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偽魚販指南》談傳統市場文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photo credit: Kobo

photo credit: Kobo

職人書寫的風潮

最近台灣出版界掀起一股「職人書寫」的風潮,像是林立青的《做工的人》、袁非的《手槍女王》、大師兄的《你好,我是接體員》,都是根植於自身職人的經驗,所寫出的寫實之作。這樣的風潮,來自於台灣社會對於「深度看見台灣」的需求越來越高,台灣除了外表光鮮亮麗的竹科工程師、醫生、律師之外,其實還有佔大多數的百工百業在支持、滋養這個社會,經過多年的忽視,我們終於開始願意用更寬廣的胸襟,來聆聽這片土地上的百工百業共同創造的故事,這是令人振奮的轉變。

林楷倫的《偽魚販指南》也是在這樣的風潮下出版的,除了魚販生活的點滴之外,作者獲得三屆林榮三文學獎的文字功力,讓這本書除了寫實的內容之外,也閃耀著純粹文學作品的光芒。朱宥勳在本書的推薦序中提到「要論寫人的功力,林楷倫已毫無疑問是文壇前段班的水準」,實屬不虛,這本書寫傳統市場的人、事、景皆深刻入骨,讓愛逛傳統市場的我,看完之後大呼過癮,也讓我想藉由這本書,來談談我所看到的傳統市場文化。

偉大的市場女人背後,一定有個軟爛的男人

阿娥姐已不管先生在跟誰LINE,或是薪水有沒有拿回家,只需顧好自己。在深夜的魚市中,阿娥姐拿起手機照起當日的魚貨,傳給負責社群行銷的姐妹,一來一往,登登登,臉前亮光,很亮,阿娥姐笑得很美。《偽魚販指南》.〈女人魚攤〉

看完〈女人魚攤〉,驗證了多年來我在市場觀察的定律:女人越能幹,男人越軟爛。我媽的市場好姐妹是蔬菜的中盤商,除了自己的菜攤以外,還在市場經營廁所,生意做得有聲有色。這麼成功的女人,卻有過兩段婚姻,而兩次都是因為男人好賭、好吃懶做而告吹。最後的這任前夫,離婚後還住在她家裏、留在菜攤工作,最後因為受不了他太懶,還是把他趕出去了。

就算不到軟爛男的程度,但是在夫妻共同經營的攤位上,大都還是老闆娘比較活潑、會記得客戶的喜好、會跟客人盤撋(台語,交際應酬之意),而老闆大都是呆呆的在旁邊滑手機,或是生意太忙才會從後面走出來幫忙。近年來開始有操著外國口音的老闆娘在市場獨自開店,而這些老闆娘身邊都沒有男人,應該是體悟到市場的男人大多軟爛沒路用吧?

能幹的市場女人,一定要配軟爛男,就像是滷肉飯要配貢丸湯一樣,是市場的七大不可思議之一。只是這樣的搭配通常都是悲劇,還是能免則免吧!

為了社會大眾殺生的市場人,同時也在燃燒自己的生命

阿公夢了什麼呢?他又一次中風,失去了語言、行動能力,只能躺在病床,偶爾發出的咿啊聲,也是心電圖儀重複的嗶聲,沒回應也繼續叫…《偽魚販指南》.〈弓魚〉

傳統市場的工作時間超長,每天十幾個小時的勞動時間,過年前幾天甚至做到二十四小時無休,在這樣過度操勞的工作之下,每個人都一身病。我常去的幾個攤位,有因為癌症暫時休息的,也有因為急性腹膜炎突然過世的。市場人通常都很勤奮,只要能做就不會輕易退休,能夠阻止市場人繼續拼經濟的,就只有病痛了。

