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池中最受歡迎的浮條,很有可能幫倒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民眾好讀】2023.09.05


(本篇文章僅討論常見情況,疾病症狀因人而異,執行運動前請與您的醫師、治療師、或水療老師確認自己的身體情況是否合適)

初次嘗試水中運動或水療的個案,因為對水並不熟悉,害怕嗆水的情況下第一反應經常是把浮條架在腋下,搭配水中走路或水中腳踏車,感覺好像既安全又簡單。

raw-image

但水中運動訓練真的是有扶/浮有保庇嗎?

首先我們必須先破除兩個使用浮條之後造成的迷思:

迷思一:用浮條就不會沉下去了,安全性大大增加?

浮條的確有浮力,但不是安全裝備,以水上活動來說,使用浮條並不會降低溺水風險,也不等於增加安全性。

水中的安全性應該建立在「對水的了解、適應水性」,本來就不諳水性的民眾再加上浮條,一是失去用身體肌肉去感受水流與浮力影響的機會,並且學習如何在水中控制身體,二來不熟悉浮條操作時,萬一浮條移位或是滑開,反而容易嗆水,危險性更高。

raw-image

迷思二:用浮條之後腳可以輕鬆踩腳踏車,達到訓練肌力的效果?

浮條撐在腋下的確會讓腳很輕易的離開地面,大多數人都會很自然的開始踩腳踏車的動作或踢水,實際上在沒有特別調整動作的情況下,水中踩腳踏車的阻力很低,加上這個懸空姿勢也非常容易用其他部位代償,除了產生腿部動作之外,幾乎沒有訓練到大家想像中的肌力。

除此之外,踩水的這個自然反應其實是為了平衡身體,看似身體做出了空中腳踏車這種陸地上很難的動作,其實很有可能掩蓋掉核心肌群、上背肩胛都沒在出力的情形。

raw-image

如果這樣說,那是不是乾脆不要用浮條了呢?

其實透過水中物理治療師或水療老師的專業設計,浮條可以成為水中運動的「阻力」,就像陸地上的肌力訓練會使用啞鈴或彈力帶,水裡可以使用浮條。更進一步,浮條也可以用來當作水中的「不穩定平面」,就像陸地上有半圓平衡球 (Bosu Ball),水中就能以浮條來加入挑戰。

raw-image

兒童的水中治療性運動可能會有不同的使用方式跟順序,畢竟小朋友的動作發展階段與身高和水池深度都跟成人完全不同。

如果是想進入水池中訓練的一般成人民眾,並不建議一開始馬上就以浮條支撐,可以先在水深較淺的地方感受浮力帶來的差別,慢慢感受身體動作有什麼變化,在肌肉能夠適應水中的控制方式之後,才以浮條作為「增加挑戰」的工具。要使用浮條之前,也要確認自己能夠安全的控制浮條,並確認萬一浮條移動或滑走都能應對,才能無後顧之憂的享受浮條帶來的樂趣!

若您不確定如何安全有效的開始水中運動訓練,歡迎進一步諮詢水中運動的專業人員喔!

raw-image

Written by Patty Ku

古沛昕|物理治療師
International Aquatic Therapy Faculty (IATF) 國際水療協會 / 講師
游刃有魚 / 水中運動訓練
全星物理治療所 / 神經高齡物理治療

