不需要刻意到道場去修持。道場的作用更
一日一禪語的正確生活 植西聰著 葉廷昭譯 2018 木馬文化 ❍ ❍ ❍ ❍ ❍❍ ❍ ❍ ❍ ❍❍ ❍ 「他們將不必做的事情,當成『非做不可、不做會很嚴重的事情』。」 「他們將不必要的東西,當成『無論如何都必需得到的東西』而太過拼命。」「他們將無關緊要的東西,當成『極為
Thumbnail
禪師示頌曰: 覺性圓明無相身。莫將知見妄疏親。 念異便於玄體昧。心差不與道為鄰。 情分萬法沉前境。識鑒多端喪本真。 如是句中全曉會。了然無事昔時人。 這首詩深刻表達了禪宗關於覺性本質和解脫道的教導。 它強調放棄執著、成見和二元思維的重要性,以便體驗超越一切形式和區別的現實的真實本質。
Thumbnail
「禪」在古印度翻譯過來叫「靜思惟」,當靜思惟到相當寂靜,會有定境。一念不生的時候,不起妄念,它就入定。當然後面還有它的次第和領域。在密宗呢?它也稱「禪修」。但是禪修以後所證悟的境界給它的名稱就不大一樣,有的叫做「證得空正見」證悟空性,或者是講「證大手印」,或者「證大圓滿」。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
活動說明: 透過禪的智慧,超越表象,洞悉生命的奧妙,找到心靈的寧靜。 在書裡老禪師說道:「有了問題,面對問題;沒有問題 ,何苦製造問題?!」 白雲老禪師的著作如同智慧的指南,引領我們發現生命中深層的安寧和滿足。 徵文主題 閱讀白雲老禪師著作《老僧常譚》讀後心得。 可以透過「千佛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自古以來,所有的智者都在世間歷事煉心,不問世事躲在書中當一個哲學家,頂多稱作為自了漢。 做事的目的是為了修練自己的心,不要總是去關注結果,結果並不是做事的目的, 況且,結果也不是我們所能掌控的,我們所能控制的只有自己。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在修禪過程當中,要依空性的智慧,一方面修無我觀,另一方面破除對境界的執著,不管好的境界、壞的境界,都不要執著。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這句古話出自《五燈會元》,意在說明真正的修行並非依賴外在的戒律和形式,而是內心的寧靜和平衡。佛教經典中常提到,心靜自然天地寬,一個人內心真正的平靜和清明,便無需刻意持戒,因為他們的行為自然合乎道德和正直。 從這一角度看,人其實並不需要刻意到道場去修持。道場的作用更
一日一禪語的正確生活 植西聰著 葉廷昭譯 2018 木馬文化 ❍ ❍ ❍ ❍ ❍❍ ❍ ❍ ❍ ❍❍ ❍ 「他們將不必做的事情,當成『非做不可、不做會很嚴重的事情』。」 「他們將不必要的東西,當成『無論如何都必需得到的東西』而太過拼命。」「他們將無關緊要的東西,當成『極為
Thumbnail
禪師示頌曰: 覺性圓明無相身。莫將知見妄疏親。 念異便於玄體昧。心差不與道為鄰。 情分萬法沉前境。識鑒多端喪本真。 如是句中全曉會。了然無事昔時人。 這首詩深刻表達了禪宗關於覺性本質和解脫道的教導。 它強調放棄執著、成見和二元思維的重要性,以便體驗超越一切形式和區別的現實的真實本質。
Thumbnail
「禪」在古印度翻譯過來叫「靜思惟」,當靜思惟到相當寂靜,會有定境。一念不生的時候,不起妄念,它就入定。當然後面還有它的次第和領域。在密宗呢?它也稱「禪修」。但是禪修以後所證悟的境界給它的名稱就不大一樣,有的叫做「證得空正見」證悟空性,或者是講「證大手印」,或者「證大圓滿」。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
活動說明: 透過禪的智慧,超越表象,洞悉生命的奧妙,找到心靈的寧靜。 在書裡老禪師說道:「有了問題,面對問題;沒有問題 ,何苦製造問題?!」 白雲老禪師的著作如同智慧的指南,引領我們發現生命中深層的安寧和滿足。 徵文主題 閱讀白雲老禪師著作《老僧常譚》讀後心得。 可以透過「千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