偏偏市場人都是負責殺生的,整天切肉的豬肉攤、雞肉攤、魚肉攤不用說,連蔬菜攤也是在販賣植物的Dead Body。古代人歧視殺生的屠夫,認為他們罪孽深重,所以在民智未開的時代,只要有市場人得重病、怪病,就會被認為是殺生的報應。還有更惡劣的:在市場上買那些尚未宰殺的動物,把它們放到野外,就是「放生」,十足的假掰,並且加強了市場人罪孽深重的形象。這樣根深蒂固的觀念,其實還在現代社會流傳,這也讓市場人天生弱勢,成為小朋友長大後最不想從事的行業。

考量到市場人的過勞,以及為了我們的營養天天殺生的苦差事,請不要再把市場人的病痛視為報應了。市場人做了這些骯髒辛苦的工作,才能讓我們有切得整整齊齊的五花肉、清得乾乾淨淨的去骨雞腿、去頭去皮隨時可下鍋油煎的白帶魚,我們應該要心存感恩,並且幫他們洗刷流傳了好幾代的污名。

持續幾十年友誼的主顧關係,是傳統市場的醍醐味

從賣魚學習與人熟悉,從賣魚熟悉了人。當市場魚販時,客人叫我去他家玩,常以為是客套。不當市場魚販後,才知道有感情,沒有客套,那些都是真心邀請。《偽魚販指南》.〈駱駱先生〉

以前還沒有成家的時候,對傳統市場的觀感就是又髒又亂,遠不如現代乾淨整潔又高級的超市。等到成家後自己開伙,才了解為什麼傳統市場可以海放超市幾十條街,並且讓超市看不到車尾燈的原因:只要吃過傳統市場當天產地直送的蔬菜、水果,以及當天現宰的豬肉、雞肉,還有昨晚剛釣上岸的紅目鰱,就很難回頭去吃超市內那些貴鬆鬆、又不知道冰了幾天的食材。

另外還有一個必殺的因素,讓超市幾萬年都跟不上傳統市場:職人一對一的客製化服務,以及深厚的信任感。因為你和這些攤商認識幾十年了,也預期會一輩子一直買下去,所以都會以無比慎重的態度,來看待每一次的交易。我認識的攤商們,只要當天的貨不夠好,就算我想買,也會被這些有個性的老闆斷然拒絕,叫我改天再來,不願意因為一次令人失望的交易,斷絕了長久的信任關係。而超市的員工大都是打工仔,就算知道當天進的貨品質不佳,也沒有那個膽量告訴客人,完全天差地遠。

常客一定有特權,是這些市場人的金科玉律。我常去的蔬菜攤和水果攤,每次去買他們家的東西,只要有機會,他們就會去後面拿更漂亮、更好的給我。被這樣寵壞的我,可以用同樣的價格買到其他散客要用更高價才能買到的好貨,就很難移情別戀的跑去其他攤光顧。所以換攤買是很傷感情的行為,之後遇到被我遺棄的那一攤,彼此就像分手的男女朋友一樣,尷尬到不行,這也是有人情味的傳統市場最令人困擾的情況啊…

一起來逛傳統市場吧!

當了五天的社畜,我在週休二日的固定娛樂,就是去傳統市場採買當週的食材。隨著季節變換的新鮮食材,讓我即使沒有到大自然旅遊,也可以感受到四季的嬗遞;到固定的攤位買肉買菜買水果,好像每週都到老朋友家拜訪一樣親切,變成一種生活必備的儀式。傳統市場的魅力,來自於歷代市場職人以敬業的態度,打造出一攤攤有個性的特色小店,這樣繽紛多變的市場風景,光是隨意逛逛就令人心曠神怡。