還找不到最適合的復健運動?只會水中走路但不知道還能做什麼?那是因為您還沒有試過專業的水中物理治療!無論是老化帶來的關節退化、肌肉痠痛、動作不順、平衡不佳,或是中風、帕金森、甚至神經損傷,水中是個不易跌倒、卻又能訓練肌力的安全環境,還能透過特殊的水指壓整合身心靈。讓水療專科物理治療師,帶您來一堂專屬於大人的水中運動課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專業補充】2023.08.16 上一篇講了陸地個案遇到什麼情況可以試看看水中治療,今天反過來,聊聊水中個案又有什麼時候應該試著回到陸地上呢?
【專業補充】2023.07.31 本週的復出舞台帶來上下兩集有關「水中與陸地物理治療轉介可能性」的討論,希望能夠知道大家對不同場域物理治療的想法!
【專業補充】2023.07.10 在水療的七大概念當中,上週提到了四種治療手法,本週其他三種比較像以治療目標為導向的概念。
【專業補充】2023.07.03 第一篇的專業補充,就來聊聊水裡的「治療方法」吧! 我自己回想大學的時候是怎麼學到「水療」的,大概是被歸類在物理因子治療學,上肢或下肢的水療桶 whirlpool,當時的我根本無法想像水療居然有不只一套的「治療技術、治療手法」。實際上水療的範圍遠遠超過一個水療桶。
【民眾好讀】2023.06.26 前幾週的文章更新之後,本週就直球對決 — —到底是誰可以做水中運動?
【民眾好讀】2023.06.19 什麼!原來游泳跟水中運動其實是不一樣的? 水中運動竟然有舒服的溫水、腳可以踩到地板的深度、還有量身打造的運動內容?! 來看看到底水中運動跟游泳差別在哪裡吧!
【專業補充】2023.08.16 上一篇講了陸地個案遇到什麼情況可以試看看水中治療,今天反過來,聊聊水中個案又有什麼時候應該試著回到陸地上呢?
【專業補充】2023.07.31 本週的復出舞台帶來上下兩集有關「水中與陸地物理治療轉介可能性」的討論,希望能夠知道大家對不同場域物理治療的想法!
【專業補充】2023.07.10 在水療的七大概念當中,上週提到了四種治療手法,本週其他三種比較像以治療目標為導向的概念。
【專業補充】2023.07.03 第一篇的專業補充,就來聊聊水裡的「治療方法」吧! 我自己回想大學的時候是怎麼學到「水療」的,大概是被歸類在物理因子治療學,上肢或下肢的水療桶 whirlpool,當時的我根本無法想像水療居然有不只一套的「治療技術、治療手法」。實際上水療的範圍遠遠超過一個水療桶。
【民眾好讀】2023.06.26 前幾週的文章更新之後,本週就直球對決 — —到底是誰可以做水中運動?
【民眾好讀】2023.06.19 什麼!原來游泳跟水中運動其實是不一樣的? 水中運動竟然有舒服的溫水、腳可以踩到地板的深度、還有量身打造的運動內容?! 來看看到底水中運動跟游泳差別在哪裡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沒什麼特別的原因,純粹因為我從小就很會流汗,體育課時唯有待在泳池才不顯得狼狽,加上小學體育課我所有項目都不行,跑步慢吞吞、打球被球打,只有游泳我能贏過其他人,因為我漂得起來,又會換氣。但是在泳池來回打水畢竟是都市小孩的親水體驗,離真正的「會游泳」還有好大一段距離。
Thumbnail
熱的夏天玩水不是常兒專屬的活動,行動不便身障兒也可以玩水甚至愛上玩水!無口語極重度腦麻的子祐是位很愛玩水的孩子,舉凡跟水有關的活動他都喜歡!但是相較於常兒的活動自如,「生理有礙」的極重度腦麻兒玩水需要『人體沙發』、『玩水輔具』幫忙。
Thumbnail
游泳不僅僅是學會自仰蛙蝶四式,還包括應對緊急狀況的能力。在台灣,許多人認為只要能在泳池內游泳就算「會游泳」,但當我們面對深水區或沒有戴蛙鏡的情況時,真正的挑戰才開始。這篇文章將探討如何在這些情況下自救,並分享救生員多年來的寶貴經驗。
Thumbnail
游泳池的常規教學包括踢水、劃手、換氣等技巧,但學游泳的目的是多樣的。有人想成為游泳選手,有人想提高泳速,也有人只是想安全地玩水。對於害怕下水的人來說,身體自信和環境知識的建立比單純學會游泳更重要。熟悉水感覺、親近海洋知識的教學課程,能幫助人培養身體自信和認識環境的能力。
Thumbnail
挑戰海泳賽事需要充分準備,即使有救生人員,也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本文介紹了如何透過雙邊換氣及靈活的定位技術,克服開放水域的恐懼,讓你在賽事中游得更輕鬆。
Thumbnail
每次問大家怕水的原因最常聽到的答案就是「踩不到底」。事實上水深五十米與水深二米都是一樣的,共同點是「踩不到地」。然而,在水中浮在水面上的技巧卻是能幫助你輕鬆漂浮的。本文章介紹穿著安全裝備和掌握身體浮在水上的技巧,幫助你更快適應在水中的狀態。