《偽魚販指南》以魚販的角度切入傳統市場的各種面向,從拍賣場的規矩、魚獲的挑選、攤商間的競爭與合作、市場的成功人與落拓人、形形色色的老闆/老闆娘、魚的料理烹調,一直寫到三代魚販的愛恨情仇,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傳統市場入門心法。恭喜林楷倫的《偽魚販指南》叫好又叫座,期待這位魚販作家能持續產出這麼紮實的作品,為台灣文壇開創嶄新的風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20.4K會員
308內容數
除了自創內容之外,也讓我們用J Premium來打群架吧!
2025/04/20
為了教育我自己的寫作,就是在對抗這種把無知當有趣的反智風氣,藉由深度閱讀,不停的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並設法補足自己的不足之處。將這樣的閱讀成果化為文字,分享自己克服無知的過程,對我自己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就算無法寫出爆紅文字,但是這些文字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在教訓他人,而是在教訓我自己
Thumbnail
2025/04/20
為了教育我自己的寫作,就是在對抗這種把無知當有趣的反智風氣,藉由深度閱讀,不停的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並設法補足自己的不足之處。將這樣的閱讀成果化為文字,分享自己克服無知的過程,對我自己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就算無法寫出爆紅文字,但是這些文字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在教訓他人,而是在教訓我自己
Thumbnail
2025/04/12
防雷線:這個世界不存在可以討論《正常人》而不爆雷的文章,除非像書中三一學院的學生,用「抽象,欠缺文本的細節」這種不讀書卻大放厥辭的話術,才能完成這個不可能的任務
Thumbnail
2025/04/12
防雷線:這個世界不存在可以討論《正常人》而不爆雷的文章,除非像書中三一學院的學生,用「抽象,欠缺文本的細節」這種不讀書卻大放厥辭的話術,才能完成這個不可能的任務
Thumbnail
2025/03/30
一台斤169台幣的天仁烏龍茶,會是什麼味道?就看你如何沖泡了
Thumbnail
2025/03/30
一台斤169台幣的天仁烏龍茶,會是什麼味道?就看你如何沖泡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最近台灣出版界掀起一股「職人書寫」的風潮,像是林立青的《做工的人》、袁非的《手槍女王》、大師兄的《你好,我是接體員》,都是根植於自身職人的經驗,所寫出的寫實之作。這樣的風潮,來自於台灣社會對於「深度看見台灣」的需求越來越高…
Thumbnail
最近台灣出版界掀起一股「職人書寫」的風潮,像是林立青的《做工的人》、袁非的《手槍女王》、大師兄的《你好,我是接體員》,都是根植於自身職人的經驗,所寫出的寫實之作。這樣的風潮,來自於台灣社會對於「深度看見台灣」的需求越來越高…
Thumbnail
天未亮的魚市,是千百盞燈照出的世界,潮濕,氣味紛雜,難辨魚臭。
Thumbnail
天未亮的魚市,是千百盞燈照出的世界,潮濕,氣味紛雜,難辨魚臭。
Thumbnail
我以為洗去身上的魚味,穿上怎樣的服裝,又能變成怎樣的人。但作為魚販,是黏著在皮膚上的魚鱗,沒有感覺便嵌在那,覺得癢的時候想拔下那些魚鱗,才發現體膚已經有不一樣的顏色了。
Thumbnail
我以為洗去身上的魚味,穿上怎樣的服裝,又能變成怎樣的人。但作為魚販,是黏著在皮膚上的魚鱗,沒有感覺便嵌在那,覺得癢的時候想拔下那些魚鱗,才發現體膚已經有不一樣的顏色了。
Thumbnail
我們的身份標籤,慣養了生活形態。 一言一行脫離不了那個認知。一點一滴散發不了那股味道。 我們的行業,是一代接著一代,從出生那天起,命中注定承接了祖先走過的那條路。
Thumbnail
我們的身份標籤,慣養了生活形態。 一言一行脫離不了那個認知。一點一滴散發不了那股味道。 我們的行業,是一代接著一代,從出生那天起,命中注定承接了祖先走過的那條路。
Thumbnail
同時具有作家及魚販兩種身分的林楷倫,在書中這樣說。相當諷刺,卻也無法反駁。 認識台灣魚種的人,很少;了解台灣魚販工作模樣的人,更少。但今天,一位紮紮實實做了二十年以上魚販的人,以他自己的人生故事,和被認為是台灣文壇前段班的文筆,讓我們有這個用最低成本,一窺魚販生活的寶貴機會。
Thumbnail
同時具有作家及魚販兩種身分的林楷倫,在書中這樣說。相當諷刺,卻也無法反駁。 認識台灣魚種的人,很少;了解台灣魚販工作模樣的人,更少。但今天,一位紮紮實實做了二十年以上魚販的人,以他自己的人生故事,和被認為是台灣文壇前段班的文筆,讓我們有這個用最低成本,一窺魚販生活的寶貴機會。
Thumbnail
不是沒有能力從事其他行業,但種種的現實還是將作者林楷倫逼入了稱不上「雄心壯志」的魚販一途,雜揉著魚販觀察日記、產業內幕,還有一些生命意義與家庭書寫,《偽魚販指南》不僅僅是一本職人書寫散文集,同時也是關於社會的反思,及一個人最深層的人生體悟。
Thumbnail
不是沒有能力從事其他行業,但種種的現實還是將作者林楷倫逼入了稱不上「雄心壯志」的魚販一途,雜揉著魚販觀察日記、產業內幕,還有一些生命意義與家庭書寫,《偽魚販指南》不僅僅是一本職人書寫散文集,同時也是關於社會的反思,及一個人最深層的人生體悟。
Thumbnail
沒想到一段垃圾話談天意外在臉書釣出野生作者,偽魚販聽成鮪魚飯,都不知道是貓飯升級還是餓極,傻眼之外,必須說這本書作為非虛構寫作,讀來有股魚味、酸味、人生味,細數其味太細瑣,但品味起來又不只五味雜陳,篇幅不大,是本值得多翻幾次的小書。 說是魚販,其實想講的是自己人生。黃賭毒上癮了真的很難戒的例子,聽來
Thumbnail
沒想到一段垃圾話談天意外在臉書釣出野生作者,偽魚販聽成鮪魚飯,都不知道是貓飯升級還是餓極,傻眼之外,必須說這本書作為非虛構寫作,讀來有股魚味、酸味、人生味,細數其味太細瑣,但品味起來又不只五味雜陳,篇幅不大,是本值得多翻幾次的小書。 說是魚販,其實想講的是自己人生。黃賭毒上癮了真的很難戒的例子,聽來
Thumbnail
封面是四魚向上看讓人想起拍謝少年的魚頭,在群組中知道這菜場就是菜市場,書名前段要五字才鏗鏘,真有作者的風格。如果你喜歡洪愛珠的老派少女購物路線,這本應該也自然是不能錯過。
Thumbnail
封面是四魚向上看讓人想起拍謝少年的魚頭,在群組中知道這菜場就是菜市場,書名前段要五字才鏗鏘,真有作者的風格。如果你喜歡洪愛珠的老派少女購物路線,這本應該也自然是不能錯過。
Thumbnail
自從林立青出版做工的人大賣 開始眼光有巡遊到社會底層或者小人物誌身上 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都有濃濃的魚味,畢竟書中總是詳實的描寫各種手,塗著指甲油的,長著皺紋的或者魚飯自己的手,捏著一尾尾魚的排泄腔,擠一擠來確認魚的新鮮程度。 那一擠,也似乎聞到了一股混和藥水和屍體的微小腥味...
Thumbnail
自從林立青出版做工的人大賣 開始眼光有巡遊到社會底層或者小人物誌身上 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都有濃濃的魚味,畢竟書中總是詳實的描寫各種手,塗著指甲油的,長著皺紋的或者魚飯自己的手,捏著一尾尾魚的排泄腔,擠一擠來確認魚的新鮮程度。 那一擠,也似乎聞到了一股混和藥水和屍體的微小腥味...
Thumbnail
這老闆娘是不是個行銷高手也是個公關專家?她做足所有人的情面,大家都開心,她也賺飽了荷包。
Thumbnail
這老闆娘是不是個行銷高手也是個公關專家?她做足所有人的情面,大家都開心,她也賺飽了荷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