Thumbnail
身為一個親海教育推廣的教練,幾乎每團都會有一兩位極度恐海,而這個恐海很多來自於曾經發生過溺水,或大或小。 毫無疑問這個經驗會讓人對於玩水望而卻步,事實上我的家人就是在國中游泳課溺水過,以至於到現在依舊不愛玩水,不過在我的引導下已經可以接受穿著救生衣玩水囉!!接下來分享克服恐海的小技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供了三個技巧,可以幫助大家在夏天玩水時更加安全,包括準備安全裝備、選擇適合的下水點以及確定當天的天氣狀況。
Thumbnail
海泳就是離開游泳池,換個地方游泳 曾經我以為在海裡游泳是不可能的,我以為海泳需要掌握的知識太專業了沒辦法加入。 但其實海泳需要掌握的知識只有一個 海流 而海流的閱讀方法也很簡單 「下水前丟一根木頭到海裡,看他往哪裡漂。」 這個方法可以很直觀的判斷海流的大小及方向呦 不過
Thumbnail
跳繩使用到小腿肌肉,所以跳繩後肌肉會充血腫脹,造成腳變粗了的感覺。 但只要做一些拉筋動作,或適當按摩就可紓緩。 跳繩時的注意事項: 1. 跳繩時應穿較輕身及軟身的運動鞋,避免腳踝受傷。 2. 應選擇在軟硬適中的草地、木地板或泥地上進行,避免在很硬的水泥地跳繩,容易令關節受傷,並引起頭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沒什麼特別的原因,純粹因為我從小就很會流汗,體育課時唯有待在泳池才不顯得狼狽,加上小學體育課我所有項目都不行,跑步慢吞吞、打球被球打,只有游泳我能贏過其他人,因為我漂得起來,又會換氣。但是在泳池來回打水畢竟是都市小孩的親水體驗,離真正的「會游泳」還有好大一段距離。
Thumbnail
熱的夏天玩水不是常兒專屬的活動,行動不便身障兒也可以玩水甚至愛上玩水!無口語極重度腦麻的子祐是位很愛玩水的孩子,舉凡跟水有關的活動他都喜歡!但是相較於常兒的活動自如,「生理有礙」的極重度腦麻兒玩水需要『人體沙發』、『玩水輔具』幫忙。
Thumbnail
游泳不僅僅是學會自仰蛙蝶四式,還包括應對緊急狀況的能力。在台灣,許多人認為只要能在泳池內游泳就算「會游泳」,但當我們面對深水區或沒有戴蛙鏡的情況時,真正的挑戰才開始。這篇文章將探討如何在這些情況下自救,並分享救生員多年來的寶貴經驗。
Thumbnail
游泳池的常規教學包括踢水、劃手、換氣等技巧,但學游泳的目的是多樣的。有人想成為游泳選手,有人想提高泳速,也有人只是想安全地玩水。對於害怕下水的人來說,身體自信和環境知識的建立比單純學會游泳更重要。熟悉水感覺、親近海洋知識的教學課程,能幫助人培養身體自信和認識環境的能力。
Thumbnail
挑戰海泳賽事需要充分準備,即使有救生人員,也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本文介紹了如何透過雙邊換氣及靈活的定位技術,克服開放水域的恐懼,讓你在賽事中游得更輕鬆。
Thumbnail
每次問大家怕水的原因最常聽到的答案就是「踩不到底」。事實上水深五十米與水深二米都是一樣的,共同點是「踩不到地」。然而,在水中浮在水面上的技巧卻是能幫助你輕鬆漂浮的。本文章介紹穿著安全裝備和掌握身體浮在水上的技巧,幫助你更快適應在水中的狀態。
Thumbnail
身為一個親海教育推廣的教練,幾乎每團都會有一兩位極度恐海,而這個恐海很多來自於曾經發生過溺水,或大或小。 毫無疑問這個經驗會讓人對於玩水望而卻步,事實上我的家人就是在國中游泳課溺水過,以至於到現在依舊不愛玩水,不過在我的引導下已經可以接受穿著救生衣玩水囉!!接下來分享克服恐海的小技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供了三個技巧,可以幫助大家在夏天玩水時更加安全,包括準備安全裝備、選擇適合的下水點以及確定當天的天氣狀況。
Thumbnail
海泳就是離開游泳池,換個地方游泳 曾經我以為在海裡游泳是不可能的,我以為海泳需要掌握的知識太專業了沒辦法加入。 但其實海泳需要掌握的知識只有一個 海流 而海流的閱讀方法也很簡單 「下水前丟一根木頭到海裡,看他往哪裡漂。」 這個方法可以很直觀的判斷海流的大小及方向呦 不過
Thumbnail
跳繩使用到小腿肌肉,所以跳繩後肌肉會充血腫脹,造成腳變粗了的感覺。 但只要做一些拉筋動作,或適當按摩就可紓緩。 跳繩時的注意事項: 1. 跳繩時應穿較輕身及軟身的運動鞋,避免腳踝受傷。 2. 應選擇在軟硬適中的草地、木地板或泥地上進行,避免在很硬的水泥地跳繩,容易令關節受傷,並引起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